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经注-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为守,有惠化,去珠复还。郡统临允县,王莽之大允也。牢水自县北流迳高要
县,入于郁水。郁水南迳广州南海郡西,浪水出焉。又南,右纳西随三水,又南
迳四会浦水,上承日南郡卢容县西古郎究,浦,内漕口,马援所漕。水东南屈曲
通郎湖,湖水承金郎究,究水,北流,左会卢容寿泠二水。卢容水出西南区粟城
南高山。山南长岭连接天障岭西。卢容水氵奏隐山绕西卫北,而东迳区粟城北,
又东,右与寿泠水合,水出寿泠县界。魏正始九年,林邑进侵至寿泠县,以为疆
界,即此县也。区粟城南长岭东,寿泠县以水氵奏,故水得其名。隐山绕东迳区
粟故城南。考古《志》并无区粟之名。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日南故秦象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开日南郡,治西捲县。《林邑记》曰:城去林邑步道四百馀里。
《交州外域记》曰:从日南郡南去,到林邑国,四百馀里。准迳相符,然则城故
西捲县也。《地理志》曰:水入海,有竹可为杖。王莽更之曰日南亭。《林邑
记》曰:其城治二水之间,三方际山,南北瞰水。东西涧浦,流凑城下。城西折
十角,周围六里,一百七十步,东西度六百五十步,砖城二丈,上起砖墙一丈,
开方隟孔。塼上倚板,板上五重层阁,阁上架屋,屋上架楼,楼高者七八丈,
下者五六丈。城开十三门,凡殿南向,屋宇二千一百馀间。市居周绕,岨峭地险。
故林邑兵器战具,悉在区粟。多城垒,自林邑王范胡达始。秦馀徙民,染同夷化,
日南旧风,变易俱尽,巢栖树宿,负郭接山,榛棘蒲薄,腾林拂云,幽烟冥缅,
非生人所安。区粟建八尺表,日影度南八寸,自此影以南,在日之南,故以名郡。
望北辰星,落在天际,日在北,故开北户以向日,此其大较也。范泰《古今善言》
曰:日南张重,举计入洛。正旦大会。明帝问:日南郡北向视日邪?重曰:今郡
有云中、金城者,不必皆有其实。日亦俱出于东耳。至于风气暄暖,日影仰当,
官民居止随情,面向东西南北,回背无定。人性凶悍,果于战斗,便山习水,不
闲平地。古人云: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况绵途于海表,顾九岭而弥邈,非复
行路之迳岨,信幽荒之冥域者矣。寿泠水自城南,东与卢容水合,东注郎究究水,
所积下潭为湖,谓之狼湖浦口。有秦时象郡,墟域犹存。自湖南望,外通寿泠,
从郎湖入四会浦。元嘉二十年,以林邑顽凶,历代难化,恃远负众,慢威背德。
北宝既臻,南金阙贡,乃命偏将,与龙骧将军交州刺史檀和之,陈兵日南,修文
服远。二十三年,扬旌从四会浦口,入郎湖。军次区粟,进逼围城,以飞梯云桥,
悬楼登垒。钲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斩区粟王范扶龙首,十
五以上,坑截无赦,楼阁雨血,填尸成观。自四会南入,得卢容浦口。晋太康三
年,省日南郡属国都尉,以其所统卢容县,置日南郡,及象林县之故治。《晋书
地道记》曰:郡去卢容浦口二百里,故秦象郡,象林县治也。永和五年,征西桓
温遣督护滕畯,率交、广兵伐范文于旧日南之卢容县,为文所败,即是处也。退
次九真,更治兵,文被创死,子佛代立。七年,畯与交州刺史杨平,复进军寿泠
浦,入顿郎湖,讨佛于日南故治。佛蚁聚连垒五十馀里,畯平破之。佛逃窜川薮,
遣大帅面缚请罪军门。遣武士陈延劳佛,与盟而还。康泰《扶南记》曰:从林邑
至日南卢容浦口,可二百馀里。从口南发。往扶南诸国,常从此口出也。故《林
邑记》曰:尽纮沧之徼远,极流服之无外,地滨沧海,众国津迳。郁水南通寿泠,
即一浦也。浦上承交趾郡南都官塞浦。《林邑记》曰:浦通铜鼓外,越安定黄冈
心口,盖藉度铜鼓即越骆也。有铜鼓,因得其名。马援取其鼓以铸铜马。至凿口,
马援所凿,内通九真、浦阳。《晋书地道记》九德郡有浦阳县。《交州记》曰:
凿南塘者,九真路之所经也。去州五百里。建武十九年,马援所开。《林邑记》
曰:外越纪粟望都。纪粟出浦阳,渡便州至典由,渡故县至咸驩。咸驩属九具。
咸驩已南,獐麂满冈,鸣咆命畴,警啸聒野。孔雀飞翔,蔽日笼山。渡治口,至
九德。按《晋书地道记》有九德县,《交州外域记》曰:九德县属九真郡,在郡
之南,与日南接。蛮卢举居其地,死,子宝纲代,孙党服从吴化,定为九德郡,
又为隶之。《林邑记》曰:九德,九夷所极,故以名郡。郡名所置,周越裳氏之
夷国。《周礼》九夷,远极越裳。白雉象牙,重九译而来。自九德通。类口,水
源从西北远荒,迳宁州界来也。九德浦内迳越裳究、九德究、南陵究。按《晋书
地道记》九德郡有南陵县,晋置也。笠芝《扶南记》山溪濑中谓之究。《地理志》
曰:郡有小水五十二,并行大川,皆究之谓也。《林邑记》曰:义熙九年,交趾
太守杜慧期造九真水口,与林邑王范胡达战,擒斩胡达二子,虏获百馀人,胡达
遁。五月,慧期自九真水历都粟浦,复袭九真。长围跨山,重栅断浦,驱象前锋,
接刃城下,连日交战,杀伤乃退。《地理志》曰:九真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开,
治胥浦县。王莽更之曰驩成也。《晋书地道记》曰:九真郡有松原县。《林邑记》
曰:松原以西,鸟兽驯良,不知畏弓。寡妇孤居,散发至老。南移之岭,不
踰仞。仓庚怀春于其北,翡翠熙景乎其南,虽嘤讙接响,城隔殊非,独步难游,
俗姓涂分故也。自南陵究出于南界蛮,进得横山。永和三年,范文侵交州,于横
山分界,度比景庙,由门浦至古战湾,吴赤乌十一年,魏正始九年,交州与林邑
于湾大战,初失区粟也。渡卢容县,日南郡之属县也。自卢容县至无变,越烽火,
至比景县,日中,头上影当身下,与影为比。如淳曰:故以比影名县。阚骃曰:
比读阴庇之庇,影在己下,言为身所庇也。《林邑记》曰:渡比景至朱吾,朱吾
县浦,今之封界。朱吾以南,有文狼人,野居无室宅,依树止宿,鱼食生肉,采
香为业,与人交市,若上皇之民矣。县南有文狼究,下流迳通。《晋书地道记》
曰:朱吾县属日南郡,去郡二百里。此县民,汉时不堪二千石长吏调求,引屈都
乾为国。《林邑记》曰:屈都,夷也。朱吾浦内通地劳湖,无劳究水通寿泠浦。
元嘉元年,交州刺史阮弥之征林邑,杨迈出婚,不在。奋威将军阮谦之领七千人,
先袭区粟,以过四会,未入寿泠,三日三夜,无顿上处。凝海直岸,遇风大败。
杨迈携婚都部伍三百许船,来相救援。谦之遭风。馀数船舰,夜于寿泠浦里相遇,
闇中大战,谦之手射杨迈柁工,船败纵横。昆仓单舸,接得杨迈,谦之以风溺之
馀,制胜理难,自此还渡寿泠,至温公浦。升平三年,温放之征范佛于湾分界阴
扬圻,入新罗湾,至焉下,一名阿贲浦,入彭龙湾,隐避风波,即林邑之海渚。
元嘉二十三年,交州刺史檀和之破区粟已,飞旍盖海,将指典冲,于彭龙湾上鬼
塔,与林邑大战,还渡典冲。林邑入浦,令军不进,持重故也。浦西即林邑都也,
治典冲,去海岸四十里。处荒流之徼表,国越裳之疆南,秦、汉象郡之象林县也。
东滨沧海,西际徐狼,南接扶南,北连九德,后去象林,复林邑之号。建国起自
汉末。初平之乱,人怀异心,象林功曹姓区,有子名连,攻其县,杀令,自号为
王。值世乱离,林邑遂立,后乃袭代,传位子孙。三国鼎争,未有所附。吴有交
土,与之邻接,进侵寿泠,以为疆界。自区连以后,国无文史,失其纂代,世数
难详,宗胤灭绝,无复种裔。外孙范熊代立,人情乐推。后熊死,子逸立。有范
文,日南西捲县夷帅范稚奴也。文为奴时,山涧牧牛,于涧水中,得两鳢鱼,
隐藏挟归,规欲私食。郎知检求,文大惭惧,起托云:将砺石还,非为鱼也。郎
至鱼所,见是两石,信之而去。文始异之。石有铁,文入山中,就石冶铁,锻作
两刀。举刀向鄣,因祝曰:鳢鱼变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灵,文当
治此,为国君王。斫不入者,是刀无神灵。进斫石鄣,如龙渊、干将之斩芦藁。
由是人情渐附。今斫石尚在,鱼刀犹存,传国子孙,如斩蛇之剑也。稚尝使文远
行商贾,北到上国,多所闻见,以晋愍帝建兴中,南至林邑,教王范逸,制造城
池,缮治戎甲,经始廓略。王爱信之,使为将帅,能得众心,文讠毚王诸子,或
徙或奔,王乃独立。成帝咸和六年死。无胤嗣。文迎王子于外国,海行取水,置
毒椰子中。饮而杀之,遂胁国人,自立为王。取前王妻妾,置高楼上,有从己者,
取而纳之,不从己者,绝其饮食而死。《江东旧事》云:范文,本扬州人,少被
掠为奴,卖堕交州。年十五六,遇罪当得杖,畏怖,因逃,随林邑贾人渡海远去,
没入于王,大被幸爱。经十馀年,王死,文害王二子,诈杀侯将,自立为王,威
加诸国。或夷椎蛮语,口食鼻饮,或雕面镂身,狼裸种,汉魏流赭,咸为其
用。建元二年,攻日南、九德、九真,百姓奔迸,千里无烟,乃还林邑。林邑西
去广州二千五百里,城西南角高山长岭,连接天鄣岭,北接涧。大源淮水出郍
郍远界,三重长洲,隐山绕西卫北回东,其岭南开涧,小源淮水出松根界,上
山壑流,隐山绕南曲街回,东合淮流,以注典冲。其城西南际山,东北瞰水,重
渐流浦,周绕城下。东南渐外,因傍薄城,东西横长,南北纵狭,北边西端,回
折曲入。城周围八里一百步,塼城二丈上起塼墙一丈,开方隟孔,塼上
倚板,板上层阁,阁上架屋,屋上构楼。高者六七丈,下者四五丈。飞观鸱尾,
迎风指云,缘山瞰水,骞翥嵬崿。但制造壮,拙稽古。夷俗城开四门,东为前门,
当两淮渚滨,于曲路有古碑,夷书《铭》赞前王胡达之德。西门当两重渐,北回
上山,山西即淮流也。南门度两重渐,对温公垒。升平二年,交州刺史温放之,
杀交趾太守杜宝别驾阮朗,遂征林邑,水陆累战,佛保城自守,重求请服,听之。
今林邑东城南五里,有温公二垒,是也。北门滨淮,路断不通。城内小城,周围
三百二十步,合堂瓦殿,南壁不开,两头长屋,脊出南北。南拟背曰西区城,内
石山顺淮面阳,开东向殿,飞檐鸱尾,青璅丹墀,榱题桷椽,多诸古法。阁殿
上柱,高城丈馀五,牛屎为泥。墙壁青光回度,曲掖绮牖,紫窗椒房,嫔媵无别,
宫观,路寝,永巷,共在殿上,临踞东轩,迳与下语。子弟臣侍,皆不得上。屋
有五十馀丘,连甍接栋,檐宇相承。神祠鬼塔,小大八庙,层台重榭,状似佛刹。
郭无市里,邑寡人居,海岸萧条,非生民所处,而首渠以永安,养国十世,岂久
存哉?元嘉中,檀和之征林邑,其王杨迈,举国夜奔窜山薮。据其城邑,收宝巨
亿。军还之后,杨迈归国,家国荒殄,时人靡存,踌蹰崩擗,愤绝复苏,即以元
嘉二十三年死。初、杨迈母怀身,梦人铺杨迈金席,与其儿落席上,金色光起,
昭晣艳曜。华俗谓上金为紫磨金,夷俗谓上金为杨迈金。父胡达死,袭王位,
能得人情,自以灵梦,为国祥庆。其太子初名咄,杨迈死咄年十九,代立,慕先
君之德,复改石杨迈。昭穆二世,父子共名,知林邑之将亡矣。其城隍渐之外,
林棘荒蔓,榛梗冥郁,藤盘筀秀,参错际天。其中香桂成林,气清烟澄。桂
父,县人也,栖居此林,服桂得道。时禽异羽,翔集间关,兼比翼鸟,不比不飞,
鸟名归飞,鸣声自呼,此蛮乡之思孔悲,桑梓之敬成俗也。豫章俞益期,性气刚
直,不下曲俗,容身无所,远适在南,《与韩康伯书》曰:惟槟榔树,最南游之
可观,但性不耐霜,不得北植,不遇长者之目,令人恨深。尝对飞鸟恋土,增思
寄意。谓此鸟其背青,其腹赤,丹心外露,鸣情未达,终日归飞,飞不十千,路
馀万里,何由归哉!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俗化交土,风行象林,知耕以来,
六百馀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名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
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至于草甲萌芽,谷月代种,
橦稑早晚,无月不秀,耕耘功重,收获利轻,熟速故也。米不外散,恒为丰国。
桑蚕年八熟茧。《三都赋》所谓八蚕之绵者矣。其崖小水幂历,常吐顿飞溜,或
雪霏沙涨,清寒无底,分溪别壑,津济相通。其水自城东北角流,水上悬起高桥,
渡淮北岸,即彭龙区粟之通逵也。檀和之东桥大战,杨迈被创落象,即是处也。
其水又东南流迳船官口,船官川源徐狼,外夷皆裸身,男以竹筒掩体,女以树叶
蔽形,外名狼,所谓裸国者也。虽习俗裸袒,犹耻无蔽,惟依暝夜,与人交
市闇中,嗅金便知好恶。明朝晓看,皆如其言。自此外行,得至扶南。按竺芝
《扶南记》曰,扶南去林邑四千里,水步道通。檀和之令军入邑浦,据船官口城
六里者也。自船官下注大浦之东湖,大水连行,潮上西流,潮水日夜长七八尺,
从此以西,朔望并潮,一上七日,水长丈六七。七日之后,日夜分为再潮,水长
一二尺。春夏秋冬,厉然一定,高下定度,水无盈缩,是为海运,亦曰象水也,
又兼象浦之《晋·功臣表》所谓金潾清迳,象渚澄源者也。其川浦渚,有水虫弥
微,攒木食船,数十日坏。源潭湛濑,有鲜鱼,色黑,身五丈,头如马首,伺人
入水,便来为害。《山海经》曰:离耳国、雕题国皆在郁水南。《林邑记》曰:
汉置九郡,儋耳预焉。民好徒跣,耳广垂以为饰,虽男女亵露,不以为羞。署亵
薄日,自使人黑,积习成常,以黑为美。《离骚》所谓玄国矣。然则儋耳即离耳
也。王氏《交广春秋》曰:朱崖、儋耳二郡,与交州俱开,皆汉武帝所置,在大
海中,南极之外,对合浦徐闻县,清朗无风之日,遥望朱崖州如囷廪大。从徐闻
对渡,北风举帆,一日一夜而至。周回二千馀里,径度八百里。人民可十万馀家,
皆殊种异类,被发雕身,而女多姣好,白晳,长发美鬓。犬羊相聚,不服德教。
儋耳先废,朱崖数叛,元帝以贾捐之议罢郡。杨氏《南裔异物志》曰:儋耳、朱
崖俱在海中。分为东蕃,故《山海经》曰:在郁水南也。
郁水又南,自寿冷县注于海。昔马文渊积石为塘,达于象浦,建金标为南极
之界。俞益期《笺》曰:马文渊立两铜柱于林邑岸北,有遗兵十馀家不反,居寿
泠岸南,而对铜柱。悉姓马,自婚姻,今有二百户。交州以其流寓,号曰马流。
言语馀食,尚与华同。山川移易,铜柱今复在海中,正赖此民以识故处也。《林
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