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伐-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青自言自语。郎辏词堑ㄕ叫木滩蛔⊥芽诮械溃骸笆В煜氚旆ㄓΧ园。俊�
“用什么办法应对?进攻?以攻代守?先把河东杂胡、并州张平,豫州冉遇这些心腹之患解决?只是羯胡和鲜卑人大军即将压境,怎么抽调得人马?据城坚守?一处两处尚能应付,若受到三处、四处的攻击呢?相持下去,有粮草支撑吗?”
石青自问自答,最终都摇头否定了自己的假设。
郎辏靡徽笞偶保实溃骸澳强稍趺窗欤抗ゲ荒芄ィ夭荒苁兀站渴遣怀擅矗俊�
“石某算来算去,发觉无论是攻是守,倾尽我方之力也只能应对鲜卑人或者桓温一方的威胁,而且这场对抗必定耗时良久,伤筋动骨,其间若再出点变故,便无法善了。这种情况太过险恶,绝不能出现。是以,石某认为,此时该当以退为进。。。对!就该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
说到最后,石青重重地肯定着。
“退!怎么退?往哪退?”郎辏H坏刈肺省�
石青一笑,道:“天机不可泄露。郎大人只管安心打理朝政就是啦。”
第十章联合操演
大晋永和七年二月二十七。 *()
大魏朝廷为战殁的北征将士举行的公祭依然在继续,邺城西苑仍旧是异常的喧嚣,石青难得地离开了公祭现场,早早地,他就率五千新义军混编骑出了邺城西门,与太子东宫的五千骑马镫新军会合在一处。
按照早前的约定,这一天,新义军混编骑将与邺城马镫新军举行联合操演。
联合操演既有取长补短,相互熟悉,方便配合的打算,更有暗中较劲,比拼考校之意。骑兵与步兵不同,步兵比拼考校最好的办法就是斗阵,骑兵不能斗阵,直接斗阵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伤亡。因此,骑兵之间的相互考校往往选择几种操演科目,比较哪一支完成的更好。
新义军与马镫新军事先约定的操演科目有三项。
其一为战时状态下快速急进。相对步兵,骑兵最大的优势是机动力,第一项考校的就是这种能力。当然,有“战时”为前缀,这一项操演比试的就不仅仅是速度,还需要留意在快速突进中编制的完整。
其二为战场状态下应变的灵活与快捷。这一项考校的既有单兵骑术还包括骑士与骑士的相互配合,这是每一支骑兵队伍的基础科目。
其三为战术动作展示,战术动作可以为攻击,也可以为防守、掩护等。这是今日的重头戏。两支队伍都在摸索新战法,不同的战斗经历,不同的思路会催生出不同的战法;双方都需要开阔眼界,取对方之长,补自家之短。
魏武曹操为使漳水为邺城所用,在石渎砌石垒土,筑坝围堰,随后并排挖掘出南、北两条渠沟,引水向东,浇灌邺西平原之余,并为邺城提供充足了的水源。
两支骑兵来到北渠左右分开,新义军在渠沟北部集结整顿,马镫新军则留在渠沟南部。
“镇南将军。以号响为准,号停便即开始,新义军千万不要藏私啊。哈哈哈——”蒋干隔着北渠冲石青大声吆喝。
两军将要开始的是第一项操演——战时状态下的快速急进,一万名骑士衣甲完备,旗杖齐全,各带有战士以及坐骑三天的粮秣,目的地则为五十里余外的石渎。考校要求是赶到石渎后能成建制地投入战斗。如此以来,这一项考量的就不仅是行进速度,对行军秩序或者抵达后紧急整编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
石青没有直接回答,骑乘黑雪着来到渠边,隔渠沟冲蒋干问道:“左将军,石某听说,邺城大约还有一万五千骑马军,为何除了新军其他各部没有装备马镫呢?马镫既不费工,也不费料,可是很容易装备的。”
与石青而言,操演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新义军和邺城禁军相互融合熟悉。所以,他以身作则,在蒋干兴致勃勃难以按捺之际,跑过来叙话攀交情。
“个中缘由石帅不知道么?呵呵,石帅若想考校蒋某,先赢了操演再说。”蒋干呵呵笑着,不动声色地将这个问题支吾过去。
大魏朝廷原本规划,先组建五千马镫新军摸索新战术,一俟稍有成果,便会在禁军骑兵中大规模普及应用。可惜的是,这件规划随着襄国战败、冉闵不幸、大举公祭而中断;执掌朝政的大将军董闰一心盯住石青和西苑,哪还有精力顾及其他?
这其中的弯弯道道,邺城有心之士大多有所觉察,蒋干不相信,始作俑者石青会不明白?以他猜想,石青明知故问,所为不过是试探自己的心意。想到这里,他对这次联合操演有些后悔,实在不该搅进这股混水里。
石青呵呵一笑,没有半点被人揭穿后的尴尬,不在意地说道:“好吧,就依左将军的,操演结束后咱们一边喝酒一边叙话。”顿了一顿,他声音一抬,问道:“左将军。禁军可曾整编妥当?”
“开始吧——吹号!”蒋干亢声大喝。
“吹号!”石青跟着扬起蝎尾枪。
呜呜呜——
北渠两岸号角同时响起,原本有些嘈杂的骑兵队伍肃然一静,尽皆进入战时状态。各方大旗高高竖起,骑士们拱起腰,带住马缰,开始做着冲刺的准备。
新义军五千人由祖凤、童图麾下的两个轻骑混编营和石青的两百亲卫组成。号角甫一停下,祖凤扬声轻斥:“出发——”随即一带马缰,白夜率先冲了出去,五千骑士紧跟着滚滚向前。与此同时,渠南的马镫新军不甘落后,毫不犹豫地向西突进。
对任何一直部队来说,动、静两种状态转换之时,都需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骚乱。刚起步的时候,为了保持编制的完整,双方步都迈得很小,战马踏着碎步,只使出三四分力,以便及时协调队伍节奏;队伍前列行出两三里后,队伍末尾的骑士终于开始动了,队伍前后一致渐渐化作一个连绵运转的整体,这时候才到真正的起跑时刻,队伍可以加速了。
“吹号——加速至五成马力——”
蒋干老成稳重,倚着循序渐进的路子调动队伍。与他相比,祖凤明显激进得多,也许是倚仗新义军骑兵经历过实战考验,使用马镫的时间相对较长,她直接下令道:“传令——全军加速至七成马力前进——”
号令声中,两军同时加速。一个稍慢,秩序更为井然;一个快多了,行进的秩序出现了一些扭曲和扯断,不过整体态势还能勉强保持住。
北渠两岸齐头并进的队伍开始拉开距离,新义军超越马镫新军,快速向西急进。
“两年过去了,这丫头还是这般好胜!”望着祖凤挺直的背影,石青摇摇头,微笑着驱马追赶。
石青没有亲自担任新义军操演统带,而是像旁观者一般和郗超落在最后。之所以如此,来自于韦伯阳前一段时间的进言。韦伯阳说,若想让邺城人臣服,石帅一定要自重身份;唯有自重,他人才会敬畏;然后稍微放些身段,便会让他人有亲和之感。这话与“威信乃先威后信”有异曲同工之妙,石青欣然听从。
另外,韦伯阳还建议,石帅应该将有身份的下属展示在邺城人面前,让他们明白,石帅并非狂傲,而是有让人臣服的实力。石青有鉴于此,遂把刘征、魏统、麻姑、诸葛尚、刘准、逢约等麾下方面大员紧急调到邺城;任命祖凤为操演统带也是出于这种考虑,让祖凤与蒋干对等的同时,石青隐隐将自己拔高到超然的位置上。
石青的心思蒋干还未悟到,他这时也顾不得去悟。甫一开始,新义军就展现出不凡的实力,让他倍感压力。
“吹号——加速至七成马力——”虽然有些紧张,蒋干还是谨慎应对,继续缓缓提速。
马镫新军的速度提了起来,与新义军的间距拉至三里便不再扩大,但以七成马力应对七成马力,想缩短间距却也难能。蒋干稳住心神,细细打量前方的新义军,但见新义军在保持速度的同时,正一点点地修补队形,看起来不用多久,就能将骤然提速带动的些许骚乱修补完好。
蒋干在道旁勒住战马,仔细打量自家的队伍,队伍刚刚完成提速,只是还没完全进入适应期。等一等——还早着呢。。。蒋干不住地在内心提醒自己。
预定的操演行程大约有五十里,两支人马赶到当年张遇豫州军驻守的农庄时,便算进入中后程。这时再不发力便很难追赶上了。再次端详了一阵自家队伍,确认全军尽皆适应七成马力行军之后,蒋干果断地下令:“吹号——全军加速至八成马力——”
“呜呜呜——”
“呜呜呜——”
两支号角同时响起,新义军调整好队形,与马镫骑兵不约而同地加速了。
“轰隆隆——”
马蹄震天鸣响,尘土噗噗噗地四散飞溅,两支队伍如两支灰色巨龙,疯狂地向西席卷过去,双方互不不让,而北方的灰龙始终保持着起始优势。保持建制之下,八成马力已是战马的极限速度,只要不出意外,第一项操演必将是新义军胜出。
这个道理,石青明白,祖凤明白,蒋干也明白。正常情况下,若想胜出,蒋干只能希翼对方出现错误,但他不敢把希望放在这上面,虽然只有几次短短的接触,但新义军给他留下的印象却着实不容小觑。希望这样一支队伍犯错,无疑很愚蠢。
“传令全军——勿须顾及队列,全速向西,到石渎之后立即整编归建。”蒋干决心孤注一掷,将希望寄托在禁军良好的单兵素质上,先求超过对手,赶到石渎,在对手抵达前完成整编归建。
呜呜呜——
号角声再次响起,马镫新军猛然一炸,滚滚突进的灰龙哗然崩散,化作一团蠕动的灰雾,向西急速狂飙。马镫新军俱是从邺城禁卫骑兵中千挑万选出来的好手,无论是身为禁军的骄傲,还是身为新军的骄傲,他们都不允许自己输给一支私兵。得到全速前进的命令后,五千马镫新军疯狂地催打着坐骑,不要命地向前狂奔,没多久就撵上保持建制的对手,旋即又将对手抛在脑后。
“呵呵。景兴。左将军有点急了。。。”石青呵呵一笑,招呼郗超道:“走!我们也赶快一点,不要落得太远。”说着,一磕马腹,催马向前。
郗超抿嘴咬牙,沉默地盯着马镫骑兵,心中却是翻江倒海。来到中原快半年了,这段日子他见识过新义军的威猛无畏,见识过鲜卑铁骑的滔天气势,也见识过襄国之战滏阳河对岸的血腥惨烈,现在又见识到马镫新军的疯狂凶悍。每见识一次,他就为之震撼一次,北方中原有太多太多剽悍雄壮之师,这样的队伍,大晋抵得过吗?大晋有吗?
也许,只有远离江东的荆州军差堪比拟吧。。。。。。
郗超吐出一口浊气,扬声叫道:“石帅。等等我——”催马撵了上去。
十一章意外地收获
将干的努力没能挽回失利,新义军成建制地赶到石渎的时候,马镫新军只整编出七八成士卒,算是输了一筹。 ()禁卫骑兵个个恼怒异常,四处寻找迟缓延后的袍泽指责呵斥。
蒋干倒没在意,传令士卒解散休整之后,他找到石青,说道:“新义军果然不错。难怪能纵横四方,取得无数显赫战绩。”
石青回道:“禁卫新军也很不错。新义军胜得有些侥幸,乃是冒险抢占了先手的缘故,若是再有下次,结果依然难料。”
蒋干点头称是,不客气地说道:“禁卫新军师从乞活旧部,乞活军师从新义军。以此推算,禁卫新军稍逊一筹可谓正常。哦对了,话说到这里,蒋某有一事不明,想向石帅请教,不知是否冒昧。。。。。。”
蒋干说着,拿眼觑向石青。
石青爽快地笑道:“左将军太客气了。你我相交并非一日,有话但说无妨,哪来如此多顾忌?”
“那蒋某不客气了。”蒋干拿捏着语气,带着些诧异问道:“以蒋某观之,石帅对皇上足够忠诚,可是当年为何能将马镫之术传于乞活军,却不传于大魏禁军?”
“哦石某以为左将军问得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原来这件事啊。”
石青笑着打趣了一句,浑不在意地解释道:“这件事石某问心无愧。当年之所以将此术传给乞活军,只因为乞活军是一支很内敛的私军,传给他们,石某不担心被潜在敌手察觉。反观邺城禁军就不一样,当时皇上根基不稳,邺城鱼龙混杂,不时有叛逃事件发生,邺城禁军若是习得马镫骑术,只怕石祗、姚弋仲、蒲洪、甚至刘国、段勤等都能习得此术。为慎重计,石青离开邺城之时,没有将此术留下。后来,姚弋仲、蒲洪不能为害,邺城稳固下来;石某打算进邺城将此术传给大魏禁军。没想到又出了点意外,石某未能再进邺城,此事就这样耽搁下去了。”
“哦。是这样啊,石帅顾虑得倒也有理。”
蒋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去年石青因为意外半路折返,没进邺城,这个意外具体是什么他不清楚,只隐隐听说那段时间冉闵和石青有些心病。
石青转过话题,指着在附近休整的马镫新军道:“禁卫骑兵使用马镫之后,无论是突击速度、骑乘的稳定或者是爆发的攻击力无疑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与新义军、鲜卑骑兵相比,毫不逊色。左将军带得很不错。只是,马镫带来的好处不仅是这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左将军似乎并没有发现。”
“哦?哪是什么?”蒋干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马镫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为了摸索出尽量多的实用战法,蒋干绞尽了脑汁。但是,人们在探索未知领域之时,往往依据累积的经验,在习惯引导的方向上一步步向前,对于没有方向提示,没有出现过的新生事物,很难有意识有准备地捕捉到。鲜卑人、乞活军和蒋干都是如此,得到马镫后,依据其稳定的特性,摸索战术时,尽皆在突击、奔驰、机动等方面下功夫,从来不会想到奔射。
“一种全新的战法——奔射!”石青笑着给出了答案。
“奔射?没听说过。”蒋干茫然回思,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石青指着右手一群新义军战马,说道:“左将军注意到那群战马上悬挂的弓囊箭壶吗。。。”待蒋干点头之后,他继续道:“左将军有所不知,这些佩戴弓矢的新义军并非一般的弓骑兵,他们乃是擅长奔射的弓骑兵。有这样一支弓骑兵,你我两军若是对阵厮杀,石某可以肯定地告诉左将军,双方的伤损比例将会达到三比一——你三我一。”
“嗯?”蒋干惊咦一声,不敢置信地望着石青。两人交情不错,他知道石青并非浮夸之辈,既然如此说,必定有自己的原因。尽管如此,他还是不相信会出现三比一的伤损比例。这五千马镫新军原来就是邺城最精锐的骑士,如今配上马镫,更是如虎添翼;新义军再厉害,又能比他们厉害到哪儿去?
“左将军不了解奔射之道,疑惑再所难免,实话说罢,在没有步卒弓手的掩护,一般轻装骑兵对上新义军弓骑兵就等于找死。能够奔射的骑兵才是马镫真正的价值所在。”
石青冲满脸狐疑的蒋干斜睨一眼,忽然扬声喊道:“童图!带十个兄弟,竖起靶子,示范奔射之术。”
“遵命!石帅——来人啦!”童图应了声诺,招呼了一小队弓骑兵忙乎开了。
石青冲蒋干道:“石某估计,除了奔射技法,其他各种战技,禁卫骑兵和新义军大致仿佛,难分高下。需要说明的是,奔射技法恰恰是最重要的。左将军稍后注意,看能不能领悟其中的妙处。。。。。。”
蒋干没有说话,目光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