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微一沉吟,开口文长孙无忌,“辅机,最近可以关于突厥的情报?”长孙无忌掌管大唐的情报系统,李世民自然会向他询问。他对长孙无忌相当的信任,所以很少插手情报的事务,有什么新情况长孙无忌会及时跟他汇报,没有的话他不会过问,只有在处理一些军国大事的时候才会偶尔问题,以确定自己该如何决断。
“启禀皇上,最近漠北酷寒,暗卫系统很难采取太大的行动。所以已经两个月没有收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长孙无忌无奈的说道。
漠北的冬天很冷,一天到晚的北风呼啸,大雪飘飞,如果一个单独出去,可能就有被风雪刮走的危险。所以,在递送情报中往往会出现延时或者丢失的问题。
“如此看来,漠北连降大雪,草被被覆盖,牲畜死亡过多,突厥遭受冻饿之苦,才会向我大唐进犯。”李世民沉声说道,“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来大唐抢劫的,抢粮食,抢财宝。”李世民说道这里,怒气冲天,“颉利也太嚣张了,把我们大唐当做他的粮仓,他没吃的没喝的就来抢,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有几分能耐。”
李世民一发怒,众人都相互注视,不在言语。唯有魏征此时不甘沉默,直言力谏,“皇上,如果突厥以云州为佯攻点吸引张公谨的话,可能他们奇袭的目标不是代州就是宿州。以微臣看来,八百里加急到京城需要五到六天的时间。按照这样时间差,此时的突厥骑兵可能早就攻入宿州或者代州,携带了财务回了阴山。所以,为今之计是要做好边关各州府的防御工作,不能再让突厥有可乘之机,还有就是要妥善安置被突厥抢掠而流利的百姓。”
魏征的谏言就像是一击重锤击在了李世民的心里,他刚才是被突厥如此嚣张的气焰所气,此时静下心来一想,倒是觉得魏征的话很有道理。而众人也佩服魏征的胆识。李世民发怒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进言,只有在怒气消除之后才敢陈述自己的想法。但魏征就不一样,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不管你李世民生气还是高兴,他都照说不误。
“玄龄,让尚书省拟旨,着李靖为行军道总管,统管灵州都督薛万彻,华州刺史柴绍和丰州都督程知节还有待着都督张公谨做好防范突厥入侵的防御工作。”
“是”房玄龄躬身领命,就见岑文本已经将拟好的圣旨给了递给了李世民。
“朕不用看了,你们大家看看,如果没什么大问题,就即可下发兵部,由兵部直接快马发到边关去。”李世民干脆利索说道。
大唐的诏书程序是由皇帝下旨,尚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然后再由中书省逐一发道各部执行。所以,李世民虽然下了旨意,但是还是需要走完这道程序,要各省审核才能下发。
门下侍中高士廉看了一眼诏书,将其递给封德彝,封德彝看了一眼,表示没有任何意义,诏书这才下发下去。
“至于如何安置百姓,等有了具体详细的战报再议吧!”李世民话语中显得有点疲惫,“户部可以提前准备物资,做好应急准备。”
“臣明白”封德彝为尚书仆射,主管户部,他躬身领命。
“恩,你们都下去吧!”李世民知道云州急报,各省要做个防范准备,便不在多言,“西突厥统叶护可汗求亲的事就暂时先放一放,等到云州的战事解决了再议也不迟。”
“诺”众人躬身一礼,退出了两仪殿。
“辅机留下”李世民在长孙无忌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说道。
长孙无忌的脚刚跨出门槛,就听到李世民的话,硬生生的将脚收了回来。
PS:这两天状态不佳,文有点卡壳,希望书友们能够海涵,老三会努力将状态调整好!
第一百一十二章 长孙无忌的秘密
长孙无忌从两仪殿出来的时候脸色很难看,李世民还是第一次跟他发这么大的火,他觉得自己还是不够了解他,或者说是他已经变了。作为大唐的天子,大唐的皇帝,他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秦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只要损害了他的利益,即是你是他最亲近的人,他也不会放过你。想到这里,他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李世民在两仪殿跟他说的话,“辅机,暗卫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别说这两个月没传来突厥的情报是天气变化的问题?”
“你不用给朕解释,朕把暗卫交给你,让你兼任左武侯大将军是因为信任你。朕没有别的问题,你就告诉朕,暗卫系统为什么连漠北连降大雪,突厥牛羊死伤惨重,部落生活饥寒交逼这样的信息都传递不到长安?”
“以前做秦王的时候,暗卫系统是对内的,主要针对的目标和对象你自己知道。但是,如今我们的敌人是突厥,是草原的枭雄颉利,你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吧?”
“你知道?你要是真知道,暗卫会连突厥受灾这样的情报都传递不到长安城?你这个左武侯大将军是怎么当的?汉王李恪两次遇刺,朕都没有责备你们暗卫,因为你们有自己的任务,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现在,突厥入侵宿州,关于大唐百姓的生死,你们暗卫是干什么吃的?每个月给你们饷银,你们就是这样办事的?暗卫失职,你是让我听之任之呢?还是你自己要做出一个交代呢?”
“我不要你保证什么,你给我回去之后好好的整顿一下,朕不想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们还会像今天这样。”
长孙无忌的脑海中不断的闪过李世民的话,李世民真的发怒了,他从李世民的眼神中看到了一抹的寒光。那种眼神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就像一把刀深深的刺疼了长孙无忌的心。然而,这又怪谁呢?要不是自己抽调了精锐人手去调查那件事情,暗卫在漠北的势力不会这么单薄,不至于会连这样的情报都递不到长安。自己是太过疏忽大意,没有将精力放在漠北,而是放在了那件事情上。可是,李世民那一抹寒光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哎!长孙无忌微微一叹,暗卫终究不是自己的势力,由不得自己啊。经过今天的事情,估计自己左武侯的位置也做到头了。看来还是要培植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以后办的事情还很多,不能总是仰仗别人手里的力量。
长孙无忌如此想着,人已经不由自主的走到了东宫门口。他抬头看了一眼东宫气势毫不逊于两仪殿的亭台楼阁,想到李承乾的时候。同时,他又想到了李泰和李恪,微微叹息了一声。李承乾各方面都不如他们两个人,李泰有才,李恪更是智计百出。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李承乾不管怎么懦弱,怎么无能,可他终究对自己很尊敬,最听还是自己的话。
长孙无忌就这么的在东宫门口沉默片刻,默默的离开了皇宫。
李恪关于云州急报的内容是从岑文本的口中得知的,并且岑文本还是告诉了他两仪殿讨论的内容和结果。最后,在李恪临走的时候,岑文本还跟他说了关于李世民单独留下长孙无忌的事情。
李恪回到府中,在书房独自沉思起来。急报的内容他不关心,因为最终的结果他都知道。他关心的是李世民单独留下长孙无忌这件事情。
对待长孙无忌,李恪始终都很谨慎。对于这个人,他来到大唐之后就开始防范,一直没有松懈,监视他的力度反而因为对他了解越深而有所加强。历史上的自己就是因为他而枉送了性命。所以,他不相信自己能跟长孙无忌亲近到一起。娶他的女儿?长孙无忌肯定会推辞。跟他拉关系,把他绑在自己的船上?笑话,恐怕最后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他跟长孙无忌永远是敌人,不能成为朋友。
而对待敌人的态度,李恪从来就像对待朋友一样,了解他的喜怒哀乐,了解他的优点和缺点,了解他的一起。只有对敌人真正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出对他的致命一击。
在李恪的心里永远藏着一句话,那就是自己今后想要活着,长孙无忌就必须要死。除此别无选择。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李恪所知道的一些历史知识,他能肯定长孙无忌很迷恋权势。虽然,现在的他对于权力看到很淡薄,那是因为李世民是大唐的皇帝。他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待的太久了,很了解李世民的性格。他知道李世民讨厌贪恋权势,爱慕虚荣的人臣子,即使是他有才华,只要贪恋权势,爱慕虚荣就不会得到特别的重用。就像李世民对待侯君集一样,侯君集有才,但终究只能在京城做一个将军,不能统管一方的军政。就是现在让他编练新军,如果不出长安城,侯君集依然只是一个闲职在京城的大将军而已,没有多大的权势。所以,他把自己对权力的迷恋隐藏的很深,不让李世民发现。如此,李世民会更看重他,会更加重用他。就像贞观二年他请求李世民罢免自己的尚书右仆射一样,他这是以退为进,赢得李世民的好感和信任。才会在李世民的病故的时候视他为心腹,托孤给他。
当初他追随李世民的时候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是一个有心计,城府很深的人。起初他只是跟随在李世民的身边,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等到李家有实力了,有资格推翻隋王朝的时候。他果断的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李世民。
大唐立国之后,通过李世民实力的不果断增长,他又不止一次的策划给李世民夺取太子之位。并且,亲自策划了玄武门政变,让李世民顺利的入住了东宫,然后登基为帝。
之后他又干了什么呢?扶持李承乾成为太子,成为了大唐未来的皇帝。为什么是李承乾而不是李泰呢?因为,李泰聪慧,不会受他摆布和限制。而李承乾懦弱的性格决定了什么都会听他的。
但是,后来随着李承乾慢慢的长大,对于他的摆布和训斥开始做出了反抗。就是这样时候,他又觉得难以更好的控制住李承乾,所以他便舍弃了他,转而支持李治。因为,那时的李治岁数还小,他很容易控制。即是李治能够登基为帝,他相信没有根基李治更容易受他的摆布。
李恪想到这里,不由的微微一叹,为李承乾可惜。当时,如果长孙无忌能够不舍弃他,始终如一的支持他的话,以长孙无忌的手段和智谋,皇位一定会是他的。可是,这只是一个如果,根本不能成立,只能说是李承乾的悲剧而已。因为,他没有真正的了解长孙无忌这个人,没有了解长孙无忌支持他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突厥,云州,京城”李恪暗自心道,“看来暗卫出了问题,不然怎么对薛延陀与回纥、拔野古等部相继叛离。然后回纥又大败颉利可汗这样的大事都没有传到京城让父皇知道呢?。”
长孙无忌掌管暗卫系统,今天在两仪殿单独留下他肯定就是为了这件事情。但是,李恪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以暗卫的实力不会这么逊色,两这样的情报都传到不到京城。那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冰凝的暗卫的人,并且职位不低,常年在江南究竟寓意为何呢?”李恪喃喃道,“江南,扬州!”
“扬州?”李恪想到扬州突然惊了起来,扬州不是自己外公最后身死的地方吗?如果,长孙无忌把暗卫的主要力量排到了江南,而且重点的扬州的话,那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宝藏。
想到这里,李恪心里的疑惑终于解开了。能让长孙无忌如此不顾及李世民怪罪而行事的事情,除了自己的外公隋炀帝当年的宝藏之外,不会有什么别的东西。但是,同样的问题又浮上他的心头,长孙无忌寻找宝藏究竟为了自己呢?还是受到李世民的指示呢?
不管是受到李世民的指使,还是长孙无忌的擅自行动,李恪都觉得宝藏的可能还牵扯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也只有如此,杨妃为了保护他才会守口如瓶。
“历史上的李恪是因为没有实力知道这个秘密,可我不会。”李恪暗自发誓道,“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到自己有实力,有资格让母妃可以告诉我宝藏的事情。”
PS:今天码的五千字突然丢失,老三很沮丧。凭着自己的建议再次码出的文字和上次就是不一样,以至于发文推迟到现在,还请书友们海涵!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日二报
李恪想通了李世民单独留下长孙无忌的原因,又了解到了长孙无忌的秘密后李恪对长孙无忌的行事很震惊。不说他抽调暗卫系统调查宝藏一事的李世民的安排还是他自己另有目的。但其本身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想置自己于死地。杨妃极力隐藏宝藏事情能跟自己没有关系吗?而长孙无忌却极力的要调查这件事情。杨妃因藏的目的李恪知道,是为了他的安慰。如此一想,长孙无忌想找到宝藏,想知道宝藏的秘密,其母的就不言而喻。
“没有想到啊,长孙无忌。”李恪叹息道,“原来你一直都在寻找想置本王于死地的办法,只是本王以前没有察觉出来而已。因为你知道平常的办法没法置我于死地,你就想用更高明的手段,用宝藏这条线索。你知道一旦让本王跟前朝扯上什么关系,本王的敌人就不是你一个人,而是整个大唐的朝堂。到时候就算是本王势力再怎么强大,也只能任你宰割。你果然不简单啊,不愧是贞观年间的名臣和永徽的权臣。手段高明,懂得借势打力,把自己对本王的不满变成大唐朝堂上众人对自己的不满。虽然,你是本王的对手,是本王的死敌,但本王不得不佩服你的智谋。”
李恪在猜测到长孙无忌的秘密之后,心里暗自为李承乾叹息了一番。如果,他能够明白长孙无忌的心思,温顺的做一个听长孙无忌的话,看长孙无忌的眼神行事的皇太子,就不至于会被逼到反叛的地步。同时,他也为李泰感到可惜,李泰太过自我,根本不把长孙无忌放在眼里。如果,他能利用好长孙无忌的他亲舅舅这层关系,明白长孙无忌的心思,皇位可能就是你的。
“本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即是要等本王有实力,让母妃主动的告诉本王宝藏的秘密。但就怕你真的查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啊,这样对本王以后的行事也不利啊。所以,不能置之不理的让你调查这件事情。”李恪自言自语道,“派人将你杀了?以你家族的实力和后背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刺杀你容易,但杀了你之后本王的前程就没有了,得不偿失。不杀你,难道杀冰凝呢?”
李恪想到冰凝,心里突然一疼。这个女孩子是自己来到大唐之后唯一感觉自己喜欢上的女孩子啊。她给自己的那种平淡,不拘束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初恋一样,很纯洁的很舒心。
“可是为什么你偏偏的长孙无忌的女儿呢?虽然不是亲生女人,但是就算是养女,以你的性格是不会背叛长孙无忌的。”李恪想到这里,心里有点悲伤,世间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尽人意啊。
“刺杀她,本王真的做不到的,不忍心啊!就算是跟皇位扯上关系,自己能忍心下得去手杀她吗?。”李恪叹道。心里不由的想起在渭水边送别的场景来,长孙冰凝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还有她那一轻轻的吻。那句话,那个吻就是表示了她的心。一吻定终身,在她的心里,不会再有别人男人,除了李恪——
李世民在收到云州八百里急报之后,心神不宁,总是觉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但是,急报的内容和暗卫提供的关于突厥的情报很少,让他难以做出具体的对策,只能暂时让李靖节制所有北方各都督府的兵马,防御突厥的入侵。可是,他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办法,这样的对策对于突厥寇边显得过于简单,达不到阻止他们入侵的目标。所以,三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