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御用闲人-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上,臣作了三十几年的官,还没有见过这等稀奇事。钱粮带走不奇怪,城池焚毁也不奇怪,可连老百姓家里地铁锅,锄头,甚至是衣裳也不能幸免,这,这,这简直是天下奇闻!”一位五十来岁的老臣头直摇,一副哭笑不得地模样。
    “哼,国之将亡,必出妖孽,让他们折腾吧,到时候民心尽失,女真人就知道什么叫众叛亲离了。”孟昭一语道破天机。
    王钰一下盖上茶杯,看着孟昭说道:“这话本王爱听,一针见血!闹,尽管闹,本王倒要看看女真人还能玩出什么把戏。这些狗日……”他虽然说得轻巧,但不难看出来,摄政王很为这件事情闹心。
    换作谁恐怕也轻松不了,六十多万人等着吃饭,听说金兵抢粮,一颗也没留下。幽云卫戍区不得命令,又不敢把军粮拨出去,那边都快闹翻天了。
    从道理上来说,金军已经撤退,宋军占住了城池,那城里的百姓,就是你大宋地子民,道义上大宋朝廷必须要管。即便你说兵荒马乱,死几十万百姓不算什么,不去管他,那他往中原跑,你拦还是不拦?总不能把人全杀了吧?
    更为严重的是,北伐马上就要开打了,那里的老百姓安置不好,就是一个动乱的根源。要知道,这六十万人成分很复杂,不光有汉人,还有契丹人,女真人。万一来个没有活路了,树起反旗,号令百姓吃大户,进攻幽云,这可就是有名的“农民起义”了。那这北伐还没打,就得先平乱。
    北方民风剽悍,这六十万人里面,青壮年男子有个十万吧?要是真反了,可够东北军头疼的。
    大臣们仍旧在争论着,王钰端起茶杯陷入沉思,忽然,他把茶杯一放:“传本王谕令,让萧充紧急拨出一部分军粮,先救救急,把老百姓稳住再说。让他告诉百姓,朝廷不会不管他们地死活,正在想办法,叫百姓安心。同时,军队要加强戒备,对于趁机闹事,图谋不轨的人,就地格杀!一人闹事,全家连坐!知情上报,重重有赏,知情不报,同罪!”
    吵闹地政事堂突然安静下来,大臣们被王钰如此铁血的手腕震慑住了。要知道,自王上摄政以来,可是天天把以仁义治天下这句话挂在嘴边的,这回竟然如此残酷。
    “王上,这会不会严苛了一点?”陆游突然问道。他是新进的官员,按道理说,没有他说话的份儿,这时一开口,前辈们的目光齐齐盯向了他。
    “臣认为,王上此举非常必要。乱世就得用重典,恩威要并施,稳定局势是当前首要任务。女真人希望看到的,就是东北乱起来,北伐就要受阻,朝廷千万要顶住压力,迅速稳定下来。”孟昭当即说明王钰的用意。
    “知我者,孟相也,把本王意思马上拟出来,今天就发下去。对了,去叫户部许尚书叫到中书省来见本王,还有兵部韩世忠也一起来,枢密院刘三石也来。咱们必须马上拿出对策,救急如救火。行了,诸位大人,都去忙吧,今天情况特殊,各位辛苦一点,十二个时辰都呆在宫里,本王叫御膳房给大家准备饭菜,本王陪大家吃住都在这里了。”王钰大声说道。
    连王上都以身作则了,那大臣们还有什么意见?纷纷应诺,各回本职去了,刚才还乱作一团的政事堂,马上又按部就班地运作起来。王钰一见,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女真人,现在是困兽犹斗啊,还别说,这一手还真给自己出了难题。
    幽云那边,只能暂时稳定局势,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还得靠内地才行。六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啊,你喂不饱他,他就反过来吃你。
第两百三十五碗 铁腕镇压
    “福王千岁。”华安宫前,经过的太监宫娥们向皇叔摄着礼。他似乎有什么急事,行色匆匆,一路快步走到宫门前,略整衣冠,随即让人通报。不多时,里头传来太后招见的消息。
    “太后,东北乱了!”这是福王的第一句话,显得有些兴奋。东北的幽云十六州,是大宋军事重镇,驻有精兵二十万,是国家第一大卫戍区,也是阻止金兵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幽云一乱,则天下必然震动,也难怪他如此欣喜。
    可让他意外的是,蔡太后对这个消息表现得相当冷淡,听罢之后,轻声说道:“那又如何?幽云有王钰二十万大军,那些刁民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对太后这种冷漠的态度,赵似乎感到有些吃惊:“太后,东北乱,是天下大乱的前兆,这是个机会。臣探听到,王钰现在也是束手无策,只能让幽云的萧充拨出军粮应急。东北稳定不下来,他的北伐也就无从谈起了。”
    “没有用的,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只要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保持稳定,谁也撼动不了他。”蔡太后虽是个女流之辈,却并非“头发长,见识短”,大宋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中原地区。再说,关外那几十万流民敢不敢闹事还得两说,即便是敢,他们能是二十万东北军的对手么?能进得了关么?
    赵从太后的话中,就听出了四个字,灰心丧气。难道她已经对扳倒王钰不抱希望了?已经承认王钰掌管天下的即成事实了?
    “太后,臣认为,王钰虽然势大,但并不是不可……”赵认为自己很有必要鼓励鼓励这位嫂子,赵家现在。以两位太后为尊,而朱太后清心寡欲,从不过问朝政,靠她是没有希望的。
    “福王,你不用说了。”没等赵把话说完,蔡太后似乎有些不耐的打断了他,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这让他很费解,太后突然变得,变得有些胆小怕事了?
    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又听到蔡太后说了这样一句话:“福王。华安宫你以后尽量少来,人多眼杂,我这宫里地值事太监,昨天刚刚被换了。”
    什么?下人换了?难道王钰察觉到了什么?联想到前些时候,一班王钰的爪牙上奏要求将传国玉玺暂时交给王钰保管,赵的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了,王钰准备动手篡位?他不等打下金国了?
    “太后!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赵家人越是要团结一致,否则只能坐以待毙!”赵突然大声说道。
    “行了,你去吧,本宫今日身体不适。”蔡太后说完,站起身来,在宫娥的搀扶下离开了坐椅。赵从帘前望过去。欲言又止。罢了,女人终究是女人。鼠目寸光,一点点挫折就让她吓破了胆。
    自己好歹还是两位摄政王之一,无论如何要与王钰周旋到底,绝不能眼看着赵家的江山落到王家的手里。
    “臣告退!”
    蔡太后态度的转变,并非突然。从她与赵密谋,想趁王钰微服出巡的机会除掉他开始,就一直提心吊胆。后来王钰平安归来,而且绝口不提前线之事,也没有如预料般那样展开报复调查。可越是这样,越让她不安。
    直接打击她信心的,则是宋军取得的大胜。连金国皇帝都被王钰捉到了大宋京城,他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只要他在一天,大宋目前地形势,就不可能有大的变动。除非哪一天,老天爷开眼,王钰暴毙了。但要知道,他才三十出头,正值青年。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或许赵家,命该如此吧。
    六月中旬。幽云卫奉王钰军令,紧急调拨军粮,分发灾民。不出朝廷所料,果然有人趁机闹事,意图谋反。好在王上有明令,对于趁机作乱的人,绝不手软。
    六月十七,有女真人名把托,聚集女真,契丹,汉族约八百余人,袭取来州治下一个小县的宋军临时管治机构,杀死宋军士兵数十人,夺得部分马匹军械,企图造反。当这八百余人吃饱喝足,正要出城向幽云“进兵”时,闻讯赶来的宋军增援部队几乎如砍瓜切菜一般将这八百余人斩杀殆尽,一个不留。
    六月二十一,大定府爆发骚乱,饥饿的灾民聚众闹事,冲击大定府衙。被镇守此处的宋军将领铁血镇压,据传,百姓死伤近千人,挑头地人被满门处斩,枭首示众。
    正是依靠这种残酷的手段,宋军暂时
    局面,但“官逼民反”屡见不鲜,更大的骚乱正在酝幸,就在这个当口,幽州帅府调拨军粮下来,分发给百姓,暂时救急。局势得到进一步控制。百姓人心安定,形势好转。
    在东北动乱地同时,王钰的中央决策机构,高效运转,迅速拿出了应急方案。
    京城粮库,火速调拨粮食,由军队押运到幽云十六州,按人头分发到百姓手中,不论是何民族,一律平等对待。同时告诉百姓,要度过难关,一方面靠朝廷救济,一方面鼓励百姓自寻出路,凡渔,猎,采,捕,只要能找到吃的东西,都可以去做,朝廷会给予帮助。
    与此同时,王钰命幽云各地方官府,采办种子,农具,耕牛等生产必须器具,供应给百姓,保证每户至少有一把锄头,每十户要有一具犁,每一百户要有一头耕牛。此时,小春农作物已经开始收割,大春播种在即,只要办得及时,大春作物播种下去,明年就有希望了。
    王钰惟恐这还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又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命令幽云十六州,及河北各州府,移民二十万,补充到大定,来州一线。这是一个长期地工程,要分两年完成。凡是移民至关外的百姓,三年不纳粮。而且到了关外,每户挑选一个精壮男子,发给一具弓箭,你能把箭射多远,这方圆之内的土地,都是你家地。
    他希望通过这种办法,一户帮一户,关内的百姓到了关外,可以帮助灾民。毕竟穷帮穷,富帮富,这是中国老百姓一贯地传统。此举,还可以促进民族融合,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稳定关外的局势。
    到了七月份,关外的局势已经稳定,朝廷的各项政策也在落实之中。不过小规模地骚乱,仍旧时有发生,如何尽快的将这种无序的状态结束,是首要任务。军队的任务是作战,而不是管理百姓。
    “王上,以臣之见,可以从河北各州府,挑选熟悉地方的官员,到关外任职。上一期巡按官的任期,可以提前结束,补充河北各州府地空缺。尽快设立官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孟相所言极是,但这恐怕不太好办,关外穷山恶水,民风剽悍,人家好好在河北作官,突然要调到关外去,官员们恐怕有情绪。”尚同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钰闻言,摇了摇头:“朝廷养官,不是养他们吃白饭的,国家有难,官员不上谁上?本王看这样办,凡是调到关外的官员,就地升迁一级。以后吏部提拔官吏,优先考虑有关外任职经验地人。还有,他们的官俸,提两成上来。如此优惠地条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王上,还可以这样,凡是干上三任的关外官,离职以后,直接调入京中。”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说道。
    众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陆游。老臣们此时都面露厌恶之色,王上与大臣们商议国事,你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插什么嘴?这里有你说话的份么?小小一个侍制,也敢大言不惭,妄谈朝廷,你还嫩了点!
    “嗯,本王看这个建议可行,就这么办,马上拟成公文,以中书省的名义发下去,责成河北各州府,火速办理,贻误时期者,以渎职论处。”王钰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尚同良跟在他后面:“王上,臣还有一些事情……”
    “那个,尚相,如果不是非常急地话,能不能明天再说?”王钰望了望政事堂外面,天色已经不早了。
    咦?这倒是奇了,这两天大家伙全住在宫里,吃喝都不离开中书省,王上一直是以身作则,堪称表率,怎么现在坚持不下去了?
    看到尚同良的表情,王钰猜到他在想什么,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声说道:“实不相瞒,出云郡主十月怀胎,就快到了……”
    尚同良一听,使劲拍了拍自己的头:“哦哦哦,哎呀,臣惶恐,恭喜王上,贺喜王上!王上请!”
    王钰眉开眼笑,频频点头,出了政事堂而去。两天没回王府,那四个女人一定等急了,不对,还得加上一个小家伙。这个时代,没有“预产期”这一说,不过赵出云不是七月就是八月分娩,应该没有错,我王钰的第一个孩子就要降生了。
第两百三十六碗 新春贺岁之北伐开始!
    王钰的官轿行进在汴京的大街上。此时,街上仍的路人,看到在官轿行来,都闪到一旁。当轿子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王钰让轿子停了下来,从这里往东走,就是他金屋藏娇的地方。
    回到京城也有一段日子了,还不曾去看过李清照,不知这位奇女子近来可好。总这么藏着也不是办法,得找个机会,接回靖王府去。不过,这件事情一定要在孩子出生以后。虽说以他的身份,要多少女人都是合情合理的,但他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女人的观念与这个时代的所有男人都不一样。
    回到靖王府,他前脚一到,童素颜,耶律南仙,楚红秀三个女人后脚就出来了。这两天,他一直呆在宫里,虽然派人回王府传过话,但妻妾们仍旧很挂念。童素颜与红秀挂念王钰的起居,而耶律南仙不光关心他,还关心着朝政大事。
    这里面有一个原因,她是契丹人,女真人灭亡了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是她不共戴天的仇敌,王钰的北伐就是她的复仇之战。她原本以来,王钰回京之后,马上就会发动北伐战争,可偏偏这个时候,东北闹出乱子来。她很关心,这场乱子,会不会打乱王钰的布局。
    事实证明,她多虑了,因为王钰在安抚好童素颜与红秀两人之后,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南仙,我要替你报亡国之仇了。”
    这对王钰来说,本来是稀松平常的一句话,可耶律南仙听到之后,反应却是潸然泪下。她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宋人记得的靖王府二夫人。是一个女中豪杰,王上的左右手,贤内助。可他们往往忘了,这个女人还是辽国皇室成员。一个上过阵,打过仗的女将。她对辽国地感情,与汉人对大宋的感情。没有什么不同。
    王钰的嘴很会说,在当时,有一个文人。就是苏轼的儿子,曾经写过一首诗,颂扬王钰当年出使辽国,夺回幽云十六州地功绩。当中就有一句,说王上的嘴,能抵得上十万大军。“巧舌如簧惊天变,折戟沉沙血未消。”
    可就是这样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在此时却是不发一言。轻轻揽过佳人香肩,无声胜有声。
    “王上,真地准备停当了么?主不因怒而兴师,您要考虑周全。”纵使狂喜感动之际,耶律南仙也没有忘记提醒王钰要谨慎小心。因为她担心王钰因为在前线受到金军的袭击。勃然大怒,让仇恨遮住了他的双眼。
    王钰听到这句话。轻蔑地笑了一声:“本王在黄河以北,屯兵六十万,早就等着这一天。灭亡金国。不在话下,倒是蒙古人很让我担心。据韩毅所说,他带着我的手谕金刀,让忽图刺协同作战。可蒙古人似乎野心不小,在宋军撤离的时候,竟敢起兵追赶。这两年枢密院的目光一直盯在女真人的身上,倒把他们给忽略了。”
    “应该不至于吧?据说蒙古人连像样的机构都没有,而且草原上一团糟,互相攻击,不会对大宋构成威胁才是。”耶律南仙说道。
    王钰没有反驳她,因为说了也是白说。在整个大宋,恐怕除他自己,没有人会知道蒙古人有多厉害。历史上,就是他们,灭亡金国,攻破西夏,征服大宋,开创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他们的对手,哪一个不是一时之选,世界强国,可在蒙古铁骑地淫威之下,灰飞烟灭。作为中原王朝,怕就怕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