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大策略-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几千年来中国的政治。

现在我就这四点来姑妄言之,诸位姑妄听之。

第一件大事是老子的无为主义。最近几十年来,我的许多朋友,从梁任公先生

到钱穆、顾颌刚、冯友兰诸先生,都说老子这个人恐怕靠不住,老子这部书也恐怕

靠不住。他们主张要把老子这部书挪后二三百年。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发表过一篇

文章,批评这几位先生考定老子年代的方法。我指出他们提出来的证据都站不住。

(现在台湾版猢适文存》第四集第二篇,就是讨论考证老子这个人的年代,和老子

这本书的年代的。)但这二三十年来中国学者的提倡,居然影响到外国学者。外国

学者也在对老子年代发生怀疑。你看西洋最近出版的几种书,差不多老子的名字都

不提了。在我个人的看法,这个问题很复杂;如果将来有机会,可再和各位详细的

讨论。今天简单的说,我觉得老子这个人的年代和老子这本书的年代,照现在的材

料与根据来说,还是不必更动。老子这个人恐怕要比孔子大二三十岁;他是孔子的

先生。所谓“孔子问礼于老胭”是大家所不否认的;同时在《礼记》曾子问中有明

白的记载。那时孔子做老子的学徒,在我那篇很长的文章“说儒”里,老子是“儒”,

孔子也是“儒”。“儒”的职业是替人家主持丧礼葬礼祭礼的。有人认为“儒”是

到孔子时才有的,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为了一个“儒”字,写了五万多字的文章;

我的看法,凡是“儒”,根据檀弓里所说,就是替人家主持婚丧祭祀的赞礼的。现

在大家似乎都看不起这种赞礼。其实你要是看看基督教和回教,如基督教的牧师,

回教的阿匐,他们也是替人家主持婚丧祭祀的。在古代二千五百年时,“儒”也是

一种职业。在《礼记》曾子问中都讲到孔子的大弟子和孔子的老师都是替人家“相”

丧的。《礼记》曾子问中记:孔子自说有一天跟随着老子替人家主持丧礼,出丧到

半路上,遇到日蚀;老子就发命令,要大家把棺材停在路旁,等到日蚀过去后再往

前抬。下面老子又解释为什么送丧时遇到日蚀应该等到太阳恢复后再往前抬。各位

先生想一想:送丧碰到日蚀,这是很少见的事;而孔子跟着老子为人家主持丧礼,

在路上遇见日蚀,也是一件很少见的事,记载的人把这话记载下来,我相信这是不

至于会假的。从前阎百诗考据老子到周去问礼到底是那一年,就是根据这段史实来

断定的。同时《檀弓》并不是一本侮蔑孔子的书;这是一本儒家的书。孔子的学生

如曾子等,都是替人家送丧的。替人家送丧是当时的一种吃饭工具,是一种正当的

职业。至于老子这部书,约有五千字左右,里边有四五个真正有创造的基本思想;

后来也没有人能有这样透辟的观念。这部只有五千字左右的书,在我个人看起来,

从文字上来看,我们也没有理由把他放得太晚。在思想上他的好几个观念,可说是

影响了孔子。譬如老子说“无为”,孔子受其影响甚大。如《论语》中的“无为而

治的,其舜也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广这些话都是受了

老子”无为而治“的影响的。还有孔子说,我话说得太多,我要”无言“。这也是

老子的思想。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就是自

然主义的哲学。我们考证一部书的真假。从一个人的著作中考据另一个人,并不是

我一个人的办法。譬如希腊古代在哲学方面有许多著作,后来的人考据哪几部著作

是真的,哪几部著作是假的,用什么标准呢?文字当然是一种标准;但是重要的,

就是如果要辨别柏拉图著作的真伪,须看柏拉图的学生亚利斯多德是否曾经5!过

他老师的话,或者看亚利斯多德是否曾提到柏拉图某一部书里的话。这是考据的一

种方法。我们再看孔子说的”以德报怨“。这完全是根据老子所说的”报怨以德

“。诸如此类的话多得很;如”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

而不校“等都可以说是老子的基本观念;尤其”犯而不校“,就是老子提倡的一个

根基本的观念,所谓”不争主义“,亦即是”不抵抗主义“。(我就是犯了这个毛

病:说不考据,现在又谈考据了。不过我现在说这些话,只是替老子伸伸冤而已。)

老子的主张,所谓无政府的抗议,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件大事。他的抗议

很多。大家总以为老子是一位扶起手来不说话的好好先生,绝对不像个革命党、无

政府党。我们不能太污蔑他。你只要看他的书,就知道老子不是好好先生。他在那

里抗议,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抗议。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就是提倡无政府主义的老祖宗对

于当时政治和社会管制太多、统制太多,政府太多的一个抗议。所以大家不要以为

老子是一位什么事都不管的好好先生,太上老君;他是一位对于政治和社会不满而

要提出抗议的革命党。而且他仅仅抗议还不够;他还提出一种政治基本哲学。就是

说,在世界政治思想史上,自由中国在二千五百年以前产生了一种放任主义的政治

哲学,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不干涉主义的政治哲学。在西方恐怕因为直接间接的

受了中国这种政治思想的影响,到了十八世纪才有不于涉政治思想哲学的起来。近

代的民主政治,最初的一炮都是对于政府的一个抗议:不要政府,要把政府的力量

减轻到最低,最好做到无为而治。我想全世界人士不会否认:在全世界的政治思想

史上,中国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干涉主义,这个政治哲学,比任何一个国家要

早二千三百年。这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老子说:我们不要自己靠自己的聪明;我

们要学学天,学学大自然。“自然”这两个字怎样解释呢?“然”是如此,“自然”

就是自己如此。天地间的万物,都不是人造出来的,也不是由玉皇大帝造一个男的

再造一个女的,而都是无为,都是自己如此。一切的花,不管红黄蓝白各种颜色的

花,决不是一个万能的上帝涂上了各种颜色才这样的,都是自己如此。也就是老子

的所谓“天道”,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

道”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就是无为的政治。而老子最有名

的一句话,就是“太上,下知有之。”就是说:最高的政府,使下面的人仅仅知道

这个政府。另外一个本子把这句话多加了一个字,作“太上下不知有之”。就是说

:上面有个政府,下面的人民还不知道有政府的存在。下面又说:“其次,亲之誉

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就是,比较次一等的政府,人民亲近他,称誉他

;第三等政府,人民畏惧他;第四等政府,人民看不起他。所以第一句“太上,下

知有之”六个字是很了不得的是人类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有这个观念。这种政治思想,

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有思想文化的民族都还要早;同时,由这个观念而影响到我们后

来的思想。所以我们中国在政治思想上舍不得把老子这部书抹煞掉,我们历史上第

一个政治思想家,就是提倡无政府主义。不干涉主义的老子。同时,我颇疑心十八

世纪的欧洲哲学家已经有老子的书的拉丁文翻译本:因为那时他们似乎已经受到老

子学说的影响。

第二件大事是孔子以下的自由思想,个人主义。孔子与老子不同。孔子是教育

家,而老子反对文化,认为五音、五色、五味的文化是太复杂了,最好连车船等机

器都不用,文字也不必要。这种反文化的观念,在欧洲十八世纪时的卢梭,十九世

纪时的托尔斯泰也曾提出;而老子的反文化观念要比任何世界上有文化的民族为早。

老子不但反文化,而且反教育,认为文明是代表人民的堕落。而孔子恰恰相反。他

是一个教育家、历史家。虽然做老子的学生,受无为思想的影响。孔子在政治思想

上的成就比较平凡,并没有什么创造的见解。但是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

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与绝顶笨

的人没有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一样。孔子提出四个字,

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类”是种类,是阶级。

若是看了墨子讲的“类”和苟子讲的“类”然后再来解释孔子的“有教无类”,可

以知道此处的“类”就是我类,就是阶级。有了教育就没有种类,就没有阶级。后

世的考试制度,可以说是根据这种教育哲学为背景的4孔子的教育哲学是“有教无

类”,但他的教育“教”什么呢?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字。孔子

的着重“仁”字,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是了不得的地方。这个“仁”就是

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

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孔子的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

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要你去做和尚,去打坐念经那

一套。“修己”是做教育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

“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这一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不

是为使自己成为菩萨、罗汉,神仙。修己是为了教育自己,为的社会目标。所以后

来儒家的书《大学》里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工作,而

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

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贯连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

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

平天下。因为有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人”、受教育的“人”,尤其是士大夫阶级,

格外有一种尊严。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

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有一种责任。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遇必要时,宁可杀身以完成人格。这就

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大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

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为什么呢?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

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很重,到死才算是完了,这个路程还不远吗?这一

个观念,是我们所谓有孔孟学派的精神的:就是将个人人格看得很重,要自己挑起

担子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常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

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视为我们的担子,这是两千五百年以来的一个了

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

是因为“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末顾亭林以为:“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自由民主的教育哲学产生了健全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就是将自己看作一

个有担子的人,不要忘了自己有使命,有责任。不但孔子如此,孟子也讲得很清楚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是说大丈夫的人

格要自己感觉到自己有“修己以安人”的使命。再讲到杨、朱、庄子所提倡的个人

主义,也不过是个人人格的尊严。庄子主要的是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

之而不加沮。”这就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老子、庄子都是如此。到了汉朝才有人

勉强将他们跟孔、孟分了家,称为道家。秦以前的古书中都没有“道家”这个名字。

(哪一位先生能在先秦古书里找到“道家”这个名字的,我愿意罚钱。)所以韩非

子在秦末年时说:“天下显学二,儒墨而已。”他只讲到儒、墨,没有提及道家。

杨朱的学说也是个人主义。这个个人主义的趋势是一个了不得的趋势,以健全的民

主自由教育哲学作基础,要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提倡人格,要挑得起人

类的担子,挑得起天下的担子。宁可“杀身以成仁”,不可“求生以害仁”。这个

健全的个人主义,是第二个重要的运动。

第三件大事发生在纪元前五世纪以后,在孔子以后,自四世纪起到三世纪时,

正是战国时代。原来春秋时代有一个大国——晋。晋国文化很高,但在西历纪元前

四零三年即被权臣分裂为韩、赵、魏三国。这一年历史家算作战国的第一年。那时

南方的楚也很强大。因为晋国三分,亦便没有可畏的强邻了。当时的秦孝公是一个

英主,用了一个大政治家商鞅。两人合作而造成了一个极权国家。不过极权主义的

思想原则远在商鞅之前就已发生;在墨子的上同篇中已有这个思想。关于中国古代

思想的三个大老——老子、孔子、墨子,我在《中国哲学史》上卷,提倡百家平等

;认为他们受了委屈,为被压迫了几千年的学派打抱不平。现在想想,未免矫枉过

正。当时认为墨家是反儒家的;儒家是守旧的右派,而墨家是革新的左派。但这几

十年来——三十五年来的时间很长,头发也白了几根,当然思想也有点进步——我

看墨子的运动是替民间的宗教辩护,认为鬼是有的,神是有的。这种替民间宗教辩

护的思想,在当时我认为颇倾向于左;但现在看他,可以算是一个极右的右派——

反动派。尤其是讲宗教政治的部分,所说的话是右派的话。在政治思想上,只要看

他的《上同篇》。《上同篇》中说:“古者民始生未有政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

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义就是对的;一

个人认为自己是对的,十个人认为他们各是对的,结果互相吵起来而“交相非也”。

拿我的“义”打人家的“义”,结果天下大乱而“若禽兽然”。有了政府时,政府

中上面是天子,有三公、诸侯——乡长、里长、政府成立了。然后由天子发布命令

给天下百姓,说你们凡是听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