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喻世明言-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阵,要拿刘汉宏。汉宏着了忙,急叫:“先锋何在?”旁边一将应声道:“先锋

在此!”手起刀落,斩汉宏于马下。把刀一招,钱镠直杀入阵来,大呼:“降者

免死!”五千人不战而降,陆萃自刎而亡。斩汉宏者,乃顾全武也。正是:

有谋无勇堪资画,有勇无谋易丧生。必竟有谋兼有勇,伫看百战百成功。

董昌看见斩了刘汉宏,大开城门收军。钱镠引顾全武见了董昌,董昌大喜!

即将汉宏罪状申奏朝廷,并列钱镠以下诸将功次。那时朝廷多事,不暇究问,乃

升董昌为越州观察使,就代刘汉宏之位;钱镠为杭州刺史,就代董昌之位;钟明、

钟亮及顾全武俱有官爵。钟起将亲女嫁与钱镠为夫人。董昌移镇越州,将杭州让

与钱镠。钱公、钱母都来杭州居住,一门荣贵,自不必说。

却说临安县有个农民,在天目山下锄田,锄起一片小小石碑,镌得有字几行。

农民不识,把与村中学究罗平看之。罗学究拭土辨认,乃是四句谶语。道是:

“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一点巽峰起,五百年间出帝王。”后

面又镌“晋郭璞记”四字。罗学究以为奇货,留在家中。次日,怀了石碑,走到

杭州府,献与钱镠刺史,密陈天命。钱镠看了,大怒道:“匹夫造言欺我?合当

斩首!”罗学究再三苦求,方免。喝教乱棒打出,其碑就庭中毁碎。原来钱镠已

知此是吉谶,合应在自己身上。只恐声扬于外,故意不信。乃见他心机周密处。

再说罗学究被打,深恨刺史无礼,好意反成恶意。心生一计,“不若将此碑

献与越州董观察,定有好处。”想:“此碑虽然毁碎,尚可凑看。”乃私赂守门

吏卒,在庭中拾将出来。原来只破作三块,将字迹凑合,一毫不损。罗平心中大

喜,依旧包裹石碑,取路到越州去。行了二日,路上忽逢一簇人,攒拥着一个十

二三岁的孩儿。那孩子手中提着一个竹笼,笼外覆着布幕,内中养着一只小小翠

鸟。罗平挨身上前,问其缘故。众人道:“这小鸟儿,又非鹦哥,又非鸜鹆,

却会说话。我们要问这孩子买他玩耍,还了他一贯足钱,还不肯。”话声未绝,

只见那小鸟儿,将头颠两颠,连声道:“皇帝董!皇帝董!”罗平问道:“这小

鸟儿还是天生会话?还是教成的?”孩子道:“我爹在乡里砍柴,听得树上说话,

却是这畜生。将栖竿栖得来,是天生会话的。”罗平道:“我与你两贯足钱,卖

与我罢。”孩子得了两贯钱,欢欢喜喜的去了。罗平捉了鸟笼,急急赶路。

不一日,来到越州,口称有机密事,要见察使。董昌唤进,屏开从人,正要

问时,那小鸟儿又在笼中叫道:“皇帝董!皇帝董!”董昌大惊!问道:“此何

鸟也?”罗平道:“此鸟不知名色,天生会话,宜呼曰‘灵鸟’。”因于怀中取

出石碑,备陈来历:“自晋初至今,正合五百之数。方今天子微弱,唐运将终。

梁、晋二王,互相争杀。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钱塘原是察使创业之地,

灵碑之出,非无因也。况灵鸟吉祥,明示天命。察使先破黄巢,再斩汉宏,威名

方盛,远近震悚。若乘此机会,用越、杭之众,兼并两浙。上可以窥中原,下亦

不失为孙仲谋矣。”原来董昌见天下纷乱,久有图霸之意;听了这一席话,大喜

道:“足下远来,殆天赐我立功也。事成之日,即以本州观察相酬。”于是拜罗

平为军师,招集兵马;又于民间科敛,以充粮饷。命巧匠制就金丝笼子,安放

“灵鸟”,外用蜀锦为衣罩之。又写密书一封,差人送到杭州钱镠,教他募兵听

用。

钱镠见书,大惊道:“董昌反矣。”乃密表奏朝廷。朝廷即拜钱镠为苏、杭

等州观察。于是钱镠更造杭城,自秦望山至于范浦,周围七十里。再奉表闻,加

镇海军节度使,封开国公。董昌闻知朝廷累加钱镠官爵,心中大怒,骂道:“贼

狗奴,敢卖吾得官耶?吾先取杭州,以泄吾恨。”罗平谏道:“钱镠异志未彰,

且新膺庞命,讨之无名。不若诈称朝命,先正王位。然后以尊临卑,平定睦州,

广其兵势。假道于杭,以临湖州。待钱镠不从,乘间图之;若出兵相助,是明公

不战而得杭州矣。又何求乎?”董昌依其言,乃假装朝廷诏命,封董昌为越王之

职,使专制两浙诸路军马,旗帜上都换了越王字号。又将灵碑及灵鸟宣示州中百

姓,使知天意。民间三丁抽一,得兵五万,号称十万,浩浩荡荡,杀奔睦州来。

睦州无备,被董昌攻破了。停兵月余,改换官吏;又选得精兵三万人,军威甚盛。

自谓天下无敌,谋称越帝。征兵杭州,欲攻湖州。钱镠道:“越兵正锐,不可当

也,不如迎之。待其兵顿湖州,遂乘其弊,无不胜矣。”于是先遣钟明卑词犒师,

续后亲领五千军马,愿为前部自效。董昌大喜!行了数日,钱镠伪称有疾,暂留

途中养病。董昌更不疑惑,催兵先进。有诗为证:

勾践当年欲豢吴,卑辞厚礼破姑苏。董昌不识钱镠意,犹恃兵威下太湖。

却说钱镠打听越州兵去远,乃引兵而归。挑选精兵千人,假做越州军旗号,

遣顾全武为先锋,来袭越州。又分付钟明、钟亮,各引精兵五百,潜屯余杭之境。

分付:“不可妄动。直待董昌还救越州时节,兵从此过,然后自后掩袭。他无心

恋战,必获全胜。”分拨已定,乃对宾客钟起道:“守城之事,专以相委。越州

乃董贼巢穴,吾当亲往观变。若巢穴既破,董昌必然授首无疑矣。”乃自引精兵

二千,接应顾全武军马。

却说顾全武打了越州兵旗号,一路并无阻碍,直到越州城下。只说催趱攻城

火器,赚开城门。顾全武大喝道:“董昌僣号,背叛朝廷。钱节使奉诏来讨,大

军十万已在城外矣。”越州城中军将,都被董昌带去,留的都是老弱,谁敢拒敌?

顾全武径入府中,将伪世子董荣及一门老幼三百余人,拘于一室,分兵守之。恰

好杭州大军已到,闻知顾全武得了城池,整军而入,秋毫无犯。顾全武迎钱镠入

府。出榜安民已定,写书一封,遣人往董昌军中投递。书曰:“镠闻:天无二日,

土无二王。今唐运虽衰,天命未改。而足下妄自矜大,僣号称兵。凡为唐臣,谁

不愤疾?镠迫于公义,辄遣副将顾全武率兵讨逆。兵声所至,越人倒戈。足下全

家,尽已就缚。若能见机伏罪,尚可全活。乞早自裁,以救一家之命。”

却说董昌攻打湖州不下,正在帐中纳闷。又听得灵鸟叫声:“皇帝董,皇帝

董!”董昌揭起锦罩看时,一个眼花,不见灵鸟,只见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在金

丝笼内挂着。认得是刘汉宏的面庞,唬得魂不附体,大叫一声,蓦然倒地。众将

急来救醒,定睛半晌,再看笼子内,都是点点血迹,果然没了灵鸟。董昌心中大

恶,急召罗军师商议,告知其事。问道:“主何吉凶?”罗平心知不祥之兆,不

敢直言,乃说道:“大越帝业,因斩刘汉宏而起。今汉宏头现,此乃克敌之征也。”

说犹未了,报道:“杭州差人下书。”董昌拆开看时,知道越州已破,这一惊非

小。罗平道:“兵家虚虚实实,未可尽信。钱镠托病回兵,必有异谋,故造言以

煽惑军心,明公休得自失主张。”董昌道:“虽则真伪未定,亦当回军,还顾根

本。”罗平叫将来使斩讫,恐泄漏消息。再教传令:“并力攻城!”使城中不疑,

夜间好办走路。是日,攻打湖州,至晚方歇。捱到二更时分,拔寨都起。骁将薛

明、徐福各引一万人马先行,董昌中军随后进发,却将睦州带来的三万军马,与

罗平断后。湖州城中见军马已退,恐有诡计,不敢追袭。

且说徐、薛二将,引兵昼夜兼行,早到馀杭山下。正欲埋锅造饭,忽听得山

凹里连珠炮响,鼓角齐鸣,钟明、钟亮两枝人马,左右杀将出来。薛明接住钟明

厮杀,徐福接住钟亮厮杀。徐、薛二将,虽然英勇,争奈军心惶惑,都无心恋战;

且昼夜奔走,俱已疲倦,怎当虎狼般这两枝生力军?自古道:“兵离将败。”薛

明看见军伍散乱,心中着忙,措手不迭,被钟明斩于马下。拍马来夹攻徐福,徐

福敌不得二将,亦被钟亮斩之。众军都弃甲投降。二钟商议道:“越兵前部虽败,

董昌大军随后即至,众寡不敌。不若分兵埋伏,待其兵已过去,从后击之。彼知

前部有失,必然心忙思窜,然后可获全胜矣。”当下商量已定,将投降军众纵去,

使报董昌消息。

却说董昌大军正行之际,只见败军纷纷而至。报道:“徐、薛二将,俱已阵

亡。”董昌心胆俱裂,只得抖擞精神,麾兵而进。过了余杭山下,不见敌军,正

在疑虑。只听后面连珠炮响,两路伏兵齐起,正不知多少人马!越州兵争先逃命,

自相蹂踏,死者不计其数。直奔了五十余里,方才得脱。收拾败军,三停又折一

停,只等罗平后军消息。谁知睦州兵虽然跟随董昌,心中不顺。今日见他回军,

几个裨将商议,杀了罗平,将首级向二钟处纳降,并力来追董昌。董昌闻了此信,

不敢走杭州大路,打宽转打从临安、桐庐一路而行。

这里钱镠早已算定:预先取钟起来守越州,自起兵回杭州,等候董昌。却教

顾全武领一千人马,在临安山险处埋伏,以防窜逸。董昌行到临安,军无队伍。

正当爬山过险,却不提防顾全武一枝军冲出。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

直撞,逢人便杀,大喝:“降者免死!”军士都拜伏于地,那个不要性命的,敢

来交锋?董昌见时势不好,脱去金盔、金甲,逃往村农家逃难,被村中绑缚献出。

顾全武想道:“越兵虽降,其势甚众,怕有不测。”一刀割了董昌首级,以绝越

兵之意。重赏村农。正欲下寨歇息,忽听得山凹中鼓角震天。尘头起处,军马无

数而来。顾全武道:“此必越州军后队也。”绰刀上马,准备迎敌。马头近处,

那边拥出二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钟明、钟亮,为追赶董昌到此。三人下马相

见,各叙功勋。是晚,同下寨于临安地方。次日,拔寨都起。行了二日,正迎着

钱镠军马。

原来钱镠哨探得董昌打从临安远转,怕顾全武不能了事,自起大军来接应。

已知两路人马,都已成功,合兵回杭州城来。真个是:喜孜孜鞭敲金镫响,笑吟

吟齐唱凯歌回。顾全武献董昌首级,二钟献薛明、徐福、罗平首级。钱镠传令:

向越州监中取董昌家属三百口,尽行诛戮,写表报捷,此乃唐昭宗皇帝乾宁四年

也。

那时中原多事,吴越地远,朝廷力不能及。闻钱镠讨叛成功,上表申奏,大

加叹赏。锡以铁券、诰命,封为上柱国、彭城郡王,加中书令。未几,进封越王。

又改封吴王。润、越等十四州,得专封拜。此时钱镠志得意满,在杭州起造王府

宫殿,极其壮丽。父亲钱公已故,钱母尚存,奉养宫中;锦衣玉食,自不必说。

钟氏册封王妃;钟起为国相,同理政事;钟明、钟亮及顾全武俱为各州观察使之

职。

其年大水,江潮涨溢,城垣都被冲击。乃大起人夫,筑捍海塘,累月不就。

钱镠亲往督工,见江涛汹涌,难以施功。钱镠大怒,喝道:“何物江神?敢逆吾

意!”命强弩数百,一齐对潮头射去,波浪顿然敛息。不勾数日,捍海塘筑完,

命其门曰候潮门。

钱镠叹道:“闻古人有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耳。”乃择日往临安,

展拜祖父坟茔,用太牢祭享。旌旗鼓吹,振耀山谷。改临安县为衣锦军,石鉴山

名为衣锦山。用锦绣为被,蒙覆石镜,设兵看守,不许人私看。初时所坐大石,

封为衣锦石;大树封为衣锦将军,亦用锦绣遮缠。风雨毁坏,更换新锦。旧时所

居之地,号为衣锦里,建造牌坊。贩盐的担儿,也裁个锦囊韬之,供养在旧居堂

屋之内,以示不忘本之意。杀牛宰马,大排筵席,遍召里中故旧。不拘男妇,都

来宴会。其时,有一邻妪,年九十余岁,手提一壶白酒,一盘角黍,迎着钱镠,

呵呵大笑,说道:“钱婆留今日直恁长进,可喜,可喜!”左右正欲么喝,钱镠

道:“休得惊动了他。”慌忙拜倒在地,谢道:“当初若非王婆相救,留此一命,

怎有今日?”王婆扶起钱镠,将白酒满斟一瓯送到,钱镠一饮而尽;又将角黍供

去,镠亦啖之。说道:“钱婆留今日有得吃,不劳王婆费心,老人家好去自在。”

命县令拨里中肥田百亩,为王婆养终之资。王婆称谢而去。

只见里中男妇毕集,见了钱镠蟒衣玉带,天人般妆束,一齐下跪。钱镠扶起,

都教坐了,亲自执觞送酒。八十岁以上者,饮金杯;百岁者,饮玉杯。那时饮玉

杯者,也有十馀人。钱镠送酒毕,自起歌曰:

三节还乡挂锦衣,吴越一王驷马归。天明明兮爱日挥,百岁荏兮会时稀。

父老皆是村民,不解其意,面面相觑,都不做声。钱镠觉他意不欢畅,乃改

为吴音再歌。歌曰:

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长在我侬心子里,我侬断不忘记你。

歌罢,举座欢笑,都拍手齐和。是日,尽欢而罢。明日又会,如此三日,各

各有绢帛赏赐。开赌场的戚汉老已故,召其家,厚赐之。仍归杭州。

后唐王禅位于梁,梁王朱全忠改元开平,封钱镠为吴越王,寻授天下兵马都

元帅。钱镠虽受王封,其实与皇帝行动不殊,一般出警入跸,山呼万岁。据欧阳

公《五代史·叙》说,吴越亦曾称帝改元,至今杭州各寺院有天宝、宝大、宝正

等年号,皆吴越所称也。自钱镠王吴越,终身无邻国侵扰,享年八十有一而终,

谥曰武肃。传子元瓘,元瓘传子佐,佐传弟俶。宋太祖陈桥受禅之后,钱俶来朝。

到宋太宗嗣位,钱俶纳土归朝,改封邓王。钱氏独霸吴越凡九十八年,天目山石

碑之谶,应于此矣。后人有诗赞云:

将相本无种,帝王自有真。昔年盐盗辈,今日锦衣人。

石鉴呈形异,廖生决相神。笑他皇帝董,碑谶枉残身。

第二十二卷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荷花桂子不胜悲,江介年华忆昔时。天目山来孤凤歇,海门潮去六龙移。

贾充误世终无策,庾信哀时尚有词。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是西施。

这一首诗是张志远所作。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

相自谓太平,纵情佚乐,士大夫赏玩湖山,无复恢复中原之志,所以末一联诗说

道:“莫向中原夸绝景,西湖遗恨是西施。”那时,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青山四围,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说不尽许多景致。苏东坡学士有诗云: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两相宜。”因此群臣耽山水之乐,忘社稷之忧,恰

如吴宫被西施迷惑一般。

当初吴王夫差宠幸一个妃子,名曰西施,日逐在百花洲、锦帆泾、姑苏台,

流连玩赏。其时有个佞臣伯嚭,逢君之恶,劝他穷奢极欲,诛戮忠臣,以致越兵

来袭,国破身亡。今日宋朝南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