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息侯颤抖着说:“敝邑偏小,不能厚待大王,我我……”
楚文王把酒罐子啪地摔个粉碎,大喊:“放肆!我我什么,我看你有病!给我抓起来兮!”两边的虎狼之士跳上前,揪住息侯两个翅膀,像抓小鸡子似地拎起来。
楚文王说:“你后宫里凉快,我搬过去住兮。还有,你先不要走,我要带你去楚国治病!”然后领人就入宫寻找桃花姐姐。桃花夫人心惊肉跳,看见楚兵冲进宫来,赶紧就要跳井。旁边一个女太监一把拉住玉山将倒的桃花夫人,劝道:“你死了干净,可是不想想你老公的命,还在楚国人手里呢!”桃花夫人没招了,说: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脆弱。只好依了楚文王。
楚文王把息侯怎么安置的,史书上没有交待,但史书上有交待的是,就在这一年,堂堂的息国,公元前680年,并入楚国版图,成为楚国北部的一个县——息县。这岂不都是月亮惹的祸,谁让咱息夫人面如桃花呢。漂亮不是女人的罪,却成了国家的祸。清朝的道学家也认识到妇女漂亮的危害,作诗道“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息蔡两国鹬蚌相争,被楚文王坐收渔翁之利,把两个国家各个击破,息侯赔了夫人又灭国。至于那个蔡哀侯,虽然捡了条命,却给软禁在楚国,关了九年,直到死去,估计也是个短命鬼。按谥法:早、孤、短、折就是“哀”,所以落了哀侯这么个谥号。
桃花夫人到了楚宫以后,跟楚文王生了俩个孩子,其中一个后来还当了国君。但生孩子归生孩子,桃花夫人并不跟丈夫楚文王说话,一句也不跟楚文王讲,很有徐庶进曹营的意思。王维“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就是说她哩。她是个有个性的美女啊,像她自己说的——“我脾气特别冲。”
《列女传》上则说得更彻底,说桃花夫人息妫,义不受辱,自杀了。她被掳到楚宫之后,在举办结婚仪式之前,就趁楚文王外出游玩,跑出王宫,找到了被贬在楚王宫传达室里从事收发工作的原任老公息侯,俩人同日自杀了。所以既没有失身,也没有失节。但这只是刘向老大爷一相情愿维护礼教,故意瞎写罢了。这些道学家,总是喜欢替古人操心。实际上桃花夫人给楚文王连生了俩孩子,而且她一直活到了楚文王死后十多年,我们后文还有她的故事。
(注:鄙人一年前曾到河南去,特意绕到东南角的息县,希望碰见那里的美女。然而美女并不多,没有传说中的桃花夫人,女孩们的牙齿倒是很白,光灿灿地笑看着我这个微凡的过客。) 
一般情场得意的人,战场就要失意。
楚文王第十五年,跟巴人打起来了。这些巴人是重庆人先祖,介时还在湖北地盘混生活。楚人一向看他们来气。宋玉不是说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多半就是骂这些家伙呢。巴人和楚人交战,一直打了两百多年,最后巴人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西迁入蜀,立国于重庆。
据说巴人最早发现了茶叶的功用,时间最晚在武王伐纣时期,但是用于烹饪作调料,而不是饮用(我们这个饮茶大国,已经搞不清茶叶起源的时间了。)
楚文王血气方刚,按孔子的养生学说法,应该戒之在斗,不过楚文王偏爱轻生冒险,在一次斗巴战斗中他大人家负伤了。当时,他站在一处高坡上,指挥楚军跟巴人相打。
该怎么指挥呢?用嗓子喊吗?嗓门再大,下边也听不见啊,应该是用各类旗帜的语言去指挥。旗子交互挥动,就是叫这边去增援那边;再挥动,就是那边去冲击另一边;旗子低垂挥动,就是叫士兵跑步前进。基本上跟现在的交通警察差不多。
楚文王正指挥得来劲的呢,砰!一枚巴人的青铜箭,射在他腮帮子上了,从前脸戳进去,后脸冒出来。楚文王满下巴是血,赶紧捂着脸往郢都逃跑(今湖北江陵)。
楚文王到了郢都已是半夜,站在满天星斗之下往城上叫门,传达室里值勤的干部叫作鬻拳(念作鱼拳)。
鬻拳是楚国的一个鲠骨老臣,以前因为什么事劝谏楚文王。楚文王不听,苦劝,还是不听,鬻拳急了,掏出短剑,一把揪住楚文王袖子,嚷嚷:“宁可咱俩都别活了,也不让大王失去诸侯人心!”楚文王吓得直哆嗦:“好说好说,听你的,听你的兮!”
鬻拳叹了口气说:“大王从善如流,真是楚国的福气。虽然这样,我劫持大王,死罪死罪!” 说完砍下一只大脚,抓在手里。楚文王又惊又愧,并且把鬻拳的脚制成标本保存在国库里,供后人瞻仰。(那时候的人肉保存技术很好。“马王堆”出土的古尸鲜亮如生,泡在比福尔马林还要高级的一种液体里,至今未弄懂其液体配方。鬻拳的脚,泡在该类液体里,或许也有出土之日吧。)
血气方刚的楚文王在与巴人的战斗中负伤,腮帮子给巴人戳了一箭,龇牙咧嘴往郢都逃跑。传达室里正好是倔老头鬻拳,如这个独脚大夫因为残疾,就被安排在城门口守门呢。(独脚人守城门好,遇上危急,别人都逃跑了,他跑不了,坚守岗位)。
鬻拳冷冷地问:“大王回来得好,可是胜利?”
楚文王捂着腮帮子说:“输咧。”
“先王以来,俺们楚国战无不胜,败军之将,没有脸进我这城门。”鬻拳硬把楚文王锁在外面。
楚文王没办法,心想,我去哪打场胜仗呢?巴人又跑没影了,干脆整顿人马,往北去打黄国去(河南潢川)。不翻本儿就不回家,楚人的九头鸟精神就这么培养起来的。
楚文王亲擂战鼓,把黄人杀得鸡飞狗跳,不料腮帮子的箭伤严重感染,细菌入侵大脑,楚文王说了一宿胡话,终于在军中死掉了。 
箭这东西,全世界都在用,属它古老。据说远古的人们看到乌鸦歇在柘树上,把树枝深深地压弯了。当乌鸦起飞时,树枝猛地弹起来,打得乌鸦直叫。人们因此发明了弓,取名为“乌号之弓”。
最初的弓是用来发射弹丸的,后来把矛做小,安装上去发射,就是箭。
春秋时代的箭,箭头已经不再是石材磨制的了,而是青铜质地的。箭头的形状,也已经由扁平体开始鼓起了棱角,成了三棱体,射在人身上,便于更快更多地放血。箭头尾巴还长出了倒钩,射上去,再拔下来,带出好大一块瘦肉。弓的制作也复杂多了,弓体用四层竹片叠合而成,外缠胶质薄片,再用蚕丝绕紧,表面涂漆,上等的弓拉力在120斤,力气特别大的牛人,能拉动300斤的强弓。
为了对付这样的弓箭,人们就身穿皮甲,脑戴头盔,把自己弄得像个微缩碉堡。
从出土物上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头盔,形状一般像一个扣着的铜钟,顶子部分隆起得比现代头盔高,那是为了容纳古人的大发髻。头盔上部还浇铸成各种兽面形状,用来吓敌人一跳。头盔外表面经过打磨,比较光滑,可以卸掉敌人兵器的打击力量。但里面粗糙不平。因此,要先裹上头巾再戴盔,以免蹭掉头皮。这样的话,一个头盔的份量就很不轻。顶着这样笨大的头盔走路,相当于顶着一个西瓜,远比现代的军人头盔沉。但是,春秋时代,人身高比现代人高,男子平均一米八零,身大力不亏,所以能够顶着西瓜打仗。(但是在现实中,秦始皇兵马俑里的士兵,都不戴头盔,说明打起仗来,还是宁可冒着一定危险也要光着脑袋奔跑——轻松啊。) 
头盔顶上还有一个插座,可以在上面插野鸡的羽毛,将军级别越高,羽毛越长,为了在战场上突出自己的指挥地位和可见度。如果级别高到元帅,估计就像戏台上杨宗保那样插两条雉鸡翎啦!呵呵。
头盔的左右耳向下加长,垂着保着两颊,很眼睛鼻子都是露着的。楚文王可能就是站太高了,箭从下往上射,正中他的腮帮子。这也说明他不顾危险,亲自从高处指挥战斗。
和得了心脏病的老爹一样,腮帮子缺了一块肉的楚文王马革裹尸而还,抵达郢都,百姓含泣。传达室的鬻拳说:“我两次冒犯国王,罪不容诛,我跟大王一起去了。”说完,就抹了脖子。
公元前675年的江陵城,人们的眼睛湿漉漉的。
楚文王和桃花夫人生下的、不到七岁的熊艰,继位。
桃花夫人一共生下两个孩子。即便在这悲哀时刻,两个孩子又互相残杀起来。准确地说,是楚国的元老、贵族,攥着这俩孩子,当牌,玩开了对抗游戏。攥着大孩子的那一派,在大孩子继承君位以后,琢磨着杀死二孩子(弟弟熊恽),以便让大孩子坐稳江山。攥着二孩子的那一派听到风声,裹了小主子赶紧逃到附庸随国,避风头。三年后,在随国避风头的一派,借助随师袭击了政府军,杀死老大,使不到九岁的二孩子熊恽登上楚国权力颠峰,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成王。(咱九岁的时候都干吗去了?)
不过,时年九岁的楚成王,虽然号称大王,却并不享福,仍然不过是一些元老贵族手里的牌。他的贵族叔叔“令尹子元”,把持着朝政。九岁的小孩楚成王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一般来讲,叔叔有经验,年纪长,曾立功,死党多。而刚刚继位的小君王则没有党羽。当叔的还会觉得,天天给侄子下拜,面子上不好看。所以,叔叔抢侄子王位的,例子就太多了,近的有前辈楚武王杀侄而立,远的如明朝朱棣攻灭建文皇帝,连西方的哈姆雷特也是被叔叔Claudius欺负了。
令尹子元觉得自己这么一副好腰,要下拜也不能拜楚成王,要拜就拜嫂子桃花夫人的石榴裙,面子就大极了。
当初,桃花夫人被楚文王从河南息国掳来当夫人,楚文王死后开始守寡,迄今十年了。美丽失去了树枝的滋养,只能变成瓶子里东倒西歪的插花。每当西风卷起珠帘,桃花夫人都感到寂寞的孤寒。令尹子元眼红心痒。
孔雀为了泡女孔雀而卖弄自己漂亮的羽毛,眼红心痒的令尹子元,在桃花夫人的宫院外搭台唱戏,想用司马相如那种办法勾桃花夫人的魂儿。楚国还有一个中国第一的项目就是音乐艺术,楚国巫风炽热,所以全国上下迷恋乐舞。估计搞对象都跟苗族傣族似的,要对歌。
正在守寡的桃花夫人听了半天令尹子元在宫墙外的独唱,自己因为不是当地人,她就拿老家河南豫剧的梆子调对唱:“熊大叔讲话理耶太矮偏,谁说女雨子水哎性杨花,俺劳(老)公娶我,派地噫是饼硬(兵)车哦~~,挥唉戈屋(舞)盾打了我息国。息侯他屋(无)道自取斯(死)呀,小呕女子卧(我)来到楚国。如今俺劳(老)公他做了死归(鬼)阿,门庭冷落俺地鞍马稀,熊大叔有能耐也去灭灭谁地国,好叫咱——未亡人,开开眼,开开眼哎——开开哎眼嗳嗳——。” 
令尹子元一听,这歌里还带着讽刺呢,满面羞愧,说,不就灭灭谁的国吗,小K丝。公元前666年,令尹子元点齐兵马,出动六百乘(哇,好多车耶!),为了一生追求的女人,往河南郑国杀过去了,表现一下自己发达的胸大肌。
事出突然,郑人毫无准备,子元一直突破到郑国都城正面郊区,又从外郭城门冲到内城门外,经过一个农贸市场门口,没有遇上任何抵抗。(当时城池已有内外城郭,两重城墙了,外面是一大圈,里面是一小圈,二者之间的区域,是老百姓居住区,叫作“郭城”,房子矮破——南郭先生大约就住在这里。里边一小圈,围起一个小城,叫作内城,面积占到总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国君一族的办公居住区,富庶奢华,里面还有祖庙、社庙等等宏伟建筑。)郑国公族被堵在自己的内城里,议论着怎么逃跑,连内城门都忘了关了。
令尹子元领着楚军,看见内城门洞开,悬门也高高提起,反倒犹豫了,不知该不该钻进去,怕被来个瓮中捉鳖。他们在洞开的城门外,徘徊了半天,不敢进去——《三国演义》写“空城计”,是从这里学的吧。
最后,子元想同身边的楚大夫们商议几句,又怕“埋伏”在附近的郑国人听明白,于是不敢说夏言,只是说楚言——既会说楚国话,又兼通华夏话这是当时楚国贵族的一个优越条件——子元对大夫说:I think this door is dangerous。
大夫说:Yes; I think so!
子元和大夫胡乱议论了半天,终于认定城内有伏兵,命令全军退出城外安营。
战场机会,稍纵即逝。东方的霸主齐桓公,此时已长成青春期的大恐龙,看见郑国受攻击,焉有坐视不管之理。谍报显示,齐、鲁、宋三国援军已经咯咯吱吱赶着木轮马车向这边开来了。楚国攻城良机彻底失去,子元害怕腹背受敌夹击,干脆连夜不声不响逃走。
龟缩在内城的郑国领导干部正忙着和老婆孩子卷行李,闹哄着要往桐丘逃跑,忽然听说楚国人跑了。大家都不相信,探头探脑上城了望,看见楚军的营幕上落着好些黑老鸹,哇哇乱叫。好呵,楚营空了,阎王爷真跑了。
郑国领导们一下子都成了民族英雄,放下行李忙着开表彰大会。 
白辛苦了一趟的令尹子元从郑国回来,不但没灭灭“谁的国”,连个取盟都没有,两手空空,十分懊丧。这只孔雀也不来文雅的了,干脆学习贼鹰,以串门名义找嫂子桃花夫人玩,进了王宫就一屁股住下,不出去了,还派私人部队把后宫“保护”起来。桃花夫人没办法,被保护了,只好对付着跟他睡了几宿(关于这个细节,史书上说得闪烁其辞,总之,中国版的Claudius和Gertrude好起来了。)
大夫“斗射师”看见子元不出来了,觉得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遂进宫劝谏,被子元关进站笼里,脖子上枷,让他以站立法减肥。
斗射师的儿子们听说老爹在宫里被迫减肥,气得直哭。斗廉、斗班就组成敢死队,倾其私人武装打进宫里救父亲。
令尹子元好几天来元气消耗过多,被孝子们逼得节节后退,卫兵给打散了,子元拎着裙子在宫里乱跑,给斗班追上刺了个穿心凉。
心腹大患子元死就这么风流地死掉了,他的侄子——中国版的哈姆雷特楚成王,这才真正掌握大权。为了感谢老斗家的,楚成王就任命“斗谷于菟”做楚国令尹,补子元的缺。“尹”字在甲骨文中与“父”字近形,令尹一官可见非同小可。
这个新令尹有着别致的出身。他的爹斗伯比和表妹互相闹着玩,结果把他生下来了。本来没打算要他,既然他来了,就只好把他扔了。结果被老虎叨去收养,养大以后,他又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机会被拣了回来。
他的名字“斗谷于菟”,用楚国话说是“乳于虎”。这说明动物在两千年前比人类更富于远见卓识。就在大约同一时期,意大利南部的一只母狼,也哺育了两个弃婴,弃婴长大后成为古罗马人的祖先。
吃老虎奶长大的谷于菟做了令尹以后,就给自己起了个字,字子文,比老虎雅致多了(就像进了外企要换个英文名John什么的)。这个字子文的令尹子文,特别有忠心,他认识到:没有大家哪又小家,大河水满小河才能不干。于是他主动把自己家的封地还给公室。别人也甭想光看笑话,令尹子文侵削诸大夫封邑,交还给楚成王,壮大楚王室力量,强化成王的权威和财富。楚成王这才成为真正的老大,感觉到了当王的快活。这就是子文“毁家纾国难”的故事。
楚成王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抚慰民众,广结民心,还给一个强迫症患者平了反。这人名叫卞和(“卞”念变),卞和从前拣到了一块石头,献给了楚武王,大约是想拍马屁。结果楚武王说那是石头,你骗寡人,寡人砍你一条脚吧,以严肃法纪。到楚文王时期卞和还不长记性,又来献宝,又被砍掉一只脚。
现在楚成王当政,卞和坐着担架又来了,又献上了石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