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旧唐书-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惧,乃屡促高祖起兵。会马邑人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引突厥之众,
将侵太原。太宗遣文静及长孙顺德等分部募兵,以讨武周为辞;又令文静与裴寂
伪作符敕,出宫监库物以供留守资用,因募兵集众。及义兵将起,副留守王威、
高君雅独怀猜贰。后数日,将大会于晋祠,威及君雅潜谋害高祖,晋阳乡长刘世
龙以白太宗。太宗既知迫急,欲先事诛之,遣文静与鹰扬府司马刘政会投急变之
书,诣留守告威等二人谋反。是日,高祖与威、君雅同坐视事,文静引政会至庭
中,云有密状,知人欲反。高祖指威等取状看之,政会不肯与,曰:“所告是副
留守事,唯唐公得看之耳。”高祖阳惊曰:“岂有是乎!”览状讫,谓威等曰:
“此人告公事,如何?”君雅大诟曰:“此是反人,欲杀我也!”文静叱左右执
之,囚于别室。既拘威等,竟得举兵。
高祖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军司马。文静劝改旗帜以彰义举,又请连突厥以
益兵威,高祖并从之。因遣文静使于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起事,今欲何为?”
文静曰:“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
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
入突厥。”始毕大喜,即遣将康鞘利领骑二千,随文静而至,又献马千匹。高祖
大悦,谓文静曰:“非公善辞,何以致此?”寻率兵御隋将屈突通于潼关,通遣
武牙郎将桑显和率劲兵来击,文静苦战者半日,死者数千人。文静度显和军稍怠,
潜遣奇兵掩其后,显和大败,悉虏其众。通尚拥兵数万,将遁归东都,文静遣诸
将追而执之,略定新安以西之地。转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
高祖践祚,拜纳言。时高祖每引重臣共食,文静奏曰:“陛下君临亿兆,率
土莫非臣,而当朝捴抑,言尚称名;又宸极位尊,帝座严重,乃使太阳俯同万物,
臣下震恐,无以措身。”帝不纳。时制度草创,命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更刊《隋
开皇律令》而损益之,以为通法。高祖谓曰:“本设法令,使人共解,而往代相
承,多为隐语,执法之官,缘此舞弄。宜更刊定,务使易知。”会薛举寇泾州,
命太宗讨之,以文静为元帅府长史。遇太宗不豫,委于文静及司马殷开山,诫之
曰:“举粮少兵疲,悬军深入,意在决战,不利持久,即欲挑战,慎无与决。待
吾差,当为君等取之。”文静用开山计,出军争利,王师败绩。文静奔还京师,
坐除名。俄又从太宗讨举,平之,以功复其爵邑,拜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
仆射。武德二年,从太宗镇长春宫。
文静自以才能干用在裴寂之右,又屡有军功,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每廷
议多相违戾,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由是与寂有隙。文静尝与其弟通直散骑常
侍文起酣宴,出言怨望,拔刀击柱曰:“必当斩裴寂耳!”家中妖怪数见,文起
忧之,遂召巫者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之法。时文静有爱妾失宠,以状告其兄,
妾兄上变。高祖以之属吏,遣裴寂、萧瑀问状。文静曰:“起义之初,忝为司马,
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
托,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高祖谓群臣曰:“文静此言,
反明白矣。”李纲、萧瑀皆明其非反。太宗以文静义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
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悬隔,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极佑助之。而高祖
素疏忌之,裴寂又言曰:“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
逆,其状已彰。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高祖竟听其
言,遂杀文静、文起,仍籍没其家。文静临刑,抚膺叹曰:“高鸟逝,良弓藏,
故不虚也。”时年五十二。
贞观三年,追复官爵,以子树义袭封鲁国公,许尚公主。后与其兄树艺怨其
父被戮,又谋反,伏诛。
文静初为纳言时,有诏以太原元谋立功,尚书令、秦王某,尚书左仆射裴寂
及文静,特恕二死。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
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
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䴙、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
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等十四人,约免一死。武德九年十月,太宗始定功
臣实封差第,文静已死,于是裴寂加食九百户,通前为一千五百户;长孙无忌、
王君廓、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五人,食邑一千三百户;长孙顺德、柴绍、
罗艺、赵郡王孝恭等四人,食邑一千二百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等三人食
邑一千户;李勣、刘弘基二人食邑九百户;高士廉、宇文士及、秦叔宝、程知节
四人食七百户;安兴贵、安修仁、唐俭、窦轨、屈突通、萧瑀、封德彝、刘义节
八人,各食六百户;钱九陇、樊兴、公孙武达、李孟尝、段志玄、庞卿惲、张亮、
李药师、杜淹、元仲文十人,各食四百户;张长逊、张平高、李安远、李子和、
秦行师、马三宝六人,各食三百户。其王君廓事在《庐江王瑗传》,安兴贵、安
修仁事在《李轨传》,李子和事在《梁师都传》,马三宝事在《柴绍传》。
李孟尝,赵州平棘人,官至右威卫大将军、汉东郡公。元仲文,洛州人,至
右监门将军、河南县公。秦行师,并州太原人,至左监门将军、清水郡公。并事
微不录。自余无传者,尽附于此。
刘世龙者,并州晋阳人。大业末,为晋阳乡长。高祖镇太原,裴寂数荐之,
由是甚见接待,亦出入王威、高君雅家,然独归心于高祖。义兵将起,威与君雅
内怀疑惑,世龙辄探得其情,以白高祖。及诛威等,授银青光禄大夫。从平京城,
累转鸿胪卿,仍改名义节。
时草创之始,倾竭府藏以赐勋人,而国用不足,义节进计曰:“今义师数万,
并在京师,樵薪贵而布帛贱。若采街衢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岁收数十万匹立
可致也。又藏内缯绢,匹匹轴之,使申截取剩物,以供杂费,动盈十余万段矣。”
高祖并从之,大收其利。再迁太府卿,封葛国公。贞观初,转少府监,以罪配流
岭南,寻授钦州别驾,卒。
义节从子思礼,万岁通天二年,为箕州刺史。思礼少尝学相术于许州张憬藏,
相己必历刺史,位至太师。及授箕州,益自喜,以为太师之职,位极人臣,非佐
命无以致之。与洛州录事参军綦连耀结构谋反,谓耀曰:“公体有龙气。”耀亦
谓思礼曰:“公是金刀,合为我辅。”因相解释图谶,即定君臣之契。又令思礼
自衒相术,每所见人,皆谓之“合得三品”,使务进之士,闻之满望,然始谓云:
“綦连耀有天分,公因之以得富贵。”事发系狱,乃多证引朝士,冀以自免。所
诛陷者三十余家,耀、思礼并伏诛。凤阁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孙元亨、知天官
侍郎事石抱忠、凤阁舍人王剧、剧兄前泾州刺史勔、太子司议郎路敬淳等,坐与
耀及思礼交结,皆死。初,则天命河内王武懿宗按思礼之狱。懿宗宽思礼于外,
令广引逆徒。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临刑犹在
外,尚不之觉,及众人就戮,乃收诛之。
赵文恪者,并州太原人也。隋末,为鹰扬府司马。义师之举,授右三统军。
武德二年,拜都水监,封新兴郡公。时大乱之后,中州少马,遇突厥蕃市牛马以
资国用。俄而刘武周将宋金刚来寇太原,属城皆没。真乡公李仲文退守浩州,城
孤兵弱,元吉遣文恪率步骑千余助为声援。及太原为贼所陷,文恪遂弃城遁去,
坐是赐死狱中。
张平高,绥州肤施人也。隋末,为鹰扬府校尉,戍太原,为高祖所识,因参
谋议。义旗建,以为军头。从平京城,累授左领军将军,封萧国公。贞观初,出
为丹州刺史,坐事免,令以右光禄大夫还第,卒。后改封罗国公。永徽中,追赠
潭州都督。
李思行,赵州人也。尝避仇太原。高祖将举义兵,令赴京城观觇动静,及还,
具论机变,深称旨,授左三统军。从破宋老生,平京城,累授嘉州刺史,封乐安
郡公。永徽初卒,赠洪州都督,谥曰襄。
李高迁,岐州岐山人也。隋末,客游太原,高祖常引之左右。及擒高君雅、
王威等,高迁有功焉,授右三统军。从平霍邑,围京城,力战功最,累迁左武卫
大将军,封江夏郡公,检校西麟州刺史。武德初,突厥寇马邑,朔州总管高满政
请救,高祖令高迁督兵助镇。俄而贼兵甚盛,高迁乃斩关宵遁,其将士皆没,竟
坐除名徙边。后以佐命功,拜陵州刺史。永徽五年卒,赠梁州都督。
许世绪者,并州人也。大业末,为鹰扬府司马。见隋祚将亡,言于高祖曰:
“天道辅德,人事与能,蹈机不发,必贻后悔。今隋政不纲,天下鼎沸,公姓当
图箓,名应歌谣,握五都之兵,当四战之地。若遂无他计,当败不旋踵。未若首
建义旗,为天下唱,此帝王业也。”高祖甚奇之,亲顾日厚。义兵起,授右一府
司马。武德中,累除蔡州刺史,封真定郡公,卒。
弟洛仁,亦以元从功臣至冠军大将军、行左监门将军。永徽初卒,赠代州都
督,谥曰勇,陪葬昭陵。
刘师立者,宋州虞城人也。初为王世充将军,亲遇甚密。洛阳平,当诛;太
宗惜其才,特免之,为左亲卫。太宗之谋建成、元吉也,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
自宵达曙。其后师立与尉迟敬德、庞卿惲、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超拜
左卫率。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后人告师立自云“眼有赤
光,体有非常之相,姓氏又应符谶”。太宗谓之曰:“人言卿欲反,如何?”师
立大惧,俯而对曰:“臣任隋朝,不过六品,身材驽下,不敢辄希富贵。过蒙非
常之遇,常以性命许国。而陛下功成事立,臣复致位将军,顾己循躬,实逾涯分,
臣是何人,辄敢言反!”太宗笑曰:“知卿不然,此妄言耳。”赐帛六十匹,延
入卧内慰谕之。罗艺之反也,长安人情骚动,以师立检校右武候大将军,以备非
常。及艺平,宪司穷究党与,师立坐与交通,遂除名。又以藩邸之旧,寻检校岐
州都督。师立上书请讨吐谷浑,书奏未报,便遣使间其部落,谕以利害,多有降
附,列其地为开、桥二州。又有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先附吐谷浑,负险自固,师
立亦遣人为陈利害,赤辞遂率其种落内属。太宗甚嘉之,拜赤辞为西戎州都督。
后师立以母忧当去职,父老上表请留,诏不许赴哀,复令居任。时河西党项破刃
氏常为边患,又阻新附,师立总兵击之。军未至,破刃氏大惧,遁于山谷,师立
追之,至恤于真山而还。吐谷浑于小莫门川击破之,多所虏获。寻转始州刺史。
十四年卒,谥曰肃。
钱九陇,本晋陵人也,父在陈为境上所获,没为皇家隶人。九陇善骑射,高
祖信爱之,常置左右。义兵起,以军功授金紫光禄大夫。及克京城,拜左监门郎
将。从平薛仁杲、刘武周,以前后战功累授右武卫将军。其后从太宗擒获窦建德,
平王世充;从隐太子讨刘黑闼于魏州,力战破贼,策勋为最。累封郇国公,仍以
本官为苑游将军。贞观初,出为眉州刺史,再迁右监门大将军。十二年,改封郇
国公,加食庐州实封六百户。寻卒,赠左武卫大将军、潭州都督,谥曰勇,陪葬
献陵。
樊兴者,本安陆人也,父犯罪,配没为皇家隶人。兴从平京城,累除右监门
将军。又从太宗破薛举,平王世充、窦建德,积战功,累封营国公,赐物二千段、
黄金三十铤。寻坐事削爵。贞观六年,陵州獠反,兴率兵讨之,拜左骁卫将军。
又从特进李靖击吐谷浑,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坐迟留不赴军期,又士卒多死,失
亡甲仗,以勋减死。久之,累拜左监门大将军,封襄城郡公。太宗之征辽东,以
兴忠谨,令副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俄又检校右武候将军。永徽初卒,赠左武
候大将军、洪州都督,陪葬献陵。
公孙武达者,雍州栎阳人也。少有膂力,称为豪侠。在隋为骁果。武德初,
至长春宫请谒太宗,从讨刘武周,力战,功居最。又从平王世充、窦建德,累迁
秦王府右三军骠骑,封清水县公。贞观初,检校右监门将军,寻除肃州刺史。岁
余,突厥数千骑、辎重万余入侵肃州,欲南入吐谷浑。武达领二千人与其精锐相
遇,力战,虏稍却,急攻之,遂大溃,挤之于张掖河。又命军士于上流以栰渡
兵,击其余众,贼半济,两岸夹攻之,斩溺略尽。玺书慰勉之,拜左监门将军。
后又受诏击盐州叛突厥,武达引兵趋灵州,追及之。贼方渡河,见武达至,据河
南岸。武达引兵击之,斩其渠帅可逻拔扈,余党几尽。进封东莱郡公。永徽中,
累授右武卫大将军。及卒,高宗废朝举哀,赠荆州都督,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谥曰壮。
庞卿惲者,并州太原人。从太宗讨隐太子有功,累拜右骁卫将军,封邾国公。
寻卒,追封濮国公。
子同善,官至右金吾大将军。同善子承宗,开元初,为太子宾客。
张长逊,雍州栎阳人也。隋代为里长,平陈有功,累至五原郡通守。及天下
乱,遂附于突厥,号长逊为割利特勒。及义旗建,长逊以郡降,授五原太守,寻
除丰州总管。是时梁师都、薛举请兵于突厥,欲令渡河。长逊知之,伪为诏书与
莫贺咄设,示知其谋。突厥乃拒师都等使,高祖嘉之。武德元年,敕右武候骠骑
将军高静致币于始毕可汗,路经丰州,会可汗死,敕于所到处纳库。突厥闻而大
怒,欲南渡。长逊乃遣高静出塞,申国家赙赠之礼,突厥乃引还。及征薛举,长
逊不待命而至,以功授丰州总管,进封巴国公,赐以锦袍金甲。是时言事者以长
逊久居丰州,与突厥连结;长逊惧,请入朝,拜右武候将军,徙封息国公,赐以
宫人、彩物千余段。会有疾,车驾亲幸其第。及窦轨率巴蜀兵击王世充,以长逊
检校益州行台左仆射,历遂、夔二州总管,所在皆有惠政。贞观十一年卒。
李安远者,夏州朔方人也。隋云州刺史彻子也。家富于财,少从博徒不逞,
晚始折节读书,敬慕士友。袭父爵城阳公。与王珪友善。大业初,珪坐叔颇当配
流,安远为之营护,免。后为正平令。及义兵攻绛郡,安远与通守陈叔达婴城自
守。城陷,高祖与安远有旧,驰至其宅抚慰之,引与同食。拜右翊卫统军,封正
平县公。武德元年,授右武卫大将军。从太宗征伐,特蒙恩泽,累战功,改封广
德郡公。又使于吐谷浑,与敦和好,于是吐谷浑主伏允请与中国互市,安远之功
也。后隐太子建成潜引以为党援,安远固拒之,由是太宗益加亲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