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元史-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皆免其民户税粮。天历元年,陕西霜旱,免其科差一年;盐官州海潮,免其秋粮

夏税。是年十二月,诏经寇盗剽掠州县,免差税一年。二年,以关陕旱,免差税

三年。至顺元年,以河南、怀庆旱,其门摊课程及逋欠差税皆免征。

鳏寡孤独赈贷之制:世祖中统元年,首诏天下,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

天民之无告者也,命所在官司,以粮赡之。至元元年,又诏病者给药,贫者给粮。

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于粮之外,复给以薪。十年,以官吏破除入己,

凡粮薪并敕于公厅给散。十九年,各路立养济院一所,仍委宪司点治。二十年,

给京师南城孤老衣粮房舍。二十八年,给寡妇冬夏衣。二十九年,给贫子柴薪,

日五斤。三十一年,特赐米绢。元贞二年,诏各处孤老,凡遇宽恩,人给布帛各

一。大德三年,诏遇天寿节,人给中统钞二贯,永为定例。六年,给死者棺木钱。

水旱疫疠赈贷之制:中统元年,平阳旱,遣使赈之。二年,迁曳捏即地贫民

就食河南、平阳、太原。三年,济南饥,以粮三万石赈之。是年七月,以课银一

百五十锭济甘州贫民。四年,以钱粮币帛赈东平济河贫民,钞四千锭赈诸王只必

帖木儿部贫民。至元二年,以钞百锭赈阔阔出所部军。五年,益都民饥,验口赈

之。六年,东平、河间一十五处饥,亦验口赈之。八年,以粮赈西京路急递铺兵

卒。十二年,濮州等处饥,贷粮五千石。十六年,以江南所运糯米不堪用者赈贫

民。十九年,真定饥,赈粮两月。二十年,以帛千匹、钞三百锭,赈水达达地贫

民。二十三年,大都属郡六处饥,赈粮三月。二十四年,斡端民饥,赈钞万锭。

是年四月,以陈米给贫民。七月,以粮给诸王阿只吉部贫民,大口二斗,小口一

斗。二十六年,京兆旱,以粮三万石赈之。是年,又赈左右翼屯田蛮军及月儿鲁

部贫民粮,各三月。二十七年,大都民饥,减直粜粮五万石。二十八年,以去岁

陨霜害稼,赈宿卫士怯怜口粮二月,以饥赈徽州、溧阳等路民粮三月。三十一年,

复赈宿卫士怯怜口粮三月。元贞元年,诸王阿难答部民饥,赈粮二万石。是年六

月,以粮一千三百石赈隆兴府饥民,二千石赈千户灭秃等军。七月,以辽阳民饥,

赈粮二月。大德元年,以饥赈辽阳、水达达等户粮五千石,公主囊加真位粮二千

石。是年,临江、扬州等路亦饥,赈粮有差;腹里并江南灾伤之地赈粮三月。二

年,赈龙兴、临江两路饥民,又赈金复州屯田军粮二月。四年,鄂州等处民饥,

发湖广省粮十万石赈之。七年,以钞万锭赈归德饥民。九年,澧阳县火,赈粮二

月。十一年,以饥赈安州高阳等县粮五千石,漷州谷一万石,奉符等处钞二千

锭,两浙、江东等处钞三万余锭、粮二十万余石。又劝率富户赈粜粮一百四十余

万石,凡施米者,验其数之多寡,而授以院务等官。是年,又以钞一十四万七千

余锭、盐引五千道、粮三十万石,赈绍兴、庆元、台州三路饥民。皇庆元年,宁

国饥,赈粮两月。自延祐之后,腹里、江南饥民岁加赈恤,其所赈或以粮,或以

盐引,或以钞。

京师赈粜之制:至元二十二年始行。其法于京城南城设铺各三所,分遣官吏,

发海运之粮,减其市直以赈粜焉。凡白米每石减钞五两,南粳米减钞三两,岁以

为常。成宗元贞元年,以京师米贵,益广世祖之制,设肆三十所,发粮七万余石

粜之,白粳米每石中统钞一十五两,白米每石一十二两,糙米每石六两五钱。二

年,减米肆为一十所,其每年所粜,多至四十余万石,少亦不下二十余万石。至

大元年,增两城米肆为一十五所,每肆日粜米一百石。四年,增所粜米价为中统

钞二十五贯。自是每年所粜,率五十余万石。泰定二年,减米价为二十贯。致和

元年,又减为一十五贯云。赈粜粮之外,复有红帖粮。红帖粮者,成宗大德五年

始行。初,赈粜粮多为豪强嗜利之徒,用计巧取,弗能周及贫民。于是令有司籍

两京贫乏户口之数,置半印号簿文贴,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封贴以给。大口三

斗,小口半之。其价视赈粜之直,三分常减其一,与赈粜并行。每年拨米总二十

万四千九百余石,闰月不与焉。其爱民之仁,于此亦可见矣。

入粟补官之制:元初未尝举行。天历三年,内外郡县亢旱为灾,于是用太师

答剌罕等言,举而行之。凡江南、陕西、河南等处定为三等,令其富实民户依例

出米,无米者折纳价钞。陕西每石八十两,河南并腹里每石六十两,江南三省每

石四十两,实授茶盐流官,如不仕让封父母者听。钱谷官考满,依例升转。陕西

省:一千五百石之上,从七品;一千石之上,正八品;五百石之上,从八品;三

百石之上,正九品;二百石之上,从九品;一百石之上,上等钱谷官;八十石之

上,中等钱谷官;五十石之上,下等钱谷官;三十石之上,旌表门闾。河南并腹

里:二千石之上,从七品;一千五百石之上,正八品;一千石之上,从八品;五

百石之上,正九品;三百石之上,从九品;二百石之上,上等钱谷官;一百五十

石之上,中等钱谷官;一百石之上,下等钱谷官。江南三省:一万石之上,正七

品;五千石之上,从七品;三千石之上,正八品;二千石之上,从八品;一千石

之上,正九品;五百石之上,从九品;三百石之上,上等钱谷官;二百五十石之

上,中等钱谷官;二百石之上,下等钱谷官。先已入粟,遥授虚名,今再入粟者,

验其粮数,照依资品,实授茶盐流官。陕西:一千石之上,从七品;六百六十石

之上,正八品;三百三十石之上,从八品;二百石之上,正九品;一百三十石之

上,从九品。河南并腹里:一千三百三十石之上,从七品;一千石之上,正八品;

六百六十石之上,从八品;三百三十石之上,正九品;二百石之上,从九品。江

南三省:六千六百六十石之上,正七品;三千三百三十石之上,从七品;二千石

之上,正八品;一千三百三十石之上,从八品;六百六十石之上,正九品;三百

三十石之上,从九品。先已入粟,实授茶盐流官,今再入粟者,验其粮数,加等

升除。陕西:七百五十石之上,五百石之上,二百五十石之上,一百五十石之上,

一百石之上。河南并腹里:一千石之上,七百五十石之上,五百石之上,二百五

十石之上,一百五十石之上。僧道入粟:三百石之上,赐六字师号,都省给之;

二百石之上,四字师号,一百石之上,二字师号,礼部给之。四川省富实民户,

有能入粟赴江陵者,依河南省补官例行之。夫入粟补官,虽非先王之政,然荒札

之余,民赖其助者多矣,故特识于篇末而不敢略云。

卷九十七 志第四十五下

◎食货五

食货前志,据《经世大典》为之目,凡十有九,自天历以前,载之详矣。若

夫元统以后,海运之多寡,钞法之更变,盐茶之利害,其见于《六条政类》之中,

及有司采访事迹,凡有足征者,具录于篇,以备参考;而丧乱之际,其亡逸不存

者,则阙之。

○海运

元自世祖用伯颜之言,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始自至元二十年,至

于天历、至顺,由四万石以上增而为三百万以上,其所以为国计者大矣。历岁既

久,弊日以生,水旱相仍,公私俱困,疲三省之民力,以充岁运之恒数,而押运

监临之官,与夫司出纳之吏,恣为贪黩,脚价不以时给,收支不得其平,船户贫

乏,耗损益甚。兼以风涛不测,盗贼出没,剽劫覆亡之患,自仍改至元之后,有

不可胜言者矣。由是岁运之数,渐不如旧。至正元年,益以河南之粟,通计江南

三省所运,止得二百八十万石。二年,又令江浙行省及中政院财赋总管府,拨赐

诸人寺观之粮,尽数起运,仅得二百六十万石而已。及汝、颍倡乱,湖广、江右

相继陷没,而方国珍、张士诚窃据浙东、西之地,虽縻以好爵,资为藩屏,而贡

赋不供,剥民以自奉,于是海运之舟不至京师者积年矣。

至十九年,朝廷遣兵部尚书伯颜帖木儿、户部尚书齐履亨征海运于江浙,由

海道至庆元,抵杭州。时达识帖睦迩为江浙行中书省丞相,张士诚为太尉,方国

珍为平章政事,诏命士诚输粟,国珍具舟,达识帖睦迩总督之。既达朝廷之命,

而方、张互相猜疑,士诚虑方氏载其粟而不以输于京也,国珍恐张氏掣其舟而因

乘虚以袭己也。伯颜帖木儿白于丞相,正辞以责之,巽言以谕之,乃释二家之疑,

克济其事。先率海舟俟于嘉兴之澉浦,而平江之粟展转以达杭之石墩,又一舍而

后抵澉浦,乃载于舟。海滩浅涩,躬履艰苦,粟之载于舟者,为石十有一万。二

十年五月赴京。是年秋,又遣户部尚书王宗礼等至江浙。二十一年五月,运粮赴

京,如上年之数。九月,又遣兵部尚书彻彻不花、侍郎韩祺往征海运一百万石。

二十二年五月,运粮赴京,视上年之数,仅加二万而已。九月,遣户部尚书脱脱

欢察尔、兵部尚书帖木至江浙。二十三年五月,仍运粮十有三万石赴京。九月,

又遣户部侍郎博罗帖木儿、监丞赛因不花往征海运。士诚托辞以拒命,由是东南

之粟给京师者,遂止于是岁云。

钞法

至正十年,右丞相脱脱欲更钞法,乃会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集贤、翰

林两院官共议之。先是,左司都事武祺尝建言云:“钞法自世祖时已行之后,除

拨支料本、倒易昏钞以布天下外,有合支名目,于宝钞总库料钞转拨,所以钞法

疏通,民受其利。比年以来,失祖宗元行钞法本意。不与转拨,故民间流转者少,

致伪钞滋多。”遂准其所言,凡合支名目,已于总库转支。至是,吏部尚书偰

哲笃及武祺,俱欲迎合丞相之意。偰哲笃言更钞法,以楮币一贯文省权铜钱一

千文为母,而钱为子。众人皆唯唯,不敢出一语,惟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吕思

诚独奋然曰:“中统、至元自有母子,上料为母,下料为子。比之达达人乞养汉

人为子,是终为汉人之子而已,岂有故纸为父,而以铜为过房儿子者乎!”一坐

皆笑。思诚又曰:“钱钞用法,以虚换实,其致一也。今历代钱及至正钱,中统

钞及至元钞、交钞,分为五项,若下民知之,藏其实而弃其虚,恐非国之利也。”

偰哲笃、武祺又曰:“至元钞多伪,故更之尔。”思诚曰:“至元钞非伪,人

为伪尔,交钞若出,亦有伪者矣。且至元钞犹故戚也,家之童稚皆识之矣。交钞

犹新戚也,虽不敢不亲,人未识也,其伪反滋多尔。况祖宗成宪,岂可轻改。”

偰哲笃曰:“祖宗法弊,亦可改矣。”思诚曰:“汝辈更法,又欲上诬世皇,

是汝又欲与世皇争高下也。且自世皇以来,诸帝皆谥曰孝,改其成宪,可谓孝乎?”

武祺又欲钱钞兼行,思诚曰:“钱钞兼行,轻重不伦,何者为母,何者为子?汝

不通古今,道听途说,何足以行,徒以口舌取媚大臣,可乎?”偰哲笃曰:

“我等策既不可行,公有何策?”思诚曰:“我有三字策,曰行不得,行不得。”

又曰:“丞相勿听此言。如向日开金口河,成则归功汝等,不成则归罪丞相矣。”

脱脱见其言直,犹豫未决。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言曰:“吕祭酒言有是者,有非

者,但不当坐庙堂高声厉色。若从其言,此事终不行耶!”明日,讽御史劾之,

思诚归卧不出,遂定更钞之议而奏之。下诏云:“朕闻帝王之治,因时制宜,损

益之方,在乎通变。惟我世祖皇帝,建元之初,颁行中统交钞,以钱为文,虽鼓

铸之规未遑,而钱币兼行之意已具。厥后印造至元宝钞,以一当五,名曰子母相

权,而钱实未用。历岁滋久,钞法偏虚,物价腾踊,奸伪日萌,民用匮乏。爰询

廷臣,博采舆论,佥谓拯弊必合更张。其以中统交钞壹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

至元宝钞二贯,仍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以实钞法。至元宝钞,通行如

故。子母相权,新旧相济,上副世祖立法之初意。”

十一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鼓铸至正通宝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

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又值海内大乱,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

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

用。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

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

盐法

大都之盐:元统二年四月,御史台备监察御史言:“窃睹京畿居民繁盛,日

用之中,盐不可阙。大德中,因商贩把握行市,民食贵盐,乃置局设官卖之。中

统钞一贯,买盐四斤八两。后虽倍其价,犹敷民用。及泰定间,因所任局官不得

其人,在上者失于钤束,致有短少之弊。于是巨商趋利者营属当道,以局官侵盗

为由,辄奏罢之,复从民贩卖。自是钞一贯,仅买盐一斤。无籍之徒,私相犯界,

煎卖独受其利,官课为所侵碍。而民食贵盐益甚,贫者多不得食,甚不副朝廷恤

小民之意。如朝廷仍旧设局,官为发卖,庶课不亏,而民受赐矣。”

既而大都路备三巡院及大兴、宛平县所申,又户部尚书建言,皆如御史所陈。

户部乃言,以谓“榷盐之法,本以裕国而便民。始自大德七年罢大都运司,令河

间运司兼办。每岁存留盐数,散之米铺,从其发卖。后因富商专利,遂于南北二

城设局,凡十有五处,官为卖之。当时立法严明,民甚便益。泰定二年,因局官

纲船人等多有侵盗之弊,复从民贩卖,而罢所置之局。未及数载,有司屡言富商

高抬价直之害。运司所言纲船作弊,盖因立法不严,失于关防所致。且各处俱有

官设盐铺,与商贾贩卖并无窒碍,岂有京城之内,乃革罢官卖之局。宜准本部尚

书所言,及大都路所申,依旧制于南北二城置局十有五处。每局日卖十引,设卖

盐官二员,以岁一周为满,责其奉公发卖。每中统钞一贯,买盐二斤四两,毋令

杂灰土其中,及权衡不得其平。凡买盐过十贯者禁之,不及贯者从所买与之。如

满岁无短少失陷及元定分数者,减一界升用之;若有侵盗者,依例追断其合卖盐

数。令河间运司分为四季,起赴京廒,用官定法物,两平称收,分给各局。其所

卖价钞,逐旬起解,委本部官轮次提调之。仍委官巡视,如有豪强兼利之徒,频

买局盐而增价转卖于外者,从提调巡督官痛治之。仍令运司严督押运之人,设法

防禁,毋致纵令纲船人等作弊。其客商盐货,从便相参发卖。”四月二十六日,

中书省上奏,如户部所拟行之。

至元三年三月,大都京廒申户部云:“近奉文帖,起运至元二年京廒发卖食

盐一万五千引,令两平称收,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