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书-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上、殿前皆严兵,百官各设部位而朝。宫人皆于东堂,隔绮疏而观。宫门既无

籍,外人但绛衣者,亦得入观。是日,上事人发白兽樽。自余亦多依梁礼云。

后齐正日,侍中宣诏慰劳州郡国使。诏牍长一尺三寸,广一尺,雌黄涂饰,

上写诏书三。计会日,侍中依仪劳郡国计吏,问刺史太守安不,及谷价麦苗善恶,

人间疾苦。又班五条诏书于诸州郡国使人,写以诏牍一枚,长二尺五寸,广一尺

三寸,亦以雌黄涂饰,上写诏书。正会日,依仪宣示使人,归以告刺史二千石。

一曰,政在正身,在爱人,去残贼,择良吏,正决狱,平徭赋。二曰,人生在勤,

勤则不匮,其劝率田桑,无或烦扰。三曰,六极之人,务加宽养,必使生有以自

救,没有以自给。四曰,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

察之。五曰,人事意气,干乱奉公,外内溷淆,纲纪不设,所宜纠劾。正会日,

侍中黄门宣诏劳诸郡上计。劳讫付纸,遣陈土宜。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

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无可取者,夺容刀及席。即而本曹郎中考其文

迹才辞可聚者,录牒吏部,简同流外三品叙。元正大飨,百官一品已下,流外九

品已上预会。一品已下、正三品已上、开国公侯伯、散品公侯及特命之官、下代

刺史,并升殿。从三品已下、从九品以上及奉正使人比流官者,在阶下。勋品已

下端门外。

隋制,正旦及冬至,文物充庭,皇帝出西房,即御座。皇太子卤簿至显阳门

外,入贺。复诣皇后御殿,拜贺讫,还宫。皇太子朝讫,群官客使入就位,再拜。

上公一人,诣西阶,解剑,升贺;降阶,带剑,复位而拜。有司奏诸州表。群官

在位者又拜而出。皇帝入东房,有司奏行事讫,乃出西房。坐定,群官入就位,

上寿讫,上下俱拜。皇帝举酒,上下舞蹈,三称万岁。皇太子预会,则设坐于御

东南,西向。群臣上寿毕,入,解剑以升。会讫,先兴。

后齐元日,中宫朝会,陈乐,皇后袆衣乘舆,以出于昭阳殿。坐定,内外

命妇拜,皇后兴,妃主皆跪。皇后坐,妃主皆起,长公主一人,前跪拜贺。礼毕,

皇后入室,乃移幄坐于西厢。皇后改服褕狄以出。坐定,公主一人上寿讫,就坐。

御酒食,赐爵,并如外朝会。

隋仪如后齐制,而又有皇后受群臣贺礼。则皇后御坐,而内侍受群臣拜以入,

承令而出,群臣拜而罢。

后齐皇太子月五朝。未明二刻,乘小舆出,为三师降。至承华门,升石山安

车,三师轺车在前,三少在后,自云龙门入。皇帝御殿前,设拜席位,至柏阁,

斋帅引,洗马、中庶子从。至殿前席南,北面再拜。

天保元年,皇太子监国,在西林园冬会。群议皆东面。二年,于北城第内冬

会,又议东面。吏部郎陆卬疑非礼,魏收改为西面。邢子才议欲依前,曰:

凡礼有同者,不可令异。《诗》说,天子至于大夫,皆乘四马,况以方面之

少,何可皆不同乎?若太子定西面者,王公卿大夫士,复何面邪?南面人君正位,

今一官之长,无不南面,太子听政,亦南面坐。议者言皆晋旧事,太子在东宫西

面,为避尊位,非为向台殿也。子才以为东晋博议,依汉、魏之旧,太子普臣四

海,不以为嫌,又何疑于东面?《礼》“世子绝旁亲”,“世子冠于阼”,“冢

子生,接以太牢”。汉元著令,太子绝驰道。此皆礼同于君。又晋王公世子,摄

命临国,乘七旒安车,驾用三马,礼同三公。近宋太子乘象辂,皆有同处,不以

为嫌。况东面者,君臣通礼,独何为避?明为向台,所以然也。近皇太子在西林

园,在于殿犹且东面,于北城非宫殿之处,更不得邪?诸人以东面为尊,宴会须

避。案《燕礼》、《燕义》,君位在东,宾位则在西,君位在阼阶,故有《武王

践阼篇》,不在西也。《礼》“乘君之车,不敢旷左”。君在,恶空其位,左亦

在东,不在西也。“君在阼,夫人在房”。郑注“人君尊东也”。前代及今,皇

帝宴会接客,亦东堂西面。若以东面为贵,皇太子以储后之礼,监国之重,别第

宴臣宾,自得申其正位。礼者皆东宫臣属,公卿接宴,观礼而已。若以西面为卑,

实是君之正位。太公不肯北面说《丹书》,西面则道之,西面乃尊也。君位南面,

有东有西,何可皆避?且事虽少异,有可相比者。周公,臣也,太子,子也。周

公为冢宰,太子为储贰。明堂尊于别第,朝诸侯重于宴臣宾,南面贵于东面。臣

疏于子,冢宰轻于储贰。周公摄政,得在明堂南面朝诸侯。今太子监国,不得于

别第异宫东面宴客,情所未安。且君行以太子监国,君宴不以公卿为宾,明父子

无嫌,君臣有嫌。案《仪注》,亲王受诏冠婚,皇子皇女皆东面。今不约王公南

面,而独约太子,何所取邪?议者南尊改就西面,转君位,更非合礼。方面既少,

难为节文。东西二面,君臣通用,太子宜然,于礼为允。

魏收议云:

去天保初,皇太子监国。冬会群官于西园都亭,坐从东面,义取于向中宫台

殿故也。二年于宫冬会,坐乃东面,收窃以为疑。前者遂有别议,议者同之。邢

尚书以前定东面之议,复申本怀,此乃国之大礼,无容不尽所见。收以为太子东

宫,位在于震,长子之义也。案《易》八卦,正位向中。皇太子今居北城,于宫

殿为东北,南面而坐,于义为背也。前者立议,据东宫为本。又案《东宫旧事》,

太子宴会,多以西面为礼,此又成证,非徒言也。不言太子常无东南二面之坐,

但用之有所。至如西园东面,所不疑也。未知君臣车服有同异之议,何为而发?

就如所云,但知礼有同者,不可令异。不知礼有异者,不可令同。苟别君臣同异

之礼,恐重纸累札,书不尽也。

子才竟执东面,收执西面,授引经据,大相往复。其后竟从西面为定。时议

又疑宫吏之姓与太子名同。子才又谓曰:“案《曲礼》‘大夫士之子,不与世子

同名。’《郑注》云:‘若先之生,亦不改。’汉法,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

四海之内,无不咸避。案《春秋经》‘卫石恶出奔晋’,在卫侯衎卒之前。衎卒,

其子恶始立。明石恶于长子同名。诸侯长子,在一国之内,与皇太子于天子,礼

亦不异。郑言先生不改,盖以此义。卫石恶、宋向戌皆与君同名,《春秋》不讥。

皇太子虽有储贰之重,未为海内所避,何容便改人姓。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于

古。宫吏至微,而有所犯,朝夕从事,亦是难安,宜听出宫,尚书更补他职。”

制曰:“可。”

后周制,正之二日,皇太子南面,列轩悬,宫官朝贺。及开皇初,皇太子勇

准故事,张乐受朝,宫臣及京官北面称庆。高祖诮之。是后定仪注,西面而坐,

唯宫臣称庆,台官不复总集。炀帝之为太子,奏降章服,宫官请不称臣。诏许之。

后齐立春日,皇帝服通天冠、青介帻、青纱袍,佩苍玉,青带、青袴、青袜舄,

而受朝于太极殿。尚书令等坐定,三公郎中诣席,跪读时令讫,典御酌酒卮,置

郎中前,郎中耑,还席伏饮,礼成而出。立夏、季夏、立秋读令,则施御座于中

楹,南向。立冬如立春,于西厢东向。各以其时之色服,仪并如春礼。

后齐每策秀孝,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考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皇帝常服,

乘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起立席后,

饮墨水,脱容刀。

后齐宴宗室礼,皇帝常服,别殿西厢东向。七庙子孙皆公服,无官者,单衣

介帻,集神武门。宗室尊卑,次于殿庭。七十者二人扶拜,八十者扶而不拜。升

殿就位,皇帝兴,宗室伏。皇帝坐,乃兴拜而坐。尊者南面,卑者北面,皆以西

为上。八十者一坐。再至,进丝竹之乐。三爵毕,宗室避席,待诏而后复位。乃

行无算爵。

正晦泛舟,则皇帝乘舆,鼓吹至行殿。升御坐,乘版舆,以与王公登舟,置

酒。非预泛者,坐于便幕。

仲春令辰,陈养老礼。先一日,三老五更斋于国学。皇帝进贤冠、玄纱袍,

至璧雍,入总章堂。列宫悬。王公已下及国老庶老各定位。司徒以羽仪武贲安车,

迎三老五更于国学。并进贤冠、玄服、黑舄、素带。国子生黑介帻、青衿、单衣,

乘马从以至。皇帝释剑,执珽,迎于门内。三老至门,五更去门十步,则降车以

入。皇帝拜,三老五更摄齐答拜。皇帝揖进,三老在前,五更在后,升自右阶,

就筵。三老坐,五更立。皇帝升堂,北面。公卿升自左阶,北面。三公授几杖,

卿正履,国老庶老各就位。皇帝拜三老,群臣皆拜。不拜五更。乃坐,皇帝西向,

肃拜五更。进珍羞酒食,亲袒割,执酱以馈,执爵以酳。以次进五更。又设酒酏

于国老庶老。皇帝升御坐,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皇帝虚躬请受,礼毕

而还。又都下及外州人年七十已上,赐鸠杖黄帽。(有敕即给,不为常也。)

后周保定三年,陈养老之礼。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有司具礼择日,

高祖幸太学以食之。事见谨传。

 卷十 志第五

◎礼仪五

舆辇之别,盖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然随时而变,代有不同。梁初尚遵齐制,

其后武帝既议定礼仪,乃渐有变革。始永明中,步兵校尉伏曼容奏,宋大明中,

尚书左丞荀万秋议,金玉二辂,并建碧旂,象革木辂,并建赤旂,非时运所上,

又非五方之色。今五辂五牛及五色幡旗,并请准齐所尚青色。时议所驳,不行。

及天监三年,乃改五辂旗同用赤而旒不异,以从行运所尚也。七年,帝曰:“据

《礼》‘玉辂以祀,金辂以宾’,而今大祀,并乘金辂。”诏下详议。周舍以为:

“金辂以之斋车,本不关于祭祀。”于是改陵庙皆乘玉辂,大驾则太仆卿御,法

驾则奉车郎驭。其余四辂,则使人执辔,以朱丝为之。执者武冠、朱衣。又齐永

明制,玉辂上施重屋,栖宝凤皇,缀金铃,镊珠珰、玉蚌佩。四角金龙,衔五彩。

又画麒麟头加于马首者。十二年,帝皆省之。初,齐武帝造大小辇,并如轺车,

但无轮毂,下横辕轭。梁初,漆画代之。后帝令上可加笨辇,形如犊车,自兹始

也。中方八尺,左右开四望。金为龙首。饰其五末,谓辕毂头及衡端也。金鸾栖

轭。其下施重层,以空青雕镂为龙凤象。漆木横前,名为望板。其下交施三十六

横。小舆形似轺车,金装漆画,但施八横。元正大会,乘出上殿。西堂举哀亦乘

之。行则从后。一名舆车。

羊车一名辇,其上如轺,小儿衣青布袴褶,五辫髻,数人引之。时名羊车小

史。汉氏或以人牵,或驾果下马。梁贵贱通得乘之,名曰牵子。

画轮车,一乘,驾牛。乘用如齐制,旧史言之详矣。

衣书车,十二乘,驾牛。汉皂盖朱里,过江加绿油幢。朱丝络,青交路,黄

金涂五末。一曰副车。梁朝谓之衣书车。

皇太子鸾辂,驾三马,左右騑。朱斑轮,倚兽较,伏鹿轼,九旒,画降龙,

青盖画幡,文辀,黄金涂五末。近代亦谓之鸾辂,即象盖也。梁东宫初建及太子

释奠、元正朝会则乘之。以画轮为副。若常乘画轮,以轺衣书车为副。画轮车,

上开四望,绿油幢,朱绳络,两箱里饰以锦,黄金涂五末。

二千石四品已上及列侯,皆给轺车,驾牛。伏兔箱,青油幢,朱丝络,毂辋

皆黑漆。天监二年令,三公、开府、尚书令,则给鹿幡轺,施耳,后户,皂辋。

尚书仆射、左右光禄大夫、侍中、中书监令、秘书监,则给凤辖轺,后户,皂辋。

领、护、国子祭酒、太子詹事、尚书、侍中、列卿、散骑常侍,给聊泥轺,无后

户,漆轮。车骑、骠骑及诸王除刺史、带将军,给龙雀轺,以金银饰。御史中丞

给方盖轺,形如小伞。

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皆特加皂轮车,驾牛,形如犊车。但乌漆轮毂,黄金雕

装,上加青油幢,朱丝络,通幰或四望。上台,三夫人亦乘之,以拓幢涅幰为副。

王公加礼者,给油幢络车,驾牛。朱轮华毂。天监二年令,上台,六宫、长公主、

公主、诸王太妃、妃,皆乘青油舆幢车通幰车,拓幢涅幰为副。采女、皇女、诸

王嗣子、侯夫人,皆乘赤油拓幢车,以涅幰为副。侍女、直乘涅幰之乘。诸王三

公并乘通幰平乘车,竹箕子壁、仰,榆为辋。如今犊车,但举幰通覆上。方

州刺史,并乘通幰平肩舆,从横施八横,亦得金渡装较。天子至于下贱,通乘步

舆,方四尺,上施隐膝以及襻,举之。无禁限。载舆亦如之,但不施脚,以其就

席便也。优礼者,人舆以升殿。司徒谢朏,以脚疾优之。

五牛旗,左青赤,右白黑,黄居其中,盖古之五时副车也。旧有五色立车,

五色安车,合十乘,名为五时车。建旗十二,各如车色。立车则正竖其旗,安车

则斜注。马亦随五时之色,白马则朱其鬛尾。左右騑骖,金鍰镂锡,黄屋左纛,

如金根之制。行则从后。名五时副车。晋过江,不恒有事,则权以马车代之,建

旗其上。后但以五色木牛象车,竖旗于牛背,使人舆之。旗常缠不舒,唯天子亲

戎,乃舒其旆。周迁以为晋武帝平吴后造五牛之旗,非过江始为也。

指南车,大驾出,为先启之乘。汉初,置俞儿骑,并为先驱。左太冲曰:

“俞骑骋路,指南司方。”后废其骑而存其车。

记里车,驾牛。其中有木人执槌,车行一里,则打一槌。

鼓吹车,上施层楼,四角金龙,衔旒苏羽葆。凡鼓吹,陆则楼车,水则楼船,

在殿庭则画筍虡为楼。楼上有翔鹭栖乌,或为鹄形。

陈承梁末,王琳纵火,延烧车府。至天嘉元年,敕守都官尚书、宝安侯到仲

举,议造玉金象革木等五辂及五色副车。皆金薄交龙,为舆倚较,文貔伏轼,虬

首衔轭,左右吉阳筒,鸾雀立衡,文画轓,绿油盖,黄绞里,相思橑,金华

末。斜注旂旗于车之左,各依方色。加棨戟于车之右,韬以黻绣之衣。兽头幡,

长丈四尺,悬于戟杪。玉辂,正副同驾六马,余辂皆驾四马。马并黄金为文髦,

插以翟尾,玉为镂锡。又以彩画赤油,长三尺,广八寸,系两轴头,古曰飞軨,

改以彩画蛙蟆幡,缀两轴头,即古飞軨遗象也。五辂两箱后,皆用玳瑁为鹍翅,

加以金银雕饰,故俗人谓之金鹍车。两箱之里,衣以红锦,金花帖钉,上用红紫

锦为后檐,青绞纯带,夏用簟,冬用绮绣褥。此后渐修,具依梁制。

后魏天兴初,诏仪曹郎董谧撰朝飨仪,始制轩冕,未知古式,多违旧章。孝

文帝时,仪曹令李韶更奏详定,讨论经籍,议改正之。唯备五辂,各依方色,其

余车辇,犹未能具。至熙平九年,明帝又诏侍中崔光与安丰王延明、博士崔瓒采

其议,大造车服。定制,五辂并驾五马。皇太子乘金辂,朱盖赤质,四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