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芙蓉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了一截,是个很好看的女兵了。见了卢小龙,也先是戏剧化地敬了一个礼,而

后上来亲热地握住卢小龙的手,说道:“见你真高兴。”卢小龙知道她的父母都

“解放”了,她也顺理成章地参了军。他由衷地说道:“咱们小黎真是越长越漂亮。”

田小黎俊俏的小脸快乐地一笑,两个酒窝在白白的面孔上妩媚动人。她的到来使

客厅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她不记前嫌,和宋发、华军、唐北生一一打着招呼,

回忆起几年前在圆明园遗址成立红卫兵的历史,几个人还颇有些感慨。当田小黎和

沈丽大大方方打招呼时,沈丽觉出这个女孩表面上爽朗大方满不在乎,其实内心很

聪明,她在一片天真烂漫的说笑中,很自觉地照顾了各种关系。

田小黎还没有坐定,黄海就来了,他和一屋子认识的人一一点头之后,就和

田小黎随随便便地聊起来。那是关于几本书和一辆自行车的非常琐碎的谈话,看

得出他和田小黎还算不错,也看得出他们早已不是“海誓山盟”了。黄海的父母

早在文革初期死去,现在还没有平反,背着这样的黑锅,他也只能跑到东北农村插

队去了。现在,他裹着一件旧军大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有点潦倒不堪地混在

人群中,一张灰瘦的脸显得比以前长了一些,脸上长了粉刺,疙疙瘩瘩地蒙着晦

气。

人多起来,客厅里的气氛便浓起来,布置客厅的任务没有了,沈丽又退到了

人群的后面,和在一旁的沈夏又有了共同的局外人的感觉,他们不时说些小话。

卢小龙觉出背后有些不自在,然而,眼前的事情毕竟越来越热闹起来。

孟克平顶着一副眼镜往前铲着下巴,领着一群人很精神地来了,跟着他来的

知识青年大都对沈丽家的小洋楼表现出极大的好奇,目光四处打量着,倒是孟克

平本人并不多在意这些,当卢小龙将沈丽介绍给他时,他作为一个年轻男性,无

疑感到了沈丽美貌的压力,孟克平比卢小龙个子还矮一些,有点黑瘦地站在沈丽面

前,他随即靠自己的小领袖风度化解了窘迫,尽可能用放荡不羁的口气与沈丽说

着话,沈丽温和地对待着他,她在扮演一个让大家都好感的女主人。这时,卢

小龙特别愿意孟克平与沈丽多说几句话,他愿意沈丽更深地陷入这个领域,而和背

后的沈夏拉开距离。看得出,沈丽对走进卢小龙的圈子有些兴奋。过去,她总是

跟着卢小龙一个人活动,从未踏入卢小龙的社交圈子,卢小龙也一直把她供在自

己背后的独立楼阁中;今天沈夏的存在,使卢小龙觉得让沈丽卷入自己的生活是多

么及时。

接着,就是魏大景领着一伙在内蒙插队的知识青年来了。有一句谚语:狮子

领导的羊群能够战胜绵羊领导的狮子群。跟在魏大景身后的这群知识青年都显得拘

谨老实,走进来的时候显然被沈丽家的布置和沈丽的美貌所压迫,有些窘促地走进

客厅;然而,他们的首领却是气派豪迈的,他伟岸地站定,大方地和卢小龙握手,

从容不迫地将自己的随从介绍给卢小龙,又很温和地和卢小龙身后的北清中学的学

生一一握手,还像老熟人一样与孟克平及其一伙人潇洒地握手。最后,魏大景

又以男人足够自信的微笑正视着沈丽,在与沈丽握手时,他显然很自觉又是很适

度地稍稍延长了握手的时间,他指着沈丽风趣地说道:“久仰你父亲的大名,国共

合作的典范嘛。”沈丽很少见到这种透着大人物神情的中学生,也很少见到第

一面见到自己不但毫无窘促而且从容不迫看着她说说笑笑的男性,魏大景用学生

中少见的自信和幽默大大方方地说道:“你本来应该是中国最好的演员。”这让沈

丽感到春风扑面,觉得自己的脸微微发热了。魏大景显得比几年前在上海见到的

王洪文更具领袖风度,想到他现在不过是一个农村的知青集体的头头,不能不让

人惊叹,这个世界真是藏龙卧虎。

座谈会开始了。卢小龙发现,在今天的聚会中,他其实是面对着两个任务:

他要和背后的沈夏作斗争,将沈丽拉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他又要在面前这个圈子

里争得自己的地位。

眼前虽然是满满一屋子人,但座谈其实是他与孟克平、魏大景三人的表现。作

为这次聚会的组织者,自己曾经在北京中学红卫兵中有着特殊地位,卢小龙很从

容地以中心人物的角色做了开场白,他说:“我们应该进行最高水平的交流,给

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提供一点新思想。”他笑了笑,环视一下客厅说道: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不妨先将各自一年来的所做所为介绍一下。”

三拨人代表着山西、陕西、内蒙三个不同的知青点,卢小龙以主持人的谦虚

以及自觉优势在手的宽容对孟克平及魏大景说道:“你们哪个点先说?”两个人

彼此推让了一下,魏大景便从容不迫地开始讲了。他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挺拔地坐在

前面,很潇洒地挥着手势,像讲演一样讲起了他们在村中的作为。那是一个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作为:批斗农村的“地、富、反、坏、右”,与贫下中农

一起向贪污盗窃的干部进行斗争,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行社会主义宣传,与

农村各种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做斗争,编写本村的阶级斗争史。

魏大景具有一等的口才,他讲得激昂慷慨,又不时穿插幽默风趣,全场人都

被他的讲述所吸引。卢小龙早就知道,一个有三分模样的事情,到了魏大景嘴中,

就变成十分模样了。他没有想到,在农村干了一年之后,魏大景还是过去的魏大

景。他厌恶这种领袖风度的夸夸其谈,也感到受了压迫。沈丽显然对魏大景的讲

演很感兴趣,她含笑聆听的目光也成了魏大景高谈阔论的动力之一。在讲到知识

青年如何与村里偷种自留地、偷开自由市场等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进行斗争时,魏

大景的讲述可谓有声有色,引人入胜。他打着手势讲完了,翘着二郎腿,背靠着椅

背,左右看看簇拥自己的同伙,说道:“你们谁再补充一下?”不等有人说话,

他转过头来很潇洒地一摊双手:“我们先介绍到这里吧。”说着,他对身后一个

白胖丰满的女知青说道:“把咱们办的刊物拿出来,送给大伙。”女知青将手里

的一摞油印刊物给与会者一人发了一份。这是一本十六开、五六十页厚的油印材料,

封面上印着几个大字:《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白纸蓝字散发着油墨的清香。

卢小龙接过刊物,大致翻看了一下,有前言,有目录,里边有阶级斗争的报

告,村史的调查报告,与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进行斗争的总结,还有各种杂文、评论、

诗歌、散文、日记摘抄,还有致全国各插队知识青年点的公开信。魏大景很从容地

坐在那里,散发油印刊物给了他覆盖全场的好感觉。

接着,就是孟克平侃侃而谈了。让全场人感到振奋和有趣的是,他也让身后

的一个女学生站起来,先给所有“外邦人”一人发了一本油印刊物。同样是十六开

大,同样是六七十页厚,只不过是用的黑油墨,封面上印着几个大字:《广阔天

地》。卢小龙接到手里翻看了一下,这里没有那么多花样,只登着一篇长文:

《关于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查与评述》,整本刊物就是一篇万言书。孟克平与魏大景

的观点针锋相对,他非常激烈地抨击了目前的人民公社体制,同时引经据典地

指出: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民公社的体制问题,人民公社束缚了生产力的

发展。他说:“我这是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观点,但是,在农村一年的社会调查

使我坚信了自己的观点。”他还非常激昂地挥着手势说道:“发展农业生产力的

真理,就在人民公社制度的对面存在着,谁拣起了这个真理,谁就会成为伟大的先

行者。”

孟克平的讲话让魏大景和卢小龙都有些措手不及,这几乎就是一个“反革命纲

领”。卢小龙一时甚至对今天的活动有些后悔,他担心这会给自己和沈丽带来政

治上的麻烦。在片刻沉寂之后,魏大景放下二郎腿坐端正,以严肃的态度对孟克平

展开了批判。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没有料到今天在这里听到了这样的观点,我

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对这种观点的坚决反对。”接着,就是孟克平与魏大景之间

你来我往的批判与反批判。辩论白热化后,两个群体都有更多的人投入了辩论,烟

气更为浓烈,激烈的手势、面红耳赤的表情在浓烈的烟雾中活动着。最后,魏大景

双手左右一伸,用极为有力的声音控制住全场,正义凛然地说道:“让我们双

方都记住今天争论的时间与争论的焦点,也请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一争论做出公证,

历史将证明谁是谁非。”孟克平也毫不示弱地说:“我还是那句话,谁拣起了生

产力发展的真理,谁就是历史上的先行者。”卢小龙感到自己的处境有些尴尬,魏

大景今天扮演了左派,孟克平扮演了右派,自己则再一次扮演了中间派。他原以

为自己是座谈会的中心人物,却成了一场争论的旁观者。

他决定不理睬他们的争论,讲自己在刘堡的所作所为,他说:“英雄所见略

同,你们两家都办了刊物,我们刘堡知青点也办了一份刊物。”说着,他扭头看

了一下唐北生。唐北生抱着一摞同样是十六开大小的油印刊物站了起来,刊物的

名称是:《任重而道远》,也是黑油墨。唐北生将这份刊物一人一份发到每个“外

邦人”手里。沈丽觉得很有趣地又打开了手中的第三份刊物,一页一页翻看着。

当唐北生转圈发刊物时,把刚才两家箭拔弩张的激烈冲突抚平了一些,空气稍显松

弛。

卢小龙这才找到一点说话的感觉,他用一贯有些谦谨的声音平静地说道:

“我们可能迟钝一点,在阶级斗争方面没做什么大的事情,对农村经济政策也没

有做大胆的思索,刚才,魏大景和孟克平的发言对我震动很大,我们一年来就是做

了点实事。”他简单地将刘堡村知识青年的作为介绍了一下:刘堡知青的针灸医

疗队已经有效治疗了聋哑、偏瘫、癫痫等十几种疑难病,成了闻名全县的医疗队;

刘堡村知青帮助刘堡村两个生产小队都办起了集体豆腐房,集体养猪场,实验成功

了糖化饲料,现在,养猪总数已经近二百头;刘堡村两个生产小队,第一生产小

队的小队长、会计、保管早已是知青担任,二小队会计和保管也早已是知青担任,

刚刚改选的结果,两个副队长也由知青担任了;刘堡大队的机磨房及油坊早就由

知青管理,为刘堡村增加了收入,现在,大队的会计很快也要换成知识青年;这

次到北京,他们准备去北京粉丝厂参观学习,回去以后开办全县第一家集体粉丝

厂,还准备到林业研究所将果树引进刘堡村,将荒山果园化。最后,卢小龙说:

“我们有决心再用两年时间将刘堡村电气化、水利化。过去,我们村只有生产用

电,机磨房有电,家家户户都没有电,今年,我们就是用机磨房、油坊挣的钱,

给全村家家户户通上了电。”

卢小龙讲完了,客厅里静默了一会儿,孟克平抬起瘦黑脸,一摊双手说道:

“不得不承认,你们在现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做出了无可挑剔的成绩。”魏大景

放下正在膝头翻看的刘堡村知青的油印刊物,说道:“我也认为,刘堡村知青做

出的成绩是令人赞叹的。”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左右,然后面向会场显得很有风

度地说道:“刘堡村比我们干得更好。”卢小龙息事宁人地笑了笑说:“我的风格

一贯比较中庸,今天听你们的发言很受启发。”接下来是一些比较涣散的讨论。

讨论了一阵,座谈会便散了。

孟克平告别时握着卢小龙的手说:“文革时和你串连得不多,今天和你串连

上,很高兴,希望你以后敢于从体制方面怀疑和思考。”卢小龙点头说:“好。”

黄海随随便便地伸手和他握了一下,晃着歪斜的身体就往外走,卢小龙说:“抽

时间咱们再见个面,好好聊聊。”

黄海耸了一下肩,把披着的大衣往上颠了颠,大大咧咧地说道:“我这草民只

管吃饱混天黑,不关心国家大事。”卢小龙笑了笑,说:“咱们也不用谈那么多

国家大事,瞎扯扯呗。”黄海摇了一下手,说:“谢谢你还高看我。”说着伸手

拉了一下肩上的大衣,晃着走了。

田小黎和客厅里的好几个人互留了地址后,高兴地蹦到卢小龙面前说:“你

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请你去东来顺吃涮羊肉。”卢小龙说:“小黎请客,我什么

时候都有时间。”因为沈丽在不远处站着,他尤其显出对田小黎的亲切。田小黎握

着他的手说:“你这两天在北京住哪儿?怎么和你联系?你有电话吗?”卢小龙挠

了一下头,说:“我们家房子早没有了,爸爸妈妈都去干校了,我现在住在唐北

生家里,你找到他,就找到我了。”田小黎把手捂在卢小龙的耳边说道:“我还

有些有意思的事告诉你呢!”卢小龙说:“好吧,我一定准备好耳朵。”

田小黎笑着一摆手,就准备走了,扭头看见华军,说道:“咱们一起走吧。”

华军犹豫了一下,将报纸包着的一包东西递给卢小龙,说:“这是送你的两本书,

还有一个日记本,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做的,就给我打电话。”卢小龙很诚恳地

表示了感谢,华军跟着田小黎一起走了。

宋发与卢小龙告别时,手握得很深沉,他的脸始终阴着,剑眉下眼睛一直眯

着看着眼前,他再三对卢小龙说:“要防备挨整。”卢小龙也同样深沉地握着他的

手,说道:“我这个人不怕挨整,你还不知道我?”宋发目光直愣地想了一会儿,

说:“现在比运动初期整人还狠。”卢小龙说:“别那么愁,想开点。”宋发灰着

脸走了,到了门口,又转过身和沈丽告辞道:“我走了,你和卢小龙有什么事需

要我帮忙的,尽管言语。”沈丽笑着点点头。卢小龙此刻十分感谢宋发对他和沈

丽关系的重视。

魏大景在一片陆续告别的气氛中还和人们三三两两地聊着,他走过来豪迈地

伸出手,对卢小龙说道:“你卢小龙真是敏于行而讷于言,江青过去夸奖你这一点,

我现在也敬佩你这一点。”卢小龙尽量显得很亲热地和他握着手,同时在寻找松

开手的时机,魏大景显然有握着别人手再说几句话的习惯,他握住别人的手不放,

而把松手权力留给自己。他和卢小龙说笑着松开手之后,又大大方方向沈丽伸过手

去,这是所有告别的人中惟一向沈丽伸出的手。沈丽有些矜持地伸出了手,魏大

景从从容容握住,又从从容容地说道:“你能理解我们卢小龙,这赢得了我们对你

的敬重。”沈丽微笑着脸有些红了,她对这个一表人材的年轻人并不反感。卢

小龙没有想到魏大景最后一项风度表演竟然如此,他在一旁露出微笑。

唐北生、鲁敏敏、鲁继敏和高伟民帮着收拾了一下桌椅板凳,便陆陆续续撤退

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