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木凸-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门。根本没有这个谭家,更没有我这个“三叔”。坐啥坐?!莫名其妙。完全莫名其妙嘛!他冲着秀官吼叫了一通,心里痛快点了;平平气,吃一口冷茶,缓和下一口气,这才再问秀官,雪俦叫我去有啥事体?秀官乖巧,只装不知道。谭宗三便说,假使没有啥大事体,明朝再讲吧。见谭宗三执意不肯起身,秀官才糯糯地垫了一句,事体大概总有一点的吧。谭宗三疑惑地打量了彼秀官一眼。这位彼秀官是常熟著名乡绅筱贵庵的独养女儿。这个筱贵庵尽走怪路子。四十岁前只做一桩事:把四乡八邻的青壮男女介绍到上海、南京做工。男的介绍去盖楼修房子。女的介绍去做奶妈。据说,建造二十四层楼国际饭店的那批青壮工,一大半是这位贵庵兄介绍过去的。而英租界公共租界里的奶妈也有一大半是通过这位“筱爷叔”的关系进入千家万户的。(法租界里的奶妈据说都捏在另一个人手里。)筱贵庵一过四十岁,就金盆洗手,老老实实回到乡下只做一桩事:养戏子。到处搜罗男旦。专门为这些他看中的男旦,成立剧社。戏班。这里甚至包括演文明戏的男旦。所谓“文明戏”,也就是后来所讲的“话剧”。男旦们在她老爹房中嗲声嗲气扭来扭去。筱秀官从小就在这些男旦丛中长大。耳濡目染,使她烦透了这些“嗲声嗲气”,恨乌及屋,长大后又痛恨一切戏班舞台锣鼓箫笛以及粉底霜胭脂红白缎子水袖薄底靴。嫁到谭家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肯化妆。谭宗三一直蛮敬重这位“侄夫人”。以为她有须眉气。但他哪里得知,这位侄夫人却并不怎么看得起他这位“三爷叔”。认为他缺了一点(也许还不止一点。是二点?三点?或更多点)她所看重的那种“须眉气”。真正的男人气。几分钟后,谭宗三来到谭雪俦房里。“我可以告诉侬关于那个‘洪兴泰’的事,但侬要答应我,重新起用经易门。侬那个‘豫丰’小班子已经不灵了……我伲必须起用经易门了!”“侬消息倒蛮灵通的……”“喂,请侬不要忘记,坐在侬面前的这个人,曾经在谭家独当一面做了一二十年当家人!”“……”“宗三,放弃成见,老老实实承认,我促谭家的的确确离不开经家人。侬要是答应做这个交换,我就详详细细给侬讲那个‘洪兴泰’的事。其实,晓得一点洪兴泰的事,对侬也有好处。哪能(怎么样)?这笔交易,侬不吃亏。现在是侬下决心撇开那一帮子‘豫丰’朋友的时候了!”“……”谭宗三满脸涨得通红,只是说不出话。怔怔地憋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连句告辞的话都不说,就大步走了出去。117那天谭宗三快步回到迪雅楼,用力关上门,又快步走到那张大写字台面前,铺开一张用一百克道林纸精心印制的公文信笺,拿起醮水笔决定发布一道“指令”。他抬起头想了想。发布一道什么样的指令?开除谁?审查谁?罢免谁?或者扣发谁的薪金?是的,谁?这道指令针对谁?谁……脑子里一片空白。但他觉得必须发布一道指令,心里才痛快。才过得去。一定要做一件什么事刺激一下什么人。宣告一点什么。结束一个什么。推动一点什么。阻止一个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呢?他站着。冰冷的水晶杆的高档醮水笔此刻显得如此沉重。那G型笔尖隐隐地闪烁着黄金的光泽。谭雪侍居然敢当面嘲笑我。居然敢当面逼我重新起用经易门。居然敢在我面前公开断言“豫丰班子已经不灵了”。公开宣称“宁愿喷血喷死,也要让经易门回谭家来当总管”。好像,我已经不是当家人了。这是一种什么迹象?我主政这一段时间,谭家并没有出现更大的亏损嘛。合理的调整、“运营性的变动、常规的错合……大结构还是稳定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的嘛。为什么死咬着要重新起用这个经易门?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和大哥总是当着众多外人的面,夸奖经易门,而数落自己。从小就产生了这样的抗拒:为什么在你们眼里我总是不如这个经易门?我真的不如经易门?那你们干脆收他做儿子好了。收他做小弟好了。总是忿忿。隐隐的酸涩。再想到周存伯。这家伙完全背叛了我……我应该恨他吗?也许是因为我的软弱导致了他转向。他的行为也许只不过是一种择木而栖的自救。对他个人来说,他应该有权自救。对整个谭家来说,他这样做也许还说不上是什么“背叛”。因为他的转向毕竟还没有出了谭家门。但是,周存伯,你毕竟是我请来的。你是我的朋友。我把你领进谭家门,你就一脚踢开我。这就是你周存伯的为人之道?这就是这世界的为人之道?鲰荛还是忠诚的。要不要把这个“书呆子”提起来临时负责“豫丰小班子”?或者谁都不要,我自己去负责?黄克莹……对。还有黄克莹。他忽然非常想见一见黄克莹……她会跟他说些什么?黄克莹也许会说,你慌什么?你面前的这几位,一个是病人膏盲的重症患者、一个是已被你免去了职务的前总管、一个是你现部下只敢背着你偷偷摸摸做一点勾当。“豫丰班子”仍在你把握下运转。陈实大然虽然不是想象的那么理想,但他们总还是忠实于你在维护着“豫丰”的现状。只要你发力,无人能把你怎么样。关键是你得发力。发力。发力吧。我的男人。我的好男人。我是个好男人吗?他的心一颤。喔,黄克莹。你在哪里?我为什么有那么长时间没理会她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有她会那样甩动着小手,挺直了上身,用那种快速的小步子,扌到动着秀气的脚)走出一副勇往直前的样子。可我为什么会这么长一段时间没去看望她了?她的妮妮又怎么了?谭宗三忙放下醮水笔,准备打电话找黄克莹,却发现自己疲累地坐倒在大圈椅里,已经迷吨了好大一会儿。刚才是在做梦?是在梦中受到了谭雪俦的威胁?他要我重新起用经易门,也只是一个梦?他一惊。还有黄克莹……但醮水笔确实还在手中。一百克道林纸的精美信笺还好端端地摆放在面前。鞋子上确实还带着“将之楚”楼门前草坪上的湿土。还要不要去找黄克莹?经易门最近还来对谭宗三讲过,黄克莹跟她葛家的那个老二、她的小叔子“困过觉”。谭宗三激烈地反驳了经易门。但这些话不可能不在谭宗三心里产生巨大的副作用。要知道,谭宗三从根本上说,是个不自信的人。从小就被养成了不自信。不自信,就会多疑。多疑加上不自信,就会喜欢别人到他耳边来“嘀咕”。就容易让人搅乱自己的心。应该说,这一段时间来,他有意无意地疏远了黄克莹,跟经易门那天的这一番“嘀咕”不无关系,甚至可以说,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他口头上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这的确是事实。她跟小叔子“困过觉”。可能吗?他曾想打电话问问她,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事。很有几次,他都拿起了电话。很有几次,他甚至都拨通了电话。很有几次,甚至都听到她发出了声音,在问:“哪位?”他又慌忙地挂断了。一瞬间,他觉得自己这么做,似乎太不‘“绅士”。太不大度。太不信任自己应该给于充分信任的一个人。一个女人。他说不上来,如何才能判断一个女人会不会、是不是在说谎。但直觉告诉他,黄克莹在他面前从未说过假话。即便她对旁人曾经说过谎、编过瞎话,但也从来没有对他这么做过。直觉告诉他,她的确非常看重自己跟他之间的这点关系,非常小心地在维护着它。是的,她真是在为我着想。真正的,而不是在训导我,逼迫我。她喜欢找背静一点的地方干净一点的地方。那种地方有亲和力。这又让我特别感动。“坐过来。那边风太大。侬哪能一点感觉都没有的啦?真叫人操不完的心。”她笑嗔,像一个唠叨的“老阿姨”。然后她自己换到风口处,把我的围巾大衣口罩礼帽手套一样一样搬到另一张空椅子上,重新叠叠好。再放上她自己的大衣围巾口罩手套。有一次,她把两条围巾,我一条蓝的,她一条白的,并排搭在椅背上。然后用一种特别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意思好像是在问,这样好吗?你和我。就我们两个。又有一次,她把我们两个的大衣并排放在椅背上耷拉下来。我一件黑的,她一件红的。就像两个并排躺在一起的男人女人。爱人。她自己大概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效果,看了看,突然呆住了,就这么久久地看着它们,一动也不动。也许在想什么。也许什么也不想。最后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有点不好意思,忙低下头去吃她的冰激淋。尔后突然又想起啥,很调皮地把两副手套,半插半露地分别插在两件大衣的口袋里。这样,这两件大衣更像两个唧唧哝哝相偎在一起的爱人。后来,我拿起那件黑大衣的袖子轻轻搭在那件女大衣的肩头上。她噗哧一声笑了,竟咬咬牙,把那件红大衣的袖子弯过来,一下搂住那件黑大衣的腰。这时我真喜欢看她那绝对明亮晶莹的眼神和眼神里的调皮。我知道,她这时正等着我去做下一个动作,以便把这场由我开始的“游戏”继续下去。但我不愿意放弃此刻注视她那副眼睛的机会。惶惶的我,也总免不了要顺下眼睛去看她那双脚。她会赌气地藏起她的脚,把它们交叠起来深深地收藏进椅子的下边。故意不让我看。她心里是清楚的,我特别喜欢看她那双小巧的脚。真的很喜欢。……我经常会失去这种恬和。我也经常遗弃这种恬和。我本是个散淡的山人。我本该拥有恬和。但实际上并不总是这样。也不能总是这样。不能。不能。我们被迫拥有太多的“不能”。想到这里,似乎夜已很深了。应该再为自己冲一杯奶粉,吃两块饼干。好像饼干听里还有几块五仁云片糕。所谓“五仁”,就是五种果仁。比如瓜子仁、核桃仁、松子仁……是不是还有杏仁什么的,谭宗三就说不清了。这得让黄克莹来说。这种事,她总是老清楚的。这时,从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连着一阵剥剥啄啄的敲门声惊醒了他。(怎么搞的啦,我又睡着了?刚才所联系起来的那么些跟黄克莹有关的事情,难道又都是在做梦?)他呆呆地站了会儿,收拾了一下睡袍,去开门。门外站着的却是三姨太许同兰和黄克莹。哦,黄克莹?!黄……克……莹?三姨太说,我把侬送到地方了。我就不陪侬了。黄克莹略略侧转身,陪了个笑脸,轻轻应了声,谢谢侬。三姨太迟疑了一下,似乎还想叮嘱一句什么,想想也许觉得再说什么都多余,便回过头来,一本正经地对谭宗三说了声:“三先生,打扰侬了。还没困觉?”转身走了。“侬坐呀。坐呀。”也许是因为好长时间不见面的缘故,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到谭宗三房间里来,又是单独一个人,又是夜半更深,黄克莹突然变得相当拘谨。有点尴尬。谭宗三连连让了两回座,她好像都没听见似的,只是站在门槛前一步半的地方,不敢往里边走。这么晚了,还来“闯宫”,定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坐呀……坐呀……”谭宗三一阵高兴,一阵激动,又不免有点心慌。他不是没邀请过她到谭家花园来“白相”,“赏光”“迪雅楼”。但她都婉言拒绝了。“不要急。总有一天我会去的。”她总是笑眯眯地这样回答。“总有一天?侬这个‘总有一天’,是啥个概念?”他笑着问。“嘿……”她低下头笑笑,“比如,侬有一天不想理睬我了。那我就要进侬谭家花园去好好地看一看了。”“既然不理睬侬了,侬还要进谭家花园做啥?”“寻侬算账呀!”她突然格格地大笑起来。过一会儿,见他略显得有点沉闷起来,赶紧问:“哪能(怎么)了?真怕我寻侬算老账?算了算了。这账就记侬一百年吧。一百年后再跟侬算总账!”但今天,却在这么一个不合适的时间、由那么一位不合适的人带着(当然,这么晚,没有熟人带着,她也进不了谭家大门)。居然不请自来了,而且事先一点招呼都不打。她终于坐了下来。但还是拘谨。上身挺得很直。两只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小腹前面。在回答谭宗三那个“最近侬好啃”的问题时,还在悄悄地用眼角的余光打量这个本该她很熟悉的房间。她注意到那边博物架上非常醒目地陈放着一具石雕的美人鱼。一个北欧的女孩。很长很柔软的鱼身柔柔地盘曲着。一只手支撑在一块同样雕得十分光润的岩石上。另一只手揽住很长很柔软的头发,不让它遮住很忧郁的脸部和很沉静的眼睛。这具石雕,是他两一起在北四川路桥附近一家犹太人开的旧货店里看到的。当时两个人都很喜欢。都惊叫了一声。她说她喜欢她的柔美她的忧郁。他说他喜欢她像她。她愣了一下,反问:“啥地方像我?!”脸却微红起。但看得出,她为他认为她像她,而高兴。很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她又问过他很多次,我真的老像那个女孩吗?他还没看见过她这么不自信过。看到她突然不自信起来,他反而挺开心的。后来两个人还在玻璃橱窗前议论了许久。他说他要买她回去。她说,太贵了。他说,贵,怕啥。难得的嘛。买回去我就可以天天看到侬了。可惜下半身雕成了鱼的样子。要是把侬的一双脚也雕上去,就更精采了。这时,她忽然脸一红,啐了一口道,呸,黄人!不买了不买了。便推着谭宗三,匆忙离开了那爿小店。“黄人”是她发明的一个专用名词。意思跟“下作胚”相近。专用来笑嗔数落他的。不知道为什么,谭宗三平时还挺喜欢她这一声“专骂”的。每每听她数落这一声“黄人”,心里总隐隐地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但那天,却真让她搞懵了,被推出十来步,强行收住脚步,问她,我哪能(怎么)又是黄人了?她却只是红脸,不作答。谭宗三一定要去买。她一定不让买。后来,他忽然明白了,问,是不是因为那个女像全裸着的缘故?他叫道,那是条人鱼。她怎么能穿衣服呢?她依然红着脸说,那我不管。她太像我了。我就不能让侬买回家去,让侬身边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天天盯着她。我心里不舒服。但他后来独自又去了一趟,还是把“她”买了回来。不过,他也不愿让他身边那些杂七杂八的男人就这么看“她”。买回来后,便用一小条轻柔的白纱从“她”瘦削的肩上披裹下来,特别把那一对赤裸的初乳遮了起来。这时的黄克莹会意地瞟瞥了谭宗三一眼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去。谭宗三却略有些尴尬地回避了她这友好的一瞥。他当然是“心中有鬼”。因为在非常“无聊”、非常非常想念她的时候,他常常会悄俏揭开那条白纱,久久地呆看着那凝脂般的脸颊和幼笋般的初乳,还有那极其匀称的后背和圆润的肩头,甚至还会伸出一两根手指去轻轻地轻轻地触摸。摩挲。黄人……他常想,她说得真对。真好听。沉默。“侬吃茶呀。”“好的好的……”又是沉默。几分钟后,谭宗三终于搞清了黄克莹今晚破例找上门来的真正原因。她是来向他报告一个重要情况的。那次在梅家大宅跟经易门失之交臂后,她急于找到经易门,搞清一个疑问。她要搞清,那次经易门为什么急于见她,另外,前一阶段她和经易门之间,还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事,也使她急于要见到他。当时,她按经易门曾留给她的一个电话号码,给经易门打电话。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有一次,很晚很晚了,电话铃响了半天,咋地一声,总算有人来接了,却是个陌生的男人声,粗里粗气地告诉她,“经嘎里(姓经的家伙)老早就退房间了。侬搞啥搞?!”未等她再问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