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冰心作品集-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以外,他还一心一意地想到北京来拜见,面陈他的感谢之情。他捆好行李,背上干粮,好
几次地在公路旁拦截汽车,请求附载,在被人劝回之后,他又想骑上毛驴走上北京。今天,
他的愿望实现了,在他一生最幸福的一刻,他满含着热泪握住毛主席的手,感到有烈火般的
太阳热力,传到他的全身!他把这热力带回到遥远的新疆去,向所有的人讲述这幸福的会
见,和他在内地所看到所学到的一切,他号召大家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丰收,让昆仑山下
开遍社会主义的鲜花。
吐鲁木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感激和热情,决不是个别的,他代表了三千五百万的少数民
族的心情。
在我们的五十一个少数民族中,只有蒙、满、藏、维吾尔等二十一个民族是有文字的。
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有的就用植物的叶子,谐音会意,来传达他们的思想,比方说景颇族
以一片喜兰含的叶子代表:“我永远等你”,以般涅的叶子来代表:“咱俩恩爱永不分离”
等等,但是社会生活渐渐复杂了以后,这种交际的工具就不够用了,没有文字的民族,总感
到无穷的苦恼。解放后,国家组织了有二十多个民族成员的七百多人的七个少数民族语言调
查队,深入全国十六个省(区),作了三十三个民族语言的调查工作。然后设计了十九种少
数民族文字方案,为了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友谊,确定为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字字母,要以拉
丁字母为基础,在读音和用法上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取得一致。已经推行了新文字的少数民
族,他们就有了用本族文字印行的报刊和课本,他们的快乐是不可形容的!
一位苗族姑娘给毛主席的信上说:“新创的苗文很好写,一个多月就学会了。我热爱苗
文,就像热爱我的绣花针一样。
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让它像绣花针一样,绣出民族文化的花朵,永放光芒。”这是一
封含有多深的情感和诗意的信呵!
在东北馆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人数最少的赫哲民族。这个民族本来被称为“鱼皮鞑
子”,因为他们穿的是哲罗鱼皮做成的衣裤。他们居住在乌苏里江、松花红和黑龙江流域,
整天驾着小舟在江上过着原始的捕鱼生活。解放前,日本人毁灭了他们的村庄,破坏了他们
的生产。他们生活极其困苦,人数也少到四百多人。现在赫哲族的人口已增加到六百多人,
儿童已全部上学。如今在黑龙江上,驶着小汽艇突突地往来的,都是快乐勇敢的赫哲族渔人
了,这是多大的改变呵,怪不得赫哲族的姑娘会高声唱出:
高高的山呀蓝蓝的水呀,蓝蓝的水呀,山上有野兽呀水里有鱼,水里有鱼,共产党的领
导多么好哟,
日子越过越美好哟,越美好哟!
在各馆里参观,这种生动的新旧对比的鲜明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我们看到在四川省的
九个民族之中,解放前生活在奴隶制度社会的凉山彝族,他们的娃子(奴隶)的生活,是极
其悲惨的,他们夜里睡在囚笼般的木柜里,颈上系着铁链,上面压上大石,或者睡着看守的
人,其他种种种种防止逃走的方法,更是极其残酷。在这馆里工作的一位青年,就是在十二
岁的时候,从云南的金沙江被抢上山的,他带着郁抑地说了一些他自身经历的痛苦,但立刻
又开朗地说,“大凉山解放了六十九万多奴隶,那里也早已成立了自治州了。”这些奴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勇敢地钻出了木柜,敲断了枷锁,过起了幸福、健康的、人
的生活。他们感谢党给他们的力量,他们唱:牛的力量在颈子上马的力量在腰背上翻了身的
彝族人民力量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上
云南省的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改革前也是在封建的土司制度之下,过着牛马不如
的日子。那里有一百零八个土司,是世袭的农奴主,他们养尊处优,有成群的农奴,分住在
专寨里面,替他们做着不同的工作,比如织布寨,抬轿寨,挑水寨,养马寨,歌舞寨,放炮
寨,还有守坟寨,背娃娃寨等,名目繁多。总而言之,农奴们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土司,
付出自己一生血汗的劳动!经过和平协商改革,他们也已从沉重的劳役中解放出来了。在云
南的少数民族中,还有停留在原始公社制度的佤族,他们刀耕火种,并杀头祭谷,祈求丰
收,生病时也只是延请巫师,杀鸡祭鬼。解放后,这些民族的文化,生活,蒸蒸日上,一切
都是从无到有。他们现在有民族文字的图书九十种,民族地区报刊五十七种,俱乐部一万六
千多所,文化馆六十七所,专业的民族歌舞团七个。刀耕火种的佤族,也有了新式农具,而
且有了照明的电灯和新式的医生了。
最后我们走到楼下的西藏馆,这本是西翼楼下的文娱馆和餐厅,现在里面陈列着关于西
藏农奴制度的一切,其中有看了使人气愤填胸的封建农奴主用以折磨农奴的刑具,如割眼的
刀和石帽,站笼,同时可以拷夹四个农奴的木架,以及剥下的人皮,斩下的人手,最骇人听
闻的还有被反动活佛毒害后塑成“吉祥天女”的小女孩的尸首。另一角,我们又看到农奴主
的衣物享用,和农奴的衣食的天悬地隔的对比。愤怒之余,我们想到这个万恶的剥削制度,
已被推翻,我们又不禁为西藏革命的成功和西藏广大人民所得到的新生而欢呼称快!
西藏人民在开始走向幸福生活的日子里,是忘不了他们幸福的根源的,他们唱:过去的
日子比苦荞还苦今天的生活比蜂蜜还甜苦日子丢在怒江里幸福的日子莫忘了毛主席
我们少数民族的文艺,本是最丰富多彩的,他们的音乐歌舞,是最优美活泼的,他们的
手工艺品是最美丽的,展览馆里所陈列的如同布依族的腊染,苗族的刺绣,壮族的锦缎,傣
族和藏族的银器等等,都使参观者留连不置。但是我心中所憧憬的,却是我所记得的少数民
族所写所歌唱的热情洋溢的诗歌。从黑暗走到光明里的人们,看到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一同飞
跃前进,望到了自己民族的美丽光明的远景,他们的诗情更加奔放,他们的诗意更加美丽
了。当我走出民族文化宫,回望那银白色蓝顶的高塔的时候,我忽然忆起拉萨河谷藏族的民
歌中有一节:北京是个银子的城,
据说那里有座银子的宝塔,那不是银子的宝塔,
那是毛主席的英俊的巨像。
我们藏族同胞的想象是多么美丽呵!
“我们大家的东风”
在我们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盛大节日里,从五洲四海来了八十七个国家的弟兄和朋友,他
们在参加种种庆祝节目时那种兴高采烈的神情,使我们从心底体会到和平民主的力量在不断
地壮大,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在不断地加强。
假如参加招待贵宾的朋友们能够聚在一起,座谈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一定可以记
录下几车的,从贵宾们热情洋溢的心里所唱出的乐观勇敢的诗歌!他们——尤其是亚、非和
拉丁美洲的客人们,看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满目荒凉的瓦砾场上,昂然地站了起来的中
国人民,在短短的十年之中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他们彻底地知道:像中国
这样在一百多年来受尽帝国主义剥削与压迫的人民,只要能把政权抓在自己的手里,只要能
联合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国内各阶级人民和全世界被压迫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奋斗,任何艰难
险阻都是阻挠不住中国人民的前进的!他们欢欣鼓舞地、珍重地接过我们向他们伸出的同情
和支持的手。他们把我们的成就,当作自己的成就,把我们的胜利,当作自己的胜利,从我
们的成就和胜利中得到了信心和力量。
尼泊尔诗人西狄·嘉拉恩·希雷士塔写道:
……今天每一个亚洲人胸怀都大为宽广,
哭泣和绝望的黑夜已经逝去,希望的晨歌已在歌唱。为什么我不应该
把这个节日当作我自己的胜利?我要和你们同声歌唱,
和你们齐步舞蹈。
在你们欢庆胜利的浪潮中,站着像毛泽东那样的领袖,他久经考验,献身给人民大众,
我也在这浪潮中获得了欢乐和幸福。
好一个“我也在这浪潮中获得了欢乐和幸福”!这不是一种“情逾骨肉”的表现么?
前几天,我们陪《伊索》剧本的作者、巴西作家菲格莱德去游颐和园,在园中他一路上
欣赏不绝,当我们从佛香阁西侧的阶廊慢步走下的时候,他忽然停住了,指着下面一大片黄
澄澄的琉璃瓦顶和红艳艳的宫墙,赞叹地说:“你看,这多美!在中国就像在一个光辉灿烂
的焰火世界里!”他摇了摇头又笑说:“我要写十篇文章,寄到巴西去,可不是写颐和园、
天坛或是中国的玉器和刺绣……关于这些,他们可以找到写得很好的书。我所要写的是中国
的工业、农业……和其他的伟大成就,尤其是人民公社。你不知道这种报道文章,将给巴西
人民以多大的启发与鼓舞!”
从伊拉克来的朋友马赫达维上校,看到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赞扬说:
“东风已经压倒了西风,而且今后要继续压倒西风……这是我们大家的东风,它把我们的
心、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汇聚在一起。”
更加旺盛更加强大地吹起吧,我们大家的东风!把为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为和平和社
会主义而斗争着的人们,紧紧地卷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我们伊拉克的朋友已经满怀信心地
说过了:“胜利是属于人民的,而不是属于任何帝国主义的!”访英观感
我到英国已经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情了,在这一年之中,我又到过其他的欧洲国家和许多
崭新美丽、朝气蓬勃的城市,比如苏联加盟共和国里的乌兹别克的首都塔什干,白俄罗斯的
首都明斯克等等,回国以后,在国内又走了几个地方,到处看到的都是万马奔腾,目不胜收
的崭新景象!我脑中的古老的暮气沉沉的英国,早已被挤入它自己特有的浓雾之中,没有鲜
明的轮廓了。今天回忆起来,就只有它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对比之下的黯然失色的地方。
伦敦是我二十年前旧游之地,可是这次重游,因为刚从莫斯科路过,就觉得这个老大帝
国的首都的街道是逼仄多了。
郊外大路的两旁也没有新型的住宅大楼,只是一座一座很矮小的双幢住宅。渐渐走到城
市中心,从那喧嚣的街道,砖石熏得发黑的高楼……我认出了从前的伦敦。正如同见到二十
年前的旧相识一样,因为自己显得年轻了,就觉得他似乎不止老了二十年。
大街上商店的橱窗,仍旧是五光十色。人行道上,肩背相摩,有走路的,也有在橱窗前
面徘徊看望的,可是进到店里的人并不多。
我们住在离中国代办处较近的一个旅馆,这旅馆也很老了,头发灰白的侍者们穿着磨得
发光的制服,过分谦恭地迎接客人。我们进入房间里,管清洁工作的女工,急忙地进来收
拾,嘴里叨唠叨唠地,抱怨说客人少、工人更少,工作太忙,工资又低,住处又在地下室,
黑暗潮湿,终年看不到阳光!她还说旅馆主人不久要把这旅馆出让给一个犹太人了,眼看老
一班的工人都要被辞退了。她们都是从爱尔兰来的,到伦敦有许多年了,但是生活并没有变
好。她叹息地说:“我们什么时候才有好日子过呢?”
早晨看报,拿到手里,总是很厚的一叠,可是广告占去了过半的篇幅,头条新闻,不是
盗窃谋杀的案件,就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诬蔑攻击的文章。此外还有些低级趣味颓废放浪的
短篇。优美健康的文艺作品,真是凤毛麟角。在英国,报纸、广播、电视等等,都掌握在资
产阶级的手里,对于新中国的真实报道,封锁得很紧——中国文化访问团在伦敦的活动,各
报都没有登载——因此人民对于新中国是很隔膜的。有一次,我被邀参加一个伦敦女记者的
座谈会。在谈话中间,我感到一般女记者,对中国的了解很差,对于我们惊天动地的大变
化,更是莫名其妙。
提到“中国的古文化”,在英国的许多“中国通”中间,除了那些曾驻过中国的外交人
员和邮政海关的服务人员,以及传教士和流氓、浪人式的冒险家之外,也还有一班文人学
者。他们对于中国的旧文学艺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所喜欢的是中国的旧城,古墓,神往
于长城边的骆驼铃铎,和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比如以翻译唐诗出名的阿塞·威利先生,他就
愿意访问唐代的古长安,而不愿参观新兴的西安市。可惜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扭转历史,把
时代的巨轮推向后转呵!
在参观英国画廊的时候,给我以另一种的惊讶,伦敦的梯特画廊,是我二十年前常去的
地方,我虽然不懂画,但那些描绘真实生活,逼肖逼真的画幅,总能使我得到感染。这次去
参观,看到所谓最近代的作品,那些画面上的“东西”,既非人类,也非禽兽,肢体形状扭
曲得非常可怕,给我的感觉却是痛苦和厌恶。如果说艺术是敏感的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集中
突出的反映,那么这些“创作”就似乎正好反映着作者们在地狱中挣扎翻滚的痛苦的心灵!
英国的贫富生活的悬殊,在这次的访问中,看得格外明显。我们旅馆的所在地,算是中
上等的住宅区。早上总是比较安静,星期日尤其冷冷清清。早上出去,看见家家门上的信箱
里还塞着报纸,台阶上放着奶瓶,主人大概还在酣睡,偶然遇见几个出来蹓狗的老人,悠闲
地在人行道上徐步。十时以后开始活跃了,通到郊外的大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小汽车,像
甲虫似地挤在一起。里面坐着出去郊游的人们。郊外和泰晤士河边的各种高级的俱乐部,车
船阗咽,士女如云,夜晚回城的路上,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一次红绿灯的更易,都要等好久
好久。可是没有钱没有车的人,情况就大不相同。有一次,我们有事外出,因为公共汽车工
人罢工,出租汽车又找不到,只好去乘地下电车。那天是一个星期日,地下真是另一个世
界!拥挤、窒息、肮脏、黑暗、乱烘烘的人流互相推拥。没想到伦敦万千劳动人民日日夜夜
在使用的交通工具,二十年来还是不改旧观!比起莫斯科和列宁格勒那个光明、宏伟、美丽
的艺术之宫似的地下车站,真是有天壤之别了。
有一次,我们到东伦敦去吃中国饭,汽车经过银行街,看见英格兰银行门口有几个卫
兵,戴着盖住眉头的黑皮高帽,帽带紧紧地扣住下颏,身上穿着绣着金钱的蓝衣红裤,和皇
宫的警卫一样神气。司机笑着告诉我们,在许多年前,英格兰银行曾被抢过,从那时起这家
银行的墙上,就不开窗户,还派卫兵看守。听说美国华尔街的大银行,也是不设窗户的,大
概也是怕抢吧。
东伦敦中国饭馆的附近,街市冷落,行人稀少,两旁有些倾颓破旧的房子,门窗上钉着
木板,据说是从前的中国会馆和中国小学校。这都是第二次大战以后再也没有修复的地方。
我们在英国各地都访问了大学,其中有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