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封信其实也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许许多多来信中对上司不满、跟丈夫不和、向社会反抗、同父母争执、与同学处不来……这种种人生普通现象抱怨的朋友们。让我们彼此共勉,期许自我的生命得到接近完美的展现,尽可能减少缺陷的心情,在心灵上脱离一层又一层的束缚,使得生命达到某种程度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并不是白白便能得来的,如果我们不提升——或说返璞归真,不痛下决心去调整局面,一切都是枉然。

圣经上说智慧,佛经上也说智慧,我多么愿意自己是一个追求真光的勇者,不怨怪客观环境的一切,尽力将生命的舵交给智慧之星的引导,航向无边无涯的广阔人生。

亲爱的朋友,包涵吧!尊重吧!这里面包括了对自己的那一份看重。偶尔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是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西班牙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我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即使要哭,也只在下午小哭一下,夜间要去看星,是没有时间哭的。再说,我还要去采果子呢。

许多来信,在这里做一个总回,同样性质的信,便不再另回了。敬祝

安康

三毛上



小朋友好

陈姐姐您好:

我们是一群爱看您文章的小朋友,第一次接触到您的文章,是老师印的补充文章:《悬壶济世》。经过老师的介绍,我们对您的文章很感兴趣,便把零用钱省下,跑遍书店搜罗您的作品。

大家最喜欢您的《撒哈拉的故事》,我们常想,沙漠这种物质文明缺乏的地方,您还能如此坚强的度过,想必是个很有毅力的人。

最近老师要我们进行一个“心灵的探访——拜访我所喜欢的作家”活动,我们恳切的希望能与您见面访谈,所剩时间不多,必须在六月以前完成访问工作,我们知道您很忙,但我们会尽力配合您的时间,敬祝健康快乐市师专附小五年一班学生林静玉、郑卓伦、吴彦璋、史宇豪、谭志宜、江旭敏、赖意如

亲爱的台北市师专附小五年一班的朋友:收到你们的来信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欢喜。各位想与我见面访谈,是我极大的光荣。

因为你们目前只是小学五年级,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我居住的地方与贵校的地区仍是远了些,如果小朋友们结队来看我,这一路的乘车、换车仍然是很费周章的,同时也会使我担心,又怕各位麻烦老师领路,浪费了老师的时间,是不敢当的。

想来想去,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我将自己送到贵校来,在贵校指定的地方,接受访问,这么一来,便不会劳师动众了。

这样的安排很可能使各位失去了一次远足的机会——我的家很远,十分抱歉。一切请各位安排,以上只是我的意见而已。

希望这一次“心灵的探访”能够使各位满意,我愿将我的心打扫干净,欢迎各位进来看看,而且,每一个心房都因为小朋友的来访而畅开,有问必答。

欢迎,欢迎!小朋友好!

三毛敬上



不会忘记你要的明信片

三毛:

我们是本家,我叫小禹,国中二年级学生,我最爱看您的《背影》,尤其是前两篇。

您的故事,常常都有些“离奇”,那些英国人真的把您留在拘留所?和您同时留在内的人都出来了吗?

克里斯和莫里是不是还和您有联络?这些人都很可怜又可爱。

回信时请给我在加纳利群岛的地址或台北您父母府上的地址好吗?我知道您常在国外走来走去,我有个请求,能不能在搭飞机时替我拿个航空明信片留作纪念。

请多保重身体,祝福您!

陈小禹

小禹:

我的确进过英国的拘留所,那儿的伙食相当丰富。同时间留在里面的人想必是出来了,因为这已是许多年前的往事了。

克里斯来过台湾看我,一共两次,在去年。他正在用极少极少的金钱环游世界。

莫里目前好似在日本东京,四年前通过信便没有音讯了。

我目前住在台湾,加纳利群岛只是一幢空房子而已。今年六月又会去坐飞机,一定记住你要航空明信片。问题是,飞机上的明信片通常只是一架飞机照片,不如旅行的时候替你买有风景或人物的,你说要两张,我觉得太少了,十张好吗?

你的地址我记在通讯簿中带着,不会忘记,可是要等出国了才能替你办事。

我也祝福你,亲爱的小妹妹。

三毛上

又及:你给我的来信没有邮票也没有地址,看来是丢在我父母家信箱中的,那么你不是已经知道我的地址了吗?



如何死得其所

陈阿姨:

我很喜欢您的书,主要是朴实自然,又没有啥大道理,不知您自己发现了吗?(小弟也喜欢您的书,他的原因是:对话多。)

最近《华视新闻杂志》有了您的消息,很高兴见到您的生活图片,只不过搞不清为何叫您“谜样的女人”?

上至大伯母,下至我们,都等您回信,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一个问题;三毛是真的死了吗?其实,死也没什么好怕,只是没有死得其所。

李恩伟

李小弟弟:

谢谢你的来信。

我的书的确没有大道理,这一点自己也知道的,与你的看法十分相似,很喜欢你有同样的发现。

至于《华视新闻杂志》中一篇访问叫我——“谜样的女人”,你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他们为何如此说。事实上,大人的头脑和小孩子长得不一样,我们却又知道得很切实,那就是:大人们总有本事将很简单的人和事想成特别复杂。你说是谁比较聪明?

你问三毛是不是“死”了,信中你将死字涂得又大又深,看得令人失笑。好孩子,如果要复杂的回答你,我可以说出例如精神死了而躯体活着,或者名存而实亡等等曲折的句子来吓唬你,可是我不说,我只说三毛没有死,不然这封信就不会写出来了。

你又说:死也没什么好怕,只是没有死得其所。这个句子真是好,令人深思。谢谢!

我很喜欢听你说说:三毛如何死才叫死得其所?如果在这件事情上——三毛当死的场所——有什么宝贵的意见,我是乐于听从的。

亲爱的小弟弟,你的来信使我十分快活,感谢你的关心。祝你

继续快活下去

三毛敬上



不讲了

三毛:

上次的信怕你没收到,或是看了第一行就顺手丢到垃圾桶去了,所以现在再写第二封。

虽然我们从未见面,我和你也无亲无故,但邀请一个真性情的人来与我们说话,如果你是我,相信你也会试试看。我是以一个私人的身份先邀请你的,因为系上的同学都不相信请得动你,我想朋友何必说要互相认识,冥冥默默之中,有人会在报端上注意你的踪迹,听你的故事,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不会吝啬给予社会一点关爱吧?

陈政佳

政佳:

我从不将任何人的来信丢做垃圾处理,这种事情不顺手,不可以做的。

问题是,许多来信因为转信地址不一,由收信到拆信的时间便会拖长,再说有的时候我不在台湾,便要等回台时才会看见了。

你的第一封来信和第二封是同时开启的。

谢谢你想到我,要我去贵校和同学们见面,我不必想理由才答复你,因为理由本身就是存在的——我不能来。要求见面的信实在太多了,见面是必须时间的,这很难,因为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而我们也只能有七八九十年可以生存。

我不吝啬给这个世界一点温暖,也尽力在做了,无论做得周不周到,自问已经尽了全力。只因本身太渺小,能做的也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做不成什么大事,时间也不够用。

有时候我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总是耻于向人启口,事实上因为每天的工作压力太大,睡眠时间极少,体力和脑力已经透支了很多很多,如果再不休息,只有病倒下来。在这种情形之下,实在不能再和任何人见面,才能完全休息。请你了解我,包涵我好吗?

今年下半年我便不再教书了,因为身体实在不好。对于这份本身爱之如命的工作和学生都得暂时放下,这里面必然有我说不出的无可奈何与力不从心,请你试着了解我的苦衷好吗?

能见面的时候必然会见面的,现在真的是不行。目前我一直渴想的便是睡觉睡觉再睡觉,可是时间不太够,不能睡。谢谢你对我的友情,这种友情,心里承受了很多很多,却无法回报,想起来也是很遗憾的。

对不起,我将给你的回信另外发表在《明道文艺》上,也是同时答复了许多类似的来信,以后这一类的信,便不再回复了。

我们做一个不见面而在心灵上相通的朋友好不好?祝安康

朋友三毛上



说朋道友

亲爱的朋友:

离国半年,来信积压了许多,“信箱”停顿数月,十分抱歉。这几天将书信做了分类,这一期不再单独回信,只想将部分相同的信件在这里做一个总答复,因为性质是一样的。许多青年朋友来的全是长信,信中愁烦、伤心、失望、愤怒的原因都是因为视为至爱的好友改变了态度,或辜负了情意等等、等等。在此我们谈的是友谊中所发生的变化,而不是指爱情类的情感那一类书信。

对于“朋友”这两个字,事实上定义很难下,它比不得“天地君亲师”那么明确而了然,因此所谓朋友,在认知和接受上都必然难免主观。

我总以为,朋友的相交,最可贵在于知心,最不可取的,在于霸占或单方强求。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朋友的可贵,就在于自由。”这句话是深得我心的。

青年人交友,出于一片热切之心,恨不能朝朝暮暮,生死相共。这种出发点是可以欣赏而且了解的,因为人类常常觉得内心荒凉,期望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而青年朋友许多心事羞于向父母启口,朋友便成为极为重要而急切的精神寄托,这也是十分合理的心态。

问题是,当人一旦忘记了距离的“极重要”和“必需”时,太过亲密的交往,往往将朋友这一个随时可能改变的关系,弄成复杂,甚而难堪。

总结所有的来信,对于朋友的失望,大半来自对方所言、所行达不到自己对他所要求的标准。而我却认为,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点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权利。

古人一再的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实在是不错的。那就有如住在小河边,每日起居中听见水中白鹅戏绿波,感到内心欢悦,但不必每一分钟都跑到门口去老看那条河。因为河总是在的。

朋友的聚散离合,往往与时间,空间都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人的大环境改变了的时候,内心也是会有变化的。老友重逢,如果硬要对方承诺小学同窗时说的种种痴话,而以好朋友的身份向对方索取这份友情的承诺,在处事上便不免流于幼稚和天真,因为时空变了,怨不得他人无力。

再来说大部分的来信,其中多多少少涉及友谊之后而产生的金钱关系。虽说好友有通财之义,但是急难时,总得等对方首先提出愿意相助,才叫不强人所难。如果情感真切,而对方不能以金钱支助,他人可能有本身的困难或对金钱处理的态度,不能因为受拒而怪责那是不够朋友。一个好朋友,首先必须为对方设想,金钱之事,能不接触,是最体谅朋友的一种行为。除非生死大事实在走投无路,可开口商借。但如芝麻小事或要朋友一同“上会”被拒,该怪责的当是自己,不是他人。

也有来信中说,被朋友出卖了,一再告诫不可说给第三者听的秘密,告诉了朋友,因而传扬开去,使人窘迫。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识人不精,也是自己出卖了自己。这也愤怒不得,谁让你忘了“见人只说三分话”这句谚语的真理呢?反过来说,不做见不得人之事,一生光明坦荡,哪来的秘密叫人给传了出去会受到难堪?一个没有秘密的人,当然很少,如果实在是有,又想倾诉,那就请静心看看对方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心存怀疑,便不要一时冲动脱口而出,悔之不及。

更有来信说,自己对待朋友出自一片真心,想不到对方并未以真心回报,因而十分痛苦,甚而痛骂朋友狼心狗肺等等。这些来信中,“想不到”三字用得最多。这不能怪别人,只怪自己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人情世故都“没有想到”,他人不是自己,我们要精准的控制自己都难,更何况控制另一个人?

也有一些优柔寡断性格的来信,说明自己正与一群朋友同流合污,又下不了决心脱离那个圈子,请问三毛要怎么办?我说,就这么办,跳出那条污水河,比如壮士断腕,起初可能麻烦,事后想想,幸亏下了决心,不然失足千古,是不得一再拖延的。一个影响不好的人,不能叫朋友,只能叫敌人。当然,也不必去跟敌人对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快走快走,迟了来不及了。

更有来信说,对于某个死缠烂打的朋友实在极不欣赏,苦于情面或怜悯,不忍深拒,因而感觉感受束缚,又不能告诉对方,怕对方受伤。这种处理,实在是小看了他人,高抬了自己。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没有他我活不下去”。人,在本身体内自有韧性与生命力,不会因为朋友疏远而去跳河,了不得十分悲伤,但时间久了,也是会过的。我们实在不必为对方想得太多,而低估了对方失友之后的再生。不会死的,请对方自己处理去吧。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热热闹闹庆喜事,花好月更圆。朋友之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不必对方开口急急自动相助。朋友中之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所谓知心也。知心朋友,偶尔清谈一次,没有要求,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口舌,相聚只为随缘,如同柳絮春风,偶尔漫天飞舞,偶尔寒日飘零。这个“偶尔”便是永恒的某种境界,又何必再求拔刀相助,也不必两肋插刀,更不谈死生相共,都不必了。这才叫朋友。

话说回来,朋友到了某种地步,也是有恩有情的,那便不叫朋友,叫做“情同手足”,手足已入五伦之内,定义和付出当然又不同了。

两性之间的朋友,万一一方有了婚姻,配偶不能了解这份友谊而生误会,那么只有顾及家庭幸福,默默退出,不要深责。人间“不得已”的事情不是只有这一样,如果深爱朋友,必须以对方幸福为重,不再来往,才叫快乐。

男女之间,以纯友情转化为爱情,也未曾不可,相知又相爱,同组家庭,两全其美,不也很好?何必犹豫呢?

其实,天地可以称朋友,爱民为民的一国之君也是某种朋友,父母手足试试看,也有可能亦亲亦友,老师学生之间也能够亦师亦友,这也是教学相长。

如果能和自己做好朋友,这才最是自由。这种朋友,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说了那么多,这封信实在不算是答复,只是很愉快的写出了对朋友的观点而已。

谢谢各位来信给我的灵感。三毛上



愧疚感

亲爱的通信朋友:

各位的来信,实在是宝贵的。信中所谈的问题,有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本身也有的种种迷茫和困境。这一次信件分类中,想谈谈“愧疚”的主题,这样的来信,也是占多数的。

大凡心存歉疚的人,在本质上往往偏向躁急性格。做出来的事,说过了的话,甚而伤害到某一个人,在事情发生时的心态与事情过后的再思,往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