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经注-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语馀食,尚与华同。山川移易,铜柱今复在海中,正赖此民以识故处也。《林

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土

人以其流寓,号曰马流,世称汉子孙也。《山海经》曰:郁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

海,入项陵东南者也。应劭曰:郁水出广信,东入海,言始则可,终则非矣。

 卷三十七

○淹水叶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

△淹水出越帯炀孟蒯柰狻

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东南至晴蛉县。

县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马、碧鸡、光景悠忽,民多见之。汉宣帝遣谏大夫

王襃祭之,欲致其鸡、马、襃道病而卒,是不果焉。王襃《碧鸡颂》曰:敬移金

精神马缥碧之鸡。故左太冲《蜀都赋》曰:金马骋光而绝影,碧鸡悠忽而耀仪。

△又东过姑复县南,东入于若水。

淹水迳县之临池泽,而东北迳云南县西,东北注若水也。

△益州叶榆河,出其县北界。屈从县东北流,

县故滇池叶榆之国也。汉武帝元封二年,使唐蒙开之,以为益州郡。郡有叶

榆县,县西北八十里,有吊鸟山,众鸟千百为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八月至,

十六七日则止。一岁六至,雉雀来吊,夜燃火伺取之。其无嗉不食,似特悲者,

以为义鸟,则不取也。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吊,因名吊鸟。县之东有叶

榆泽,叶榆水所钟而为此川薮也。

△过不韦县。

县故九隆哀牢之国也。有牢山,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捕鱼水中,

触沈木,若有感,因怀孕,产十子。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九子惊走。小子不能去,

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为九隆。及长,诸

兄遂相共推九隆为王。后牢山下有一夫一妇,生十女,九隆皆以为妻,遂因孳育,

皆画身像龙文,衣皆著尾。九隆死,世世不与中国通。汉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

箄船南下,攻汉鹿茤民。鹿茤民弱小,将为所擒,于是天大震雷疾雨,

南风漂起,水为逆流,波涌二百馀里,箄船沈没,溺死数千人。后数年,复遣六

王,将万许人攻鹿茤。鹿茤王与战,杀六王,哀牢耆老共埋之。其夜,

虎掘而食之。明旦,但见骸骨,惊怖引去。乃惧,谓其耆老小王曰:哀牢犯徼,

自古有之。今此攻鹿茤,辄被天诛。中国有受命之王乎?何天祜之明也。即

遣使诣越隽奉献。求乞内附,长保塞徼。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置为永昌郡。郡治

不韦县,盖秦始皇徙吕不韦子孙于此,故以不韦名县。北去叶榆六百馀里,榆水

不迳其县,自不韦北注者,卢仓、禁水耳。榆水自县南,迳遂久县东,又迳姑复

县西,与淹水合。又东南迳永昌邪龙县,县以建兴三年,刘禅分隶云南,于不违

县为东北。

△东南出益州界。

叶榆水自邪龙县东南,迳秦臧县,南与濮水同注滇池泽于连然双柏县也。榆

水自泽,又东北迳滇池县南,又东迳同并县南,又东迳漏江县,伏流山下,复出

蝮口,谓之漏江。左思《蜀都赋》曰:漏江洑流溃其阿,汨若汤谷之杨涛,沛若

蒙氾之涌波。诸葛亮之平南中也,战于是水之南。榆水又迳贲古县北,东与盘江

合。盘水出律高县东南盘町山东迳梁水郡北,贲古县南,水广百馀步,深处十丈,

甚有瘴气。朱裒之反,李恢追至盘江者也。建武十九年,伏波将军马援上言:从

{米尼}泠同贲古,击益州。臣所将骆越万馀人,便习战斗者二千兵以上,弦毒矢

利,以数发,矢注如雨,所中辄死。愚以行兵,此道最便。盖承藉水利,用为神

捷也。盘水又东迳汉兴县。山溪之中,多生邛竹,桄榔树,树出面,而夷人资以

自给。故《蜀都赋》曰:邛竹缘岭;又曰:有桄榔。盘水北入榆水,诸葛亮入南,

战于盘东是也。

△入牂柯郡西随县北为西随水。又东出进桑关。

进桑县牂柯之南部都尉治也。水上有关,故曰进桑关也。故马援言从{米尼},

泠水道出进桑王国至益州贵古县,转输通利,盖兵车资运所由矣。自西随至交阯,

崇山接险,水路三千里。

榆水又东南,绝温水,而东南注于交阯。

△过交阯{米尼}泠县北,分为五水,络交阯郡中,至东界复合为三水,东入

海。

《尚书·大传》曰:尧南抚交阯,于《禹贡》荆州之南垂,幽荒之外,故越

也。《周礼》南八蛮,雕题,交阯有不粒食者焉。《春秋》不见于传不通于华夏,

在海岛,人民鸟语。秦始皇开越岭南,立苍梧南海、交阯、象郡。汉武帝元鼎二

年,始并百越,启七郡,于是乃置交阯刺史以督领之,初治广信,所以独不称州。

时又建朔方,明已始开北垂,遂辟交阯于南,为子孙基阯也。{米尼}泠县,汉武

帝元鼎六年开,都尉治。《交州外域记》曰:越王令二使者典主交阯、九真二郡

民,后汉遣伏波将军路博德讨越王。路将军到合浦,越王令二使者赍牛百头,酒

千锺,及二郡民户口簿,诣路将军。乃拜二使者为交阯、九真太守。诸雒将主民

如故。交阯郡及州本治于此也,州名为交州。后朱雒将子名诗索,{米尼}

泠雒将女名征侧为妻,侧为人有胆勇将诗起贼,攻破州郡,服诸雒将,皆属徵侧

为王,治{米尼}泠县,得交阯、九真二郡民二岁调赋。后汉遣伏波将军马援将兵

讨侧,诗走入金溪究,三岁乃得。尔时西蜀并遣兵共讨侧等,悉定郡县为令长也。

山多大蛇,名曰髯蛇,长十丈,围七八尺,常在树上伺鹿兽。鹿兽过,便低头绕

之,有顷,鹿死,先濡令泾讫,便吞,头角骨皆钻皮出。山夷始见蛇不动时,便

以大竹签签蛇头至尾,杀而食之,以为珍异。故杨氏《南裔异物志》曰:髯惟大

蛇,既洪且长。采色駮牵,其文锦章。食豕吞鹿,腴成养创。宾享嘉宴,是豆是

觞。言其养创之时,肪腴甚肥,搏之,以妇人衣投之,则蟠而不起走,便可得也。

北二水:左水东北迳望海县南,建武十九年,马援征徵侧置,又东迳龙渊县北,

又东合南水。水自{米尼}泠县东,迳封溪县北。《交州外域记》曰:交阯昔未有

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

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青绶。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

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后南越王尉佗举众攻安阳王。安阳王有

神人,名皋通,下辅佐,为安阳王治神弩一张,一发杀三百人。南越王知不可战,

卻军住武宁县。按《晋太康记》县属交趾。越遣太子名始,降服安阳王,称臣事

之。安阳王不知通神人,遇之无道,通便去,语王曰:能持此弩王天下,不能持

此弩者亡天下。通去,安阳王有女名曰眉珠,见始端正,珠与始交通。始问珠,

令取父弩视之。始见弩,便盗以锯截弩讫,便逃归报越王。南越进兵攻之,安阳

王发弩,弩折,遂败。安阳王下船,迳出于海。今平道县后王宫城见有故处。

《晋太康地记》县属交阯。越遂服诸雒将。马援以西南治远,路迳千里,分置斯

县。治城郭,穿渠,通道溉灌,以利其民。县有猩猩兽,形若黄狗,又状兀

人面,头颜端正,善与人言,音声郦妙,如妇人好女。对语交言,闻之无不酸楚。

其肉甘美,可以断谷,穷年不厌。又东迳浪泊,马援以其地高,自西里进屯此。

又东迳龙渊县故城南,又东左合北水。建安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

北二津,故改龙渊,以龙编为名也。卢循之寇交州也,交州刺史杜惠度,率水步

军,晨出南津,以火箭攻之,烧其船舰,一时溃散,循亦中矢赴水而死。于是斩

之,传首京师。惠度以斩循动,封龙编侯。刘欣期《交州记》曰:龙编县功曹左

飞,曾化为虎,数月,还作吏。既言其化,亦化无不在,牛哀易虎,不识厥兄,

当其革状,安知其讹变哉?其水又东迳曲易县,东流注于泿郁。《经》言于

郡东界,复合为三水,此其一也。其次一水东迳封溪县南,又西南迳西于县南,

又东迳羸县北,又东迳北带县南,又不迳稽徐县,泾水注之。水出龙编县高

山,东南流入稽徐县,注于中水。中水又东迳羸县南,《交州外域记》曰:

县本交趾郡治也。《林邑记》曰:自交阯南行,都官塞浦出焉。其水自县东迳安

定县,北带长江,江中有越王所铸铜船,潮水退时,人有见之者。其水又东流,

隔水有泥黎城,言阿育王所筑也。又东南合南水。南水又东南,迳九德郡北。

《交州外域记》曰:交阯郡界有扶严究,在郡之北,隔渡一江,即是水也。江北

对交阯朱县,又东迳浦阳县北,又东迳无功县北。建武十九年九月,马援

上言:臣谨与交阯精兵万二千人,与大兵合二万人,船车大小二千艘,自入交趾,

于今为盛。十月,援南入九真,至无功县,贼渠降。进入馀发,渠帅朱伯弃郡,

亡入深林巨薮。犀象所聚,群牛数千头,时见象数十百为群。援又分兵入无编县,

王莽之九真亭。至居风县,帅不降,并斩级数十百,九真乃靖。其水又东迳句漏

县,县带江水,江水对安定县,《林邑记》所谓外越安定、纪粟者也。县江中有

潜牛,形似水牛,上岸斗,角輭还入江水,角坚复出。又东与北水合,又东注

郁,乱流而逝矣。此其三也。平撮通称,同归郁海,故《经》有入海之文矣。

○夷水

△夷水出巴郡鱼复县江。

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是以法孝直有言:鱼复捍关,临江据水,

实益州祸福之门。夷水又东迳建平沙渠县,县有巫城,水南岸山道五百里,其水

历县东出焉。

△东南过佷山县南。

夷水自沙渠入县,水流浅狭,裁得通船。东迳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

绝,西面上里馀,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

俗名阴阳石。阴石堂湿,阳石常燥。每水旱不调,居民作威仪服饰,往入穴中,

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天晴。相承所说,往往有效,但捉鞭

者不寿,人颇恶之,故不为也。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

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

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中之。又令各乘土舟,约浮者当以为

君,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舟,从夷水下,至盐阳。盐水有

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原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宿,

旦化为虫,群飞蔽日,天地晦暝。积十馀日,廪君因伺便射杀之,天乃开明。廪

君乘土舟,下及夷城。夷城石岸险曲,其水亦曲,廪君望之而叹,山崖为崩。廪

君登之。上有平石,方二丈五尺,因立城其傍而居之,四姓臣之。死,精魂化而

为白虎,故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祀。盐水即夷水也。又有盐石,即阳石也。

盛弘之以是推之,疑即廪君所射盐神处也。将知阴石,是对阳石立名矣。事既鸿

古,难为明征。夷水又东迳石室,在层岩之上。石室南向,水出其下,悬崖千仞,

自水上径望见。每有陟山岭者,扳木侧足而行,莫知其谁,村人骆都,小时到此

室边采蜜,见一仙人,坐石床上,见都,凝瞩不转。都还招村人重往,则不复见。

乡人今名为仙人室。袁山松云:都孙息尚存。夷水又东与温泉三水合。大溪南北

夹岸,有温泉对注,夏暖冬热,上常有雾气,疡疾百病,浴者多愈。父老传此泉

先出盐,于今水有盐气。夷水有盐水之名,此亦其一也。

夷水又东迳佷山县故城南,县即山名也。孟康曰:音恒。出药草恒山。今

世以银为音也。旧武陵之属县。南一里即清江东注矣。南对长杨溪。溪水西南潜

穴,穴在射堂村东六七里,谷中有石穴,清泉濆流,三十许步复入穴,即长杨之

源也。水中有神鱼,大者二尺,小者一尺。居民钓鱼,先陈所须多少,拜而请之,

拜讫,投钓饵。得鱼过数者,水辄波涌,暴风卒起,树木摧折。水侧生异花,路

人欲摘者,皆当先请,不得辄取。水源东北之风井,山回曲有异势,穴口大如盆,

袁山松云:夏则风出,冬则风入,春秋分则静。余往观之,其时四月中,去穴数

丈,须臾寒栗,言至六月中,尤不可当。往人有冬过者,置笠穴中,风吸之。经

日还涉杨溪,得其笠,则知潜通矣。其水重源显发,北流注于夷水。此水清泠,

甚于大溪,纵暑伏之辰,尚无能澡其津流也。县北十馀里有神穴,平居无水,时

有渴者,诚启请乞,辄得水。或戏求者,水终不出。县东十许里至平乐村,又有

石穴,出清泉,中有潜龙,每至大旱,平乐左近村居,辇草秽著穴中。龙怒,须

臾水出,荡其草秽,傍侧之田,皆得浇灌。从平乐顺流五六里,东亭村北,山甚

高峻,上合下空,空窍东西广二丈许,高起如屋。中有石床,甚整顿,傍生野韭。

人往乞者,神许,则风吹别分,随偃而输,不得过越,不偃而输,辄凶。往观者

去时特平,暨处自然恭肃矣。

△又东过夷道县北。

夷水又东迳虎滩,岸石有虎像,故因以名滩也。夷水又东迳釜濑,其石大者

如釜,小者如刁斗,形色乱真,惟实中耳。

夷水又东北,丹水注之。其源百里,出西南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高。

东北白岩壁立,西南小演通行。登其顶,平可有三畮许,上有故城,城中有水,

登城望见一州之境,故名望州山,俗语讹,今名武钟山。山根东有涌泉成溪,下

注丹水,天阴欲雨,辄有赤气,故名曰丹水矣。丹水又迳亭下,有石穴甚深,未

尝测其远近。穴中蝙蝠,大者如乌,多倒悬,《玄中记》曰:蝙蝠百岁者倒悬,

得而服之,使人神仙。穴口有泉,冬温夏冷,秋则入藏,春则出游。民至秋,阑

断水口,得鱼,大者长四五尺,骨輭肉美,异于馀鱼。丹水又迳其下,积而为

渊。渊有神龙,每旱,村人以{艹网}草投渊上流,鱼则多死。龙怒,当时大雨。

丹水又东北流,两岸石上有虎迹甚多,或深或浅,皆悉成就自然,咸非人工。丹

水又北注于夷水,水色清澈,与大溪同。夷水又东北迳夷道县北而东注。

△东入于江。

夷水又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佷山北溪。水所经皆石

山,路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

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颓浪者,不觉疲

而忘归矣。

○油水

△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

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东迳其县西,与洈水合。水出高城县洈山,东

迳其县下,东至孱陵县入油水也。

△东过其县北。

县治故城,王莽更名孱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