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唐书-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吏六人,内阍史二十人,内掌扇十六人,内给使无常员,小给使学生五十人,
掌固四人。凡无官品者,号曰内给使,掌诸门进物之历;内阍史,掌承传诸门,
出纳管钥;内掌扇,掌中宫繖扇。)
△奚官局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奚隶、工役、宫官之品。宫人病,
则供医药;死,给衣服,各视其品。陪陵而葬者,将作给匠户,卫士营冢,三品
葬给百人,四品八十人,五品六十人,六品、七品十人,八品、九品七人;无品
者,敛以松棺五钉,葬以犊车,给三人。皆监门校尉、直长涖之。内命妇五品
以上无亲戚者,以近冢同姓中男一人主祭于墓;无同姓者,春、秋祠以少牢。(
有书令史三人,书吏六人,典事、药童、掌固各四人。)
△内仆局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中宫车乘。皇后出,则令居左、
丞居右,夹引。(有书令史二人,书吏四人,驾士百四十人,典事八人,掌固八
人。驾士掌习御车舆、杂畜。)
○内府局
令二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掌中藏宝货给纳之数,及供灯烛、
汤沐、张设。凡朝会,五品已上及有功将士、蕃酋辞还,皆赐于庭。
(有书令史二人,书吏、典史,掌固各四人,典事六人。)
△太子内坊局
令二人,从五品下;丞二人,从七品下。掌东宫閤内及宫人粮禀。坊事五人,
从八品下。(初,内坊隶东宫。开元二十七年,隶内侍省,为局,改典内曰令,
置丞。坊事及导客舍人六人,掌序导宾客;閤帅六人,掌帅阍人、内给使以供其
事;内阍人八人,掌承诸门出入管钥,内繖扇、灯烛;内厩尉二人,掌车乘。
有录事一人,令史三人,书令史五人,典事二人,驾士三十人,亭长、掌固各一
人。)
典直四人,正九品下。掌宫内仪式导引,通传劳问,纠劾非违,察出纳。
○内官
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
(唐因隋制,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昭仪、昭容、
昭媛、脩仪、脩容、脩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婕妤九
人,正三品;美人四人,正四品;才人五人,正五品;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六尚,亦曰诸尚书,正三品;
二十四司,亦曰诸司事,正四品;二十四典,亦曰诸典事,正六品;二十四掌,
亦曰诸掌事。龙朔二年,置赞德二人,正一品;宣仪四人,正二品;承闰五人,
正四品;承旨五人,正五品;卫仙六人,正六品;供奉八人,正七品;侍栉二十
人,正八品;侍巾三十人,正九品。咸亨复旧。开元中,玄宗以后妃四星,一为
后,有后而复置四妃,非典法,乃置惠妃、丽妃、华妃,以代三夫人;又置六仪、
美人、才人,增尚宫、尚仪、尚服三局。诸司诸典,自六品至九品而止。其后复
置贵妃。)
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各一人,正二品。掌教九御四德,率
其属以赞后礼。
美人四人,正三品,掌率女官脩祭祀、宾客之事。才人七人,正四品,掌叙
燕寝,理丝枲,以献岁功。
○宫官
△尚宫局
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皆如之。掌导引中宫,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
凡六尚事物出纳文籍,皆涖其印署。(有女史六人,掌执文书。)
司记二人,正六品;二十四司皆如之。掌宫内文簿入出,录为抄目,审付行
焉。牒状无违,然后加印。典记佐之。典记二人,正七品;二十四典皆如之。掌
记二人,正八品;二十四掌皆如之。
司言、典言各二人,掌承敕宣付,别钞以授司阍传外。掌言二人,掌宣传,
外司附奏受事者,奏闻;承敕处分,则录所奏为案记。(有女史四人。)
司簿、典簿、掌簿各二人,掌女史以上名簿。禀赐,则品别条录为等。(有
女史六人。)
司闱六人,掌诸閤管钥。典闱、掌闱各六人,掌分涖启闭。(有女史四人。)
△尚仪局
尚仪二人,掌礼仪起居。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
司籍、典籍、掌籍各二人,掌供御经籍。分四部,部别为目,以时暴凉。教
学则簿记课业,供奉几案、纸笔,皆预偫焉。(有女史十人。)
司乐、典乐、掌乐各四人,掌宫县及诸乐陈布之仪,涖其阅习。(有女史
二人。)
司宾、典宾、掌宾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受名以闻。宴会,则具品数以授尚
食;有赐物,与尚功涖给。(有女史二人。)
司赞、典赞、掌赞各二人,掌宾客朝见、宴食,赞相导引。会日,引客立于
殿庭,司言宣敕坐,然后引即席。酒至,起再拜;食至,亦起。皆相其仪。
彤史二人,正六品。(有女史二人。)
△尚服局
尚服二人,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
司宝二人,掌神宝、受命宝、六宝及符契,皆识其行用,记以文簿。典宝、
掌宝各二人,凡出付皆旬别案记,还则朱书注入。(有女史四人。)
司衣、典衣、掌衣各二人,掌宫内御服、首饰整比,以时进奉。(有女史四
人。)
司饰、典饰、掌饰各二人,掌汤沐、巾栉。凡供进,识其寒温之节。(有女
史二人。)
司仗、典仗、掌仗各二人,掌仗卫之器。凡立仪卫,尚服率司仗等供其事。
(有女史二人。)
△尚食局
尚食二人,掌供膳羞品齐。总司膳、司酝、司药、司饎。凡进食,先尝。
司膳二人,掌烹煎及膳羞、米面、薪炭。凡供奉口味,皆种别封印。典膳、
掌膳各四人,掌调和御食,温、凉、寒、热,以时供进则尝之。(有女史四人。)
司酝、典酝、掌酝各二人,掌酒醴酏饮,以时进御。(有女史二人。)
司药、典药、掌药各二人,掌医方。凡药外进者,簿案种别。(有女史四人。)
司饎、典饎、掌饎各二人,掌给宫人饩食、薪炭,皆有等级,受付则
旬别案记。(有女史四人。)
△尚寝局
尚寝二人,掌燕见进御之次叙,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
司设、典设、掌设各二人,掌床帷茵席铺设,久故者以状闻。凡汛扫之事,
典设以下分视。(有女史四人。)
司舆、典舆、掌舆各二人,掌舆辇、繖扇、文物、羽旄,以时暴凉。典舆
以下分察。(有女史二人。)
司苑、典苑、掌苑各二人,掌园苑莳植蔬果。典苑以下分察之。果熟,进御。
(有女史二人。)
司灯、典灯、掌灯各二人,掌门閤灯烛。昼漏尽一刻,典灯以下分察。(有
女史二人。)
△尚功局
尚功二人,掌女功之程,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
司制、典制、掌制各二人,掌供御衣服裁缝。(有女史二人。)
司珍、典珍、掌珍各二人,掌珠珍、钱货。(有女史六人。)
司彩、典彩、掌彩各二人,掌绵彩、缣帛、丝枲。有赐用,则旬别案记。
(有女史二人。)
司计、典计、掌计各二人,给衣服、饮食、薪炭。(有女史二人。)
宫正一人,正五品;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二人,正七品。宫正掌戒令、
纠禁、谪罚之事。宫人不供职者,司正以牒取裁,小事决罚,大事秦闻。(有女
史四人。阿监、副监,视七品。)
○太子内官
良娣二人,正三品;良媛六人,正四品;承徽十人,正五品;昭训十六人,
正七品;奉仪二十四人,正九品。
司闺二人,从六品;三司皆如之。掌导引妃及宫人名簿,总掌正、掌书、掌
筵。
掌正三人,从八品,九掌皆如之。掌文书出入、管钥、纠察推罚。(有女史
三人。)
掌书三人,掌符契、经籍、宣传、启奏、教学、禀赐、纸笔。(有女史三人。)
掌筵三人,掌幄帟、床褥、几案、舆繖、汛扫、铺设。
司则二人,掌礼仪参见,总掌严、掌缝、掌藏。
掌严三人,掌首饰、衣服、巾栉、膏沐、服玩、仗卫。(有女史三人。)
掌缝三人,掌裁纫、织绩。(有女史三人。)
掌藏三人,掌财货、珠宝、缣彩。
司馔二人,掌进食先尝,总掌食、掌医、掌园。(有女史四人。)
掌食三人,掌膳羞、酒醴、灯烛、薪炭、器皿。(有女史四人。)
掌医三人,掌方药、优乐。(有女史二人。)
掌园三人,掌种植蔬果。(有女史二人。)
卷四十八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
○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
恶,中丞为之贰。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
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
中书、门下也。大事奏裁,小事专达。凡有弹劾,御史以白大夫,大事以方幅,
小事署名而已。有制覆囚,则与刑部尚书平阅。行幸,乘路车为导。朝会,则率
其属正百官之班序,迟明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押班,侍御史颛举不如法者。
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后,朝朔望。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
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号九参官;五品以
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参官。弘文、崇文馆、国子监学生四时参。凡诸
王入朝及以恩追至者,日参。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袴褶以朝;五品以上有
珂,蕃官及四品非清官则否。凡朝位以官,职事同者先爵,爵同以齿,致仕官居
上;职事与散官、勋官合班,则文散官居职事之下,武散官次之,勋官又次之;
官同者,异姓为后。亲王、嗣王任文武官者,从其班,官卑者从王品;郡王任三
品以下职事者,居同阶品之上。非任文武官者,嗣王居太子太保之下,郡王次之,
国公居三品之下,郡公居从三品之下,县公居四品之下,侯居从四品之下,伯居
五品之下,子居从五品之上,男居从五品之下。以前官召见者,居本品见任之上,
以理解者,居同品之下。本司参集者,以职事为上下。文武三品非职事官者,朝
参名簿,皆称曰诸公。凡出,不逾四面关则不辞见。都督、刺史、都护既辞,候
旨于侧门。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初拜,以表让。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诸司长
官,谢于正衙,复进状谢于侧门。两班三品以朔望朝,就食廊下,殿中侍御史二
人为使涖之。(高宗改治书侍御史中丞,以避帝名;龙朔二年,改御史台曰宪
台,大夫曰大司宪,中丞曰司宪大夫。武后文明元年,改御史台曰肃政台。光宅
元年,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寻命左台兼察州
县。两台岁再发使八人,春曰风俗,秋曰廉察,以四十八条察州县。两台御史,
有假、有检校、有员外、有试,至神龙初皆废。景云三年,以两台望齐,纠举苛
察,百僚厌其烦,乃废右台。延和元年复置,岁中以尚书省隶左台,月余而右台
复废。至德后,诸道使府参佐,皆以御史为之,谓之外台;复有检校、里行、内
供奉,或兼或摄,诸使下官亦如之。会昌初,升大夫、中丞品。东都留台,有中
丞一人、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御史三人;元和后,不置中丞,以
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主留台务,而三院御史亦不常备。)
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掌纠举百寮及入閤承诏,知推、弹、杂事。凡三司
理事,与给事中、中书舍人更直朝堂。若三司所按而非其长官,则与刑部郎中、
员外郎、大理司直、评事往讯。弹劾,则大夫、中丞押奏。大事,法冠、朱衣、
纁裳、白纱中单;小事常服。久次者一人知杂事,谓之杂端,殿中监察职掌、进
名、迁改及令史考第,台内事颛决,亦号台端。次一人知公廨。次一人知弹。分
京城诸司及诸州为东、西:次一人知西推、赃赎、三司受事,号副端;次一人知
东推、理匦等,有不纠举者罚之;以殿中侍御史第一人同知东推,莅太仓出纳;
第二人同知西推,莅左藏出纳。号四推御史。只日,台院受事;双日,殿院受事。
次侍御史一人,分司东都台。凡御史以下遇长官于路,去戴下马,长官敛辔止之。
出入行止,殿中以下视以为法,先后有罚。入朝,则与殿中侍御史随仗分入,东
则居侍中、黄门侍郎、给事中之次,西则居中书令、侍郎、舍人之次,各居中丞、
大夫下。每一人东向承诏五日,有旨召御史,不呼名则承诏者出。乐彦玮为大夫,
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承诏一人,阙则殿中承乏。监察御史分日直朝堂,入自侧
门,非奏事不至殿庭;正门无籍;天授中,诏侧门置籍,得至殿庭;开元七年,
又诏随仗入閤。分左右巡,纠察违失,左巡知京城内,右巡知京城外,尽雍、洛
二州之境,月一代,将晦,即巡刑部、大理、东西徒坊、金吾、县狱。搜狩,则
监围,察断绝失禽者。其后,以殿中掌左右巡;寻以务剧,选用京畿县尉。又置
御史里行使、侍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唐法,殿中侍御史迁拜及职事,与侍御史钧。开元以降,权属侍御史,而殿中兼
知库藏、宫门内事。故事,御史台不受讼,有诉可闻者略其姓名,托以风闻。其
后,御史嫉恶者少,通状壅绝。十四年,乃定授事御史一人,知其日劾状,题告
事人姓名。其后,宰相以御史权重,建议弹奏先白中丞、大夫,复通状中书、门
下,然后得奏。自是御史之任轻矣。建中元年,以侍御史分掌公廨、推、弹,自
是杂端之任轻矣。元和八年,命四推御史受事,周而复始,罢东西分日之限。(
隋末,废殿内侍御史;义宁元年,承相府置察非掾二人;武德元年,改曰殿中侍
御史;龙朔元年,置监察御史里行;武后文明元年,置殿中里行,后亦颛以里行
名官;长安二年,置内供奉。)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受事发辰,核台务,主公廨及户奴婢、勋散官
之职。录事二人,从九品下。(有主事二人。台院有令史七十八人,书令史二十
五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二人。殿院有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八人。察院有计史三
十四人,令史十人,掌固十二人。)
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掌殿庭供奉之仪,京畿诸州兵皆隶焉。正班,
列于閤门之外,纠离班、语不肃者。元日、冬至朝会,则乘马、具服、戴黑豸升
殿。巡幸,则往来门旗之内,检校文物亏失者。一人同知东推,监太仓出纳;一
人同知西推,监左藏出纳;二人为廊下食使;二人分知左右巡;三人内供奉。
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
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支使。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
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