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婶,四妹的耳朵近来不大灵。我们有时候对她说话,声音小了,她也不大听得见,”淑华看见淑贞受了冤屈,连忙替她解释道。

觉新带着惊愣的怜悯的眼光看淑贞。

“明明好好的耳朵,又不是聋子,怎么会听不见?三姑娘,你快莫要信她的话!”沈氏摇摇头不信地说。

“五婶,四妹的耳朵的确有病,有时还流脓,”淑华关心地解释道。她有点不相信坐在椅子上带怒说话的女人会是淑贞的母亲。

“好,你现在还会装病了,”沈氏不理睬淑华,却望着淑贞骂道,她的眼睛冒出火,好象要烧毁淑贞的脸似的。她突然站起来命令道:“我现在也没有精神跟你多说,我们回屋去。”

淑贞求助地看了看淑华和觉新,她的眼泪象线似地沿着脸颊流下来。

“真没有出息。眼泪水就象马尿那样多。骂都没有骂道,你就哭起来了,”沈氏鄙夷地说,一面逼着淑贞跟她一路回屋去。

淑贞虽然希望留在这个房间里,但是看见觉新和淑华都不能够给她帮忙,她只得默默地跟着她的母亲走出去了。淑华气得半晌才说出话来:“真是个妖怪!我不晓得她究竟有没有心心肝!四妹一定会死在她的手里头。”但是沈氏已经走出了过道,不能够听见淑华的咒骂了。

觉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淑华惊奇地看觉新,恼恨地抱怨道:“大哥,你也不帮忙说句话?你就让她这样折磨四妹。”

“我有什么办法呢?在这个时候跟五婶说话,等于自己找上门去碰钉子。你不晓得,她受了四婶她们的气,刚才还流过眼泪,”觉新叹道。

“她受她的气,跟四妹又有什么相干?”淑华辩驳道。她把觉新望了一回,忽然烦躁地责备他说:“你总说没有办法。什么事情你都没有办法!你从来不想个办法!”


 第二十八章

初九日上午袁成居然把郑国光请到高家来了。

这对于觉新的确是意外的事情,他本来并没有存多大的希望。他看见国光,自然先说几句普通的应酬话,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国光一见觉新,那张方脸马上变成了粉红色,而且短短的颈项似乎也变硬了,说话也显得很吃力。

“我这两天很忙。不过令表妹的事情这回一定办妥。地已经买定了。请大表哥放心,”国光口吃地道歉说。

“这倒不紧,我也晓得办这件事情要费很多时间。不过家舅还有点小事情要请表妹夫过去谈谈,”觉新温和地说。

“我想改天再到岳父那边去。今天来不及了。家严要我出来办一件要紧事,”国光连忙推辞道,他不愿意到周家去。

觉民从外面走进客厅来。他向国光打了一个招呼,便对觉新说:“大哥,轿子已经预备好了,现在动身吗?”

“不过一点小事,花不了多少工夫,表妹夫现在去一趟也好,省得家舅久等,”觉新坚持地邀请道,就站了起来。

“表姐夫去去也不要紧,我也陪你去,”觉民带笑地说。他看见国光受窘的样子,心中暗暗高兴。

国光还要说拒绝的话,但是他急得结结巴巴地说不出一句清楚的话来。他终于跟着觉新弟兄走出了客厅。

三乘轿子把他们送到了周家。周家已经从袁成的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周老太太和陈氏兴奋地等候着。周伯涛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烦躁地翻看他时常翻读的《礼记》。

觉新、觉民两人陪着国光去见周老太太。陈氏也在周老太太的房里。国光只得装出虚伪的笑容向她们请了安,而且敷衍地进了几句闲话。周伯涛仍旧躲着不肯出来。周老太太差翠凤去把他唤来了。

“惠儿的灵柩,在莲花庵停了大半年了。那个地方不大清静,我不放心。上回姑少爷答应这具月初四下葬,”周老太太原先希望周伯涛出来向国光提蕙的事情,但是她看见周伯涛来了以后去只顾同国光讲些闲话,她对她这个顽固的儿子断了念,忍耐不住,便开口向国光提出来,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国光打岔了。

“家严说初四日期太近,恐怕预备不周到,所以改期在年底,”国光很有礼貌地说。

“这倒也不错,那么我们都放心了,”周伯涛满意地说,他想拿这句话来结束这个问题。

“放心?”周老太太突然变了脸色说,“我只求蕙儿的棺木早点入土,也不必麻烦亲家公预备什么,蕙儿没有这个福气!”

“妈不要误会姑少爷的意思,”周伯涛自作聪明地向她的母亲解释道:“亲家公倒是一番好意。”

“我并没有误会!我又没有跟你说话!”周老太太厉声骂道。周伯涛想不到他的母亲会当着国光的面骂他。他又羞惭,又害怕,便埋下头不敢作声了。

国光也变了脸色,他坐在凳子上身子不住地摇晃,显出心神不宁的样子。他勉强替自己辩护道:“婆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没有一天忘记蕙的事情。这件事没有办好,我永不会放心。”

“姑少爷心肠太好了,这真是蕙儿哪世修得的福气!”陈氏冷笑地说:“不过听说她在莲花里头,棺材上堆满了灰尘,还结了蜘蛛网,也没有看见一个人去照料。姑少爷现在已经这样忙,将来续弦以后恐怕更没有工夫来管蕙儿的事。不瞒姑少爷,我们实在不放心。我就只有这一个女儿,她在生我没有给她一点好处。她死后我不能够让人家这样待她。”她说到最后一句,禁不住一阵感情的袭击,声音有点嘶哑了,便闭了嘴。

周伯涛把眼光射在陈氏的脸上,不高兴地咳了一声嗽。但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说话。

“我并没有这种心思。我绝没有这种心思。我怎么能够让灵柩永久放在庙里头?岳母,你老人家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国光红着脸惶惑地辩解道。他不住地摇摆他的方脸,好象她希望用姿势来增加他这番真诚的表白。

“庙里头无主的灵柩多得很!不过,姑少爷,你放明白点,我不能让你们这样待蕙儿!”陈氏呜咽地责备国光道。她又指着国光说下去:“姑少爷,做人要有点良心。我问你,蕙儿嫁到你们府上做媳妇,哪些地方得罪了你们?你们就这样待她!这些狠心事情你们都做得出来!”

“太太!”周伯涛不耐烦地带怒插嘴道。

“岳母怎么能说这种话?我不明白你这是什么意思!”郑国光恼羞成怒地站起来说,他打算趁这个机会走开。

“大哥,你说话。你不说我就要说了,”觉民在旁边低声怂恿觉新道。

觉新觉得他不能够再沉默了,马上站起来望着国光正色地说:“伯雄,请坐下,我还有话跟你说。我们今天凭良心讲,你也太对不起蕙表妹。她在世时的那些事我们都不说了。她死了,你应不该这样对待她。你把她的灵柩放在庵里不下葬,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一财推托,一再拖延。你明明答应过我初四下葬。现在又说改到年底。到年底问你,你又会说明年。你的话哪个还信得过?今天请你来,要你给我们一个确定的日期,要你给我们一个凭据,”觉新愈说愈动气,他的话愈说愈急,他把脸都挣红了。

“我拿不出什么凭据!”国光厚着脸皮抵赖地说。他也装出生气的样子。其实他心里很空虚。

“明轩,你这话说得太重了,我看凭据倒是用不着的,”周伯涛不满意的干涉觉新道。

“岳父的话有道理,到底是岳父见识高,”国光顺着周伯涛的语气称赞道。这一来不仅气坏了觉新和觉民,而且把周老太太和陈氏也气得脸色又变青了。

周老太太气冲冲地望着周伯涛骂道:“我还没有死!这些事没有你管的!你给我马上滚开!”她停了一下,看见周伯涛还没有走,又骂道:“我不要你在我屋里。我给你说,从今天起,蕙儿的事情,不准你开一句腔!你再出什么主张,不管你的儿子有那么大了,我也要打烂你的嘴巴!这好多年我也受够你的气了。你不要以为我还会让你再这样胡闹下去。不是你,蕙儿哪儿会死得那样惨!”

周伯涛象一个被解除了武装的败兵似地,一声不响黑着脸垂头丧气地走了出去。他瞥见枚少爷夫妇站在窗下偷听里面谈话,更不好意思,连忙躲进自己的房里去了。

觉新看见周伯涛失败地走了,他感到一阵痛快。但是他又痛苦地、懊悔地想起了周老太太的话。他想:你要是早几年就象这样强硬,蕙表妹怎么会死?

国光听见周老太太的话,又看见周伯涛走了出去,他的脸上现出的惧怕和沮丧的表情,他不敢作声了。他一时想不到应付的办法,只得无精打采地坐下去。

房里的空气仍然是十分紧张。众人都不作声,沉默重重地压着每个人的心。他们好象在等待一个痛快的爆发。

“大哥,还是你来说,快点把事情弄清楚,”觉民低声催促觉新道。

觉新点点头。他觉得自己还有勇气,便也坐了下来,两只眼睛威逼地望着国光。接着他又说:“伯雄,你不能够再抵赖。你今天应当给我们一个凭据。你要答应下个月里头把蕙表妹的灵柩下葬。”

“下个月里头有好日子,我翻过黄历,”周老太太插嘴道。

“我身边什么东西都没有。我哪儿有什么凭据?”国光惶惑地说。他现在仍然想不出一个躲闪的办法。

“这儿有纸有笔,你写个字据,”觉民忽然命令似地插嘴说;他侧头吩咐那个丫头:“翠凤,你去把笔墨砚台拿来。”

“写字据?我不会写!”国光吃惊地说。他看看觉民,觉民的坚定的眼光更搅乱了他的心,他张惶地推辞道。

“大舅说你是当代奇才。哪儿有一张字据也不会写的道理!”觉民冷笑道。“表姐夫,你不要欺负周家人肖,大舅又糊涂,我们高家还有人。”

“姑少爷,我问你,你们把蕙儿的灵柩丢在莲花庵不葬,究竟存着什么心思?蕙儿在你们府上又没有失礼的地方,你们为什么这样恨她?”陈氏带怒地质问道。

“存什么心思?大舅母,你还不知道?他们分明是看不起周家。不然,又不是没有钱,哪儿有媳妇死了不葬的道理?”觉民愤愤不平地接口说。

“伯雄,你不能够这样欺负人,你应该有一点良心,”觉新带着悲愤地说:“你如果再想抵赖,你不写个字据,我们决不放松你。你要打官事,我们也愿意奉陪。”

国光的那颗犯了罪似的心经不起这些话的围攻,他快要屈服了。但是仍然努力作最后的挣扎,他还想到一个主意,又逃遁地说:“这是家严的意思,我作不了主,等我回去禀过家严,再来回话。”

“这点小事情表姐夫是可以作主的。表姐夫答应了,太亲翁自然没有话说。就是因为你一再抵赖,说话不算数,我们才要你写字据。你不写字据,我们便不能够相信你,”觉民板起脸反驳道。他的憎恶的眼光仿佛要刺穿国光的心似的。

国光没有办法逃避了。他的心乱起来,他不能够保护自己,便屈服地说:“我写,我写。”这时翠凤已经把纸、笔、观台拿来了。他只得摊开纸,提起笔。但是他的脑子里有的只是一些杂乱的思想,它们很快地来,又很快地去,去了又来。他不能够清楚地抓住其中的任何一个。然而四周那些敌视的眼睛又不肯把他放松。他不得不勉强在纸上写出一些字。他本来就不能够驾驭文字,这时他连斟酌字句的余裕也没有了。虽然他写了一两句便停笔思索,但是结果写出来的还是些似通非通的文句。不过意思却是很明白:他答应在下一个月以内一定把蕙的灵柩下葬,而且日期决定后还要通知周家。

“这个要得吗?”国光把字条递给觉新。觉新接过来低声念了一遍,轻蔑地看了国光一眼,心里想:“这就是大舅眼中的奇才!”他把字条递给周老太太,一面说:“外婆,你看要得要不得?“

周老太太又把字条递给陈氏看,陈氏看了以后,又递给觉民。觉民的脸上浮出了得意的微笑。他看完了字条,便对觉新说:“大哥,就这样办罢。这个字条就交给外婆收起来,”他把字条交还到周老太太的手里。

“那么我可以走了?”国光站起来胆怯地望着觉新说。

觉新和觉民交换了一瞥眼光,然后带笑地对国光说,“现在没有事情了。外婆还有什么话吗?”他望了望周老太太。

“我没有话说了。姑少爷既然答应,我们也就满意了。不过今天把姑少爷请来耽搁了这么久,我心里很不安,”周老太太换了温和的、客气的调子。

“翠凤,你快出去招呼提姑少爷的轿子,”觉新也站起来,吩咐翠凤道。

国光仿佛得救似地脸上现出了喜色。他不愿意在这里多留一分钟,连忙告辞走了。觉新、觉民两人把他送到大厅。他们一路上没有说一句话。觉民看见国光缩着颈项,偏着头,红着脸的滑稽样子,差一点要笑出声来。

觉新兄弟回到周老太太的房里,那个老妇人含着眼泪感谢觉新道:“大少爷,真亏得你。不然蕙儿的尸骨真会烂在破庙里头了。”

觉新眼圈一红,埋下头来,声音颤抖地说:“这是二弟想的主意。我怕伯雄还会反悔……”

“外婆,你放心,他一定不会反悔,”觉民保证似地接口说:“伯雄跟周家并没有仇恨,蕙表姐在时也没有得罪过他。他为什么一定不肯把蕙表姐下葬呢?我看全是大舅自己弄出来的事。大舅过于巴结郑家了。今天若是依着大舅的意思,又会得不到结果。”觉民说出最后两句话,感到一阵痛快。他并不憎恨那个人,却痛恨那个人所做出的种种事情。

觉新抬起头惊讶地看了觉民一眼。但是周老太太老意外地回答道:

“我也是这样想。什么事情都是他弄糟的。他害了蕙儿还不够,枚娃子这一辈子又给他断送了。唉,这只怪我自己。我当初如果明白一点,又何至于弄出这些事情……”

悔恨的表情突然飘上了她的衰老的面颜。


 第二十九章

一天午后淑华坐在自己房中看书,忽然听见窗外厨房里起了一阵吵闹,原来厨子老谢在跟四房的杨奶妈吵架。她自语道:“真讨厌!每天总有些事情吵得你不安宁。”她不想去管它,努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但是不行,这本地理教科书念起来不容易上口,她静不下心来,无法把书中的大意装进脑子里去。厨房里的吵闹不断地妨害她,房里的闷热更增加了她的烦躁。

绮霞从外面走进来。她看见淑华捧着书,便惊讶地说:“三小姐,亏得你还有本事看书。他们吵得真叫人心焦。”

“绮霞,他们为什么事情吵架?”淑华顺口问道,便把书阖起来。

“他们什么话都骂得出来,一点也不害羞,”绮霞不满意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谢师傅跟杨奶妈说笑,不晓得怎么样就骂起来了。杨奶妈素来就很神气,四老爷、四太太都喜欢她,我们都惹她不起。她动不动就开口骂人……”

“你不要说了。你快去把四小姐请来,”淑华打岔地说。绮霞应了一声。淑华又说:“我在大少爷屋里头等她。”

“我晓得,”绮霞答道,便转身走出去。但是走到房门口,她又掉转头来说:“三小姐,刚才太太吩咐过黄妈等一会儿熬洋菜要做‘冰粉儿’了。”

“你快去,看你这样贪吃,”淑华晒笑地催促道。

绮霞走了以后,淑华望了望手里的教科书,迟疑了一下。忽然一句极下贱的骂人话从厨房里飞过来。她吃了一惊,但是她马上决定了。她把眼光从书上掉开,把书丢在桌子上,安静地走出房去。

淑华刚刚走进过道,一个人忽然从后面跑来。那个人跑得很快,而且他是从外面转弯进来的,所以他没有留意到淑华,把她撞了一下。

淑华眼睛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