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婉约词-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①,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为试铝霜。诗朋酒伴,趁此日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②。茫茫。一年一度,烂漫离披③,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④。

【作者简介】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元武宗至大年间,官翰林学士。追封临川郡公。学者称草庐先生。

【注释】

①娇红殢白:形容百花繁茂。

②疏狂:狂放不羁貌。

③离披:散乱貌。

④潘令河阳:晋潘岳,为河阳令。后世泛指妇女所爱之男子。

【评解】

这首送春词,虽对春光无限眷恋,却无伤春情绪。上片写名园百花盛开,娇红殢白,争荣斗艳。诗朋酒伴,不负大好春光,秉烛夜游。下片写春去茫茫,一年一度。但令莺燕不怨,任蜂蝶飞过东墙。结句新颖,情韵无限。通篇工丽典雅,和婉含蓄,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集评】

《词苑》:吴草庐以理学名,其和揭浩斋《渡江云》,流传一时。

张埜夺锦标七夕

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①。冉冉②鸾骖鹤驭,桥倚高寒,鹊飞空碧。问欢情几许?早收拾、新愁重织。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谁念文园③病客?夜色沉沉,独抱一天岑寂。忍记穿针④亭榭,金鸭香寒,玉徽⑤尘积。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听窗前、泪雨浪浪⑥,梦里檐前犹滴。

【作者简介】

张埜字野夫,号古山,元代邯郸(今属河北)人。官翰林修撰。工词,著有《古山乐府》。

【注释】

①拭:抹,擦。

②冉冉:慢行貌。

③文园:指司马相如,他曾为孝文园令。这里作者借以自指。

④穿针:《荆楚记》:“七夕妇女穿上孔针以乞巧。”

⑤玉徽:琴名。

⑥浪浪:流貌。

【评解】

此词咏七夕。上片遥念仙侣欢会。先写新秋夜色。凉月横舟,银河浸练,碧空如洗。次写双星相会。桥倚高寒,鹊飞碧空,绵绵离恨,欢情几许;千秋今夕。下片抒发感怀。夜色沉沉,独感岑寂,回忆昔日,亭榭穿针,金鸭香袅。而今玉徽尘积,新凉半枕。窗外泪雨,檐前犹滴。不禁感慨万千。

全词构思精巧,抒情细腻,情景交融,真挚感人。

萨都剌小栏干

去年人在凤凰池①,银烛夜弹丝。沉水②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澹,独自倚栏时。

【作者简介】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元泰定四年中进士。擢御史于南台,后为河北廉访司经历。

著有《雁门集》。

【注释】

①凤凰池:亦称凤池,禁苑中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唐、宋诗文中,又多以凤凰池指宰相。

②沉水:沉香的别名。

【评解】

这是一首抒怀小词。通过今昔对照,抒发感慨。上片回忆过去的生活境况。银烛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绣帘低垂。下片写眼前情景。冷落江南夜,心事无人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澹,独自倚栏。意境清幽,耐人寻味。

【集评】

张宗橚《词林纪事》引《词苑》:天锡《小栏干》词,笔情何减宋人。

张翥陌上花有怀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①尽倦邮荒馆。绿笺②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③,水流云散。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

不成便没相逢日④,重整钗鸾筝雁⑤。但何郎⑥,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作者简介】

张翥字仲举,晋宁(今江苏武进)人。元初,以隐逸荐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其词婉约风流,在浅深浓淡之间,号称绝唱。有《蜕岩词》二卷。

【注释】

①谙:熟悉。

②绿笺:即绿头笺,是一种笺首饰绿色的纸。

③莺燕:借指歌妓。

④“不成”句:不信没有重逢的日子。

⑤钗鸾筝雁:指梳妆与弹筝。钗鸾:即鸾钗,钗之珍贵者。筝雁:乐器。

⑥何郎:指何逊。

【评解】

这是一首怀旧词。上片写岁暮归来之所思。先写岁暮归来,次写追思旅况。再写过去笔记,“一看一回断肠”,不忍重看。末写旧游星散,无从联系。下片写所眷恋之人。先写当年酒绿灯红,歌舞腾欢,次写独怜梅花寒瘦。再写盼能重见,末言恨未寄诗。词中绮靡香艳,色彩鲜明。辞语工丽,抒情委婉。

摸鱼儿送春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①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②,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③,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注释】

①麦尘:指淡黄色。

②鸳鸯浦:地名。昔人诗:“桃花浪暖鸳鸯浦,柳絮风轻燕子岩。”

③狂客无肠:即断肠之意。

④绮罗云散:指歌妓舞女们已散去。

【评解】

这首送春词,上片写西湖泛舟。新雨初晴,西湖水涨。兰舟载酒,宾朋宴饮,莺娇燕婉。下片送春抒怀。山容水态依然,而绮罗云散。游兴全懒,春色正阑。全词风流婉丽,有南宋词人风格。

刘燕哥太常引钱齐参议归山东

故人送我出阳关①,无计锁雕鞍②。今古别离难。

兀谁画娥眉远山。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作者简介】

刘燕哥,当时著名歌妓。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①阳关:泛指送别之地。

②锁雕鞍:意谓留住。

【评解】

这首送别小词,表现了作者无限惜别之情。上片写别离之难。无计留君住,只得送君去。临别依依,眷恋之情,溢于言外。下片设想别后的刻骨相思。小楼明月,寂寞春残,夜弹相思泪。情思缠绵,不忍离别。全词宛转柔媚,情韵无限。

意境幽美,语言自然。

【集评】

张思岩《词林纪事》引《青泥莲花记》:刘燕哥善歌舞。齐参议还山东,刘赋《太常引》以饯,至今脍炙人口。

陈凤仪一络索

蜀江春色浓如雾,拥双旌①归去。海棠也似别君难,一点点啼红雨。此去马蹄何处,向沙堤新路。

禁林②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

【作者简介】

陈凤仪,成都乐妓。生平事迹不详。

【注释】

①旌:旗的通称。

②禁林:翰林院的别称。

【评解】

这首送别词,宛转含蓄,情意绵长。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蜀江春浓,双旌归去。作者不言自己留恋难舍,而说海棠也似别君难,点点啼红雨。衬托作者惜别之情更深。下片叮咛别后且勿相忘。“禁林赐宴赏花时,还忆着西楼否”,情深意挚,尽在不言中。

【集评】

《古今词话》:陈凤仪有送别《一络索》词。刘燕哥有饯行《太常引》词。皆传唱一时。

无名女子玉蝴蝶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①。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②。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注释】

①熏风:南风。

②熏笼:作熏香及烘干之用。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评解】

此词写春闺怀人。上片言闺中无聊,强临宝镜。憔悴娇慵,懒于梳妆。垂帘独坐,倚遍熏笼。下片写怀人之情。玉人不见,锦书频寄,约在春归,今已入夏,不见归来。粉墙花影,罗帐梦断,添人愁思。“最难忘”三句,写出了作者的一片深情与相思之苦。全词抒情宛转柔媚,构思精巧细腻。

【集评】

徐釚《词话丛谈》:武林卓珂月云,此词当时甚为马东篱、张小山诸君所服。

刘基浣溪沙

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沧江①依旧绕斜阳。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②。

【作者简介】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任江西高安县函。后弃官归里。明太祖(朱元璋)起事括苍,聘至金陵,佐太祖定天下,任御史中丞,封诚意伯。博通经史,诗文闳深顿挫,自成一家。有《诚意伯刘文成公集》。

【注释】

①沧江:泛指江。因江水是青苍色而称。

②麦秋:指农历四月,为麦收季节。汉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春为秋”。

【评解】

燕语鸠鸣,蜂蝶带香,江绕夕阳,水满浮萍,轻絮舞风,一派初夏时的自然风光。末句点出麦熟,使人联想起收获的欢娱。

【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子房不见词章,玄龄仅办符檄,文诚勋业灿然,可谓千古人杰。小词亦见一斑。

如梦令

一抹斜阳沙觜①,几点闲鸥草际,乌榜②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③入白蘋花里。

【注释】

①沙觜:沙洲口。

②乌榜:游船。

③棹:船桨,此指船。

【评解】

残阳一抹,闲鸥几点,景极悠远淡雅;秋水荡舟,风起白蘋,更是风韵别具,令人神怡。此词短小精致,意境美,文辞亦美。堪称明词中之佳作。

眼儿媚秋思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①。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注释】

①武陵溪:此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借指爱人在远方。

②归梦:指远游人惦念家里的魂梦。

【评解】

此词咏闺中秋思。上片写楼头秋色。草绿原野,念游人之不归;雁唳长空,盼音书之莫至。依依衰柳,一抹斜阳,万点寒鸦,千山栖宿。下片写秋闺念远。秋日风物,凄凉萧瑟,况树又重绿,而游人滞留不归。绵绵相思,何时能已。眼前明月照空,魂梦遥牵。有情无情,并到幽闺。岑寂之感,更复何如。全词绵丽清雅,委婉多姿。

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①秋千翦翦②风。鱼雁③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④子,翠斝⑤清尊莫放空。

【作者简介】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著有《升庵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遗集》二十六卷。其《丹铅杂录》等最为著称。其词风颇富丽婉曲。

【注释】

①落索:冷落萧索。

②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

③鱼雁:指书信。

④金陵子:歌女。

⑤斝(jiǎ):古代酒器。

【评解】

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俞彦长相思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①花开人共卮②,开时人去时。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作者简介】

俞彦字仲茅,江苏上元(今江宁县)人。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寺少卿。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已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注释】

①准拟:打算,约定。

②卮:酒杯。

【评解】

这首小令从花枝写到人间的相思。上片写折花枝、恨花枝,因为花开之日,恰是人去之时,已见婉折;下片谓怕相思却已相思,旦其情难言,惟露眉间,愈见缠绵。全词清新淡雅,流转自然,富有民歌风味。

【集评】

王士痘ú菝墒啊罚河嶂倜┬〈试疲骸奥值较嗨济淮Υ牵技渎兑凰俊保右装病安畔旅纪罚瓷闲耐贰保晌酱硕频痢H灰装惨啻臃断N摹岸祭创耸拢技湫纳希藜葡嗷乇堋庇锿烟ィ钐毓ざ

明《词综》卷五引《词衷》云:少卿刻意填词,工于小令,持论极严,且以刻烛赓唱为奇,不无率露语。至其备审源委,不趋佻险而遵雅淡,独见典型。

夏言浣溪沙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①春梦绕天涯。帘幕受风②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作者简介】

夏言字公瑾,江西贵溪人。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及第,世宗(朱厚熄)朝参预机务,居首辅。为严嵩所嫉,诬陷而死。以词曲擅名。《桂州集》、《近体乐府》六卷。

【注释】

①瞢腾:睡梦迷糊朦胧。

②受风:被风吹动。

【评解】

庭院日斜,绿阴花飞,帘低乳燕,池塘鸣蛙。正是春深夏浅,宜人天气。作者扶醉一梦,梦觉已月上纱窗。其中“瞢腾一梦绕天涯”一语,透露出渴望摆脱世务羁绊的心情,但写来曲折委婉,余韵不尽。

方以智忆秦娥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①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钱塘江②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③口,古今离别。

【作者简介】

方以智字密之,号鹿起。安徽桐城人。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为江南四公子之一。入清为报恩寺僧。有《浮山词》。

【注释】

①苏堤:苏轼为太守时,筑杭州西湖苏堤。

②钱塘江:浙江西流至萧山以下称钱塘江,经海宁住入杭州湾。

③西陵渡:在今浙江杭州对江萧山县境。

【评解】

作者生当明季,少年时参加复社,与侯方域等有“明季四公子”之称。此词写风扫苏堤,香销南国,月有圆缺。继写钱塘潮歇,江柳无人攀折,有一时群芳俱歇之慨。可以看出作者之寄意。“西陵渡口,古今离别”,抒发了无限感慨,也给全词增添无限情韵。

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①,东风惯②是吹红去。几番烟雾③,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④。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⑤。

【作者简介】

陈子龙字人中,号大樽,松江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被俘后,不屈而死。他的词在缠绵宛转中寄托了爱国深情。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说:“词学衰于明代,至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著有《湘真阁》诸稿,词风婉丽。

【注释】

①韶华:指春光。

②惯:照例。

③烟雾:这里形容春雨潇潇,烟雾茫茫。

④王孙路:指归路。王孙:泛指宦属子弟。

⑤“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评解】

此词借惜花怀人,叹亡国之哀痛与复国之不易。可能作于南京陷落,转战于江浙期间。上片写大好春光遭受风雨摧残。下片抒发亡国的哀痛与复国的愿望。词中东风吹红,几番风雨,春花难护,暗喻明朝江山大势已去;而梦中相思,故国难归,杜鹃啼血,则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全词选用比兴,风格婉丽。

【集评】

《古今词话》:大樽文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