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将军!李总管!”金吾卫不由的惊呼道。
李恪听到这样的称呼就知道来者是谁了,除了担任过行军到大总管和大将军的李靖,谁还敢被这么称呼呢!因此,李恪摆手,鹰卫还刀入鞘,给李恪让开了一条道路。李恪举目朝声音的来源处望去,就见李靖一脸怒容的注视着他。
李恪不敢怠慢,疾步前给李靖施礼,李靖毫不领情,打断了李恪的好意,淡淡的道,“殿下如此行事,丝毫不顾忌朝廷的颜面,我且问你,你将朝廷放在了什么位置?你将皇放在了什么位置?”
“李尚;本王”李恪还没有说完,李靖打断了他的话语,继续道,“你的问题是清是白朝廷自会还你一个公道,你如此鲁莽行事,对得起跟皇辩解争吵而翻脸的萧仆射吗?对得起力谏要三堂会审的魏秘监吗?对得起为了你在皇说情的李尚和大理寺卿吗?对得起那些对你求情的重臣吗?”
“本官现在以兵尚名义命令你们严加防守汉王府,不要让一个离开,胆敢违抗,格杀勿论!”李靖对李恪说完,将目光转向了长孙顺德和金吾卫吼斥道。
“诺”相对于李恪,李靖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他在军中的话也相当于甚至。
李恪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李靖,想听他继续对自己透露点情况,刚才李靖看似在训斥自己,其实是在告诉李恪一些朝堂的信息,而李恪从李靖的话中也了解到了朝堂现在的局势,萧禹和魏征、李道宗、孙伏伽和马周等朝臣已经开始为自己辩解,已经提出了要公正的审判,不要李世民听信一面之词。可见,李恪的猜测是对的,至少对方诬陷自己的证据不足。还有一点让李恪很满意,那就是魏征力谏的三堂会审,李恪知道魏征的能力,他谏言的事情一般都没有不成,只要能够三堂会审,而不是由七杀透露的消息说的那样李世民将此事交给了长孙无忌,那么在会审的时候就是自己反击的时候。
这里所指的三堂会审是指大理寺、刑部和宗正寺三方合力审理,宗正寺的参与是因为李恪宗室亲王的缘故,而魏征既然力谏三堂会审,李世民肯定会让他参与,这样一来的话除了刑部刘政会之外,大理寺孙伏伽、宗正寺卿是李孝恭、再加魏征的话,李恪不觉得还有谁能够在这四人当中徇私枉法。
只是除此之外李靖并没有再透露李恪任何的消息,只是对他饱含深情的看了一眼,沉声道,“殿下还是回府等待兵部免去你大都督的公文!还有,”李靖不温不火的说道,“中午时分刑部和大理寺审核殿下的公文就会下发到汉王府,请殿下好自为之!”
李靖说完话,不等李恪道谢,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李恪的眼前。李恪不知道李靖是专程来给自己传递消息的呢?还是接收李世民的授意怕金吾卫控制不了自己而来下达命令的?只是,他从李靖最后饱含深情的严重可以猜测到李靖对自己没有敌人,只有好感和欣赏。
“汉王殿下,兵部李尚的话你也听到了,还请殿下回府!”长孙顺德突然在李恪耳边说道,他的声音很大,让李恪听的很刺耳。
李恪没有理会长孙顺德讽刺和落井下石,他出府的目的不是想反抗李世民的圣旨或者朝廷的命令,只是在听到七杀说围困王府的是长孙顺德的左金吾卫守卫时他就知道了可能是长孙无忌的授意结果。因此,只是想通过长孙顺德而试探一下长孙无忌而已。
现在,他知道这个案子是由三方审理,不是由长孙无忌一人负责,而通过长孙顺德的刚才的表现和举动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他觉得自己没必要再在这里做这样没有头脑的事情。因此,给陈其使了个眼色,走进了汉王府,而陈其一声令下,鹰卫也紧跟李恪撤回到了汉王府。
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堂上那些事儿
这两天有事情耽误了更新,今天开始恢复更新。而今天的11月4号,是老三的生日,为了这个有纪念性的日子,老三决定日更五更!
果然,李恪回到汉王府,中午时分刚用过午饭,门外就传来刑部和大理寺联名签发的公审公文。公文里的内容李恪自然知道,他只是看了一下公审日期,而公文公审的日期就定在第二天的早。
第二天早,李恪在大理寺和刑部差役还有金吾卫的协同保卫下来到了刑部公堂。刑部大堂虽然没有太极殿那么气魄但也有一股正义的威严之势。李恪在被软禁两天之后第一看到了公审的五位大佬,主审长孙无忌和陪审魏征、李孝恭、刑部尚刘政会和大理寺卿孙伏伽。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任命的负责这个案子的人,主审自然非他莫属,而他端坐在大殿正位一脸平静的看着李恪,李恪同样也注视着长孙无忌,只是从长孙无忌的脸看不出任何的表情变化,这让李恪很失望。
坐在左边第一排的是宗正寺的卿李孝恭,他对李恪微微点头,表示问候。而左边第二排的是孙伏伽,左边第一排的魏征,第二排的是孙伏伽。虽然李恪现在的最大的嫌疑人,但他毕竟的亲王,在座的人当中除了李孝恭和长孙无忌之外,其余三人都起身施礼表示恭敬。李恪表情的很严肃,他没有说话,只是对施礼的三人点头就算回礼,又对李孝恭也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便不理会正位的长孙无忌坐在了堂下为他安排的座位。
“长孙仆射,时辰已到,现在开始审理。”孙伏伽见李恪就坐,这才起身对长孙无忌说道。
“恩”长孙无忌点头示意,看了四人一眼,一拍惊堂木,中气十足的说道,“汉王殿下,虽然你贵为王爷,可是此案涉及到皇后的贵妃生命安全,皇对此案非常重视,还望你能够配合。”
长孙无忌说出来的话义正言辞,又将李世民对此案的重视这些话说出来,明显是告诉李恪李世民的态度,让他自己不要心存侥幸。李恪何尝不知道长孙无忌心里的想法,要不是当年他也不会借助房遗爱的谋反案将自己整死。因此,对于长孙无忌的这句话他立即驳斥道,“长孙尚说的话本王有些听不懂明白,本王想听长孙尚解释一下,如何啊?”
长孙无忌显然知道李恪会这么询问自己,他也不拒绝,朗声说道,“殿下想要问什么问题可以直言。”
李恪起身前,面对长孙无忌,目光中了孤高是神情,问道,“皇后和贵妃中毒本王心里非常难过,只是长孙尚负责侦破此案,你有何证据怀疑是本王所为?首先,你将一个亲王囚禁在王府,门外安排了两千的守卫,这说明什么问题?是你长孙尚官坐的高了,手中的权利大了呢,还是另有目的?第二,长孙尚一开口就说本王涉嫌皇后和贵妃中毒案,长孙尚有何凭证可以这么肯定的说本王涉嫌此案了呢?第三,长孙尚开口就说父皇很重视此案,是想跟本王表明你跟皇后的关系呢?还是说你的刚正不阿啊?”
长孙无忌虽然心里有了准备,可是没有想到的李恪的三个问题会这么尖锐,问题的关键直指要害,让他难以回答。第一,说的就是他滥用职权,虽然李世民下令禁止李恪离开王府,但安排两千的守卫确实的他自己的意思。第二,说的是以权谋私,他是支持太子入东宫的人,是李承乾的舅舅,而李恪的强大对李承乾很威胁,说他想通过这个是手段打击李恪为李承乾排除异己。第三,说的就是审案的遇到与亲人有关的案子,审理人员理应回避的问题,长孙无忌的长孙皇后的兄长,现在长孙皇后中毒,他自然不该当这个案子的主审。
“汉王殿下,你要知道,在皇后中毒那天晚只有你一个生人去过的药膳房,但是我们查了药膳房的记录,以前你根本就没有过去药膳房,那天你突然去药膳房拿走很可疑。而且,你当天从药膳房拿走的几味药材当中就给皇后解毒最需要的两味药材,还在半路碰到了皇后的贴身宫女香兰,而在皇后中毒的第二天你一大早就匆匆离开了长安城,香兰却无缘无故的被人杀死在药膳房的井里,第二天再被人发现。综合述的疑点,难道微臣就不能怀疑你涉嫌此案吗?”长孙无忌避重就轻的回答道。
“长孙尚,本王希望你能够回答我的问题,你现在只回答了我一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回答的很牵强附会,难道另外两个问题你就不解答一下吗?”李恪抓住了长孙无忌的要害,他得理不饶人的继续追问道。
公堂,李孝恭、魏征、刘政会和孙伏伽对李恪的询问都缄口不语,他们都知道这个两个问题很难回答,长孙无忌理亏,要按照大唐的律法,长孙无忌做的确实有些不合情理之处。毕竟,李恪没有谋反,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他毒害了长孙皇后就动用两千人守卫一个王府确实有些欠考虑。只是长孙无忌自己也很为难,他只是告诉长孙顺德要重兵围困汉王府,怎么会想到长孙顺德动用了两千人的兵马呢?还有第三个问题,当时长孙皇后中毒,他义愤填膺的跟李世民说要查清凶手,李世民随即就任命他负责此案,怎么会想李恪会抓住了这个疏漏呢!
“汉王殿下,皇任命微臣负责此案,是皇信任微臣,微臣今天负责主审等你,如果你没有涉嫌此案,待微臣查清之后一定会还你清白。但是,今天是三堂会审,还望分清轻重缓急,不要问这些琐碎之事耽误了审查的时间。”长孙无忌一脸正义的说道,根本就没理会李恪的两个问题。
“魏秘监,按照大唐律法审案时遇到与亲人有关的案子,主审理人员理应回避。今天长孙尚身为尚省右仆射,知法犯法,本王只想问一句,你觉得这样的公审公正合理吗?”李恪见长孙无忌躲避自己的问题,他又知道魏征的脾性,便不理会长孙无忌的回答,对一旁的魏征说道。
“殿下,此案能皇钦定由长孙尚负责。”
刘政会是长孙无忌故交,又是李承乾一党的人,他见李恪发问魏征,知道魏征的脾性,急忙开口替长孙无忌辩解道。只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李恪就大声道,“刘尚,本王想你应该读过《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应该还记得?子路问使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父皇既然安排由长孙尚负责此案,难道长孙尚不知道自己跟此案的关系吗?难道他是再自己欺骗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不然为何父皇任命他负责时他不请辞,反而还要欣然领命?难道这就是所谓微臣之道?”
李恪的话很毒辣,给长孙无忌没有留下任何面子,让堂四人很吃惊,就连魏征都觉得李恪的言辞过于锋利。
“大胆,汉王殿下,你现在的问题。”
长孙无忌大怒,脸色铁青的纲要训斥李恪,但李恪硬生生抢断他的话语,“毒杀皇后和贵妃是多大的罪名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有足够证据证明本王跟此案有嫌疑?是有人亲眼看到本王下毒,还是有证人看到香兰被本王推入井里?就凭本王去过药膳房,拿走几味能够解皇后之毒的两味药材,跟香兰在回来的路碰面,你就说本王有嫌疑,那要是按照你这么说,皇宫药膳房的内侍岂不更有嫌疑,香兰身边的宫女太监岂不更有嫌疑,皇宫大内的诸人岂不都有嫌疑?既然大家都有嫌疑,你为何就偏偏盯着本王不放,不去抓那些人审问,不去找真正的凶手呢?难道你这样对待本王有什么不可告诉人的目的?”
“今天是特意为本王准备的三堂会审?本王今天就将当天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你,剩下的你自己去查。但是,你在没有证据之前别随便诬陷本王,别让本王以为你居心叵测。”李恪彻底的怒了,他的话是对长孙无忌说的,何尝不是说给了在坐的四人呢?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因为跟长孙皇后的关系而理亏,又明白李恪今天是冲着他来的,目的就是想抓住他这一点不放,只要他开口说话,李恪绝对会他跟理论到底,所以他保持了沉默,想将话语权交给其他四人。
只是刘政会,刚才已经被李恪用《论语》反驳,他是想说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又清楚李恪的厉害,索性闭口不语。而李孝恭出面只是因为他宗正寺卿的身份,他只想旁观不想参与到这个案子当中,因此只是更加不会言语。孙伏伽是李恪的人,他见李恪将长孙无忌的刘政会驳斥的哑口无言,更加不会说什么话。
“殿下,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还望殿下能够配合我们的审查,至于长孙尚问题,微臣审查完毕之后自当禀明皇。”魏征见四人沉默不语,只能出口严肃的说道。
“好,本王就相信魏秘监的话!”李恪恭维了魏征一句,然后将当天发生在朱雀大街的救人的事情,跟李世民的对话,千秋殿的宫女取药,自己到药膳房,回来的路碰到了香兰等的情况详细了说了出来。
李恪说的很慢,众人听的很仔细,记录的吏更加不敢漏掉其中的直言片语,谨慎在纸做着记录。
第三百三十七章 新任命的主审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等到李恪说完时已经到了午时,魏征又将疏漏的几个细节跟李恪详细了闻讯了一下,李恪不厌其烦的回答魏征的问题,让魏征对李恪的回答很满意。而因为李恪刚才对长孙无忌的斥问,又加长孙无忌缄口不语,询问的过程全由魏征一个人负责,魏征倒是成了主审,长孙无忌和其余三人成了陪审。
魏征训问完李恪,将目光转向四人,询问四人有没有问题,四人摇头表示没有,魏征自己也知道这个案子只是李恪涉嫌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证据表明他参与或者他就是主谋,因此只能告诉李恪今天审查结束,让他等待下次审查的通知。
而李恪听完魏征说完,只是李孝恭和魏征点头示意,毫不理会长孙无忌和刘政会铁青的脸色,在众人目光中独自大步迈出了刑部公堂。
李恪出了刑部大堂,长孙无忌五人查看了一番吏记录的卷宗,见面的话没有疏漏,便相互看了一眼,心领神会的进宫到两仪殿去觐见李世民。李世民在长孙皇后身边守了半天,见长孙皇后服药之后清醒了过来,便安慰了她几句话,等到长孙皇后吃了一些稀粥重新睡着之后,他这才回到两仪殿处理政务。
长孙无忌、李孝恭、魏征、刘政会和孙伏伽走进两仪殿,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是施礼,李世民的就询问道,“审理的情况怎么样了?”
长孙无忌没有说话,魏征知道他心中所想,便前将卷宗交给李世民,李世民看完卷宗,示意五人落座,这才将卷宗放在案头说道,“当晚所以的药膳房所以的宫女和内饰都审问了吗?还有今天发现尸体的千牛卫有没有详细的审问过,尸体检验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找到什么可疑的线索?”
“启禀皇,此案甚为复杂诡异,以目前的线索来看汉王殿下的嫌疑最大,但只通过汉王殿的一面之词,微臣也不敢确定他是否跟此案有关,所以只能先找到朱雀大街被他救治的那一老一少和郎中盛德颜,才能证明他的话是否属实。”刘政会说道,“还有,他的证词中提到了现场有扶桑公主和他的武士,审问扶桑公主还需要皇的批准。”
“恩”李世民点头表示赞同,继续问道,“还有什么收获没有?”
“我们从御医的证词中得知皇后和阴妃娘娘服药的药中都多了一味药材腽肭,此药材产自幽北苦寒之地,本身没有毒性,只要跟肉苁蓉、巴戟天、茯苓、沙棘、五加皮、半枝莲、杜仲等固本培元的中药混合在一起就能产生毒性,使人慢慢的昏死过去直到死亡。而檀香正好是腽肭的克星,它具有吸附和中和毒性此毒的效果,恰好皇后娘娘的寝宫用的是香料熏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