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乌泥湖年谱-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低;七是只求合法,不求合理。这些恶果在我身上明显存在,这走的是“技术挂
帅”的路,而不是“政治挂帅”的路。
虽然金显成的结论令丁子恒莫名其妙,但他对金显成讲的那七个问题深表同意。
会场上窃窃私语声四起。
有人发言道:“我听不出来金总是在检查自己还是在代表总工室检查。”
丁子恒听出这是王志福的声音。王志福被保送读了大学,毕业后仍然回到总工
室。丁子恒不明白,他工人出身,刚刚读了那么一点书,在总工室算得了什么?竟
敢如此大声大气地发言。丁子恒在表面上虽然不敢流露出对工人的小看,可心理上
总是带着几分轻视。学习之中,许多工人都给他提了意见,说他看上去对工人客客
气气,不吼不骂,可比那些又吼又骂的人更瞧不起他们。丁子恒嘴上虽然没有承认,
但心里却不能不认这个账。他想,他瞧不起的不是工人,而是那些没有知识没有文
化的人。丁子恒觉得,只有全社会的人都瞧不起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迫使他们
全都去学文化,这个社会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在查勘途中,他同金显成也谈过类似
的话,金显成笑了,说:“你让我想起一个年轻人的话,就是张者也的学习组长。
他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学了这么多文化,可在政治上为什么总是这么幼稚?丁
工,你以为世界上的人都有钱供孩子读书吗?”
金显成诚恳道:“王志福同志说得有道理。我有许多缺点,而且这些缺点都是
在我工作中暴露的,所以,我必须结合工作一起讲。”
总工室的技术员柴启燕说:“我觉得金总的检查是通过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
《矛盾论》《实践论》才写出来的。这个检查是真正抓住了主要矛盾,又结合了实
际情况。金总不仅检查了自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王志福嘀咕道:“他当过你老师,你当然帮他说话,就跟演双簧似的。”
柴启燕柳眉一竖:“王志福,你把话说清楚一点,要不我可就要跟你翻脸了。”
柴启燕伶牙俐齿,人也漂亮,充满着朝气。俱乐部年节联欢,她总是充当报幕
员。几个院领导都喜欢她,而王志福一向不是她的对手。柴启燕这么当众一斥,王
志福的气焰闻声即灭,眼睛望着天花板,一声不吭。丁子恒一旁看得开心,暗道,
这不是一物降一物吗?难怪好多人都喜欢当看客,原来有时候看别人争斗也怪有乐
趣的。
金显成的检查很顺利地通过了。散会时,丁子恒见金显成高兴地同柴启燕点头
示意,突然想,难说不是金显成在下面同柴启燕商量好了,演出一场检查过关的双
簧。金显成有时就是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只是,倘若被上级知道了,可也
不是什么好玩的呀。
1964年的最后一晚,丁子恒过得特别安静。雯颖带孩子们到俱乐部看电影去了,
丁子恒独自守家。他给远在北京的大毛写了一封信,然后,郑重其事地为自己写了
一份学习计划。他想,此生五十已过,事业却难说有成。虽说是生命的太阳正在下
山,可是让山的高度高些再高些,下山的太阳即使不能减速,可它下到山底的时间
却会延长。而可以让山增高的惟一办法,便是给自己充实更多的知识。他自知自己
这辈子不可能立下不朽之功,但他一直渴望自己能与三峡大坝共同进退——大坝建
成他即退休。如此,谁能不说他这一生圆满充实呢?人有各种各样的活法,每个人
的活法都自有定数。丁子恒想,我的定数我知道,就是做出一桩事来,自己满意满
足,亦于国于民有利。这件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修成三峡这座大坝。
雯颖带着孩子们回来后,几个人都唠唠叨叨地向他复述电影里的故事。飞刀华
如何飞刀,飞刀出手如何惊险。他们的兴奋使屋子里充满了声音,但却没能冲淡丁
子恒的思绪。他看上去在听大家闲扯,心里却一直沿着自己的想法往深处走去,似
乎越走越远。在他不断的行走中,前面的景色也似乎越来越清晰明朗……
这天,丁子恒睡得很早,竟然也睡得很沉,大约是因为心中颇为踏实的缘故。
夜半时分,有几户人家的新年钟声在乌泥湖上空嗡嗡作响,丁子恒竟没有听见。
1965年,就这样,在许多人的睡梦中,悄然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1965年(一)
1965年(一)
世路如今已惯,
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
飞起沙鸥一片。
——南宋·张孝祥《西江月》
一
元旦那天,癸字楼下左舍谢家二女儿谢汉英出嫁。起先大家都不知道,谢家的
保密也做得好。早上十点不到,突然开来两辆小汽车。小汽车高鸣着喇叭穿过操场,
一直开到癸字楼。立即就有小孩子惊喜交加地喊了起来:“小包车!小包车!”没
等人们醒悟过来怎么回事,便已听到鞭炮震耳欲聋地炸响。
过节无事,大家都闲呆在家,无聊中有热闹看自是快事。好多的大人和小孩都
穿过操场往癸字楼跑过去,连雯颖也好奇地站在走廊上张望。
不一会儿,嘟嘟的同学雪茹跑到操场上大喊嘟嘟,叫她去看谢妈妈家的二女儿
结婚。嘟嘟本来只想扒着走廊的木栏杆看看热闹,一听说是结婚,立即激动起来,
跳起来便往楼下冲。
谢妈妈的丈夫谢森宝是南下干部,现在是总院政治部副主任。传说院里政治学
习抓得好,要提他当副院长。谢森宝面孔很黑,又常常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孔,院
里的小孩子望之便有些怕,有淘气的孩子暗地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黑豹。谢妈妈
对这个绰号很有些生气,曾经想调查是谁给起的,可没能调查出来。其实每个小孩
都知道是谁起的,用三毛的话说,那还能有谁?当然是简易宿舍的袁继辉!袁继辉
是谢森宝的三女儿谢汉琴的同班同学,谢妈妈猜不到他头上真正是笨。
谢森宝是院里少有的颇带传奇色彩并且又有些神秘的人物。他的神秘之处在于:
无论天多热,他总是穿一身长衣长裤,从来没有人见过他穿短装。虽然背后大家议
论过原因,但始终没有议论出结果,久而久之也就看惯了。有一天下午家属政治学
习,简易宿舍的荷香突然问谢妈妈,谢一枪是不是谢主任的外号?谢妈妈听后笑了
起来,便闲扯了几句,说谢森宝当年曾经在大别山打过仗,他的枪法特别准,战斗
中,只要一抬手,肯定有一个敌人应声倒地。但他自己也受过不少伤,身上的十六
块伤疤使他的身体显得很狰狞。所以,再热他也不敢光膀子,怕别人看了不快。为
了这个,当初调他来武汉时,谢妈妈死活都不同意,嫌武汉太热。最后是谢森宝吼
了她,说是当年上前线,差不多就是送死,都没人拦得住我,一个热天就把我给拦
住了?谢妈妈无奈,只得随了他。人们明白了谢森宝原来是因为这个而穿长衣长裤,
不由得心里生出些崇敬之情。不过会后,荷香私下里对人说,谢主任其实还有一个
外号,叫谢大眼。是说他好杀人,杀人时眼睛瞪得老大。就是自己人犯了事,也不
讲个轻重缓急,常常二话不说便拉出去毙了。他自己就亲手毙过不少人。荷香的话
令许多家属倒吸冷气。
荷香去年春节又嫁了,男方姓陈,是个木匠。陈木匠在院子里找活干,荷香热
心快语,说看看楼房有没有人家打柜子,便带了他一家家问。结果,还真问着了。
乙字楼张雅娟为儿子忆丁做了小桌子,忆丁虽然还没有上学,可已经开始学习写字。
戊字楼洪佐沁家做了个书柜,丁字楼丁子恒家做了个碗柜。甲字楼金显成家的沙发
腿坏了,陈木匠不到半天就修好了。陈木匠年轻,人也长得蛮精神,干活时闲聊,
大家都知道他还没有成家。荷香带他去这家去那家,两人走在一起,倒也显得般配。
虽然荷香大他几岁,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雯颖几个家属背后都说不如让这个陈木
匠做上门女婿好了,要不荷香过得也太苦了。可这种说媒的事她们都没做过,也有
些不太好意思,便让郗婆婆前去挑明。哪晓得郗婆婆上门时,门也不敲就撞了进去,
结果正碰上那陈木匠抱着荷香亲嘴。郗婆婆也有趣,撞上人家如此这般也不赶紧退
出,倒是拍起手来大笑,说是我就是想来撮合你们这个事,想不到你们两个自己把
自己的媒做了,还是新社会好!一席话说得荷香和陈木匠也都笑了起来。郗婆婆回
头说给大家听时,大家先是目瞪口呆,然后也是大笑一阵。到国庆节时,荷香便把
事办了。陈木匠比荷香小七八岁,荷香说什么,他就是什么。荷香说城里人晚上上
床不是一上来就脱衣服,而是要先亲嘴,亲够了再上身子。亲嘴前呢,要先刷牙,
为的就是亲嘴时不臭。于是陈木匠每天晚上九点不到,便拿了牙缸上屋外自来水管
刷牙。先前大家不知,心说这个乡下人还蛮讲究。后来有人问,陈本匠便一老一实
地说了。结果让简易宿舍的人笑掉了大牙,传到楼房,又让楼房的人们笑破了肚子。
转过年时,便看到荷香的肚子又微微地隆了起来。许素珍说,照时间上来算,可能
陈木匠没来几天,他们两个就睡过觉了。说得大家面面相觑。这个陈木匠正是大别
山的人,自小就听了好多关于谢森宝的故事,夜里躺在床上便一一说给荷香听,且
说想不到这辈子竟同这个奇人住在一个地方了。话间尚有不少的兴奋。
1965年(二)
1965年(二)
四
“六一”那天,三毛终于加入了少先队。虽然比妹妹晚了一年多,可三毛仍然
兴奋得不行。宣誓完后,他戴着红领巾跑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自从大毛上了大学,
二毛读高中住进了学校,三毛便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家里的重要成员。他要求每个月
的零花钱,像大哥和二哥一样提高到一块钱。雯颖觉得这个要求可以满足,便在每
个月初分别给三毛和嘟嘟一块钱。早餐零食和学习用具,都在这里面开销。嘟嘟节
俭,把钱都换成新钞票收了起来,而三毛则每个月都将这笔钱变成零食装进他的肚
子。为了这次入队的照片,他忍了又忍,终于拿出了其中的三毛六分钱为了自己留
下了一个重要的形象。这件事他是秘密进行的,家里没人知道。三毛一直沉住气不
说,直到相片取回来,他才在吃饭时故作玄虚地把相片从口袋里掏出,得意地亮给
大家看。
相片上的三毛,眼睛很明亮,胖乎乎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胸前的红领巾被
拉扯得很大,几乎覆盖了整个前胸。
雯颖看过,立即发出惊喜的声音:“三毛,什么时候照的?子恒,你看,三毛
多可爱呀。”
丁子恒拿过三毛的相片,看着相片上神气活现的三毛,觉得这孩子真是十分有
趣,也笑了,说:“哟,看不出来,三毛戴了红领巾这么漂亮。”
三毛听到爸爸妈妈如此夸奖,脸上的得意之情立即变成了嚣张。他咧着嘴,眼
睛笑得只剩了一条缝。他晃着脑袋,对着嘟嘟,不停地说:“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
比三毛早入队一年多的嘟嘟此刻倒像是个败将。嘟嘟想,为什么自己入队时没
有去照张相呢?为什么这样大的事情她竟然都忘了呢?她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
而在她正委屈不堪时,三毛却更加得意。三毛斜着眼望着嘟嘟,嘴上则说:“妈妈,
我们把它放成大照片,挂在我的房间里好不好?”
雯颖对三毛这张相片确实是满心喜欢,觉得三毛这个提议不错,便应声道:
“好呀。”
嘟嘟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啪”的一下放下饭碗,说了一声:“妈妈偏心。”
便哭着跑到隔壁房间去了。
三毛拍手哈哈大笑起来。雯颖此刻才发现,他们因为看三毛的相片看得高兴,
都冷淡了嘟嘟。
但是三毛的快乐只持续了三天,一件严峻的事情便发生了。
这是一个星期天,乌泥湖宿舍十分热闹。市里的知识青年一批一批地或下乡或
去边疆,终于轮到张楚文这一批了。张楚文、皇甫浩和辛字楼陈杞的女儿陈小兰一
起前往大别山的但家凹。张楚文神采飞扬的脸上,不时而闪过出几分阴影——他的
爸爸张者也始终不肯原谅他。
明主任领着一帮人敲起了锣鼓,还召集了人马在操场上搭了一个小小的台子,
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送会。张楚文的妈妈荣心怡虽然对张楚文下乡一事满肚子怨气,
但母亲毕竟心疼儿子。张楚文的每一个行动,都令她牵挂,她不想张楚文临行前无
人相送,便打起精神参加了这个会。张楚文对每一个表示向他学习的人都热情地说:
“欢迎你以后去我们但家凹。”但在说话间,他仍在不断地朝他的家——癸字楼的
方向张望,他盼望他的父亲能够在最后一刻走出家门并支持他的行动。可是,张者
也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
欢送会上皇甫白沙露了面。他在家中对皇甫浩说,下乡劳动锻炼,建设新农村,
也未尝不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操场上时,他却面孔严峻,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的
心情很复杂。他自然十分希望皇甫浩能进大学深造。他觉得国家要发达,必须要依
靠科学的进步。他替皇甫浩感到几分委屈,因为皇甫浩不是没有能力考上大学,而
是因自己的右派问题影响了他,皇甫浩即使考上了,多半也会因“不宜录取”而刷
下来。以皇甫浩的自尊,肯定无法接受被刷下来的现实。皇甫白沙对此莫可奈何,
他除了支持皇甫浩下乡,还有什么选择呢?
陈小兰却纯粹是因为大学没有考上和对张楚文的崇拜而选择了这条路。她同张
楚文小学时曾是同学,后来她考取了十六女中,便只是偶尔在上学途中遇到张楚文。
高考落败下来,她在家以泪洗面,闻知张楚文的行动,心头不由一颤,立即便跑到
张楚文家询问下乡事宜。张楚文一番激情澎湃的描述,令陈小兰的眼泪迅速变成欢
笑,她当即决定要同张楚文一道下乡。陈小兰家做主的人是母亲姜心敏,姜心敏马
上同意了陈小兰的请求。姜心敏在家里喜欢的是二儿子陈小阳,她觉得女儿读不读
书或者是读多少书都无所谓。陈杞舍不得陈小兰离家太远,姜心敏便说小兰在乡下
好好干,说不定也能跟侯隽邢燕子一样出名豹。陈杞惧内,凡事都听姜心敏的,这
天的会上,父母双方到场的便只有陈小兰家。姜心敏代表家长讲了话,姜心敏说,
怎么能不支持孩子们下乡建设新农村呢?如果大家都去上大学,都呆在城里,迟早
有一天,我们都会没有粮食吃!她的话令许多人都鼓了掌。
代表三个青年讲话的当然是张楚文。他的讲话就是把他走在深山中写的那首诗
朗诵了一遍,张楚文富于激情,手势音调都控制得恰到好处,一下子便把大家的情
绪都感染了。围观的小孩子像三毛、嘟嘟、刘四龙、刘五虎以及吴安林等都跟看演
节目一样,朗诵完后,叫叫喊喊地不让他下场。于是张楚文只好拉了他的两个同伴
皇甫浩和陈小兰一起唱了支歌: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