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书-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欲以尊君卑臣,依《春秋》之义也。

其二曰,五帝之圣,三代之英,积德累功,乃文乃武,贤圣相承,莫过周室,

名器不及后稷,追谥止于三王,此即前代之茂实,后人之龟镜也。魏氏平文以前,

部落之君长耳。太祖远追二十八帝,并极崇高,违尧舜宪章,越周公典礼。但道

武出自结绳,未师典诰,当须南、董直笔,裁而正之。反更饰非,言是观过,所

谓决渤澥之水,复去堤防,襄陵之灾,未可免也。但力微天女所诞,灵异绝世,

尊为始祖,得礼之宜。平文、昭成雄据塞表,英风渐盛,图南之业,基自此始。

长孙斤之乱也,兵交御坐,太子授命,昭成获免。道武此时,后缗方娠,宗庙复

存,社稷有主,大功大孝,实在献明。此之三世,称谥可也。自兹以外,未之敢

闻。

其三曰,臣以为南巢桀亡,牧野纣灭,斩以黄钺,悬首白旗,幽王死于骊山,

厉王出奔于彘,未尝隐讳,直笔书之,欲以劝善惩恶,贻诫将来者也。而太武、

献文并皆非命,前史立纪,不异天年,言论之间,颇露首尾。杀主害君,莫知名

姓,逆臣贼子,何所惧哉!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圆首方足,孰不瞻仰?况复

兵交御坐,矢及王屋,而可隐没者乎!今所撰史,分明直书,不敢回避。且隐、

桓之死,闵、昭杀逐,丘明据实叙于经下,况复悬隔异代而致依违哉!

其四曰,周道陵迟,不胜其敝,楚子亲问九鼎,吴人来征百牢,无君之心,

实彰行路,夫子刊经,皆书曰卒。自晋德不竞,宇宙分崩,或帝或王,各自署置。

当其生日,聘使往来,略如敌国,及其终也,书之日死,便同庶人。存没顿殊,

能无怀愧!今所撰史,诸国凡处华夏之地者,皆书曰卒,同之吴、楚。

其五曰,壶遂发问,马迁答之,义已尽矣。后之述者,仍未领悟。董仲舒、

司马迁之意,本云《尚书》者,隆平之典,《春秋》者,拨乱之法,兴衰理异,

制作亦殊。治定则直叙钦明,世乱则辞兼显晦,分路命家,不相依放。故云“周

道废,《春秋》作焉,尧、舜盛,《尚书》载之”是也。“汉兴以来,改正朔,

易服色,臣力诵圣德,仍不能尽,余所谓述故事,而君比之《春秋》,谬哉”。

然则纪传之体出自《尚书》,不学《春秋》,明矣。而范晔云:“《春秋》者,

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

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观晔此言,岂直非圣人之

无法,又失马迁之意旨。孙盛自谓钻仰具体而放之。魏收云:“鲁史既修,达者

贻则,子长自拘纪传,不存师表,盖泉源所由,地非企及。”虽复逊辞畏圣,亦

未思纪传所由来也。

澹又以为司马迁创立纪传以来,述者非一,人无善恶,皆为立论。计在身行

迹,具在正书,事既无奇,不足惩劝。再述乍同铭颂,重叙唯觉繁文。案丘明亚

圣之才,发扬圣旨,言“君子曰”者,无非甚泰,其间寻常,直书而已。今所撰

史,窃有慕焉,可为劝戒者,论其得失,其无损益者,所不论也。

澹所著《魏书》,甚简要,大矫收、绘之失。上览而善之。未几,卒,时年

六十五。有《文集》三十卷行于世。子信言,颇知名。

澹弟彦玄,有文学,历扬州总管府记室、洧州司马。有子满行。

○陆爽侯白

陆爽,字开明,魏郡临漳人也。祖顺宗,魏南青州刺史。父概之,齐霍州刺

史。爽少聪敏,年九岁就学,日诵二千馀言。齐尚书仆射杨遵彦见而异之,曰:

“陆氏代有人焉。”年十七,齐司州牧、清河王岳召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俄

兼治书,累转中书侍郎。及齐灭,周武帝闻其名,与阳休之、袁叔德等十馀人俱

征入关。诸人多将辎重,爽独载书数千卷。至长安,授宣纳上士。高祖受禅,转

太子内直监,寻迁太子洗马。与左庶子宇文恺等撰《东宫典记》七十卷。朝廷以

其博学有口辩,陈人至境,常令迎劳。开皇十一年,卒官,时年五十三,赠上仪

同、宣州刺史,赐帛百匹。

子法言,敏学有家风,释褐承奉郎。初,爽之为洗马,尝奏高祖云:“皇太

子诸子未有嘉名,请依《春秋》之义,更立名字。”上从之。及太子废,上追怒

爽云:“我孙制名,宁不自解?陆爽乃尔多事!扇惑于勇,亦由此人。其身虽故,

子孙并宜屏黜,终身不齿。”法言竟坐除名。

爽同郡侯白,字君素,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尤辩俊。举秀才,为儒林郎。

通侻不恃威仪,好为诽谐杂说,人多爱狎之,所在之处,观者如市。杨素甚狎

之。素尝与牛弘退朝,白谓素曰:“日之夕矣。”素大笑曰:“以我为牛羊下来

邪?”高祖闻其名,召与语,甚悦之,令于秘书修国史。每将擢之,高祖辄曰:

“侯白不胜官”而止。后给五品食,月馀而死,时人伤其薄命。著《旌异记》十

五卷,行于世。

○杜台卿

杜台卿,字少山,博陵曲阳人也。父弼,齐卫尉卿。台卿少好学,博览书记,

解属文。仕齐奉朝请,历司空西閤祭酒、司徒户曹、著作郎、中书黄门侍郎。性

儒素,每以雅道自居。及周武帝平齐,归于乡里,以《礼记》、《春秋》讲授子

弟。开皇初,被征入朝。台卿尝采《月令》,触类而广之,为书名《玉烛宝典》

十二卷。至是奏之,赐绢二百匹。台卿患聋,不堪吏职,请修国史。上许之,拜

著作郎。十四年,上表请致仕,敕以本官还第。数载,终于家。有集十五卷,撰

《齐记》二十卷,并行于世。无子。

有兄蕤,学业不如台卿,而干局过之。仕至开州刺史。子公赡,少好学,有

家风,卒于安阳令。公赡子之松,大业中,为起居舍人。

○辛德源

辛德源,字孝基,陇西狄道人也。祖穆,魏平原太守。父子馥,尚书右丞。

德源沉静好学,年十四,解属文。及长,博览书记,少有重名。齐尚书仆射杨遵

彦、殿中尚书辛术皆一时名士,见德源,并虚襟礼敬,因同荐之于文宣帝。起家

奉朝请,后为兼员外散骑侍郎,聘梁使副。后历冯翊、华山二王记室。中书侍郎

刘逖上表荐德源曰:“弱龄好古,晚节逾厉,枕藉六经,渔猎百氏。文章绮艳,

体调清华,恭慎表于闺门,谦捴著于朋执。实后进之辞人,当今之雅器。必能效

节一官,骋足千里。”由是除员外散骑侍郎,累迁比部郎中,复兼通直散骑常侍。

聘于陈,及还,待诏文林馆,除尚书考功郎中,转中书舍人。及齐灭,仕周为宣

纳上士。因取急诣相州,会尉迥作乱,以为中郎。德源辞不获免,遂亡去。高祖

受禅,不得调者久之,隐于林虑山,郁郁不得志,著《幽居赋》以自寄,文多不

载。德源素与武阳太守卢思道友善,时相往来。魏州刺史崔彦武奏德源潜为交结,

恐其有奸计。由是谪令从军讨南宁,岁馀而还。秘书监牛弘以德源才学显著,奏

与著作郎王劭同修国史。德源每于务隙撰《集注春秋三传》三十卷,注扬子《法

言》二十三卷。蜀王秀闻其名而引之,居数岁,奏以为掾。后转谘议参军,卒官。

有集二十卷,又撰《政训》、《内训》各二十卷。有子素臣、正臣,并学涉有文

义。

○柳

柳,字顾言,本河东人也,永嘉之乱,徙家襄阳。祖惔,梁侍中。父晖,

都官尚书。捝俅厦簦馐粑模枚潦椋澜蚓怼J肆海秃种髯衾伞:

萧詧据荆州,以为侍中,领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及梁国废,拜开府、通直散骑

常侍,寻迁内史侍郎。以无吏干去职,转晋王谘议参军。王好文雅,招引才学之

士诸葛颍、虞世南、王胄、朱劝兮湃艘猿溲浚鴴为之冠。王以师友处之,

每有文什,必令其润色,然后示人。尝朝京师还,作《归藩赋》,命捨颍

甚典丽。初,王属文,为庾信体,及见捯押螅奶逅毂洹H适俪酰龗为东宫

学士,加通直散骑常侍,检校洗马,甚见亲待。每召入卧内,与之宴谑。捰瓤

辩,多在侍从,有所顾问,应答如响。性又嗜酒,言杂诽谐,由是弥为太子之所

亲狎。以其好内典,令撰《法华玄宗》,为二十卷,奏之。太子览而大悦,赏赐

优洽,侪辈莫与为比。炀帝嗣位,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退朝之后,便命入

阁,言宴讽读,终日而罢。帝每与嫔后对酒,时逢兴会,辄遣命之至,与同榻共

席,恩若友朋。帝犹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

像于挕5勖吭谠孪露跃疲罟酥弥谧胂喑牾。缎Α4有已镏荩

遇疾卒,年六十九。帝伤惜者久之,赠大将军,谥曰康。撰《晋王北伐记》十五

卷,有集十卷,行于世。

○许善心

许善心,字务本,高阳北新城人也。祖懋,梁太子中庶子,始平、天门二郡

守、散骑常侍。父亨,仕梁至给事黄门侍郎,在陈历羽林监、太中大夫、卫尉卿,

领大著作。善心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多

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馀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

陵大奇之,谓人曰:“才调极高,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太子詹事江

总举秀才,对策高第,授度支郎中,转侍郎,补撰史学士。祯明二年,加通直散

骑常侍,聘于隋。遇高祖伐陈,礼成而不获反命,累表请辞。上不许,留絷宾馆。

及陈亡,高祖遣使告之。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敕书唁

焉。明日,有诏就馆,拜通直散骑常侍。赐衣一袭。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

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伏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

“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是我诚臣也。”敕以本官直门下省,

赐物千段,皂马二十匹。从幸太山,还授虞部侍郎。

十六年,有神雀降于含章闼,高祖召百官赐宴,告以此瑞。善心于座请纸笔,

制《神雀颂》,其词曰:

臣闻观象则天,乾元合其德,观法审地,域大表其尊。雨施云行,四时所以

生杀,川流岳立,万物于是裁成。出震乘离之君,纪雁司凤之后,玉锤玉斗而降,

金版金縢以传。并陶冶性灵,含煦动植,眇玄珠于赤水,寂明镜乎虚堂。莫不景

福氤氲,嘉贶GI集,驰声南董,越响《云》《韶》。粤我皇帝之君临,阐大方,

抗太极,负凤邸,据龙图。不言行焉,摄提建指,不肃清焉,喉铃启闭。括地复

夏,截海翦商,就望体其尊,登咸昌其会。绵区浃宇,遐至迩安,腾实飞声,直

畅傍施。无体之礼,威仪布政之宫,无声之乐,缀兆总章之观。上庠养老,躬问

百年,下土字民,心为百姓。月栖日浴,热坂寒门,吹鳞没羽之荒,赤蛇青马之

裔,解辫请吏,削衽承风。岂止呼韩北场,罾绽蔷又叮ㄉ髂暇常聿荒

之城。故使天弗爱道,地宁吝宝,川岳展异,幽明效灵。狎素游赪,团膏漱醴,

半景青赤,孳历亏盈。足足怀仁,般般扰义,祥祐之来若此,升隆之化如彼。而

登封盛典,云亭伫白检之仪,致治成功,柴燎靡玄珪之告。虽奉常定礼,武骑草

文,天子抑而未行,推而不有。允恭克让,其在斯乎?七十二君,信蔑如也!故

神禽显贲,玄应特昭,白爵主铁豸之奇,赤爵衔丹书之贵。班固《神爵》之颂,

履武戴文,曹植《嘉爵》之篇,栖庭集牖。未若于飞武帐,来贺文棕,刷采青蒲,

将翱赤罽。玉几朝御,取玩轩楯之间,金门旦开,兼留晕翟之鉴。终古旷世,未

或前闻,福召冥徵,得之兹日。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至

尊未明求衣,晨兴于含章之殿。爰有瑞爵,翱翔而下。载行载止,当扆宁而徐前,

来集来仪,承轩墀而顾步。夫瑞者符也,明主之休徵;雀者爵也,圣人之大宝。

谨案《考异邮》云:“轩辕有黄爵赤头,立日傍。”占云:“土精之应。”又

《礼稽命徵》云:“祭祀合其宜,则黄爵集。”昔汉集泰畤之殿,魏下文昌之宫,

一见雍丘之祠,三入平东之府,并旁观回瞩,事陋人微,奚足称矣。抑又闻之,

不刳胎剖卵,则鸾凤驯鸣;不漉浸焚原,则螭龙盘蜿。是知陛下止杀,故飞走宅

心,皇慈好生,而浮潜育德。臣面奉纶綍,垂示休祥,预承嘉宴,不胜藻跃。李

虔僻处西土,陆机少长东隅,微臣惭于往贤,逢时盛乎曩代,辄竭庸琐,敢献颂

云:

太素式肇,大德资生,功玄不器,道要无名。质文鼎革,沿习因成,祥图瑞

史,赫赫明明。天保大定,于铄我君,武义乃武,文教惟文。横塞宇宙,旁凝射、

汾,轩物重造,姚风再薰。焕发王策,昭彰帝道,御地七神,飞天五老。山祗吐

秘,河灵孕宝,黑羽升坛,青鳞伏皂。丹乌流火,白雉从风,栖阿德劭,鸣岐祚

隆。未如神爵,近贺王宫,五灵何有,百福攸同。孔图献赤,荀文表白,节节奇

音,行行瑞迹。化玉黼扆,衔环陛戟,上天之命,明神所格。绥应在旃,伊臣预

焉,永缉韦素,方流管弦。颂歌不足,蹈儛无宣,臣拜稽首,亿万斯年。

颂成,奏之,高祖甚悦,曰:“我见神雀,共皇后观之。今旦召公等入,适

述此事,善心于座始知,即能成颂,文不加点,笔不停毫,常闻此言,今见其事。”

因赐物二百段。十七年,除秘书丞。于时秘藏图籍尚多淆乱,善心放阮孝绪《七

录》,更制《七林》,各为总叙,冠于篇首。又于部录之下,明作者之意,区分

其类例焉。又奏追李文博、陆从典等学者十许人,正定经史错谬。仁寿元年,摄

黄门侍郎。二年,加摄太常少卿,与牛弘等议定礼乐,秘书丞、黄门,并如故。

四年,留守京师。高祖崩于仁寿宫,炀帝秘丧不发,先易留守官人,出除岩州刺

史。逢汉王谅反,不之官。

大业元年,转礼部侍郎,奏荐儒者徐文远为国子博士,包恺、陆德明、褚徽、

鲁世达之辈并加品秩,授为学官。其年,副纳言杨达为冀州道大使,以称旨,赐

物五百段。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旦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摄御

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馀人皆称被役。经二十馀日,

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当无罪。诸

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

仗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

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苏威、杨汪等二十馀人,同善心之议。其馀皆议免罪。炀帝可免罪之奏。后数月,

述谮善心曰:“陈叔宝卒,善心与周罗睺、虞世基、袁充、蔡徵等同往送葬。善

心为祭文,谓为陛下,敢于今日加叔宝尊号。”召问有实,自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