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梁书-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州刺史。五年,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兖州,坐事免官夺爵。七年,拜侍中。大通元
年,复封爵,寻加信威将军,置佐史。中大通元年,为丹阳尹。四年,为侍中、
宣惠将军、扬州刺史。以侵渔细民,少府丞何智通以事启闻,纶知之,令客戴子
高于都巷刺杀之。智通子诉于阙下,高祖令围纶第,捕子高,纶匿之,竟不出。
坐免为庶人。顷之,复封爵。大同元年,为侍中、云麾将军。七年,出为使持节、
都督郢、定、霍、司四州诸军事、平西将军、郢州刺史,迁为安前将军、丹阳尹。
中大同元年,出为镇东将军、南徐州刺史。
太清二年,进位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景构逆,加征讨大都督,率众
讨景。将发,高祖诫曰:“侯景小竖,颇习行阵,未可以一战即殄,当以岁月图
之。”纶次钟离,景已度采石。纶乃昼夜兼道,游军入赴。济江中流,风起,人
马溺者十一二。遂率宁远将军西丰公大春、新淦公大成等,步骑三万,发自京口。
将军赵伯超曰:“若从黄城大道,必与贼遇,不如径路直指钟山,出其不意。”
纶从之。众军奄至,贼徒大骇,分为三道攻纶,纶与战,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翌日,贼又来攻,相持日晚,贼稍引却,南安侯骏以数十骑驰之。贼回拒骏,骏
部乱。贼因逼大军,军遂溃。纶至钟山,众裁千人,贼围之,战又败,乃奔还京
口。
三年春,纶复与东扬州刺史大连等入援,至于骠骑洲。进位司空。台城陷,
奔禹穴。大宝元年,纶至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让州于纶,纶不受,乃上纶为假黄
钺、都督中外诸军事。纶于是置百官,改厅事为正阳殿。数有灾怪,纶甚恶之。
时元帝围河东王誉于长沙既久,内外断绝,纶闻其急,欲往救之,为军粮不继,
遂止。乃与世祖书曰:
伏以先朝圣德,孝治天下,九亲雍睦,四表无怨,诚为国政,实亦家风。唯
余与尔,同奉神训,宜敦旨喻,共承无改。且道之斯美,以和为贵,况天时地利,
不及人和,岂可手足肱支,自相屠害。日者闻誉专情失训,以幼陵长,湘、峡之
内,遂至交锋。方等身遇乱兵,毙于行阵,殒于吴局。方此非冤,闻问号怛,惟
增摧愤,念以兼悼,当何可称。吾在州所居遥隔,虽知其状,未喻所然。及届此
藩,备加觌访,咸云誉应接多替,兵粮闭壅;弟教亦不悛,故兴师以伐。誉未识
大体,意断所行,虽存急难,岂知窃思。不能礼争,复以兵来。萧墙兴变,体亲
成敌,一朝至此,能不鸣呼。既有书问,云雨传流,噂其间,委悉无因详
究。
方今社稷危耻,创巨痛深,人非禽虫,在知君父。即日大敌犹强,天仇未雪,
余尔昆季,在外三人,如不匡难,安用臣子。唯应剖心尝胆,泣血枕戈,感誓苍
穹,凭灵宗祀,昼谋夕计,共思匡复。至于其余小忿,或宜宽贷。诚复子憾须臾,
将奈国冤未逞。正当轻重相推,小大易夺,遣无益之情,割下流之悼,弘豁以理,
通识勉之。今已丧钟山,复诛犹子,将非扬汤止沸,吞冰疗寒。若以誉之无道,
近远同疾,弟复效尤,攸非独罪。幸宽于众议,忍以事宁。如使外寇未除,家祸
仍构,料今访古,未或弗亡。
夫征战之理,义在克胜;至于骨肉之战,愈胜愈酷,捷则非功,败则有丧,
劳兵损义,亏失多矣。侯景之军所以未窥江外者,正为藩屏盘固,宗镇强密。若
自相鱼肉,是代景行师。景便不劳兵力,坐致成效,丑徒闻此,何快如之!又庄
铁小竖作乱,久挟观宁、怀安二侯,以为名号,当阳有事克掣,殊废备境。第闻
征伐,复致分兵,便是自于瓜州至于湘、雍,莫非战地,悉以劳师。侯景卒承虚
藉衅,浮江豕突,岂不表裹成虞,首尾难救?可为寒心,其事已切。弟若苦陷洞
庭,兵戈不戢,雍州疑迫,何以自安?必引进魏军,以求形援。侯景事等内痈,
西秦外同瘤肿。直置关中,已为咽气,况复贪狼难测,势必侵吞。弟若不安,家
国去矣。吾非有深鉴,独能弘理,正是采藉风谣,博参物论,咸以为疑,皆欲解
体故耳。
自我国五十许年,恩格玄穹,德弥赤县,虽有逆难,未乱邕熙。溥天率土,
忠臣愤慨,比屋罹祸,忠义奋发,无不抱甲负戈,冲冠裂眦,咸欲剚刃于侯景
腹中,所须兵主唱耳。今人皆乐死,赴者如流。弟英略振远,雄伯当代,唯德唯
艺,资文资武,拯溺济难,朝野咸属,一匡九合,非弟而谁?岂得自违物望,致
招群!其间患难,具如所陈。斯理皎然,无劳请箸;验之以实,宁须确引。吾
所以间关险道,出自东川,政谓上游诸藩,必连师狎至,庶以残命,预在行间;
及到九江,安北兄遂溯流更上,全由饩馈悬断,卒食半菽,阻以菜色,无因进取。
侯景方延假息,复缓诛刑,信增号愤,启处无地。计潇湘谷粟,犹当红委,若阻
弟严兵,唯事交切,至于运转,恐无暇发遣。即日万心慊望,唯在民天,若遂等
西河,时事殆矣!必希令弟豁照兹途,解汨川之围,存社稷之计,使其运输粮储,
应赡军旅,庶协力一举,指日宁泰。宗庙重安,天下清复,推弟之功,岂非幸甚。
吾才懦兵寡,安能为役,所寄令弟,庶得申情,朝闻夕死,万殒何恨。聊陈闻见,
幸无怪焉。临纸号迷,诸失次绪。
世祖复书,陈河东有罪,不可解围之状。纶省书流涕曰:“天下之事,一至
于斯!”左右闻之,莫不掩泣。于是大修器甲,将讨侯景。元帝闻其强盛,乃遣
王僧辩帅舟师一万以逼纶,纶将刘龙武等降僧辩,纶军溃,遂与子踬等十余人轻
舟走武昌。
时纶长史韦质、司马姜律先在于外,闻纶败,驰往迎之。于是复收散卒,屯
于齐昌郡,将引魏军共攻南阳。侯景将任约闻之,使铁骑二百袭纶,纶无备,又
败走定州。定州刺史田龙祖迎纶,纶以龙祖荆镇所任,惧为所执,复归齐昌。行
至汝南,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者,纶之故吏,闻纶败,开城纳之。纶乃修浚城
池,收集士卒,将攻竟陵。西魏安州刺史马岫闻之,报于西魏,西魏遣大将军杨
忠、仪同侯几通率众赴焉。二年二月,忠等至于汝南,纶婴城自守。会天寒大雪,
忠等攻不能克,死者甚众。后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忠等执纶,纶不为屈,遂
害之。投于江岸,经日颜色不变,鸟兽莫敢近焉。时年三十三。百姓怜之,为立
祠庙,后世祖追谥曰携。
长子坚,字长白。大同元年,以例封汝南侯,邑五百户。亦善草隶,性颇庸
短。侯景围城,坚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抚军政。吏士有功,未尝申理,疫疠
所加,亦不存恤,士咸愤怨。太清三年三月,坚书佐董勋华、白昙朗等以绳引贼
登楼,城遂陷,坚遇害。
弟确,字仲正。少骁勇,有文才。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
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
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带甲
据鞍,自朝及夕,驰骤往反,不以为劳,诸将服其壮勇。及侯景乞盟,确在外,
虑为后患,启求召确入城。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广州刺史,增封二千户。确知
此盟多贰,城必沦没,因欲南奔。携王闻之,逼确使入,确犹不肯。携王流涕谓
曰:“汝欲反邪!”时台使周石珍在坐,确谓石珍曰:“侯景虽云欲去,而不解
长围,以意而推,其事可见。今召我入,未见其益也。”石珍曰:“敕旨如此,
侯岂得辞?”确执意犹坚,携王大怒,谓赵伯超曰:“谯州,卿为我斩之,当赉
首赴阙。”伯超挥刃眄确曰:“我识君耳,刀岂识君?”确于是流涕而出,遂入
城。及景背盟复围城,城陷,确排闼入,启高祖曰:“城已陷矣。”高祖曰:
“犹可一战不?”对曰:“不可。臣向者亲格战,势不能禁,自缒下城,仅得至
此。”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乃使确为慰劳文。
确既出见景,景爱其膂力,恒令在左右。后从景行,见天上飞鸢,群虏争射
不中,确射之,应弦而落。贼徒忿嫉,咸劝除之。先是携王遣人密导确,确谓使
者曰:“侯景轻佻,可一夫力致,确不惜死,正欲手刃之;但未得其便耳。卿还
启家王,愿勿以为念也。”事未遂而为贼所害。
史臣曰:自周、汉广树藩屏,固本深根;高祖之封建,将遵古制也。南康、
庐陵并以宗室之贵,据磐石之重,绩以孝著,续以勇闻。纶聪警有才学,性险躁,
屡以罪黜,及太清之乱,忠孝独存,斯可嘉矣。
卷三十 列传第二十四
◎裴子野顾协徐摛鲍泉
裴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晋太子左率康八世孙。兄黎,弟楷、绰,并
有盛名,所谓“四裴”也。曾祖松之,宋太中大夫。祖骃,南中郎外兵参军。父
昭明,通直散骑常侍。子野生而偏孤,为祖母所养,年九岁,祖母亡,泣血哀恸,
家人异之。少好学,善属文。起家齐武陵王国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遭父忧
去职。居丧尽礼,每之墓所,哭泣处草为之枯,有白兔驯扰其侧。天监初,尚书
仆射范云嘉其行,将表奏之,会云卒,不果。乐安任昉有盛名,为后进所慕,游
其门者,昉必相荐达。子野于昉为从中表,独不至,昉亦恨焉。久之,除右军安
成王参军,俄迁兼廷尉正。时三官通署狱牒,子野尝不在,同僚辄署其名,奏有
不允,子野从坐免职。或劝言诸有司,可得无咎。子野笑而答曰:“虽惭柳季之
道,岂因讼以受服。”自此免黜久之,终无恨意。
二年,吴平侯萧景为南兖州刺史,引为冠军录事,府迁职解。时中书范缜与
子野未遇,闻其行业而善焉。会迁国子博士,乃上表让之曰:“伏见前冠军府录
事参军河东裴子野,年四十,字几原,幼禀至人之行,长厉国士之风。居丧有礼,
毁瘠几灭,免忧之外,蔬水不进。栖迟下位,身贱名微,而性不憛憛,情无
汲汲,是以有识嗟推,州闾叹服。且家传素业,世习儒史,苑囿经籍,游息文艺。
著《宋略》二十卷,弥纶首尾,勒成一代,属辞比事,有足观者。且章句洽悉,
训故可传。脱置之胶庠,以弘奖后进,庶一夔之辩可寻,三豕之疑无谬矣。伏惟
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迈乎有妫,棫朴越于姬氏,苟片善宜录,无论厚薄,
一介可求,不由等级。臣历观古今人君,钦贤好善,未有圣朝孜孜若是之至也。
敢缘斯义,轻陈愚瞽,乞以臣斯忝,回授子野。如此,则贤否之宜,各全其所,
讯之物议,谁曰不允。臣与子野虽未尝衔杯,访之邑里,差非虚谬,不胜慺慺微
见,冒昧陈闻。伏愿陛下哀怜悾款,鉴其愚实,干犯之愆,乞垂赦宥。”有司
以资历非次,弗为通。寻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令,在县不行
鞭罚,民有争者,示之以理,百姓称悦,合境无讼。
初,子野曾祖松之,宋元嘉中受诏续修何承天《宋史》,未及成而卒,子野
常欲继成先业。及齐永明末,沈约所撰《宋书》既行,子野更删撰为《宋略》二
十卷。其叙事评论多善,约见而叹曰:“吾弗逮也。”兰陵萧琛、北地傅昭、汝
南周舍咸称重之。至是,吏部尚书徐勉言之于高祖,以为著作郎,掌国史及起居
注。顷之,兼中书通事舍人,寻除通直正员郎,著作、舍人如故。又敕掌中书诏
诰。是时西北徼外有白题及滑国,遣使由岷山道入贡。此二国历代弗宾,莫知所
出。子野曰:“汉颍阴侯斩胡白题将一人。服虔《注》云:‘白题,胡名也。’
又汉定远侯击虏,八滑从之,此其后乎。”时人服其博识。敕仍使撰《方国使图》
,广述怀来之盛,自要服至于海表,凡二十国。
子野与沛国刘显、南阳刘之遴、陈郡殷芸、陈留阮孝绪、吴郡顾协、京兆韦
棱,皆博极群书,深相赏好,显尤推重之。时吴平侯萧劢、范阳张缵,每讨论坟
籍,咸折中于子野焉。普通七年,王师北伐,敕子野为喻魏文,受诏立成,高祖
以其事体大,召尚书仆射徐勉、太子詹事周舍、鸿胪卿刘之遴、中书侍郎朱异,
集寿光殿以观之,时并叹服。高祖目子野而言曰:“其形虽弱,其文甚壮。”俄
又敕为书喻魏相元叉,其夜受旨,子野谓可待旦方奏,未之为也。及五鼓,敕催
令开斋速上,子野徐起操笔,昧爽便就。既奏,高祖深嘉焉。自是凡诸符檄,皆
令草创。子野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与今文体异,当时或
有诋诃者,及其末皆翕然重之。或问其为文速者,子野答云:“人皆成于手,我
独成于心,虽有见否之异,其于刊改一也。”
俄迁中书侍郎,余如故。大通元年,转鸿胪卿,寻领步兵校尉。子野在禁省
十余年,静默自守,未尝有所请谒,外家及中表贫乏,所得俸悉分给之。无宅,
借官地二亩,起茅屋数间。妻子恒苦饥寒,唯以教诲为本,子侄祗畏,若奉严君。
末年深信释氏,持其教戒,终身饭麦食蔬。中大通二年,卒官,年六十二。
先是子野自克死期,不过庚戌岁。是年自省移病,谓同官刘之亨曰:“吾其
逝矣。”遗命俭约,务在节制。高祖悼惜,为之流涕。诏曰:“鸿胪卿、领步兵
校尉、知著作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裴子野,文史足用,廉白自居,劬劳通事,多
历年所。奄致丧逝,恻怆空怀。可赠散骑常侍,赙钱五万,布五十匹,即日举哀。
谥曰贞子。”
子野少时,《集注丧服》、《续裴氏家传》各二卷,抄合后汉事四十余卷,
又敕撰《众僧传》二十卷,《百官九品》二卷,《附益谥法》一卷,《方国使图》
一卷,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又欲撰《齐梁春秋》,始草创,未就而卒。子謇,
官至通直郎。
顾协,字正礼,吴郡吴人也。晋司空和七世孙。协幼孤,随母养于外氏。外
从祖宋右光禄张永尝携内外孙侄游虎丘山,协年数岁,永抚之曰:“儿欲何戏?”
协对曰:“儿正欲枕石漱流。”永叹息曰:“顾氏兴于此子。”既长,好学,以
精力称。外氏诸张多贤达有识鉴,从内弟率尤推重焉。
起家扬州议曹从事史,兼太学博士。举秀才,尚书令沈约览其策而叹曰:
“江左以来,未有此作。”迁安成王国左常侍,兼廷尉正。太尉临川王闻其名,
召掌书记,仍侍西丰侯正德读。正德为巴西、梓潼郡,协除所部安都令。未至县,
遭母忧。服阕,出补西阳郡丞。还除北中郎行参军,复兼廷尉正。久之,出为庐
陵郡丞,未拜。会西丰侯正德为吴郡,除中军参军,领郡五官,迁轻车湘东王参
军事,兼记室。普通六年,正德受诏北讨,引为府录事参军,掌书记。
军还,会有诏举士,湘东王表荐协曰:“臣闻贡玉之士,归之润山;论珠之
人,出于枯岸。是以刍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