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 (全本)作者:高月-第5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截住了后勤辎重队,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策略已经成功了八成,剩下的就是如何全歼李易的六万大军了。
李抱真在和赵崇节商量着进军路线,从于潜县到紫溪县相距不过五十里,骑兵最多一个多时辰便可以杀到,但主帅李庆安给他们的五个字是‘谋定而后动’,也就是说,他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情报支持,这也是安西军的一贯风格,十支斥候队在他们上岸之后便撤放出去了,李抱真和赵崇节一致决定,先等斥候的情报,再商议具体的行动方案。
这时远方驻营处隐隐传来了轻微的骚动,李抱真便起身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片刻,一名士兵奔回禀报道:“苏渝将军抓住了一队百人敌军,主将似乎是个很大的官。”
李抱真诧异,立刻令道:“把抓住的敌将带上来。”
苏渝便是赵崇节在汉中之战中比箭收服的那名汉中军大将,他一直跟随着赵崇节,也跟随李庆安参与了这次江南收复战,现在是一名郎将,他擅长于斥候巡哨,便被李抱真任命为巡哨首领,率一千骑兵在外围巡哨,就在半个时辰前苏渝的一名手下发现了一队百余人的江南军骑兵从南方奔来,苏渝便设了一个埋伏伏击了这支骑兵,活捉骑兵首领,审问了才知道,抓住的这人竟然是江南军副帅李成式。
苏渝大喜,急忙将李成式解到了李抱真的面前,李成式双手被捆绑在身后,他挺身昂头,立而不跪,但他心中却冷如死灰,他看到了三万北唐骑兵,这才明白了李庆安之谋,岭南军北侵根本就是一个圈套,就是为了引李易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南下,再截断他的退路,将六万大军全歼,他不由暗暗叹息,江南军此番休矣!
李抱真看了他半晌,他知道这个李成式最早原是大唐水师都督,后来又被任命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是一名文官出身的领军大将,尤其擅长训练水军,江南水军就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此人也是李庆安重点关注的对象,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被活捉了。
李抱真一摆手命人把他身上的绳子解了,抱拳拱手笑道:“原来你就是李长史,久仰了。”
李成式默默活动了一下手腕,没有吭声,李抱真并不以为意,又笑道:“我们突然出现在此处,李长史没有想到吧!”
李成式摇了摇头,道:“我以为岭南军是你们假扮,没想到你们竟然在杭州湾登陆,确实让人意外,果然很高明,只是你们的大船从哪里来?”
李抱真向旁边的郎将田建明一招手,田建明上前施礼道:“李将军,何事?”
“没什么,我把你介绍给这位前大唐水师都督认识一下。”
李抱真指着田建明对李成式道:“这位田将军半年前还是信德驻军,四个月前,田将军从信德南部的安西军港出发,率领三百艘大海船运送两百万石粮食,一路航行万里,一个多月前抵达了广州,随即又率船队北上,最后抵达盐港,我们三万军队就是在盐港上船南下,在杭州湾登陆,就等你们的军队南下迎战岭南军,我们再出击,前因后果,李长史明白了吧!”
李成式动容,他曾是大唐水师都督,但大唐水师在唐初白水河之战击败了日本水师后,便再也没有大建树了,更不用说远航去波斯信德,他心中对田建明充满了尊重,竟抱拳给他行了一礼,徐徐道:“田将军是我所敬佩之人。”
李成式又回头对李抱真道:“不过你们三万人未必能拦截得住我们六万大军。”
旁边的赵崇节却微微一笑道:“看来李长史把我们大将军想得太简单了,为了这次江南之战,我们大将军在半年前便着手准备了,而且内卫情报堂早已详细收集了关于吴王和他世子的所有情报,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弱点,我这样给你说吧!李易在四更时有尿床的习惯,他四更前就会起来小便,然后再也睡不着,他的性格急躁自私,从不会考虑士兵的劳累,一定会在五更前开始下令行军,从他十六岁到现在,没有一次例外,所以明天清晨,他也会在五更前出发,我没有说错吧!”
李成式听得目瞪口呆,一点没错,李易就是这个特点,他这次才发现,但他却不知道这是因为李易有尿床的缘故,但对方却清清楚楚。
“你们……怎么会知道?”
“这就是我们内卫情报堂的本事。”
赵崇节又笑了笑道:“我不妨再给你透露一下,吴王的幕僚李台卿在年初时便已经归降了我们,所以你们这次派了多少军队,有多少粮草,有多少军马行军路线,我们都清清楚楚,虽然我们只有三万军,可我们是三万骑兵,是安西最精锐的骑军之一,个个身经百战,请问李长史,能否拦截得住你们的六万军队?”
李成式无言以对了,连李璘最信任的幕僚李台卿都投降了李庆安,这场战役还有什么意义,他不由想到了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成式长叹一声道:“你们赢了。”
李抱真慢慢走上前,城恳地说道:“我们赢是必然的,但赵王殿下不希望江南的子弟跟随李璘背井离乡去巴蜀,所以才想尽可能地将这些士兵留在家乡,使江南不遭到战争的破坏,这样大唐才能实现中兴、再现盛世,赵王心怀天下黎民,李长史也曾是一方父母之官,为什么李长史不能为朝廷效力,非要跟随李璘造反。”
李成式叹息一声,低头不语,赵崇节又劝他道:“你的亲兵也说你已和李易翻脸,试想,李璘在儿子和大将之间,他会选择谁?李璘宁愿信任儿子,也不信任你,你若回去,必死无疑,我们大将军也曾对我们说过,他说,我若能得李成式,当命他率大唐水师,纵横四海,为大唐开辟海疆领土,这是我家大将军的原话。”
李成式眼睛渐渐亮了,他呆呆地看着赵崇节,率大唐水师纵横四海,为大唐开辟海疆领土,这是他少年时的心愿,此刻他心潮起伏,激动百分,他忽然单膝跪下,给李抱真抱拳道:“李成式愿重返朝廷,为赵王殿下效力,为大唐水师的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抱真连忙扶起他,点点头道:“好!我这就派人送你去江北见赵王殿下。”
李成式却坚定地摇了摇头道,“我想跟你们一同南下,我不想六万儿郎跟着李易那蠢货送死。”……
傍晚时分,斥候的情报送来了,今天是除夕,李易的六万大军在紫溪县城外扎营休息,但军营内没有听见除夕的热闹,非常安静,估计士兵们全部都睡着了。
“那李易呢?”
李抱真沉声问道。
“他率一千亲兵进城过除夕了,还命紫溪县的三十大户,每户献一个女人给他。”
“这个狗日的!”
李成式低声骂道。
李抱真毫不犹豫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们现在就出发!”
主将李抱真一声令下,三万骑兵纷纷上马,加快了速度,三万骑兵风驰电掣,气势如虹,向五十里外的紫溪县疾驰而去。
天已经渐渐黑了,夜幕笼罩着紫溪县,紫溪县是一个小县,人口只有千户,县城很小,容不下六万大军入驻,李易自己也要度除夕,因此他不准军队进入城内,而是在城外驻营,本来他是想让士兵们好好吃一顿,明天再替他卖命行军,不料他的后勤没有跟上,粮肉都没有送到,派了几个人去催促也没有消息,而紫溪县也无法供应六万大军的吃喝,无奈之下,李易便命士兵喝清水吃干粮,早点睡觉。
军营内怨声载道,但也没有办法,大家都着实累坏了,随便吃一点干粮,士兵们便沉沉睡去。
几十名军官却没有睡,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极有威信的李成式走了,军官们便不想去洪州给李易卖命了。
“他娘的,老子们喝清水吃炒米,这就是除夕了,他小子却进城去睡女人吃宴席,老子不干了!”
一名郎将破口大骂,他叫骂引发了共鸣,几十名军官都跟着骂起来,一名军官道:“听说岭南军中有疫病流行,咱们去了,不被感染送死吗?”
另一人冷笑道:“得疫病死还不错了,老子估计半路上就要累死,老子的马已经快累死了,明天老子背着马行军。”
“喂!喂!大家不要骂了,商量一下吧!趁今晚那小子不在军营,咱们走吧!”
“能走到哪里去啊!”
“走到哪里都可以,回家或者过江投靠北唐军去,就是不要跟他累死,还背个造反的罪名。”
众人七嘴八舌,忽然,帐篷微微震动起来,油灯也掉在地上熄灭了,众人面面相觑,“是地震了吗?”
“不像,哪有地面越来越抖的?”
这时,地面越来越抖得厉害,隐隐听见了闷雷般的声音,一名军官有经验,他忽然大喊一声,“不好,是骑兵!”
帐篷内像炸窝一般,几十名军官跌跌撞撞向外奔逃,奔出帐外,他们顿时惊呆了,只见黑暗中无数骑兵身影从军营四周飞驰而过,黑影曈曈,不知来了多少骑兵,很多士兵也被惊醒了,他们从营帐里逃出来,茫然不知所措。
三万骑兵气势奔腾,马蹄声如山崩地裂,片刻后,三万北唐骑兵便将大营团团围住,渐渐地,骑兵群安静下来,大营内一片寂静,这时,李成式策马走近营门,他低沉而略带一点嘶哑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各位弟兄们,我是李成式,我是来救你们,你们已经被安西军最精锐的三万骑兵包围了,你们只是步兵,在骑兵刀下,你们只能是被宰的羔羊,李易愚蠢而自私,不体恤士兵,今晚是除夕,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你们却在这里喝清水吃干粮,而李易却进城去大吃大喝享受,这是何其不公?弟兄们,放下你们的兵器,你们可以回家,也可以投降朝廷,听清了吗?是朝廷的军队,现在你们都在造反,放下你们的武器,我李成式向你们保证,你们将活着迎接新年!”
李成式在军中威望极高,再加上三万安西骑兵令人胆寒,以及李易的不仁不义,许多士兵早已悄悄放下自己的兵器了,这时,刚才开会的军官们大喊起来,“听李成式将军的命令,我们放下武器,不给那个王八蛋卖命!”
有军官们带头,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放下武器了,此时所有人都知道,若想活命,只有投降一途,军官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带领自己好部下,一个营一个营地走出大营投降,李易的亲兵都跟他进城享乐去了,没有任何人阻拦或者闹事。
李抱真眯着眼,结果有点出乎他的预料,根本连一兵一卒未伤,六万江南大军便投降了,抓住了李成式,换来了六万军,这笔买卖合算啊!
半个时辰后,六万江南士兵全部走出了大营,密密麻麻地集中在大营的西北部,这时李抱真对赵崇节令道:“你可带领部属进营清理,有敢藏匿抵抗者,格杀勿论!”
“给我来!”
赵崇节一挥手,率领本部五千骑兵冲进了空荡荡的大营之内……
李易是在半个时辰后知道了安西大军到来的消息,紫溪县城外,密密麻麻的火把将县城团团围住,两万骑兵手执火把,形成了一片火的海洋,他们没有发动进攻,就只用一种强大的无声力量压迫着城内的李易。
李易的狂妄和无知在这一刻淋漓尽致地出现了,北城门大开,李易全身盔甲,战马狂奔,挥舞着大铁枪,率领一千亲兵大吼大叫向安西骑兵冲来,他是江南第一猛将,两膀有千斤之力,难道他还不能突围出去吗?
这时,安西军旗下的赵崇节缓缓抽出了一支箭,搭弓上弦,拉弓如满月,箭尖闪动着死亡的光芒,他是安西军第五箭,仅次于李庆安、南霁云、荔非守瑜和李晟,这一箭将是安西军送给李易的教训。
弦一响,箭如闪电,强劲快疾,黑暗中李易正张口大喊,‘噗!’地一声,强劲的羽箭射进了他的口中,箭尖从后脑透出,李易眼珠猛地凸出,扔掉了大铁枪,双手高举,缓缓地从奔驰的战马上栽倒下去。……
(历史上李易是兵败后死在乱军之中。
第十四卷 渔阳鼓动 第626章 江南初平
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它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屠戮,而目还在于它的果断、迅猛,一发难以停止,一旦发动则不留余地,战胜者一定会将败者掠夺精光方才善罢甘休。
李庆安策划了近半年,等待了一个多月的江南战役,当它突然发动时,它便以一种毫不留情、毫不回头的姿态猛烈展开了。
除夕之夜,三万北唐骑兵在紫溪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六万军,并不伤一兵一卒将其全部俘虏,随即,北唐军兵分两路,李抱真和赵崇节各率一万骑兵,如两把犀利的尖刀,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扑润州江南大营。
李璘绚丽的江南梦俨如一个巨大的空心楼房,在北唐军外科手术般的打击中轰然坍塌了,仅仅两天时间,两支北唐骑兵劲旅席卷江南大地,各地江南驻军纷纷哗变,扯掉李璘的朱雀旗,树立了北唐军的黑底黄龙军旗。
江南的各州各县也驱赶李璘派驻在各州县的观察使,李璘在各地仓库被地方官府没收,他位于苏州的吴王府被激愤的民众一把大火烧毁,在苏州城北的五十万石军粮仓被数万民众一抢而空。
刚开始,求救的急报如雪片般飞向润州江南大营,但两天后,再也没有任何求救信,对于李璘而言,润州以南就俨如死一般的寂静,他的所有势力都分崩离析了。
两支唐军骑兵已经进入了润州地界,赵崇节部在江宁县东截住了准备上船逃跑的驻军,江南军仓促应战,一万铁骑仅三个冲击,便击溃了大将朱涛率领的两万江南军,杀敌三千,俘虏一万五千余人,大将朱涛被赵崇节一箭射杀。
清晨,两支唐军骑兵劲旅在润州丹徒县以南四十里处汇合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润州丹徒县的最后两万军队,吴王李璘就在军营之中。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金丝羊毛大帐内一片狼藉,各种文书堆积如山,土地的契约,地方的户籍,打包整理好的,散乱堆放着不知该放何处的,凌乱得脚都插不进去。
吴王李璘怔怔地坐在一只木箱上,就像一个还没有睡醒的人,目光茫然不知所从,但他的梦已经碎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十天前还在江北找不到船渡江的北唐大军,竟一夜之间杀到了他的眼皮子下面,一个多月来引弓待发的李庆安,竟突然一箭射到了他的面门,六万南征大军下落不明,儿子生死不知,而他自己也到了生死边缘。
撤军是不容置疑了,他想和李庆安一搏的勇气也早已烟消云散,只是他还有点茫然,他还想再回味一下江南,可是他还有这个机会吗?
“殿下,快走吧!再不走敌军就杀来了。”
一直劝他留在江南和李庆安一搏的三个幕僚,此时比谁都态度坚决,赶快逃,再不逃就没有机会了。
李璘叹了口气,他抬头看了看四周,没有看见李白的影子。
“李太白呢?”
“殿下忘了吗?他去常州催粮了。”
“哦!”
李璘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忘了,一夜之间,他就像老了十岁,他忽然有点伤感,李白是回不来了。
“殿下!快走吧!敌人骑兵已经杀到二十里外了。”
这一次是他的侍卫在催促他了,“再不走真的就来不及了。”
江南大营离长江边还有十里,再不走,确实是来不及了,李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站起身看了一眼满营帐的木箱,摇摇头道:“东西都不要了,命所有人上船吧!”
时间紧迫得连出营的时间都没有了,一辆马车从营门口快速驶来,停在了大帐前,李璘最后看了一眼大营,一咬牙,低头钻进了马车。
马车起步,速度越来越快,向十里外长江边驰去。
在长江中央,二十几艘战船一字排开,这是北唐军从盐港缴获的战船,一共二十五艘,都是三五百石的中型战船,它们停泊在江心,远远地可以看见江南岸的动静,长江南岸,数百艘战船开始起锚了,大帆张起,千帆如云,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