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汉书-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之四公,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余皆素餐致寇之人,必有折足覆餗之凶。可

因灾异,并加罢黜。征故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膺,并居政事,庶灾变可消,国

祚惟永。臣山薮顽暗,未达国典。策曰“无有所隐”,敢不尽愚,用忘讳忌。伏

惟陛下裁其诛罚。

左右恶其言,出为广陵府丞。去官归家。

中常侍曹节从子绍为东郡太守,忿疾于弼,遂以它罪收考掠按,死狱中,时

人悼伤焉。初平二年,司隶校尉赵廉讼弼忠节,求报其怨魂,乃收绍斩之。

赞曰:邓不明辟,梁不损陵。慊慊栾、杜,讽辞以兴。黄寇方炽,子奇有识。

武谋允臧,瑜亦协志。弼忤宦情,云犯时忌,成仁丧己,同方殊事。

 卷五十八 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

每冬月上其状,恒流涕随之。尝称曰:“东海于公高为里门,而其子定国卒至丞

相。吾决狱六十年矣,虽不及于公,其庶几乎!子孙何必不为九卿邪?”故字诩

曰升卿。

诩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

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

府,拜郎中。

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凉,大将军邓骘以军役方费,事不相赡,欲

弃凉州,并力北边,乃会公卿集议。骘曰:“譬若衣败,坏一以相补,犹有所完。

若不如此,将两无所保。”议者咸同。诩闻之,乃说李脩曰:“窃闻公卿定策当

弃并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先帝开拓土宇,劬劳后定,而今惮小费,举而弃

之。凉州既弃,即以三辅为塞;三辅为塞,则园陵单外。此不可之甚者也。喭

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

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

为臣属于汉故也。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如使豪雄相聚,

席卷而东,虽贲、育为卒,太公为将,犹恐不足当御。议者喻以补衣犹有所完,

诩恐其疽食侵淫而无限极。弃之非计。”脩曰:“吾意不及此。微子之言,几败

国事。然则计当安出?”诩曰:“今凉土扰动,人情不安,窃忧卒然有非常之变。

诚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数人,其牧守令长子弟皆除为冗官,外以劝厉,答其

功勤,内以拘致,防其邪计。”脩善其言,更集四府,皆从诩议。于是辟西州豪

桀为掾属,拜牧守长吏子弟为郎,以安慰之。

邓骘兄弟以诩异其议,因此不平,欲以吏法中伤诩。后朝歌贼甯季等数千人

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诩曰:“得朝歌

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

乎?”始到,谒河内大守马棱。棱勉之曰:“君儒者,当谋谟庙堂,反在朝歌邪?”

诩曰:“初除之日,士大夫皆见吊勉。以诩讠寿之,知其无能为也。朝歌者,韩、

魏之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百里,而青、冀之人流亡万数。贼不知开仓招

众,劫库兵,守城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

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

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不。

收得百余人,诩为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

贼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綖缝其裾为帜,有出市里者,

吏辄禽之。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迁怀令。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

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

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

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

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

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

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

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

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

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

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

获甚众,贼由是败散,南入益州。诩乃占相地势,筑营壁百八十所,招还流亡,

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

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剪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

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

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坐法免。

永建元年,代陈禅为司隶校尉。数月间,奏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

璜、陈秉、孟生、李闰等,百官侧目,号为苛刻。三公劾奏诩盛夏多拘系无辜,

为吏人患。诩上书自讼曰:“法禁者俗之堤防,刑罚者人之衔辔。今州曰任郡,

郡曰任县,更相委远,百姓怨穷,以苟容为贤,尽节为愚。臣所发举,臧罪非一,

二府恐为臣所奏,遂加诬罪。臣将从史鱼死,即以尸谏耳。”顺帝省其章,乃为

免司空陶敦。

时,中常侍张防特用权势,每请托受取,诩辄案之,而屡寝不报。诩不胜其

愤,乃自系廷尉,奏言曰:“昔孝安皇帝任用樊丰,遂交乱嫡统,几亡社稷。今

者张防复弄威柄,国家之祸将重至矣。臣不忍与防同朝,谨自系以闻,无令臣袭

杨震之迹。”书奏,防流涕诉帝,诩坐论输左校。防必欲害之,二日之中,传考

四狱。狱吏劝诩自引,诩曰:“宁伏欧刀以示远近。”宦者孙程、张贤等知诩以

忠获罪,乃相率奏乞见。程曰:“陛下始与臣等造事之时,常疾奸臣,知其倾国。

今者即位而复自为,何以非先帝乎?司隶校尉虞诩为陛下尽忠,而更被拘系;常

侍张防臧罪明正,反构忠良。今客星守羽林,其占宫中有奸臣。宜急收防送狱,

以塞天变。下诏出诩,还假印绶。”时,防立在帝后,程乃叱防曰:“奸臣张防,

何不下殿!”防不得已,趋就东箱。程曰:“陛下急收防,无令从阿母求请。”

帝问诸尚书,尚书贾朗素与防善,证诩之罪。帝疑焉,谓程曰:“且出,吾方思

之。”于是诩子顗与门生百余人,举幡候中常侍高梵车,叩头流血,诉言枉状。

梵乃入言之,防坐徙边,贾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诩。程复上书陈诩有大

功,语甚切激。帝感悟,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尚书仆射。

是时,长吏、二千石听百姓嫡罚者输赎,号为“义钱”,托为贫人储,而守

令因以聚敛。诩上疏曰:“元年以来,贫百姓章言长吏受取百万以上者,匈匈不

绝,谪罚吏人至数千万,而三公、剌史少所举奏。寻永平、章和中,州郡以走卒

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今宜遵前典,蠲除权制。”于是诏

书下诩章,切责州郡。谪罚输赎自此而止。

先是,宁阳主簿诣阙,诉其县令之枉,积六七岁不省。主簿乃上书曰:“臣

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臣章百上,终不见省,臣岂可北诣单于以告怨乎?”帝

大怒,持章示尚书,尚书遂劾以大逆。诩驳之曰:“主簿所讼,乃君父之怨;百

上不达,是有司之过。愚蠢之人,不足多诛。”帝纳诩言,答之而已。诩因谓诸

尚书曰:“小人有怨,不远千里,断发刻肌,诣阙告诉,而不为理,岂臣下之义?

君与浊长吏何亲,而与怨人何仇乎?”闻者皆惭。诩又上言:“台郎显职,仕之

通阶。今或一郡七八,或一州无人。宜令均平,以厌天下之望。”及诸奏议,多

见从用。

诩好刺举,无所回容,数以此忤权戚,遂九见谴考,三遭刑罚,而刚正之性,

终老不屈。永和初,迁尚书令,以公事去官。朝廷思其忠,复征之,会卒。临终,

谓其子恭曰:“吾事君直道,行己无愧,所悔者为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何

能不有冤者。自此二十余年,家门不增一口,斯获罪于天也。”

恭有俊才,官至上党太守。

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人也。本字幼起,慕南容三复白珪,乃易字焉。身长

八尺,有威容。少师事太尉刘宽。再举孝廉。闻所举郡将丧,乃弃官行服。后为

护军司马,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俱讨贼张角。

燮素疾中官,既行,因上疏曰:

臣闻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是故虞舜升朝,先除四凶,然后用十

六相。明恶人不去,则善人无由进也。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此皆

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辞伐罪,始到颍川,战无不克。黄巾

虽盛,不足为庙堂忧也。臣之所惧,在于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耳。陛下

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诚使张角枭夷,黄巾变服,臣之

所忧,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国,亦犹冰炭不可同器。彼知正人之

功显,而危亡之兆见,皆将巧辞饰说,共长虚伪。夫孝子疑于屡至,市虎成于三

夫。若不详察真伪,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陛下宜思虞舜四罪之举,速行谗佞

放殛之诛,则善人思进,奸凶自息。臣闻忠臣之事君,犹孝子之事父也。子之事

父,焉得不尽其情?使臣身备鈇钺之戮,陛下少用其言,国之福也。

书奏,宦者赵忠见而忿恶。及破张角,燮功多当封,忠诉谮之,灵帝犹识燮

言,得不加罪,竟亦不封,以为安定都尉。以疾免。

后拜议郎。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征发天下。役赋无已。司徒崔

烈以为宜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

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帝以问燮。燮对曰:

昔冒顿至逆也,樊哙为上将,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愤激思奋,未失人臣

之节,顾计当从与不耳,季布犹曰“哙可斩也。”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

高祖初兴,使郦商别定陇右;宗世拓境,列置四郡,议者以为断匈奴右臂。今牧

御失和,使一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

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

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

故言,是不忠也。

帝以燮议。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执金吾甄举等谓忠曰:“傅南

容前在东军,有功不侯,故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宜进贤理屈,以副众心。”

忠纳其言,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

得也。”燮正色拒之曰:“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傅燮岂求私赏哉!”

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初,郡将范津明知人,举燮孝廉。及津为汉阳,与燮交代,合符而去,乡邦

荣之。津字文渊,南阳人。燮善恤人,叛羌怀其恩化,并来降附,乃广开屯田,

列置四十余营。

时,刺史耿鄙委任治中程球,球为通奸利,士人怨之。中平四年,鄙率六郡

兵讨金城贼王国、韩遂等。燮知鄙失众,必败,谏曰:

使君统政日浅,人未知数。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今率不习之

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

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

贼得宽挺,必谓我怯,群恶争势,其离可必。然后率已教之人,讨已离之贼,其

功可坐而待也。今不为万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祸,窃为使君不取。

鄙不从。行至狄道,果有反者,先杀程球,次害鄙,贼遂进围汉阳。城中兵

少粮尽,燮犹固守。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

子幹年十三,从在官舍。知燮性刚,有高义,恐不能屈志以免,进谏曰:“国家

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

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言

未终,燮慨然而叹,呼幹小子曰:“别成,汝知吾必死邪?盖‘圣达节,次守节’。

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称其贤。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岂绝伯

夷?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汝有才智,

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程婴也。”幹哽咽不能复言,左右皆泣下。王国使故

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成败之事,已可知矣。先起,上有霸王之业,下成伊、

吕之勋。天下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师乎?”燮案剑叱衍曰:“若剖符之

臣,反为贼说邪!”遂麾左右进兵,临阵战殁。谥曰壮节侯。

幹知名,位至扶风太守。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家世二千石。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

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

“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

其鸷,鸷而亨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

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因军兴新盗数千万。勋固

谏,昌怒,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边章等遂

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昌救之,不从。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勋

初与从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阳,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勋怒曰:“昔庄贾后

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勋即率兵救昌。

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

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昌坐断盗征,以扶风宋枭代之。枭

患多寇叛,谓勋曰:“凉州寡于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

习之,庶或使人知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