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汉书-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为北地太守,永初中,坐羌没郡下狱死。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及服终而

叹曰:“老子有言:‘名与身孰亲?’吾岂为名乎!”遂绝志世外。专精经典,

尤明天文、谶纬,风角、推步之术。州郡公府辟召,皆不应。就问灾异,亦无所

对。

扶逆知岁荒,乃聚谷数千斛,悉用给宗族姻亲,又敛葬遭疫死亡不能自收者。

常居先人冢侧,未曾入城市。太守谒焕,先为诸生,从扶学。后临郡,未到,先

遣吏修门人之礼,又欲擢扶子弟,固不肯,当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年八十,终

于家。

二子,孟举、伟举,并知名。

折像字伯式,广汉雒人也。其先张江者,封折侯,曾孙国为郁林太守,徙广

汉,因封氏焉。国生像。

国有资财二亿,家僮八百人。像幼有仁心,不杀昆虫,不折萌牙。能通《京

氏易》,好黄、老言。及国卒,感多藏厚亡之义,乃散金帛资产,周施亲疏。或

谏像曰:“君三男两女,孙息盈前,当增益产业,何为坐自殚竭乎?”像曰:

“昔斗子文有言:‘我乃逃祸,非避富也。’吾门户殖财日久,盈满之咎,道家

所忌。今世将衰,子又不才。不仁而富,谓之不幸。墙隙而高,其崩必疾也。”

智者闻之,咸服焉。

自知亡日,召宾客九族饮食辞诀,忽然而终。时年八十四。家无余资,诸子

衰劣如其言云。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

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

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

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

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

遂得灭”。于是天下称其术艺。

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孔乔、李昺、

北海郎宗、陈留杨伦、东平王辅六人,唯郎宗、杨伦到洛阳,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

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

“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

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

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

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

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

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

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

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千斛,常以八月致牛一头,酒三斛;如有不幸,祠以中

牢。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无奇谟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

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

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英既善术,朝廷每有灾异,诏辄下问变复之效,所言多验。

初,英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以图纬教授。颍川陈寔,少从英学。尝

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

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孙陵,灵帝时以谄事宦人为司徒。

陈郡郤巡,学传英业,官至侍中。

论曰: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虽弛张趣舍,时有未纯,于刻情

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声价,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及征樊英、杨厚,朝

廷若待神明,至,竟无他异。英名最高,毁最甚。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

虚名,无益于用,故其所以然也。然而后进希之以成名,世主礼之以得众,原其

无用亦所以为用,则其有用或归于无用矣。何以言之?夫焕乎文章,时或乖用;

本乎礼乐,适末或疏。及其陶摚穑逍男裕褂芍恢撸穹堑厘阌帽恚

乖之数迹乎?而或者忽不践之地,赊无用之功,至乃诮噪远术,贱斥国华,以为

力诈可以救沦敝,文律足以致宁平,智尽于猜察,道足于法令,虽济万世,其将

与夷狄同也。孟轲有言曰:“以夏变夷,不闻变夷于夏。”况有未济者乎!

 卷八十二下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

唐檀字子产,豫章南昌人也。少游太学,习《京氏易》、《韩诗》、《颜氏

春秋》,尤好灾异星占。后还乡里,教授常百余人。

元初七年,郡界有芝草生,太守刘祗欲上言之,以问檀。檀对曰:“方今外

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祗乃止。永宁元年,南昌有妇人生四子,祗

复问檀变异之应。檀以为京师当有兵气,其祸发于萧墙。至延光四年,中黄门孙

程扬兵殿省,诛皇后兄车骑将军阎显等,立济阴王为天子,果如所占。

永建五年,举孝廉,除郎中。是时白虹贯日,檀因上便宜三事,陈其咎征。

书奏,弃官去。著书二十八篇,名为《唐子》。卒于家。

公沙穆字文乂,北海胶东人也。家贫贱,自为儿童不好戏弄,长习《韩诗》、

《公羊春秋》,尤锐思《河》、《洛》推步之术。居建成山中,依林阻为室,独

宿无侣。时,暴风震雷,有声于外,呼穆者三,穆不与语。有顷,呼者自牖而入,

音状甚怪,穆诵经自若,终亦无它妖异,时人奇之。后遂隐居东莱山,学者自远

而至。

有富人王仲,致产千金。谓穆曰:“方今之世,以货自通,吾奉百万与子为

资,何如?”对曰:“来意厚矣。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

后举孝廉,以高第为主事,迁缯相。时缯侯刘敞,东海恭王之后也,所为多

不法,废嫡立庶,傲很放恣。穆到官,谒曰:“臣始除之日,京师咸谓臣曰‘缯

有恶侯’,以吊小相。明侯何因得此丑声之甚也?幸承先人之支体,传茅土之重,

不战战兢兢,而违越法度,故朝廷使臣为辅。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乃上没

敞所侵官民田地,废其庶子,还立嫡嗣。其苍头儿客犯法,皆收考之。因苦辞谏

敞,敞涕泣为谢,多从其所规。

迁弘农令。县界有螟虫食稼,百姓惶惧。穆乃设坛谢曰:“百姓有过,罪穆

之由,请以身祷。”于是暴雨,不终日,既霁而螟虫自销,百姓称曰神明,永寿

元年,霖雨大水,三辅以东莫不湮没。穆明晓占候,乃豫告令百姓徙居高地,故

弘农人独得免害。

迁辽东属国都尉,善得吏人欢心。年六十六,卒官。六子皆知名。

许曼者,汝南平舆人也。祖父峻,字季山,善卜占之术,多有显验,时人方

之前世京房。自云少尝笃病,三年不愈,乃谒太山请命,行遇道士张巨君,授以

方术。所著《易林》,至今行于世。

曼少传峻学。桓帝时,陇西太守冯绲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绲令曼筮之,封成,曼曰:“三岁之后,君当为边将,官有东名,当东北行三千

里。复五年,更为大将军,南征。”延熹元年,绲出为辽东太守,讨鲜卑,至五

年,复拜车骑将军,击武陵蛮贼,皆如占。其余多此类云。

赵彦者,琅邪人也。少有术学。延熹三年,琅邪贼劳丙与太山贼叔孙无忌杀

都尉。攻没琅邪属县,残害吏民。朝廷以南阳宗资为讨寇中郎将,杖钺将兵,督

州郡合讨无忌。彦为陈“孤虚”之法,以贼屯在莒,莒有五阳之地,宜发五阳郡

兵,从孤击虚以讨之。资具以状上,诏书遣五阳兵到。彦推遁甲,教以时进兵,

一战破贼,燔烧屯坞,徐、兖二州,一时平夷。

樊志张者,汉中南郑人也。博学多通,隐身不仕。尝游陇西,时破羌将军段

颎出征西羌,请见志张。其夕,颎军为羌所围数重,因留军中,三日不得去。夜

谓颎曰:“东南角无复羌,宜乘虚引出,住百里,还师攻之,可以全胜。”颎从

之,果以破贼。于是以状表闻。又说其人既有梓慎、焦、董之识,宜冀圣朝,咨

询奇异。于是有诏特征,会病终。

单飏字武宣,山阳湖陆人也。以孤特清苦自立,善明天官、算术。举孝廉,

稍迁太史令,侍中。出为汉中太守,公事免。后拜尚书,卒于官。

初,熹平末,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

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此其应也。”魏郡人殷登密记之。至建安

二十五年春,黄龙复见谯,其冬,魏受禅。

韩说字叔儒,会稽山阴人也。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举孝廉。与议郎蔡

邕友善。数陈灾眚,及奏赋、颂、连珠。稍迁侍中。光和元年十月,说言于灵帝,

云其晦日必食,乞百官严装。帝从之,果如所言。中平二年二月,又上封事,克

期宫中有灾。至日南宫大火。迁说江夏太守,公事免,年七十,卒于家。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

学图谶。还家讲授,弟子自远而至。前后宰府十辟,公车三征,再举贤良方正、

博士、有道,皆称疾不就。

灵帝时,大将军何进荐扶,征拜侍中,甚见器重。扶私谓太常刘焉曰:“京

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信之,遂求出为益州牧,扶亦为蜀郡属国都尉,

相与入蜀。去后一岁,帝崩,天下大乱,乃去官还家。年八十二卒。

后刘备称天子于蜀,皆如扶言。蜀丞相诸葛亮问广汉秦密,董扶及任安所长。

密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任安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云。

郭玉者,广汉雒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

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

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微之技,

阴阳隐侧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

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阳右阴,脉有男女,状若

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

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

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

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

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

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

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

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精于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

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

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

一月之间皆平复。

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因语之曰:“向来道隅有卖饼人,萍齑甚酸,可

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一蛇,乃悬于车而候佗。时佗小儿戏

于门中,逆见,自相谓曰:“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及客进,顾视壁北,

悬蛇以十数,乃知其奇。

又有一郡守笃病久,佗以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功。无何弃去,又

留书骂之。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数升而愈。

又有疾者,诣佗求疗,佗曰:“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然君寿亦不过十年,

病不能相杀也。”病者不堪其苦,必欲除之,佗遂下疗,应时愈。十年竟死。

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

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再服,须臾,吐出三升许虫,头赤而动,

半身犹是生鱼脍,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可救。登至期疾

动,时佗不在,遂死。

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有李将军者,妻病,呼佗视脉。佗曰:“伤身而胎不去。”将军言间实伤身,

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妻稍差,百余日复动,

更呼佗。佗曰:“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胎既已

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乃为下针,并令进汤。妇因欲产而不通。佗曰:

“死胎枯燥,势不自生。”使人探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佗之

绝技,皆此类也。

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

疾,数期不反。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独不肯至。操大怒,

使人廉之,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方术实工,人命

所悬,宜加全宥。”操不从,竟杀之。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

活人。”吏畏法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

初,军吏李成苦咳,昼夜不寐。佗以为肠痈,与散两钱服之,即吐二升脓血,

于此渐愈。乃戒之曰:“后十八岁,疾当发动,若不得此药,不可差也。”复分

散与之,后五六岁,有里人如成先病,请药甚急,成愍而与之,乃故往谯更从佗

求,适值见收,意不忍言。后十八年,成病发,无药而死。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疗,多所全济。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

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

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

恰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

牙完坚。

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匈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可过四分,而阿针背入

一二寸,巨阙匈藏乃五六寸,而病皆瘳。阿从佗求方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

叶青散:漆叶屑一斗,青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

五藏,轻体,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