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曾国藩家书-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到分关、田单,我于家中毫无补益而得此厚产,惟有学早三
    爹,频称多多谢而已。

        ·敬沅弟曰:劳苦最多,好心好报。又敬沅弟日:才大心细,家
    之功臣。

        云:俭以养廉,直而能忍。又赠沅弟云:入孝出忠,亲师取友。

澄侯、沅甫两弟左右:

    昨初四日发去一缄,声明俊四即日送书归去。兹交俊四篾篓一担,内殿板初印
《十三经注疏》一部,端砚一方,《圣教序》帖一本,耕织图墨一匣,皆许仙屏所
送者。墨似是御府所赐,应是戴中堂家之物。沅弟前京之墨并非佳品,兹以此墨赠
流。《圣教序)以给纪泽儿,纪泽好作字,此帖即属难得者。他屏送此四物,皆罕
见之珍,渠北上时,余当有以酬之。此外送余各书无甚格者,皆未寄回,即存营看
也。《注疏》余用油纸包过,应可不汗坏。·

    [又廿四日书云:]

    十五日接弟情,知沅弟初一日移新宅,贺贺。吾弟以孝友之本,立宏大之规,
气魄远胜阿兄,或者祖、父之泽,得吾弟而门乃大乎?余之贺礼:御赐福字一个
(即去冬所赏者),红缎对一付,书十种(现尚未配定),兰十盆(愿弟之子孙众
多也),明年正月再专妥人送回。·

    [又十年正月廿四日书云:]

    沅弟信中有分关、田单,一一读悉,我于家中毫无补益而得此厚产,亦惟学早
三爹,频称“多多谢”而已。余敬澄弟几杯酒,曰。劳苦最多,好心好报。又敬沅
弟八杯酒,曰:才大心细,家之功臣。……都要吃个满斟硬刮。祖考妣改葬事竟能
于去冬办到,何其神速也!

    余贺澄弟迁居,亦系御赐福字一个,红缎对一付,挂屏二付,桌椅全堂(内桐
木桌二十张,太师椅三十张,平头椅三十张,凳六十条。仍用嫁装之法,女家出
钱,请男家自行代做代漆)。自营中带回之件,且俟二月与送沅弟之件一并专人送
回。

    叔父大人病已渐愈否?正月四日寄回之辽东参曾试服否?

    此间军事如常。目下贼以全力上趋,官军三万馀人似尚不足制贼,实深焦灼。
季弟于廿二日太湖城下开仗,尚属平安,来信寄阅,余已屡信属弟不轻出队矣。·

    [又十年二月廿四日书云:]

    余前思办红缎对为两弟贺仪,后访查红缎极不上墨,乃改为冷金笺对。赠澄弟
云:“俭以养廉,誉治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赠沅弟云:“入孝出忠,光
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各件均交盛四带归。对在长沙校,想三月下旬乃
可到也。·

                    致诸弟  咸丰十年三月廿四日宿松

        ·雨参鹿茸,享福稍早,而作气本弱,亦属无可如何。服补药虽
    多,仍当常常静坐,不可日日外出,两脚流星不落地。

        ·唢呐、吃酒二事,须早早戒之,不可开此风气。学射最足保
    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澄侯、沅甫两弟左右:

    澄弟服补剂而大愈,甚幸甚幸!丽参、鹿茸虽享福稍早,而体气本弱,亦属无
可如何。否生平颇讲求借福二字之义,近来亦补药不断,且菜蔬亦比往年较著,自
愧享用太过,然亦体气太弱,不得不尔。胡润帅、李希庵常服辽参,则其享受更有
过于余者。澄弟平日太劳伤精,唢呐伤气,多酒伤脾。以后戒此三事,而常服补
剂,自可日就痊可。丽参、鹿茸眼毕后,余可再寄,不可间断,亦不可过多,每早
服二钱可也。

    家中后辈子弟个个体弱,唢呐、吃酒二事须早早戒之,不可开此风气。学射最
足保养,起早尤干企妙方、长寿金丹也。·

    [又闰三月十四日书云:]

    澄弟所跋对联,甚为妥协。服补药虽多,仍当常常静坐,不可日日外出,两脚
流星不落地。一则保养身体,二则教训子侄,至嘱至嘱。·

                    致四弟  咸丰十年闰三月廿九日宿松

        ·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有八字诀曰:考宝早扫书蔬鱼
    猪。即敬奉祖先,周旋亲邻,起早,扫屋,读书,种菜,养鱼,养猪
    八事。

        ·八字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法,是厚
    望也。

澄侯四弟左右:

    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
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回“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
者,祖先条把,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她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时
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
此数端最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此言虽涉谐谑,
而拟即写屏上,以祝贤弟夫妇寿辰,使后世子孙知吾兄弟家教,亦知吾兄弟风趣
也。·

    [又四月十四日书云:]

    前述祖父之德,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教弟,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
字,则家中子弟有所取法,是厚望也。·

    [又五月十四日书云:]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横写人字,下用小字注出,此法最好,余必遵办,其次
叙则改为“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致沅弟  咸丰十年四月廿二日宿松

        ·金陵大营溃败,大局决裂,殊不可问。此次出外,无一愧悔,
    此时若死,除文章未成之外,实已毫发无憾。

        ·弟在军中,望以爱民之急,时时与养兵说及,庶胜则可以立
    功,败亦不至造孽。当此大乱之世,吾辈立身行间,最易造孽,亦最
    易积德也。

沅弟左右:

    苏州阊门外民房十馀里,繁华甲子天下。此时乃系金陵大营之逃兵溃勇,先行
焚烧劫抢,而贼乃后至。兵犹火也,弗戢自焚,古人洵不余欺。弟在军中,望常以
爱民诚恳之意、理学迂阔之语时时与养兵说及,庶胜则可以立功,败亦不至造孽。
当此大乱之世,吾辈立身行间,最易造孽,亦最易积德。吾自三年初招勇时,即以
爱民为第一义。历年以来,纵未必行得到,而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个字,尤悔颇
寡。家事承沅弟料理,绰有馀裕,此时若死,除文章未成之外,实已毫发无憾,但
怕畀以大任,一筹莫展耳,沅弟为我熟思之。

    [前此十四日与澄弟书云:]

    金陵大营于闰月十六日溃退镇江,旋复退守丹阳。廿九日丹阳失守,和春、何
桂清均由常州近至苏城外之浒关,张国(木梁)不知下落。苏州危如垒卵,杭州亦
恐再失,大局决裂,殊不可问。余此次出外两年,于往年末了之事概无甚懊悔,可
东可西,可生可死,襟怀甚觉坦然,吾弟尽可放心。
曾国藩文集 
书信(二)



  致诸弟(38封)
  谕诸儿(37封)
  致夫人(1封)
  寄侄(1封)
  谕儿妇(1封)

    致诸弟(38封)

                  致四弟  咸丰十年四月廿四日宿松

        ·近日江浙军事大变,皖北各军必有分接之命。余听天由命,或
    皖北或江南无所不可,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
    恨,斯为大幸。

        ·家中之事,望贤弟力为主持,切不可日趋奢华。子弟不可学大
    家口吻,动辄笑人寒村鄙陋,日习于骄纵也。
 
澄侯四弟左右:

    近日江浙军事大变,东南大局一旦瓦裂,皖北各军必有分接江浙之命,非胡润
帅移督两江,即余往视师苏州。、二者苟有其一,则日下此间三路过兵之局不能不
变。抽兵以援江浙,又恐顾此而失彼;赋若得志于江浙,则江西之急如近在眉睫。
吾意劝湖南将能办之兵力出至江西,助访江西之北界,免致江西糜烂后湖甫专防东
界,则劳费多而无及矣,不知湖南以吾言为然否?左季高在余管住二十馀日,昨已
归去,渠尚肯顾大局,但与江西积怨颇深,恐不愿帮助耳。沅弟、季弟新围安庆,
正得机得势之际,不肯舍此而他适。余则听天由命,或晚北或江南无所不可,死生
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恨,斯为大幸。

    家中之事,望贤弟力为主持,切不可日趋于奢华。子弟不可学大家口吻,动辄
笑人之鄙陋,笑人之寒村,日习于骄纵而不自知,至戒至瞩。弟身体全好否?两足
流星落地否?众目疾近日略好,有言早洗面水泡洗二刻即效,比试行之,话请放
心。·

                     致诸弟 咸丰十年九月廿四目祁门

        ·军事之败,巨室之财。非傲即增,二者必居其一。

        ·天下古今之席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分之才人,皆以一
    傲字致败。

        ·余家后辈,只做过大,未做过小,骄傲之气入于膏育而不自
    觉,吾深以为虑。

沅弟、季弟左右;

    恒营专人来,接弟各一情并季所寄予鱼,喜慰之至。久不见此物,两弟各寄一
次,从此山人足鱼矣。

    沅弟以我切责之缄,痛自引咎,惧蹈危机而思自进于谨言慎行之路,能如是,
是弟终身载福之道,而吾家之幸也。季弟信亦平和温雅,远胜往年傲岸气象。

    吾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进京故馆,十月廿八早侍祖父星冈公于阶前,
请回:“此次进京,求公教训。”星冈公曰:“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
的,但不可傲。满把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遗训不远,至今尚如耳
提面命。今吾谨述此语话诫两弟,总以除傲字为第一义。唐虞之恶人口“丹朱
傲”,曰“象傲”;桀纣之无道,曰“强足以拒谏,辨足以饰非”,曰‘’谓已有
天命,渭敬不足行”,皆傲也。吾自八年六月再出,即力戒惰字以儆无恒之弊,近
来又力戒傲字。昨日徽州未败之前,次青心中不免有自是立见。既败之后,余益加
猛省: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
其一。

    余于初六日所发之摺,十月初可奉谕旨。余若奉旨派出,十日即须成行。兄弟
远别,未知相见何日,惟愿两弟戒此二字,并戒各后辈常守家规,则余心大慰
耳。·

    [前此廿三日与沅弟书云:]

    弟军中诸将有骄气否?弟日内默省,傲气少平得几分否?天下古今之庸人,皆
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凡事皆然,
愿与诸弟交勉之。

    此次徽贼窜浙,若浙中失守,则不能免于吴越之痛骂,然吾但从傲惰二字痛下
工夫,不问人之骂与否也。·

    [又十月初四日书云:]

    季弟赐纪泽途费太多。余给以二百金,实不为少。余在京十四年,从未得人二
百金之赠,余亦未尝以此数赠人,虽由余交游太寡,而物力艰难亦可概见。余家后
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骄傲之气入
于膏盲而不自觉,吾深以为虑。前函以傲字箴规两弟,两弟不深信,犹能自省自
赐;若以傲字诰诫子侄,则全然不解。盖自出世以来,只做过大,并未做过小,故
一切茫然,不似两弟做过小,吃过苦也。·

    [又十月廿四日与澄弟书云:]

    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逸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
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

                       致四弟  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祁门

        ·家中买田起屋,余心大为不安,不持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
    鬼亦是不安。访贤弟切莫玉成黄金堂买田起屋,弟若听我我便感激,
    若不听我我便恨尔。世界若太平,我家断不怕没饭吃;若大局难挽,
    则田产愈多受祸愈烈,亦何益之有哉?

澄侯四弟左右:

    八月片四发去之信,至今未接复信,不知弟在县已回家否?余所改书院图已接
到否?图系就九弟原稿改正,中间添一花园。以原图系“点文章……一个板板”
也。余所改规模太崇闳,当此大乱之世,兴造过于壮丽,殊非所宜,恐劫数未满,
或有他虑,弟与邑中诸位贤绅熟商。去年沅弟起屋太大,余至今以为隐虑,此事又
系沅弟与弟作主,不可不慎之于始。弟向来于盈虚消长之机颇知留心,此事亦当三
思,至嘱至嘱!

    祁门老营安稳,余身体亦好,惟京城信息甚坏,皖南军务无起色,且愧且愤。
家事有弟照料,甚可放心,但恐黄金堂买田起屋,以重余之罪戾,则寸心大为不
安,不特生前做人不安,即死后做鬼也是不安。特此预告贤弟,切莫玉成黄金堂买
田起屋。弟若听我,我便感激尔;弟若不听我,我便恨尔。但令世界略得太平、大
局略有挽回,我家所不怕没饭吃。若大局难挽,劫数难逃,则田产愈多指摘愈众,
银钱愈多抢劫愈甚,亦何益之有哉?嗣后黄金堂如添置田产,余即以公牍捐于湘乡
宾兴堂,望贤弟子万无陪我于恶。·

                    致四弟  咸丰十年十二月廿四日祁门

        ·星冈公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我兄弟亦宜略法此
    意。天下情地信增之人,曾见有一家不败者乎?

        ·我家大小老幼,几乎无人不药,无药不贵。补药吃出毛病,又
    服原药;展转差误,不至大病大弱不止。劝弟少停药物,专用饮食调
    养。

澄侯四弟左右:

    弟病日就痊愈,至慰至幸。惟弟服药过多,又坚嘱泽儿请医守治,余颇不以为
然。吾祖星冈公在时,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此三者,弟必能一一记
忆。今我辈兄弟亦宜略法此意,以绍家风。今年“白玉堂”做道场一次,“大夫
第”做道场二次,此外祷祀之事,闻亦常有,是不信僧巫一节,已失家风矣。买地
至数千金之多,是不信地仙一节,又与家风相背。至医药,则合家大小老幼,见于
无人不药,无药不贵。送至补药吃出毛病,则又服凉药以攻伐之;阳药吃出毛病,
则又服阴药以清润之;展转差误,不至大病大弱不止。弟今年春间多服补剂,夏末
多眼凉剂,冬间又多眼清润之剂。余意欲劝弟少停药物,专用饮食调养。泽儿虽体
弱,而保养之法,亦惟在慎饮食节嗜欲,断不在多眼药也。地私、僧巫二者,弟向
来不甚深信,近日亦不免为习俗所移,以后尚祈卓识坚定,略存祖父家风为要。天
下信地、倍僧之人,曾见有一家不败者乎?·

                    致四弟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祁门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
    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贤弟欲戒子侄
    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

        ·欲去骄气.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请字,总以不晏起
    为第一义。

澄侯四弟左右:

    腊底由九弟处寄到弟信并纪泽十一月十五七日等语,具悉一切。

    弟子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
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