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冰心作品集-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气……因此我们养花的人是要日夜守在花的旁边的。我说:“您太辛苦了。”他笑着摇头

说:“不辛苦!养了多年的花了,一进薰房不用看寒暑表,光凭皮肤的感觉,就知道房里的

热度是多高,只用手指弹一弹瓦盆,就知道这盆花缺不缺水。看着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花,开

得好,摘得多,给国家创造了财富,给人民喷香的茶喝,养花的人的快乐也就说不尽了!”

从薰房出来,刘伯伯请我们在他的办公室——也就是薰房的一端——喝点开水,我们问

起他养了多少年的花,他才又感慨又兴奋地对我们说着他的过去。原来他是河北故南人,六

岁的时候,他父亲逃荒,一个挑子把他挑到黄土冈来的,他从十二三岁起,就在当地一个恶

霸地主赵泉的花厂里当花匠,一年到头劳碌辛苦,才拿到每月五角钱的工资,他说:“那时

候吃的苦,就说不完了。一九四九年,黄土冈解放了,我也解放了!

恶霸赵泉枪毙了,我分到三间瓦房,三十亩地,以后我们八户贫农就组织起合作社

来……去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我们这里因为土质适宜,就专门发展起茉莉花房来。本来嘛,

我们现在又有人,又有地,大家干惯了这一手活,现在为自己干,又是为集体干,干劲的高

就不用提啦。我们的队员,从前每人管六百盆花的,现在每人管八百盆还多。至于我们的生

活,和从前比起,真是天上地下。从前黄土冈哪有自行车?现在就多着啦。

毛主席说要人人都吃上饭,只有我们才知道这句话不简单。”

从茉莉花队出来,我一路上细细想着刘伯伯所说的话,他提到培养花就像培养孩子一

样,就使我想到党对小朋友们的培养,那份小心在意,也决不在刘伯伯之下。他说:“谁要

是说‘现在生活不好’,这简直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这句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声音,也给

我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因此,我愿意小朋友们在出去参观工厂、公社的时候,也千万不

要放过可以使自己受到深刻教育的机会。

再对你们说一声“新年好”,祝你们不断进步。

你的朋友冰心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介绍一篇好小说

马烽同志在《人民文学》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号发表的短篇小说《太阳刚刚出山》,我认

为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它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篇小说,就像一件

民间艺术品,是那样地朴素、自然、明朗、亲切。我建议初学写作的青年们,都可以找来读

读。

我是从描写新中国的家庭角度,来谈这篇小说的。小说里的第一人称的“我”,是主人

翁高书记的哥哥,这个做合作社副社长的哥哥,口口声声地亲亲热热地叫高书记为“我老

二”。他对于这个既是他的上级又是他入党的介绍人的弟弟,是怎样的疼爱啊!不但是他,

连他的爱人“我老伴”,也和他一样。“我娘死了以后,我两口一条心都扑在我老二身上”

——看这“扑”字用得多好!——他这个做长工的人,向地主借钱也要把兄弟送去念书。到

了土改以后,他一心要攒一份好家当,他想买一家贫农的五亩地,“为叫我老二能过几天好

日子”,可是为了这件事,参了军又离开部队,担任了县委书记的老二,“差点和他闹翻

了”,他气得半夜跑到爹娘坟上大哭了一场,但是老二一来对他讲“共产党员应当为众人”

的大道理,他就立刻心服口服。这次,为了他不同意别村在他的村里打井,老二批评他“自

私”,他又气得哭了一场。但是深深地了解他而又热爱他的老二,又在黑夜里陪他坐在地塄

上闲扯,又把他说服了,他“心里反倒痛快了,好像自己往高里爬了一步,看的更远了

点”。他同意了“集中打井,合流送远”的措施,一方面他从心底佩服他的老二,“怪不得

人家当县委书记,能在普通的事情上看出重要意义来。”多么简单、诚挚而扼要的一句话

呵!把人民公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党的热烈支持和积极领导,都有力地表现出来了!

这篇小说里面,还有其他的人,我只提出他们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贴、互相鼓励的细腻

描写。“我老二”,当然是个集中突出描写的人物,这个人站得高,看得远,钻得深,“办

事干脆,说一不二”,“工作一忙起来,什么都不顾”,他也爱家,就是忙得顾不得回来。

老二的爱人“冬梅”,关于她只有几句话,却活画出一个勤劳善良而害羞的少妇。她爱她的

兄嫂,她在城里的时候,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五块钱,寄给在乡下吞糠咽菜的“老两口”过

年。至于“我老伴”,就是个热情而细心的妇女,当哥哥把“不近人情”的老二,带回家来

的时候,她一面爱怜地叫他小名——二保,为他而自豪地开他的玩笑,而当她看见老二“爬

到炕跟前亲了亲睡着的小梅”的时候,她就极其机灵地往外走,还把她的“老鬼”也带出

去。

而老二毕竟还是走了!四十八小时没有合眼的高书记,“推着自行车,车上原封不动地

绑着那卷行李,冬梅跟在后边,送到了门口”……

最动人的是最后的一段,“我连忙追了出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他,我追到村口

的时候,太阳刚刚出山,我老二已经走远了。”当我读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他”这一

句话的时候,忽然觉得心里发甜,鼻子里发酸,多么纯朴而又多么复杂的感情呵!这里面有

疼怜,有依恋,有佩服,有感激,有许多他自己说不出来的情绪。人民公社像初升的太阳一

样,在宽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党的领导永远热烈积极地飞走在六亿人民的前头!

穗小札》。)《小桔灯》后记

我同意作家出版社给我出儿童文学作品的集子,可是当我看了看这本集子的目录,我又

自己觉得惭愧起来,这些质既不高量又太少的东西,实在是够不上现代的儿童文学水平的。

我一开始写作,并没有想到要写儿童文学。假如我以前的作品里,有过像《离家的一

年》、《寂寞》那样的小说,那也只是写关于儿童的事情,而不是拿儿童为对象,写给儿童

看的。我真想写给儿童看的东西,是从一九二三年起写的《寄小读者》,那本是北京《晨

报》的《儿童世界》栏因为我要出国,特约我为儿童写游记的。但是那些通讯也没有写得

好。因为刚开始写还想到对象,后来就只顾自己抒情,越写越“文”,不合于儿童的了解程

度,思想方面,也更不用说了。

解放以后,除了翻译和写其它的小文以外,也写些专为儿童看的东西,比方说,国外的

旅行游记。新中国的儿童,是有他们的时代使命的,我愿意把我所看见听见的各国的风俗习

惯、人民生活和他们的人民对于新中国的向往,对于和平的热爱,告诉我的小读者,要他们

时常纪念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里的爱好和平的人们,并准备着和这些人民在一起,为持久和平

而英勇奋斗——这本集子里有不少这样的题材,《再寄小读者》,也是在我出国旅行以前开

头的。

我是喜爱小孩的,和他们在一起总是感到快乐,尤其是和现代中国儿童在一起,觉得他

们个个都有最幸福的未来,最宽阔的施展才能为人民服务的园地。同时他们也更需要最细心

的教育和培养。我现在虽然并不专为儿童写作,而且我对于儿童文学的写作,和年轻一代的

作家比,甚至可以说是还在学习期间。但是我愿意继续努力,来提高我的政治水平和艺术水

平,希望在党的儿童文学事业方针指导下,和读者们的帮助下,更多地写些切合于中国儿童

需要的东西。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60年万里河山青葱灿烂——新年杂感

我记得解放前报刊上的照例的新年杂感,总是苍凉感喟,感慨万端。假如作者是贫病交

迫、债主盈门、或是家人离散、无灯无酒地过了年,当然是大有感触。但即或是酒绿灯红、

友朋聚首,也依然会有感慨,因为当时国难当前、山河破碎、前瞻黯黯、后顾茫茫,也不免

悲从中来,不可制止。除了那些进步报刊,明确地知道中国人民应当走哪一条路,来解放自

己,他们的文章中才充满了信心,充满了乐观,鼓励着中国人民向着独立、自由、和平、幸

福的目的奋斗。但是在当时,这种报刊是一定受着反动统治阶级压迫的,我们要看到这些报

刊是有相当的困难的,而那些“应景”的,照例感慨一番的其他报刊上的新年杂感,实在是

不看还好,无聊之极!

解放以后,在光明伟大的十年中,每到新年来回顾一番、前瞻一番的时候,真是感想多

得不可胜写,而且心胸里不是愁绪纷来,而是喜气洋溢。我不知道海外的同胞们在新年元旦

还在门上贴春联不贴?那春联上的字句,总是代表着劳动人民最迫切最崇高的愿望。旧社会

时每到新年,人们虔诚恭敬地把春联写在红纸上,贴在自己的门板上,让自己不断从门里进

出的一家老小,连同朋友亲戚,甚至于过路人等,看到这美满的愿望,至少在心坎上会引起

一丝春意,可是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雨打风吹,春联的红色褪落了,纸张剥落了,纸

片又被这一年的刺骨的朔风,吹飞卷起卷走,把我们劳动人民的愿望,也吹得无影无踪了!

这些总结劳动人民对于环境和生活的愿望的春联,的确有许多佳句,我只举一对,就是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一对不止对仗工整而已,从今天劳动人民的立场

来看,人民是不怕“天增岁月”的。建国只有十年,已经把我们的万里河山,改造得这样地

青葱灿烂,因此我们总是满怀信心地着急地往前看,恨不得“光阴”真的“似箭”,“日

月”真的“如梭”,好看看我们眼前的新的建设。“人增寿”是不必说了,我所见过谈过的

老人,个个都不想死,都说要留着这一条老命,看看更美丽更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

“春满乾坤”,是集体的幸福和快乐,这集体是世界劳动人民,爱好和平人民的大集

体。紧紧地压倒了西风的东风,把幸福和快乐的希望,吹到每一个地方,每一处黑暗肮脏的

角落,这一阵比一阵高的猎猎的和煦的春风,是会把世界吹醒的。要我描写一番么?我们心

中没有忧虑,没有苦楚,我们过着有生以来没有过的富裕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每天黄昏

从机关,从种种的集会回来,或是周末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们兴奋地互换着我们所听来看

来的祖国一日千里的前进的消息和计划,我们的眼前是一片无上的幸福……。

海外同胞们,“每逢佳节倍思亲”,从前这种滋味总是不好过的。现在,不管你的故乡

是在祖国的哪一个角落,你就“思”吧,“想”吧,这思想也会把盈盈的喜气传给你们的。

祝你们事业成功,新年快乐。元旦试笔

每逢过年,我总忆起我的大伯母。不是因为她和过年特别有关,乃是因为她在好几十年

前过年的前夕,对我说了几句咄咄逼人的、叫人害怕的话。

我十岁那年的年,是在故乡福州过的。第一次在大城市大家庭里过年,小伴又多,感到

一切都是新鲜的。年前,我的大伯母,总是坐在自己房前廊上,默默地叠着锡箔,叠好吹得

鼓鼓地穿在一起,就像一挂银元宝。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锡箔,而且叠元宝是件很好玩的事,

便常常过去帮她叠。她很高兴有个帮手,总给我端个凳子坐下,耐心地教我怎样吹、叠。

我们一边叠着,她总是低低地哼着她从“平话”本里记下的两句诗:“光阴似箭催人

老,日月如梭赶少年。”我笑说:

“大伯母,‘光阴’要真的‘似箭’,‘日月’要真的‘如梭’,那才好呢!我们天天

盼着新年来到,可是新年总是不到。”大伯母抬起眼来,从大铜边眼镜上面注视着我,长长

地叹了一口气,说:“你懂得什么?光阴过快了有什么好处?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心境一年

不如一年,人还没老,心先老了。等到真的人也老了,那……”她拿起一只锡箔元宝来,

“那就等着用这个了。”当我用惊惶的眼光看她的时候,她又叹一口气,说:“等到你长到

像我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你就会懂得了。咳,你若永远不懂得才是造化!”

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就是有造化的!我们扶着党的手臂,翻了一个身,把命运抓在自己

的手里,苦干,实干,巧干,光景一年好过一年,心境一年好过一年,人既未老,心更不

老。

特别是最近的两年,无论是到祖国的哪一个角落,人们总是热情地殷勤地说:“明年你

再来看看,这里就更像个样子了!”

当你想起你看过一条条正在加高的拦洪大坝,一座座浓烟喷发的烟囱,一片片田园化的

大地,和一簇簇高大的脚手架……

的时候,你怎么不盼着时间赶快飞跑,好快快看到它们的果实?“光阴”要真的“似

箭”,“日月”要真的“如梭”,那才好呢!

大伯母的老气横秋的话,十年以来,对我已经没有威胁性了。同时我也想,时间飞跑,

一个个年从你眼前晃了过去,你自己抱膝坐在一旁看着,坐也会把人坐老的。万马奔腾,一

马落后,百花齐放,一花不开,这滋味是不好过的。当街头巷尾,爆竹震响,锣鼓喧天,家

家户户都是“开门红”的时候,你也应当兴奋地站起,把门儿打开,烛光虽然有大小,你也

不妨让元旦开门的人家,看到你门内的用干劲和热情点起的红烛。

小札》。)新年的感谢

在万众欢腾的新的一年的气氛之中,我们不能不感谢为这美好的节日准备和加添快乐而

忙碌辛苦的人们。我特别想起了那些为装扮城市和供应庆祝集会的花木的花农们,和为休假

的劳动人民慰问演出的演员们,因为在过去一年中,我所访问过的北京花农和演员们的劳动

热情和干劲,给了我难忘的印象。

丰台养花,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从元朝在北京建都起,丰台就有了为美化宫廷宅第而

服务的花农。百十年来,北京的花把式,大多是从丰台来的。旅客经过丰台,也总买些美丽

芬芳的花束,作为馈送亲友的最名贵的礼物。到了敌伪时期,买花的人几乎没有了,花价落

到比粮价还低!解放以后,花木也得了重生,花业又渐渐恢复了。一九五四年的时候,二百

多户的花农还都是单干的,小农业社里只有二十多个管花的人。一九五六年合作化后才增加

到八十多人。一九五八年的秋天,人民公社成立了,五百多个养花的劳动力,声势浩大地编

在一起,优良的技术和珍异的品种都公开了。他们还因地制宜地分成三个鲜花队和两个苗圃

队,这五个队占地一千七百多亩,养了三百多种,五十万盆花,树苗就不计其数了。

当我访问花队的时候,曾和樊家村鲜花生产队的老农们一起修剪过山虎子。山虎子是结

橙红小果的木本植物。秋末冬初把干枝剪成短短圆圆的球形,一棵一棵地紧挨着屯栽在花洞

里。过两三个月,它就会长得圆墩墩地果红叶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