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冰心作品集-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语——无语。

母亲!

 致词如此,

 累你凄楚——

万全之爱无别离,

万全之爱无生死!

一九二三年二月四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晨报副镌》1923年2月15日,后收入诗集《春水》。)

解脱

月明如水,

树下徘徊——

 沉思——沉思。

沉思里拾起枯枝,

慨然的鞭自己

地上月中的影子。

世人都当它是一个梦,

 且是一个不分明的梦。

不分明里要它太分明,

我的朋友,

 一生的忧患

从今起了!

 却仍须渡过

这无边的黑海。

我的朋友!

 世界既不舍弃你,

何如你舍弃了世界?

 云一般的自由,

水一般的清静。

人生纵是一个梦呵,

 也做了一个分明的梦。

 沉思里抛了枯枝,

悠然的看自己

 地上月中的影子。

一九二三年二月五日夜

(本篇最初发表于《晨报副镌》1923年2月10日,后收入诗集《春水》。)

信誓

文艺好像射猎的女神,

 我是勇猛的狮子。

在我逾山越岭,

 寻觅前途的时候,

她——当胸一箭!

在她踌躇满志的笑声里,

我从万丈的悬崖上

 倏然奔坠于

她的光华轻软的罗网之中。

 我是温善的羔羊。

甘泉潺潺的流着,

 青草遍地的长着;

她慈怜的眼光俯视着,

 我恬静无声地

俯伏在她杖竿之下。

 我是忠诚的舟子,

寄一叶的生涯于

 她起伏不定的波涛之上。

她的笑靥

 引导了我的前途,

她的怒颦

 指示了我的归路。

 我是勤慎的园丁。

她的精神由我护持,

 她的心言我须听取;

深夜——清晨,

 为她关心着

无情的风雨。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所言止此:

 “为主为奴相终始!”

一九二三年三月十四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晨报副镌》1923年3月18日,后收入诗集《春水》。)

《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序“住这广漠的世界上,人生——个人的人生,充其量

只是一个梦罢了。”这话我似乎也承认;然而纵是宇宙无限,人类卑微,而人生决不能只是

一个梦,即或是梦,也是一个极分明的梦。

在这梦中,还有一两个焦点,或是深愁,或是极乐,极分明的印在生命的历史上;与无

限的宇宙,因此遗留,直到永远。

一个大学循例毕业了一班学生,这不过是学校历史上极平常的一段记事,没有什么可值

得记念的。然而当局者,仔细想来,这几十个青年,从天南,从地北,自山陬,自海隅,不

偶然的偶然聚到一处,不期然而然的一同站在“一九二三”的班旗之下。“一九二三”这四

个字,无条件的使这几十个青年男女,触目惊心。为着这四个字,便大家合拢来,祸福与共,

忧乐相关。“天实为之”!这是极平常的事情呵!是非常的平常,也更是平常的非常。

我们三十九人梦中的这个焦点,不是深愁,也不是极乐,只觉到了这点:训练的课程,

从兹完毕;服务的生涯,从兹开始;数年的相聚,从兹分手。只留下现在的面庞,和年前的

往事,印在这小本子上,来作寂寞时的慰安,也是无聊之极思呵!

然而《同级录》之作,原不是这般无聊的,在“仁爱与和平”里,我们掏带着同一使命,

奔向着同一的前途。填崎岖为平坦,化黑暗为光明。为着要坚诚持守我们的誓愿,在分途出

发以前,大家同心的慷慨的将影儿聚在一起,互相提醒,互相勉励,还要印证数十年后,我

们三十九人中,是否没有一个落伍者。

别了!我的级友,只要我们在烦闷消沉、低徊翻阅这一本书的时候,能以憬憧着无限的

往事,激触起无限的前途,《同级录》的价值,就在世界一切的书籍以上了!

四,十五,一九二三。

(本篇最初刊载于《北京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署名谢婉莹。)

谢婉莹小传

莹幼客芝罘过海隅之生活者几及十年。此后受学校教育于北京又几及十年,其间仅回故

乡八个月,略识南方风土,外此竟无可纪者。提笔拟自述,始瞿然警觉。诵陈与义《唐多令》

词内“二十余年成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之语,俯仰宇宙,慨叹何极!

(本篇最初刊载于《北京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

陶玲小传

君长白产,幼寓湖北,民国三年与余同学于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君性脱爽,多才艺,性

情过人。同学相善者,疾病忧苦,君爱护无不至。平居深思慕吉思爱丹女士之为人,欲以一

身肩社会贫民之重任。国步多艰,社会需君矣,君勉乎哉!

(本篇最初刊载于《北京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署名谢婉莹。)

黄世英小传

君幼读于天津仰山,受中学教育于北京贝满女中。性孝友,亲老,非君不欢。沉静温柔,

临事有断,历肩校中学生团体艰钜职务,胜任愉快,而深讳惟恐不及。君喜音乐,善歌咏,

孤高自赏,即之温然。君古之奇人也。

(本篇最初刊载于《北京燕京大学一九二三级同级录》,署名谢婉莹。)

元代的戏曲

(一)元曲的分类

(甲)戏曲(乙)杂剧(丙)套数(丁)小令

(二)元曲的渊源

(甲)演作方面(一)觋巫歌舞(二)俳优戏扮(乙)歌词方面(一)乐府(二)诗(三)



(三)元曲的作家

(甲)四大作家(一)关汉卿(二)白朴(三)马致远 

 (四)郑光祖

(乙)三期作家(一)蒙古时代(二)一统时代(三) 

 至正时代

(四)元曲的结构

(甲)折数

(乙)乐调(一)大曲(二)唐宋调(三)诸宫调

(丙)声韵

(五)元曲的脚色

(甲)杂剧(乙)院本(丙)北曲(丁)南曲

(六)元曲的思想

(甲)背景(一)政治环境(二)社会环境(乙)派别(一)和平派(二)激烈派

(七)元曲的艺术

(甲)意境(一)真挚(二)潇洒(三)深刻(乙)修辞(一)不避骈律(二)不避俗

语(三)善用 

 形容字

(八)元曲与新文学

(甲)时代关系

(乙)工具关系

在中国三千余年的文学史上,一代的文学,具有丰富的时代精神,自成段落,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原不止元代的戏曲;如楚汉的“骚”和“赋”,六代的“韵语”,以及唐诗,宋

词,都是历代文学家所称道所承认的。然而作家之盛,作品之多,最能发泄民众的精神,描

写社会的状况的,却是没有一时代的文学,能与元曲抗衡。因此我便以三个月的工夫,来对

它作个系统的研究。

(一)元曲的分类

(甲)戏曲 戏曲是元曲中最长的,有的十二折一本,有的三十二折一本,更有的四十

余折一本。如吴昌龄的《西游记》,王实甫的《破窑记》、《西厢记》等,各有二本或四本

可证。

(乙)杂剧 杂剧之名始于宋,却是元曲中最盛之一种,成了文学的中心。杂剧异于戏

曲处,是每本只有四折,楔子有无亦不定(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冤》有五折,是个例外),

每折中唱者只限一人。

(丙)套数 套数是合一宫调中的诸曲为一套,歌时只用弦索,略似杂剧中的一折;但

无道白,且都是自叙,不尚代言。以此别于整套戏曲,或称散套。

(丁)小令 小令是很短很可爱的一种小调;略似宋词的一阕,至多不过五十八字,以

此别于中调长调。

元曲除了以上的四种外,还有院本,是金代院本之遗留。

《暖姝由笔》谓:“有白有唱者名‘杂剧’,用弦索者名‘套数’,扮演戏文,跳而不唱

者名‘院本’。”沈德符《顾曲杂言》说:“院本者,本北宋徽宗时五花爨弄之遗,有散说,

有道念,有筋斗,有科泛;初与杂剧本一种,至元始分为两,迨明则院本不传久矣。”但据

明周宪王《吕洞宾花月神仙会》杂剧的院本看来,则是有白有唱,同于杂剧,只是唱者不限

一人而已。

(二)元曲的渊源

(甲)演作方面:

(一)巫觋歌舞 演作是戏剧中的化妆表情,由来很古。

按戏曲始于歌舞,歌舞始于人情酣畅。古书上说葛天氏执牛尾以歌“八阕”。又《乐记》

“……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后又有农家秋收,兵队凯旋,都有家

庭或朝廷的大飨,席间自然有歌舞庆祝。至周代以后,就有了巫觋歌舞。《楚语》说:“古者

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巫觋以歌

舞为职,以乐明神。周礼既废,巫风愈盛,楚越之间,祭祀鬼神,必有歌乐鼓舞,就开了戏

剧之端。

(二)俳优戏扮 俳优始于春秋,晋之优施,楚之优孟。

优,倡乐也,以乐人为职。其言微词托意,调戏以动作行之。

汉代以后,俳优又兼以竞技为事,如吐刀吞火走索等等,以娱朝廷。至北齐始合歌舞以

演一事,但还不是完全的戏剧。唐代开始有歌舞戏,如《代关》、《踏摇娘》、《樊哙排闼》等,

布置甚简,而动作有节。此外伶人以隐语讽谏,滑稽百出的,是谓滑稽戏,至晚唐最盛。以

上二种,各偏一面,不能两兼。到了宋代,才有杂戏之名。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各进杂剧队

舞;民间宴乐,也有时用以娱宾。至金有弦索调,更进为“连厢”,仿大乐而作。有唱有弹

有白,扮演者从歌词为举止,犹是舞者不唱,唱者不舞。再进就成了真正的杂剧,就是舞者

自司歌唱,不过留笙笛琵琶等以和其曲。

(乙)歌词方面:

(一)乐府 真正的戏剧,是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所以必须戏曲相表里。至

于曲词之发达,追根溯湖,大约是始于乐府。我国的韵文始于“风”、“雅”、“颂”。《扶犁》、

《击壤》后有三百篇,盛饰情感,必合于乐,所以古诗即乐歌,咸能咏叹。到了战国,新声

竞起,乐歌乐器不尽相合,于是诗有入乐不入乐之分。至汉有乐府,郊把之时以乐和唱,是

乐府之初名,以后其用渐泛。

(二)诗 晋以后,渐有五七言体,不尽可歌。西汉时代,有鼓吹相和清商杂调,六代

沿之。至唐代诗又大盛,以绝句为曲,如“清平”、“凉州”等等,但犹不尽其变。李白,白

居易之辈,又创了长短句如“忆秦娥”、“菩萨蛮”、“忆王孙”之类,开了词的先声。李调元

《曲话》说:“古乐府只是曲中泛声,后人怕失泛声,逐一添个实字,遂成长短句。”

(三)词 词古来称为诗余,为乐府之遗,多是可歌的。

而单词双叠,歌只一阕,于是有杂剧大曲出现。宋天子大宴,乐歌中有散序、靸排、偏

撷,正撷、入破等,谓之“大偏”,为金元套数之始。大曲有采莲、太清剑舞、渔父舞等七

种,为元曲之始(见吴梅《戏曲史》)。王世贞说:“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中国,所用胡乐,

嘈杂凄紧,词不能按,乃为新声以媚之,胡语时时采入。沈约四声,遂阙其一。东南又变新

体,号为南曲。大概北主劲雄,南主柔远”(见《西厢记例语》)。

梁廷瓢《曲话》说:“乐府兴而古乐废,唐绝兴而乐府废,宋人歌词兴而唐绝废,元人

曲调兴而宋词又废。词诗空具声音,元曲则描写实事。作曲之始,不过只被之管弦,后且饰

之优孟。元人院本,传者寥寥,其实杂剧为多。”总以上数说,元曲是从乐府——诗——词

一线直下的,可无疑义。

(三)元曲的作家

元曲作家人才之盛,千古无两。杂剧多至千种,——今存百十七种——作家姓名可考者,

有百余人。他们的作风,争奇斗胜,各有擅长。吴梅《戏曲史》有以下的话:“元剧之盛,

首推大都:实甫继解元之后,创为妍倩艳冶之词。而关汉卿以雄浑易其赤帜,所作类皆奔放

○漾跅弛以自喜。东篱则清俊开宗,《汉宫秋》一种,臧晋叔以为元曲之冠。论其风格,卓

尔大家。三家鼎盛,矜式群英。白仁甫秋雨梧桐,实驾碧云黄花之上。后起者如王仲文,杨

显之,高文秀,大名宫天挺,襄陵郑光祖,平江姚守中,山东王廷秀,或以豪迈,艳冶,恬

淡胜,皆不越三家范围。至江州沈和作《潇湘八景》、《欢喜冤家》,以南北词合成,开后代

传奇之首,结金元散套之局。浙中如金仙山,范子安,流寓如乔梦符等,极一时之盛。”在

此元代重要作家,都已标举了。但古人著作多好嫁名于人,或不署名。元之作家,尚沿此习,

故无名氏层见叠出。

又自乐人作词,习于歌咏,倡优隶卒,无不优为,而贵族文学,被于民众。庸夫弱女,

有过于士大夫百倍者。元曲如赵明镜作《哑观音错立身》、《武王伐纣》,张国宾作《合汗衫》、

《薛仁贵》、《高祖还乡》。红字李二作《板背儿》、《病扬雄》,花李郎作《相府院钉一钉》,

都是没有正当职业的名家。——在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内,又分为四大作家三期作者等等。

为分清眉目起见,特参考其个人历史和作品,列举如下:

(甲)四大作家:

(一)关汉卿 号已斋叟,大都人。金末,以解元贡于乡,后为太医院尹。著作最富,

有六十三种,今仅存《鲁斋郎》等十一种。明宁献王《正音谱》评其词云:“琼筵醉客”。

(二)白朴 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朐州人,后居真定。父华为枢密院判官。仁

甫性最孝,幼育于元好问,生长见闻,学问博览。而自幼失母,复亡国,乃郁郁不乐,屏绝

荣利。至元一统后,徙家金陵,纵情诗酒。著有《天籁词》二卷。所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

雨》等十六种。《正音谱》评如“鹏抟九霄”。

(三)马致远 号东篱,大都人。任江浙行省务官。所作有《刘阮误入桃源洞》等十四

种。《正音谱》评为“朝阳鸣凤”。

(四)郑光祖 字德辉,平原襄陵人。以儒补杭州路吏,秉性方直,不妄与人交。卒火

葬西湖灵芝寺。所作有《醉思乡王粲登楼》等十九种。《正音谱》评“九天珠玉”。

(乙)三期作家:

(一)蒙古时代 自太宗取中原以后,至元一统之初,作者多北人。

关汉卿 见前。

杨显之 大都人。与汉卿为莫逆交,每相切磋,故所作多当行语。有《临江驿潇湘夜雨》

等八种。《正音谱》评“瑶台夜月”。

张国宾 即喜时营,教坊勾管。所作有《汉高祖衣锦还乡》等三种。

石子章 大都人。所作有《秦修善竹坞听琴》等三种。

《正音谱》评“清风爽籁”。

王实甫 大都人。亦由金入元。所作有《四大王歌舞丽春堂》等十四种。除《西厢记》、

《丽春堂》外,《芙蓉亭》只存一套,其他皆佚。《正音谱》评“花间美人”。

高文秀 东平人。早卒。喜编梁山泊剧。黑旋风剧尤多,至八种。所作有《黑旋风诗酒

丽春园》等三十四种。《正音谱》评“金瓶牡丹”。

郑廷玉 彰德人,所作有《包待制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