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统照文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薮遣簧懈』湮锾逦囊玻虻泵鞒抟话愦美壑埃朴诿栊醇氨砬椋势渌胧澜缑纭栋慕逃贰ⅰ睹啾弧芳白宰镀轿菰游摹返龋林钊诵纳窕砣唬挠杏辔叮缂淙耍缂涫乱病6〕笠院螅四旯眩壬胗嗤萦诨Γ送囊允卦脊し颍朔Ф颉M胀嘤Γ巳胀∠嗔使右婷堋O壬鷤I处蜗室,与夫人相对,晏如也。节衣,缩食,渴饮,饿餐,初尚勉强而行之,后竟困而行之,以至于死。敌人屡以利诱之,不动,乃加威胁,羁囚十余日,不屈,无如之何,乃释出,坦然如故,其坚贞如此。初闻寇降,大喜,既而渐不如望,乃复闷闷矣。先生性耿介,一生无请托,且戆直,能为人之畏友。体素健硕,今才周甲,宜不至遽萎,然自中年后,凡事皆悲观,以悲观之人,生衰乱之世,自必心常郁结,易致疾病,且生平嗜酒成癖,老来借酒浇愁,更易伤生。此适与余相反,余素乐天,兴至方欢,可大饮,亦可不饮,故不为酒困。此先生之所以少我一岁,而先我而逝世。呜呼!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国历四月二十三日即旧历三月二十二日,先生以病卒于沪,享寿六十有一。临终时,只以弘一大师遗物保存事相付托,无他语。卒后二十一日,其子若孙遵遗嘱举行火化于法藏寺。 
赞曰:上穷见节义,岁寒知后凋。夏先生曩曾不见谅于俗人,而今当无间言矣。若能以先生清介之风,推之于人人,则举世非人之事,皆可廓而清之矣。今也,长松(经)先折,晚晴(李)继寂,而先生又已逝矣!高山无语,流水不回,人往风微,吾谁与归? 

(经亨颐先生长松山房及弘一大师晚晴院皆在上虞白马湖边与先生平屋为邻。) 

一九四六年五月 

 仇恨


威尔士以为在有“现代国家”以前,统治着人群间之关系的是仇恨。这正如中国的旧语,说历史是一部相斫书一样,不过威尔士生当现代所见所论更为广远而已。但“现代国家”不是一例也被仇恨织成密网,把人类的智慧,诸般生活,套得细密,拴得坚牢,连一面的活路也不给开出来吗?其实,党派、种族、国家,彼此的仇恨正是“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一方固是借了科学的力量使人类的文化焕然改观,但也因为工具的发明,与真正文化的动力不能调谐,不能互相资助,反而造出多少世界的悲剧;也因此“仇恨”的种子随风播扬,随地萌发,有时真令我们对于所谓人类的价值与互助的精神,从根本上引起疑问。这是科学的赐予么?否!是工业革命后必经的历阶么?否!是人类伦理的破产么?否!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答语所能包括无遗的。 
野心、暴厉的欲求、夸大,经济制度的不平等,过度的心理与生理的激刺,都是造成现代人类“仇恨”的因由之一,而最大的关键是人类的文化教育走入暗途。 
杀、掠、虐待、夺娶势力的逼迫,无限度的肉体享受与精神上的疯狂,虽是自古来已经逃不开这样公例,但近代文化教育或直接,或间接却是督促、鼓励、指导全人类向这方奔跑。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现实;当然,我们不能在恶力之下泯灭了思感;当然,在现时少有高谈细论人类根本问题的余裕。 
但想到这个问题,证之于耳闻目睹的种种事,除却用群体的大力与团结的精神使之消灭外,在未来,我们要怎样永远消除人类社会的“仇恨”心理,怎样在正途上提高人类的智慧,与改善妒忌、专擅、强暴、残酷的行为,这确是每一 个文化工作者应加一番思索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们不仅在目前的千辛万苦中不沮丧,不畏难,不消极,我们也应该为未来的人类光明努力! 
不只为自己的利害要冲破前途的黑暗,更应寻求人类的真正福利为世界“树之风声”。 
在未来,我们应把人类相斫的魔手投于荣光的熔炉里! 

选自《王统照文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生命的价值与价格


评定生命的价值,可以从我们的两句老话里得一个有力的反证,“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 
在人生的平衡上称量生命的分量,判分价目之不同,似是公正交易的办法。但可惜没有定准,沙丁鱼在清水里快活纵跃时是一种分量,抽刳肠肚,调以油盐,不但分量有异,而且还搀入或减去多少成分。在晴空云层里的银鸽,羽毛光泽,活泼泼地,与经过火烹油炸后,在菜盘里供主客脔割时,其生命的价值前后有多少差异。 
由时间、空间而来的变化已难说清,何况是价值与价格。 
经济理论上争辩得颇热闹的是物之值。 
物(人也在内,)就其本身论值,原有时间、空间,——因地因时的不同,何况是驱迫携带到市场中去。供给、需要既有种种变动,清新、臭腐,又须认明本物(还是,人也在内)之质的良否。就“卑之无甚高”来论生命的“价值”,已经使精于计算者有“望洋”之叹。 
没法,借正、反、合的试例,取重于生命的对面,——死;由死证生命之价诚然直截了当,搀不得丝毫做作。 
泰山鸿毛之喻当然是抬高一层,论及“价值”——生命必有待反证而定“价值”已觉可悲,但遮拨计执,这明是无可奈何的人间事,自不必泪眼低眉不敢正看平衡上的金星。 
这里还引用一句老话“有所为与无所为”便可转解“值得”或“不值得”。有所为不但是“有猷,有为,有守;”而且从究竟处说,便是不得不为不能不为更进一步解,作为之则生不为则死亦非过甚其辞。(当然,为毁人害己,为你死我活,为私欲野心的图谋,一切一切俱可完了,俱不计较。像这样不是此处所写的“有所为”的正解。)“无所为”呢?本无用为,无可为,如必鲁莽从事,一定力竭声嘶,毁灭了自己。不讲因果,但释情理,强“无所为”而“必为”,这便要用生命作赌本,鞭、笞、绳、索,还得加上念念有词的咒语,魔术、威逼、言诱,集合起肉体的生命群去碰碰市场上的“价格”,正如交易所中的风潮,本是空心喊价,色厉气促,拍价板几个起落之后,“价格”惨落,(能说得上是“价值”吗)?真变做生命的“空头”。血淋淋地驱出与血淋淋地抬进,即向高处说一句不过是“轻于鸿毛”。 
同是有生命的人类,我们岂是忍心下此批判!投机者的野心与操纵,把多少原有其自然“价值”的生命向市场上做廉价拍卖,在他们的一握中,到底曾觉得有几许重量? 
“无所为”的生命“价格”(能说得上是“价值”吗?)的惨跌,即在不得不为不能不为的对手,——他们有热情勇敢,甘心重造生命“价值”的纪录——目睹心伤,也为多少生命洒一掬同情的热泪! 
但为保持“有所为”的生命真价,却更要勇往无前把投机者的颤手折回。这样,岂止永久保持住自己生命“价值”,同时更使握在投机者手中的生命群逃出市场,不再见其“价格”的惨落,而回复其人的本位“原值”。 

选自1939年7月上海世界书局《繁辞集》 
在线阅读就在。。;数万完本书籍下载请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