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列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立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顾眄,自以时之适也。此众态也,其

貌不一,而咸之于道,命所归也。

佹々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々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故迷

生于俏,俏之际昧然。于俏而不昧然,则不骇外祸,不喜内福;随时动,随时止,

智不能知也。信命者于彼我无二心。于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掩目塞耳,背坂面

隍亦不坠仆也。故曰:死生自命也,贫穷自时也。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贫

穷者,不知时者也。当死不惧,在穷不戚,知命安时也。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

料虚实,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其少智之人不量利害,不料虚实,不度人情,

得亦中,亡亦中。量与不量,料与不料,度与不度,奚以异?唯亡所量,亡所不

量,则全而亡丧。亦非知全,亦非知丧。自全也,自亡也,自丧也。

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美哉国乎!郁郁芊芊,若何滴滴

去此国而死乎?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曰:

“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怒马棱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况

吾君乎?”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与据皆从

寡人而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

守之矣;使有勇者而常守之,则庄公、灵公将常守之矣。数君者将守之,吾君方

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唯事之恤,行假念死乎?则吾君又安得此位而立焉?

以其迭处之迭去之,至于君也,而独为之流涕,是不仁也。见不仁之君,见谄谀

之臣。臣见此二者,臣之所为独窃笑也。”景公惭焉,举觞自罚。罚二臣者各二

觞焉。

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

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

同,臣奚忧焉?”

农赴时,商趣利,工追术,仕逐势,势使然也。然农有水旱,商有得失,工

有成败,仕有遇否,命使然也。

杨朱第七

杨朱游于鲁,舍于孟氏。孟氏问曰:“人而已矣,奚以名为?”曰:“以名

者为富。”“既富矣,奚不已焉?”曰:“为贵”。“既贵矣,奚不已焉?”曰:

“为死。”“既死矣,奚为焉?”曰:“为子孙。”“名奚益于子孙?”曰:

“名乃苦其身,燋其心。乘其名者,泽及宗族,利兼乡党;况子孙乎?”“凡为

名者必廉,廉斯贫;为名者必让,让斯贱。”曰:“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

君奢亦奢。志合言从,道行国霸。死之后,管氏而已。田氏之相齐也,君盈则己

降,君敛则己施,民皆归之,因有齐国;子孙享之,至今不绝。若实名贫,伪名

富。”曰:“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昔者尧、舜伪以天下让许由、

善卷,而不失天下,享祚百年。伯夷、叔齐实以孤竹君让而终亡其国,饿死于首

阳之山。实、伪之辩,如此其省也。”

杨朱曰:“百年,寿之大齐。得百年者千无一焉。设有一者,孩抱以逮昏老,

几居其半矣。夜眠之所弭,昼觉之所遣,又几居其半矣。痛疾哀苦,亡失忧惧,

又几居其半矣。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则

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而美厚复不可常厌足,声色不

可常玩闻。乃复为刑赏之所禁劝,名法之所进退;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誉,规死后

之余荣;偊々尔顺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徒失当年之至乐,不能自肆于

一时。重囚累梏,何以异哉?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

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

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杨朱曰:“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

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虽然,贤愚、贵贱,非所能也,臭腐、消灭,亦

非所能也。故生非所生,死非所死,贤非所贤,愚非所愚,贵非所贵,贱非所贱。

然而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

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熟知其异?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杨朱曰:“伯夷非亡欲,矜清之邮,以放饿死。展季非亡情,矜贞之邮,以

放寡宗。清贞之误善之若此!”

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贡殖于卫。原宪之窭损生,子贡之殖累身。”

“然则窭亦不可,殖亦不可,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

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杨朱曰:“古语有之:‘生相怜,死相捐。’此语至矣。相怜之道,非唯情

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能使温,穷能使达也。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不

含珠玉,不服文锦,不陈犠牲,不设明器也。晏平仲问养生于管夷吾。管夷吾曰:

‘肆之而已,勿壅勿阏。’晏平仲曰:‘其目奈何?’夷吾曰:‘恣耳之所欲听,

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

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谓之阏聪;目之所欲见者美色,而不得视,谓

之阏明;鼻之所欲向者椒兰,而不得嗅,谓之阏颤;口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

言,谓之阏智;体之所欲安者美厚,而不得从,谓之阏适;意之所为者放逸,而

不得行,谓之阏性。凡此诸阏,废虐之主。去废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

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谓养。拘此废虐之主,录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

年、千年、万年,非吾所谓养。’管夷吾曰:‘吾既告子养生矣,送死奈何?’

晏平仲曰:‘送死略矣,将何以告焉?’管夷吾曰:‘吾固欲闻之。’平仲曰:

‘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

壑亦可,衮衣绣裳而纳诸石椁亦可,唯所遇焉。’管夷吾顾谓鲍叔、黄子曰:

‘生死之道,吾二人进之矣。’”

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诸侯惮

之。而有兄曰公孙朝,有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朝之室也聚酒千钟,

积麹成封,望门百步,糟浆之气逆于人鼻。方其荒于酒也,不知世道之安危,人

理之悔吝,室内之有亡,九族之亲疏,存亡之哀乐也。虽水火兵刃交于前,弗知

也。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方其耽于色也,屏亲昵,

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乡有处子之娥姣者,必贿

而招之,媒而挑之,弗获而后已。子产日夜以为戚,密造邓析而谋之,曰:“侨

闻治身以及家,治家以及国,此言自于近至于远也。侨为国则治矣,而家则乱矣。

其道逆邪?将奚方以救二子?子其诏之!”邓析曰:“吾怪之久矣!未敢先言。

子奚不时其治也,喻以性命之重,诱以礼义之尊乎?”子产用邓析之言,因间以

谒其兄弟而告之曰:“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智虑。智虑之所将者,礼义。礼义

成,则名位至矣。若触情而动,耽于嗜欲,则性命危矣。子纳侨之言,则朝自悔

而夕食禄矣。”朝、穆曰:“吾知之久矣,择之亦久矣,岂待若言而后识之哉?

凡生之难遇而死之易及。以难遇之生,俟易及之死,可孰念哉?而欲尊礼义以

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吾以此为弗若死矣。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唯患

腹溢而不得恣口之饮,力惫而不得肆情于色;不遑忧名声之丑,性命之危也。且

若以治国之能夸物,欲以说辞乱我之心,荣禄喜我之意,不亦鄙而可怜哉?我又

欲与若别之。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善治内者,物未必乱,而性交

逸。以苦之治外,其法可暂行于一国,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君臣之道息矣。吾常欲以此术而喻之,若反以彼术而教我哉?”子产忙然无以应

之。他日以告邓析。邓析曰:“子与真人居而不知也,孰谓子智者乎?郑国之治

偶耳,非子之功也。”

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

生民之所欲为,人意之所欲玩者,无不为也,无不玩也。墙屋台榭,园囿池沼,

饮食车服,声乐嫔御,拟齐、楚之君焉。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

口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齐土之所产育者,无不必致之;犹藩墙之物也。及其

游也,虽山川阻险,途径修远,无不必之,犹人之行咫步也。宾客在庭者日百住,

庖厨之下不绝烟火,堂庑之上不绝声乐。奉养之馀,先散之宗族;宗族之馀,

次散之邑里;邑里之余,乃散之一国。行年六十,气干将衰,弃其家事,都散其

库藏、珍宝、车服、妾媵。一年之中尽焉,不为子孙留财。及其病也,无药石之

储;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藏之,反其子孙之财

焉。禽骨厘闻之,曰:“端木叔,狂人也,辱其祖矣。”段干生闻之,曰:“端

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为也,众意所惊,而诚理所取。卫

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

孟孙阳问杨朱曰:“有人于此,贵生爱身,以蕲不死,可乎?”曰:“理无

不死。”“以蕲久生,可乎?”曰:“理无久生。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

能厚。且久生奚为?五情好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

犹今也;变易治乱,古犹今也。既闻之矣,既见之矣,既更之矣,百年犹厌其多,

况久生之苦也乎?”孟孙阳曰:‘若然,速亡愈于久生;则践锋刃,入汤火,得

所志矣。”杨子曰:“不然;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

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

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

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

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

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苦肌肤获万金者,

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

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

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禽子曰:

“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老聃、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

墨翟,则吾言当矣。”孟孙阳因顾与其徒说他事。

杨朱曰:“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然而舜耕于

河阳,陶于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

行年三十,不告而娶。乃受尧之禅,年已长,智已衰。商钧不才,禅位于禹,戚

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鮌治水土,绩用不就,殛诸羽山。禹纂业

事仇,惟荒土功,子产不字,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禅,卑宫

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人之忧苦者也。武王既终,成王幼弱,周公

摄天子之政。邵公不悦,四国流言。居东三年,诛兄放弟,仅免其身,戚戚然以

至于死:此天人之危惧者也。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

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此天

民之遑遽者也。凡彼四圣者,生无一日之欢,死有万世之名。名者,固非实之所

取也。虽称之弗知,虽赏之不知,与株块无以异矣。桀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

智足以距群下,威足以震海内;恣耳目之所误,穷意虑之所为,熙熙然以至于死:

此天民之逸荡者也。纣亦藉累世之资,居南面之尊;威无不行,志无不从;肆情

于倾宫,纵欲于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于诛:此天民之放纵者也。彼

二凶也,生有纵欲之欢,死被愚暴之名。实者,固非名之所与也,虽毁之不知,

虽称之弗知,此与株块奚以异矣。彼四圣虽美之所归,苦以至终,同归于死矣。

彼二凶虽恶之所归,乐以至终,亦同归于死矣。”

杨朱见梁王,言治天下如运诸掌。梁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

亩之园而不能芸,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何也?”对曰:“君见其牧羊者乎?

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随之,欲东而东,欲西而西。使尧牵一羊,舜荷箠

而随之,则不能前矣。且臣闻之: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何则?其极远也。黄钟大吕,不可从烦奏之舞。何则?其音疏也。将治大者不治

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此之谓矣。”

杨朱曰:“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

觉若梦;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亿不识一;当身之事,或闻或见,万不识一;目

前之事或存或废,千不识一。太古至于今日,年数固不可胜纪。但伏羲已来三十

余万岁,贤愚、好丑、成败、是非,无不消灭;但迟速之间耳。矜一时之毁誉,

以焦苦其神形,要死后数百年中馀名,岂足润枯骨?何生之乐哉?”

杨朱曰:“人肖天地之类,怀五常之性,有生之最灵者也。人者,爪牙不足

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

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故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然身

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身固生之主,

物亦养之主。虽全生,不可有其身;虽不去物,不可有其物。有其物,有其身,

是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不横私天下之身,不横私天下物者,其唯圣人

乎!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此之谓至至者也。”

杨朱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

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谓之遁民也。可杀可活,制命在外。不

逆命,何羡寿?不矜贵,何羡名?不要势,何羡位?不贪富,何羡货?此之谓顺

民也。天下无对,制命在内,故语有之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

臣道息。周谚曰:“田父可坐杀。晨出夜入,自以性之恒;啜菽茹藿,自以味之

极;肌肉粗厚,筋节急,一朝处以柔毛绨幕,荐以粱肉兰橘,心体烦,

内热生病矣。商、鲁之君与田父侔地,则亦不盈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