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帝内经素问-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期在溓水。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
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
老从上,少从下,是以春夏归阳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是以
气多少逆皆为厥。
问曰:有余者厥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
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
绵绵乎属不满日。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是以肺
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
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
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
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此皆五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
以在《经脉》。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脉
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受师不卒,使
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
之后世,反论自章。
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
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
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其中之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
之事,知此乃足以诊。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左
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丑知善,知病知
不病,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
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
转神明,必清必净,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
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
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亡
言妄期,此谓失道。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
汤药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
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
矣。请问有毚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帝曰:大矣。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经有也。复问:
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
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
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
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
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
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
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
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
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
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帝曰:
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
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
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
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
胜五火,故目眦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
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家大人未供奉内药院时,见从德少喜医方术,为语曰:世无长桑君指授,
不得饮上池水,尽见人五脏,必从黄帝之脉书,五色诊候,始知逆顺阴阳,按奇
络活人;不然者,虽圣儒无所从精也。今世所传内经素问,即黄帝之脉书,广衍
于秦越人、阳庆、淳于意诸长老,其文遂似汉人语,而旨意所从来远矣。客岁以
试事北上,问视之暇,遂以宋刻善本见授曰:广其传非细事也,汝图之。从德窍
惟吴儒者王光庵宾,尝学内经素问于戴原礼,可一年所,即治病辄验,晚岁以其
学授盛启东、韩叔阳,后被荐文皇帝,召对称旨,俱留御药院供御,一日入见便
殿,上语次偶及白沟之胜,为识长蛇阵耳。启东以天命对,是不但慷慨敢言,抑
学术之正见于天人之际亦微矣。秦太医令所谓上医医国,殆如此耶。故吴中多上
医,实出原礼,为上古自来之正派,以从授是书也。家大人仰副今上仁寿天下之
意甚切,亟欲广其佳本,公暇校仇,至忘寝食,予小子敢遂翻刻以见承训之私云。
嘉靖庚戌秋八月既望武陵顾从德谨识〕
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如何预救生灵,可
得却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法刺,可
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升之
不前,即有甚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本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
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荥。土欲升而天
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
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
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以先防。岐伯曰:既明其升,必
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木欲降而地皛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
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
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
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
所入。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
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之,降而不下,
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刺手少阳所入也。
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
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乎刺法?岐伯曰:
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
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愿闻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
即万化之或其皆妄。然与民为病,可得先除,欲济群生,愿闻其说。岐伯稽首再
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
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厥阴复布,少
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
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
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
手太阴之所流。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帝曰:迁正不前,以通其要,愿闻不退,欲折其余,无令过失,可得明乎?
岐伯曰: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使地气不得后化,新司天未可迁
正,故复布化令如故也。巳亥之岁天数有余,故厥阴不退位也,风行于上,木化
布天,当刺足厥阴之所入。子午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阴不退位也,热行于上,
火余化布天,当刺手厥阴之所入。丑未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阴不退位也,湿行
于上,雨化布天,当刺足太阴之所入。寅申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阳不退位也,
热行于上,火化布天,当刺手少阳之所入。卯酉之岁,天数有余,故阳明不退位
也,金行于上,燥化布天,当刺手太阴之所入。辰戌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阳不
退位也,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当刺足少阴之所入。故天地气逆,化成民病,
以法刺之,预可平疴。
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
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
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刺,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
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又有下位己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
法补泻,一如甲子同法也。其刺以毕,又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净斋戒。
所有自来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
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
执法而定之,布天有余,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如此即天运失序,
后三年变疫。详其微甚,差有大小,徐至即后三年,至甚即首三年,当先补心俞,
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巳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
虚,后三年变水疠,即刺法皆如此矣。其刺如毕,慎其大喜欲情于中,如不忌,
即其气复散也,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
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
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如此则天运化易,
三年变大疫。详其天数,差有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当先补
肝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
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
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其至待时也,详其地数之等差,亦推其微甚,可知
迟速尔。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肝欲平,即勿怒。
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上壬未迁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上下
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数也,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
微甚如见,三年大疫,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肝之所出也。刺毕,静神七日,
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饮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
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
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
三年变疠,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癸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
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差有浅深,欲至将合,音律先同,如此天运失
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当刺肺之俞。刺毕,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悲伤即
肺动,而真气复散也,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
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运与地虚,后三年
变疠,即名火疠。
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穷法刺,于是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
穷归一体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
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
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
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
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
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
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
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
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
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
也。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愿闻刺
法。岐伯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谓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
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肝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
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刺其足少阳之所过,次刺肝之俞。人病心虚,又遇君相二
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可刺手少阳之所过,
复刺心俞。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
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入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
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干人,令人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复刺肺
俞。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
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复刺肾俞。
黄帝问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
愿闻其要。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至理,道真宗,此非圣帝,焉究斯源,
是谓气神合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