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齐书-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永明二年,总明观讲,敕朝臣集听。融扶入就榻,私索酒饮之,难问既毕,

乃长叹曰:“呜呼!仲尼独何人哉!”为御史中丞到捴所奏,免官,寻复。

融形貌短丑,精神清澈。王敬则见融革带垂宽,殆将至骼,谓之曰:“革带

太急。”融曰:“既非步吏,急带何为?”

融假东出,世祖问融住在何处?融答曰:“臣陆处无屋,舟居非水。”后日

上以问融从兄绪,绪曰:“融近东出,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上大笑。

虏中闻融名,上使融接北使李道固,就席,道固顾之而言曰:“张融是宋彭城长

史张畅子不?”融嚬蹙久之,曰:“先君不幸,名达六夷。”豫章王大会宾僚,

融食炙始行毕,行炙人便去,融欲求盐蒜,口终不言,方摇食指,半日乃息。出

入朝廷皆拭目惊观之。八年,朝臣贺众瑞公事,融扶入拜起,复为有司所奏,见

原。迁司徒右长史。

竟陵张欣时为诸暨令,坐罪当死。欣时父兴世宋世讨南谯王义宣,官军欲杀

融父畅,兴世以袍覆畅而坐之,以此得免。兴世卒,融著高履负土成坟。至是融

启竟陵王子良,乞代欣时死。子良答曰:“此乃是长史美事,恐朝有常典,不得

如长史所怀。”迁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

融有孝义,忌月三旬不听乐,事嫂甚谨。宋丞相义宣起事,父畅以不同将见

杀,司马竺超民谏免之。畅临终谓诸子曰:“昔丞相事难,吾缘竺司马得活,尔

等必报其子弟。”后超民孙微冬月遭母丧,居贫,融往吊之,悉脱衣以为赙,披

牛被而反。常以兄事微。豫章王嶷、竟陵王子良薨,自以身经佐吏,哭辄尽恸。

建武四年,病卒。年五十四。遗令建白旌无旒,不设祭,令人捉麈尾登屋复

魂,曰:“吾生平所善,自当凌云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

、《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妾二人,哀事毕,各遣还家。又曰:“以

吾平生之风调,何至使妇人行哭失声,不须暂停闺阁。”

融玄义无师法,而神解过人,白黑谈论,鲜能抗拒。永明中,遇疾,为《门

律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

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丈夫当删《诗》《书》,制礼

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且中代之文,道体阙变,尺寸相资,弥缝旧物。吾之文

章,体亦何异,何尝颠温凉而错寒暑,综哀乐而横歌哭哉?政以属辞多出,比事

不羁,不阡不陌,非途非路耳。然其传音振逸,鸣节竦韵,或当未极,亦已极其

所矣。汝若复别得体者,吾不拘也。吾义亦如文,造次乘我,颠沛非物。吾无师

无友,不文不句,颇有孤神独逸耳。义之为用,将使性入清波,尘洗犹沐。无得

钓声同利,举价如高,俾是道场,险成军路。吾昔嗜僧言,多肆法辩,此尽游乎

言笑,而汝等无幸。”又云:“人生之口,正可论道说义,惟饮与食。此外如树

网焉。吾每以不尔为恨,尔曹当振纲也。”

临卒,又戒其子曰:“手泽存焉,父书不读!况父音情,婉在其韵。吾意不

然,别遗尔音。吾文体英绝,变而屡奇,既不能远至汉魏,故无取嗟晋宋。岂吾

天挺,盖不隤家声。汝若不看,父祖之意欲汝见也。可号哭而看之。”融自名集

为《玉海》。司徒褚渊问《玉海》名,融答:“玉以比德,海崇上善。”文集数

十卷行于世。

张氏知名,前有敷、演、镜、畅,后有充、融、卷、稷。

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晋左光禄大夫顗七世孙也。祖虎头,员外常侍。

父恂,归乡相。

颙少为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国侍郎。益州刺史萧惠开赏异颙,携入蜀,为

厉锋将军,带肥乡、成都二县令。转惠开辅国府参军,将军、令如故。仍为府主

簿。常谓惠开性太险峻,每致谏,惠开不悦,答颙曰:“天险地险,王公设险,

但问用险何如耳。”随惠开还都。

宋明帝颇好言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帝所为惨毒之事,颙

不敢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转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元徽初,

出为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还历邵陵王南中郎三府参军。

太祖辅政,引接颙。颙善尺牍,沈攸之送绝交书,太祖口授令颙裁答。转齐

台殿中郎。

建元初,为长沙王参军,后军参军,山阴令。县旧订滂民,以供杂使。颙言

之于太守闻喜公子良曰:“窃见滂民之困,困实极矣。役命有常,只应转竭,蹙

迫驱催,莫安其所。险者或窜避山湖,困者自经沟渎尔。亦有摧臂斫手,苟自残

落,贩佣贴子,权赴急难。每至滂使发动,遵赴常促,辄有柤杖被录,稽颡阶

垂,泣涕告哀,不知所振。下官未尝不临食罢箸,当书偃笔,为之久之,怆不能

已。交事不济,不得不就加捶罚,见此辛酸,时不可过。山阴邦治,事倍余城;

然略闻诸县,亦处处皆踬。唯上虞以百户一滂,大为优足,过此列城,不无凋罄。

宜应有以普救倒悬,设流开便,则转患为功,得之何远。”还为文惠太子中军录

事参军,随府转征北。文惠在东宫,颙还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直侍殿省,

复见赏遇。

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泛涉百家,长于佛理。著

《三宗论》。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设不空假名难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

名。假名空难二宗,又立假名空。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

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

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

过江东略是无一。贫道捉麈尾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余义颇见宗录,

唯有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

德。”其论见重如此。

颙于锺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转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迁中书郎,

兼著作如故。常游侍东宫。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

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颙笑而答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

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

山舍。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

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何胤亦

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共

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

应变,皆如此也。

转国子博士,兼著作如故。太学诸生慕其风,争事华辩。后何胤言断食生,

犹欲食白鱼、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学生议之。学生锺岏

曰:“之就脯,骤于屈伸;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仁人用意,深怀如怛。至

于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奇,矿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

木之不若;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算。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竟陵王子良

见絜议,大怒。

胤兄点,亦遁节清信。颙与书,劝令菜食。曰:“丈人之所以未极遐蹈,或

在不近全菜邪?脱洒离析之讨,鼎俎网罟之兴,载之简策,其来实远,谁敢干议?

观圣人之设膳脩,仍复为之品节,盖以茹毛饮血,与生民共始,纵而勿裁,将无

厓畔。善为士者,岂不以恕己为怀?是以各静封疆,罔相陵轶。况乃变之大者,

莫过死生;生之所重,无逾性命。性命之于彼极切,滋味之在我可赊,而终身朝

晡,资之以永岁,彼就冤残,莫能自列,我业久长,吁哉可畏。且区区微卵,脆

薄易矜,歂彼弱麑,顾步宜愍。观其饮喙飞行,人应怜悼,况可心心扑褫,加

复恣忍吞嚼。至乃野牧盛群,闭豢重圈,量肉揣毛,以俟枝剥,如土委地,佥谓

常理,可为怆息,事岂一涂。若云三世理诬,则幸矣良快。如使此道果然,而受

形未息,则一往一来,一生一死,轮回是常事。杂报如家,人天如客,遇客日鲜,

在家日多,吾侪信业,未足长免,则伤心之惨,行亦自及。丈人于血气之类,虽

无身践,至于晨凫夜鲤,不能不取备屠门。财贝之一经盗手,犹为廉士所弃;生

性之一启鸾刀,宁复慈心所忍!驺虞虽饥,非自死之草不食,闻其风岂不使人多

愧者!众生之禀此形质,以畜肌跂,皆由其积壅痴迷,沈流莫反,报受秽浊,历

苦酸长,此甘与肥,皆无明之报聚也。何至复引此滋腴,自污肠胃。丈人得此有

素,聊复寸言发起耳。”

颙卒官时,会王俭讲《孝经》未毕,举昙济自代,学者荣之。官为给事中。

史臣曰:弘毅存容,至仁表貌,汲黯刚戆,崔琰声姿,然后能不惮雄桀,亟

成讥犯。张融标心托旨,全等尘外,吐纳风云,不论人物,而事君会友,敦义纳

忠,诞不越检,常在名教。若夫奇伟之称,则虞翻、陆绩不得独擅于前也。

赞曰:思光矫矫,万里千仞。升同应谐,黜同解摈。务在连衡,不谋销印。

彦伦辞辩,苦节清韵。白马横擒,云梯独振。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王晏萧谌萧坦之江祏

王晏,字士彦,琅邪临沂人也。祖弘之,通直常侍。父普曜,秘书监。宋大

明末,晏起家临贺王国常侍,员外郎,巴陵王征北板参军,安成王抚军板刑狱,

随府转车骑。晋熙王燮为郢州,晏为安西主簿。世祖为长史,与晏相遇。府转镇

西,板晏记室谘议。

沈攸之事难,镇西职僚皆随世祖镇盆城。上时权势虽重,而众情犹有疑惑,

晏便专心奉事,军旅书翰皆委焉。性甚便僻,渐见亲侍。乃留为上征虏抚军府板

谘议,领记室。从还都,迁领军司马,中军从事中郎。常在上府,参议机密。建

元初,转太子中庶子。世祖在东宫,专断朝事,多不闻启,晏虑及罪,称疾自疏。

寻领射声校尉,不拜。世祖即位,转长兼侍中,意任如旧。

永明元年,领步兵校尉,迁侍中祭酒,校尉如故。遭母丧,起为辅国将军、

司徒左长史。晏父普曜藉晏势宦,多历通官。晏寻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未拜,

而普曜卒,居丧有称。起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济阳太守,未拜,迁卫尉,将

军如故。四年,转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六年,转丹阳尹,常侍如故。晏位任

亲重,朝夕进见,言论朝事,自豫章王嶷、尚书令王俭皆降意以接之,而晏每以

疏漏被上呵责,连称疾久之。上以晏须禄养,七年,转为江州刺史。晏固辞不愿

出外,见许,留为吏部尚书,领太子右卫率。终以旧恩见宠。时王俭虽贵而疏,

晏既领选,权行台阁,与俭颇不平。俭卒,礼官议谥,上欲依王导谥为“文献”,

晏启上曰:“导乃得此谥,但宋以来,不加素族。”出谓亲人曰:“平头宪事已

行矣。”八年,改领右卫将军,陈疾自解。上欲以高宗代晏领选,手敕问之。晏

启曰:“鸾清干有余,然不谙百氏,恐不可居此职。”上乃止。明年,迁侍中,

领太子詹事,本州中正,又以疾辞。十年,改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给亲

信二十人,中正如故。十一年,迁右仆射,领太孙右卫率。

世祖崩,遗旨以尚书事付晏及徐孝嗣,令久于其职。郁林即位,转左仆射,

中正如故。隆昌元年,加侍中。高宗谋废立,晏便响应推奉。延兴元年,转尚书

令,加后将军,侍中、中正如故。封曲江县侯,邑千户。给鼓吹一部,甲仗五十

人入殿。高宗与晏宴于东府,语及时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何如?”

建武元年,进号骠骑大将军,给班剑二十人,侍中、令、中正如故。又加兵百人,

领太子少傅,进爵为公,增邑为二千户。以虏动,给兵千人。

晏为人笃于亲旧,为世祖所称。至是自谓佐命惟新,言论常非薄世祖故事,

众始怪之。高宗虽以事际须晏,而心相疑斥,料简世祖中诏,得与晏手敕三百余

纸,皆是论国家事,以此愈猜薄之。初即位,始安王遥光便劝诛晏,帝曰:“晏

于我有勋,且未有罪。”遥光曰:“晏尚不能为武帝,安能为陛下。”帝默然变

色。时帝常遣心腹左右陈世范等出涂巷采听异言,由是以晏为事。晏轻浅无防虑,

望开府,数呼相工自视,云当大贵。与宾客语,好屏人请间,上闻之,疑晏欲反,

遂有诛晏之意。伧人鲜于文粲与晏子德元往来,密探朝旨,告晏有异志。世范等

又启上云:“晏谋因四年南郊,与世祖故旧主帅于道中窃发。”会虎犯郊坛,帝

愈惧。未郊一日,敕停行。元会毕,乃召晏于华林省诛之。下诏曰:“晏闾阎凡

伍,少无特操,阶缘人乏,班齿官途。世祖在蕃,搜扬擢用,弃略疵瑕,遂升要

重。而轻跳险锐,在贵弥著,猜忌反覆,触情多端。故以两宫所弗容,十手所共

指。既内愧于心,外惧宪牍,掩迹陈痾,多历年载。频授蕃任,辄辞请不行,事

似谦虚,情实诡伏。隆昌以来,运集艰难,匡赞之功,颇有心力。乃爵冠通侯,

位登元辅,绸缪恩寄,朝莫均焉。溪壑可盈,无厌将及。视天画地,遂怀异图。

广求卜相,取信巫觋。论荐党附,遍满台府。令大息德元渊薮亡命,同恶相济,

剑客成群。弟诩凶愚,远相唇齿,信驿往来,密通要契。去岁之初,奉朝请鲜于

文粲备告奸谋。朕以信必由中,义无与贰,推诚委任,觊能悛改。而长恶易流,

构扇弥大,与北中郎司马萧毅、台队主刘明达等克期窃发。以河东王铉识用微弱,

可为其主,得志之日,当守以虚器。明达诸辞列,炳然具存。昔汉后以反唇致讨,

魏臣以虬须为戮,况无君之心既彰,陵上之迹斯著!此而可容,谁寘刑辟!并可

收付廷尉,肃明国典。”

晏未败数日,于北山庙答赛,夜还,晏既醉,部伍人亦饮酒。羽仪错乱,前

后十余里中,不复相禁制。识者云“此势不复久也”。

晏子德元,有意尚。至车骑长史。德元初名湛,世祖谓晏曰:“刘湛、江湛,

并不善终,此非佳名也。”晏乃改之。至是与弟晋安王友德和俱被诛。

晏弟诩,永明中为少府卿。六年,敕位未登黄门郎,不得畜女妓。诩与射声

校尉阴玄智坐畜妓免官,禁锢十年。敕特原诩禁锢。后出为辅国将军、始兴内史。

广州刺史刘缵为奴所杀,诩率郡兵讨之。延兴元年,授诩持节广州刺史。诩亦笃

旧。晏诛,上又遣南中郎司马萧季敞袭诩杀之。

萧谌,字彦孚,南兰陵兰陵人也。祖道清,员外郎。父仙伯,桂阳王参军。

谌初为州从事,晋熙国侍郎,左常侍。谌于太祖为绝服族子,元徽末,世祖在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