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警世通言-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舟寻钓翁。”

李白锦衣纱帽,上马登程,一路只称锦衣公子。果然逢坊饮酒,遇库支钱。

不一日,回至锦州,与许氏夫人相见。官府闻李学士回家,都来拜贺,无日不醉。

日往月来,不觉半载。一日白对许氏说,要出外游玩山水。打扮做秀才模样,身

边藏了御赐金牌,带了一个小仆,骑一健驴,任意而行。府县酒资,照牌供给。

忽一日,行到华阴界上,听得人言华阴县知县贪财害民,李白生计,要去治他。

来到县前,令小仆退去,独自倒骑着驴子,于县门首连打三回。那知县在厅上取

问公事,观见了,连声:“可恶,可恶!怎敢调戏父母官!”速令公吏人等拿至

厅前取问。李白微微诈醉,连问不答。知县令狱卒押入牢中,待他酒醒,着他好

生供状,来日决断。狱卒将李白领入牢中,见了狱官,掀髯长笑。狱官道:“想

此人是风颠的?”李白道:“也不风,也不颠。”狱官道:“既不风颠,好生供

状。你是何人?为何到此骑驴,搪突县主?”李白道:“要我供状,取纸笔来。”

狱卒将纸笔置于案上,李白扯狱官在一边说道:“让开一步待我写。”狱官笑道:

“且看这风汉写出甚么来!”李白写道:“供状锦州人,姓李单名白。弱冠广文

章,挥毫神鬼泣。长安列八仙,竹溪称六逸。曾草吓蛮书,声名播绝域。玉辇每

趋陪,金銮为寝室。啜羹御手调,流涎御袍拭。高太尉脱靴,杨太师磨墨。天子

殿前尚容乘马行,华阴县里不许我骑驴入?请验金牌,便知来历。”写毕,递与

狱官看了,狱官唬得魂惊魄散,低头下拜道:“学士老爷,可怜小人蒙官发遣,

身不由己,万望海涵赦罪!”李白道:“不干你事,只要你对知县说,我奉金牌

圣旨而来,所得何罪,拘我在此?”狱官拜谢了,即忙将供状呈与知县,并述有

金牌圣旨。知县此时如小儿初闻霹雳,无孔可钻,只得同狱官到牢中参见李学士,

叩头哀告道:“小官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犯,乞赐怜悯!”在职诸官,闻知此

事,都来拜求,请学士到厅上正面坐下,众官庭参已毕。李白取出金牌,与众官

看,牌上写道:“学士所到,文武官员军民人等,有不敬者,以违诏论。”“汝

等当得何罪?”众官看罢圣旨,一齐低头礼拜:“我等都该万死。”李白见众官

苦苦哀求,笑道:“你等受国家爵禄,如何又去贪财害民?如若改过前非,方免

汝罪。”众官听说,人人拱手,个个遵依,不敢再犯。就在厅上大排筵宴,管待

学士饮酒三日方散。自是知县洗心涤虑,遂为良牧。此事闻于他郡,都猜道朝廷

差李学士出外私行观风考政,无不化贪为廉,化残为善。

李白遍历赵、魏、燕、晋、齐、梁、吴、楚,无不流连山水,极诗酒之趣。

后因安禄山反叛,明皇车驾幸蜀,诛国忠于军中,缢贵妃于佛寺。白避乱隐于庐

山,永王璘时为东南节度使,阴有乘机自立之志,闻白大才,强逼下山,欲授伪

职,李白不从,拘留于幕府。未几,肃宗即位于灵武,拜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大元

帅,克复两京。有人告永王璘谋叛,肃宗即遣子仪移兵讨之。永王兵败,李白方

得脱身,逃至浔阳江口,被守江把总擒拿,把做叛党,解到郭元帅军前。子仪见

是李学士,即喝退军士,亲解其缚,置于上位,纳头便拜道:“昔日长安东市,

若非恩人相救,焉有今日?”即命治酒压惊,连夜修本,奏上天子,为李白辨冤,

且追叙其吓蛮书之功,荐其才可以大用。此乃施恩而得报也。正是:

两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时杨国忠已死,高力士亦远贬他方,玄宗皇帝自蜀迎归为太上皇,亦对肃宗

称李白奇才。肃宗乃徵白为左拾遗。

白叹宦海沉迷,不得逍遥自在,辞而不受。别了郭子仪,遂泛舟游洞庭岳阳,

再过金陵,泊舟于采石江边。是夜,月明如昼。李白在江头畅饮,忽闻天际乐声

嘹亮,渐近舟次,舟人都不闻,只有李白听得。忽然江中风浪大作,有鲸鱼数丈,

奋鬛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到李白面前,口称:“上帝奉迎星主还位。”

舟人都惊倒。须臾苏醒,只见李学士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明日将此

事告于当涂县令李阳冰,阳冰具表奏闻,天子敕建李谪仙祠于采石山上,春秋二

祭。

到宋太平兴国年间,有书生于月夜渡采石江,见锦帆西来,船头上有白牌一

面,写“诗伯”二字。书生遂朗吟二句道:“谁人江上称诗伯?锦绣文章借一观!”

舟中有人和云:“夜静不堪题绝句,恐惊星斗落江寒。”书生大惊,正欲傍舟相

访,那船泊于采石之下。舟中人紫衣纱帽,飘然若仙,径投李谪仙祠中。书生随

后求之祠中,并无人迹,方知和诗者即李白也。至今人称“酒仙”、“诗伯”,

皆推李白为第一。云:吓蛮书草见天才,天子调羹亲赐来。一自骑鲸天上去,江

流采石有馀哀。

 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烟花风景眼前休,此地仍传燕子楼。鸳梦肯忘三月蕙?翠颦能省一生愁。

柘因零落难重舞,莲为单开不并头。娇艳岂无黄壤瘗?至今人过说风流。

话说大唐自政治大圣大孝皇帝谥法太宗开基之后,至十二帝宪宗登位,凡一

百九十三年,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刑具不用。时有礼部尚书张建封做官年

久,恐妨贤路,遂奏乞骸骨归田养老。宪宗曰:“卿年齿未衰,岂宜退位?果欲

避冗辞繁,敕镇青徐数郡。”建封奏曰:“臣虽菲才,既蒙圣恩,自当竭力。”

遂敕建封节制武宁军事,建封大喜。平昔爱才好客,既镇武宁,拣选才能之士,

礼置门下。后房歌姬舞妓,非知书识礼者不用。

武宁有妓关盼盼,乃徐方之绝色也。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调弦成合

格新声,品竹作出尘雅韵。琴弹古调,棋覆新图。赋诗琢句,追风雅见于篇中;

搦管丹青,夺造化生于笔下。建封虽闻其才色无双,缘到任之初,未暇召于樽俎

之间。忽一日,中书舍人白乐天,名居易,自长安来,宣谕兖郓,路过徐府,乃

建封之故人也。喜乐天远来,遂置酒邀饮于公馆,只见:幕卷流苏,帘垂朱箔。

瑞脑烟喷宝鸭,香醪光溢琼壶。果劈天浆,食烹异味。绮罗珠翠,列两行粉面梅

妆;脆管繁音,奏一派新声雅韵。遍地舞裀铺蜀锦,当筵歌拍按红牙。当时酒至

数巡,食供两套,歌喉少歇,舞袖亦停。忽有一妓,抱胡琴立于筵前,转袖调弦,

独奏一曲,纤手斜拈,轻敲慢按。满座清香消酒力,一庭雅韵爽烦襟。须臾弹彻

韶音,抱胡琴侍立。建封与乐天俱喜调韵清雅,视其精神举止,但见花生丹脸,

水剪双眸,意态天然,迥出伦辈。回视其馀诸妓,粉黛如土。遂呼而问曰:“孰

氏?”其妓斜抱胡琴,缓移莲步,向前对曰:“贱妾关盼盼也。”建封喜不自胜,

笑谓乐天曰:“彭门乐事,不出于此。”乐天曰:“似此佳人,名达帝都,信非

虚也!”建封曰:“诚如舍人之言,何惜一诗赠之?”乐天曰:“但恐句拙,反

污丽人之美。”盼盼据卸胡琴,掩袂而言:“妾姿质丑陋,敢烦珠玉?若果不以

猥贱见弃,是微躯随雅文不朽,岂胜身后之荣哉!”乐天喜其黠慧,遂口吟一绝:

“凤拨金钿砌,檀槽后带垂。醉娇无气力,风袅牡丹枝。”盼盼拜谢乐天曰:

“贱妾之名,喜传于后世,皆舍人所赐也。”于是宾主欢洽,尽醉而散。

翌日乐天车马东去。自此建封专宠盼盼,遂于府第之侧,择佳地创建一楼,

名曰“燕子楼”,使盼盼居之。建封治政之暇,轻车潜往,与盼盼宴饮;交飞玉

斝,共理笙簧,璨锦相偎,鸾衾共展。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

筠为誓。歌笑管弦,情爱方浓。不幸彩云易散,皓月难圆,建封染病,盼盼请医

调治,服药无效,问卜无灵,转加沉重而死。子孙护持灵柩,归葬北邙,独弃盼

盼于燕子楼中。香消衣被,尘满琴筝,沉沉朱户长扃,悄悄翠帘不卷。盼盼焚香

指天誓曰:“妾妇人,无他计报尚书恩德,请落发为尼,诵佛经资公冥福,尽此

一世,誓不再嫁。”遂闭户独居,凡十换星霜,人无见面者。乡党中有好事君子,

慕其才貌,怜其孤苦,暗暗通书,以窥其意。盼盼为诗以代柬答,前后积三百馀

首,编缀成集,名曰《燕子楼集》,镂板流传于世。

忽一日,金风破暑,玉露生凉,雁字横空,蛩声喧草。寂寥院宇无人,静锁

一天秋色。盼盼倚栏长叹,独言曰:“我作之诗,皆诉愁苦,未知他人能晓我意

否?”沉吟良久,忽想翰林白公必能察我,不若赋诗寄呈乐天,诉我衷肠,必表

我不负张公之德。遂作诗三绝,缄封付老苍头,驰赴西洛,诣白公投下。白乐天

得诗,启缄展视,其一曰:“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人思悄然。因埋冠剑歌尘

散,红袖香消二十年。”其二曰:“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送社来。瑶瑟玉

箫无意绪,任从蛛网结成灰。”其三曰:“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乐天看毕,叹赏良久。不意一妓女能守节

操如此,岂可弃而不答?亦和三章以嘉其意,遣老苍头驰归。盼盼接得,拆开视

之,其一曰:“钿晕罗衫色似烟,一回看着一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

空箱得几年?”其二曰:“今朝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冢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

争教红粉不成灰。”其三曰:“满帘明月满庭霜,被冷香销拂卧床。燕子楼前清

夜雨,秋来只为一人长。”盼盼吟玩久之,虽获骊珠和璧,未足比此诗之美。笑

谓侍女曰:“自此之后,方表我一点真心。”正欲藏之箧中,见纸尾淡墨题小字

数行,遂复展看,又有诗一首:“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只一枝。歌舞教成

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

盼盼一见此诗,愁锁双眉,泪盈满脸,悲泣哽咽,告侍女曰:“向日尚书身

死,我恨不能自缢相随,恐人言张公有随死之妾,使尚书有好色之名,是玷公之

清德也。我今苟活以度朝昏,乐天不晓,故作诗相讽。我今不死,谤语未息。”

遂和韵一章云:“独宿空楼敛恨眉,身如春后败残枝。舍人不解人深意,讽道泉

台不去随。”书罢掷笔于地,掩面长吁。久之,拭泪告侍女曰:“我无计报公厚

德,惟坠楼一死,以表我心。”道罢,纤手紧褰绣袂,玉肌斜靠雕栏,有心报德

酬恩,无意偷生苟活,下视高楼,踊跃奋身一跳。侍女急拽衣告曰:“何事自求

横夭?”盼盼曰:“一片诚心,人不能表,不死何为?”侍女劝曰:“今损躯报

德,此心虽佳,但粉骨碎身,于公何益?且遣老母,使何人侍养?”盼盼沉吟久

之曰:“死既不能,惟诵佛经,祝公冥福。”自此之后,盼盼惟食素饭一盂,闭

阁焚香,坐诵佛经,虽比屋未尝见面。久之鬓云懒掠,眉黛慵描,倦理宝瑟瑶琴,

厌对鸳衾凤枕。不施朱粉,似春归欲谢庚岭梅花;瘦损腰肢,如秋后消疏隋堤杨

柳。每遇花辰月夕,感旧悲哀,寝食失常。不幸寝疾,伏枕月馀,遽尔不起。老

母遂卜吉葬于燕子楼后。

盼盼既死,不二十年间,而建封子孙,亦散荡消索,盼盼所居燕子楼遂为官

司所占。其地近郡圃,因其形势改作花园,为郡将游赏之地。星霜屡改,岁月频

迁,唐运告终,五代更伯。当周显德之末,天水真人承运而兴,整顿朝纲,经营

礼法。顾视而妖氛寝灭,指挥而宇宙廓清。至皇宋二叶之时,四海无犬吠之警。

当时有中书舍人钱易,字希白,乃吴越王钱镠之后裔也。文行诗词,独步朝野,

久住紫薇,意欲一历外任。遂因奏事之暇,上章奏曰:“臣久据词掖,无毫发之

功,乞一小郡,庶竭驽骀!”上曰:“青鲁地腴人善,卿可出镇彭门。”遂除希

白节制武宁军,希白得旨谢恩。下车之日,宣扬皇化,整肃条章;访民瘼于井邑,

察冤枉于囹圄;屈己待人,亲耕劝农;宽仁惠爱,劝化凶顽;悉皆奉业守约,廉

谨公平。听政月馀,节届清明。既在暇日,了无一事,因独步东阶。天气乍暄,

无可消遣,遂呼苍头前导,闲游圃中。但见:晴光霭霭,淑景融融,小桃绽妆脸

红深,嫩柳袅宫腰细软。幽亭雅榭,深藏花圃阴中;画舫兰桡,稳缆回塘岸下。

莺贪春光时时语,蝶弄晴光扰扰飞。希白信步,深入芬芳,纵意游赏。到红紫丛

中,忽有危楼飞槛,映远横空,基址孤高,规模壮丽。希白举目仰观,见画栋下

有牌额,上书“燕子楼”三字。希白曰:“此张建封宠盼盼之处。岁月累更,谁

谓遗踪尚在!”遂摄衣登梯,径上楼中,但见:画栋栖云,雕梁耸汉,视四野如

窥目下,指万里如睹掌中。遮风翠幕高张,蔽日疏帘低下。移踪但觉烟霄近,举

目方知宇宙宽。

希白倚栏长叹言曰:“昔日张公清歌对酒,妙舞邀宾,百岁既终,云消雨散,

此事自古皆然,不足感叹。但惜盼盼本一娼妓,而能甘心就死,报建封厚遇之恩,

虽烈丈夫何以加此!何事乐天诗中,犹讥其不随建封而死?实怜守节十馀年,自

洁之心,泯没不传。我既知本末,若缄口不为褒扬,盼盼必抱怨于地下。”即呼

苍头磨墨,希白染毫,作古调长篇,书于素屏之上,其词曰:“人生百岁能几日?

荏苒光阴如过隙。樽中有酒不成欢,身后虚名又何益?清河太守真奇伟,曾向春

风种桃李。欲将心事占韶华,无奈红颜随逝水。佳人重义不顾生,感激深恩甘一

死。新诗寄语三百篇,贯串风骚洗沐耳。清楼十二横霄汉,低下珠帘锁双燕。娇

魂媚魄不可寻,尽把阑干空倚遍!”希白题罢,朗吟数过,忽有清风袭人,异香

拂面。希白大惊,此非花气,自何而来?方疑讶间,见素屏后有步履之声。希白

即转屏后窥之,见一女子,云浓绀发,月淡修眉,体欺瑞雪之容光,脸夺奇花之

艳丽,金莲步稳,束素腰轻。一见希白,娇羞脸黛,急挽金铺,平掩其身,虽江

梅之映雪,不足比其风韵。希白惊讶,问其姓氏。此女舍金铺,掩袂向前,叙礼

而言曰:“妾乃守园老吏之女也。偶因令节,闲上层楼,忽值公相到来,妾荒急

匿身于此,以蔽丑恶。忽闻诵吊盼盼古调新词,使妾闻之,如获珠玉,遂潜出听

于素屏之后,因而得面台颜。妾之行藏,尽于此矣。”希白见女子容颜秀丽,词

气清扬,喜悦之心,不可言喻。遂以言挑之曰:“听子议论,想必知音。我适来

所作长篇,以为何如?”女曰:“妾门品虽微,酷喜吟咏,闻适来所诵篇章,锦

心绣口,使九泉衔恨之心,一旦消释。”希白又闻此语,愈加喜悦曰:“今日相

逢,可谓佳人才子,还有意无?”女乃款容正色,掩袂言曰:“幸君无及于乱,

以全贞洁之心。惟有诗一首,仰酬厚意。”遂于袖中取彩笺一幅上呈。希白展看

其诗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