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婉约词-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隐逸之风,其词亦然,清新自然,雅洁可爱。
张曙浣溪纱
枕障薰炉①隔绣帷②,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相知。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作者简介】
张曙小字阿灰,四川成都人。侍郎张祎之从子。唐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官至拾遗。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
【注释】
①薰炉:炉烟薰香。薰:香草,亦香气也。
②帷:屏幔,帐幕。绣帷:锦绣的帷幔。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抒写了相思之苦。眼前房帷依旧,花月如常,而斯人隔绝已两年。人间天上,何处寻觅!“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此情此景,益增相思。全词情思缠绵,真挚感人。
【集评】
孙光宪《北梦琐言》:唐张祎侍郎,朝望甚高。有爱姬早逝,悼念不已。因入朝未回,其犹子右补阙曙,才俊风流,因增大阮之悲,乃制《浣溪沙》,其词曰:“枕障薰炉隔绣帷”云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第三句问消息于杏花,以年计也;
诉愁心于明月,以月计也。乃申言第二句二年相思之苦。下阕新愁旧恨,一时并集,况“帘垂”、“微雨”之时,与玉谿生“更无人处帘垂地”句相似,殆有帷屏之悼也。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婉约,对法活泼。
吕岩梧桐影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评解】
夕阳西沉,秋风萧瑟,期待故人之来,心情焦急。词中人搔手踟蹰,徘徊徜徉,其久盼不至而又不忍离去的缱绻之情,微嗔之意,呼之欲出。北宋柳永《倾杯》词中“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即袭此意。
【集评】
《竹坡诗话》:大梁景德寺峨眉院壁间,有吕洞宾题字。其语云:
“落日斜,西风冷。幽人今夜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字画飞动,如翔鸾舞鹤,非世间笔也。宣和间,余游京师,犹及见之。
陈岩肖《庚谿诗话》亦载此事,与此小异,“落日斜”作“明月斜”
第二节
无名氏菩萨蛮
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①,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②花打人。
【注释】
①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旧因以“檀郎”或“檀奴”作为对美男子或所爱慕的男子之称。
②挼:揉搓。“挪”的异体字。
【评解】
这首《菩萨蛮》,生动地描绘了折花美女天真娇痴的神态,讴歌男女间的爱情。写得流丽自然,面又细腻入微。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集评】
杨升庵曰:此词无名氏,唐玄宗尝称之。盖又在《花间》之先也。
《词品》“美人”作“佳人”,“须道”作“只道”,“一面”作“一向”。
醉公子
门外猧①儿吠,知是萧郎②至。刬③袜下香阶,冤家④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
【注释】
①猧(wō):一种供玩赏的小狗。
②萧郎: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
③刬(chǎn):光着。
④冤家:女子对男子的爱称。
【评解】
这首词题为《醉公子》,即咏醉公子。诗人着意于“醉”,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极有层次,写得辗转多姿,曲折有致。于朴素自然中,体现深厚的情味。
【集评】
《怀古录》:此唐人词也。前辈谓读此可悟诗法。或以问韩子苍,苍曰,只是转折多耳。且如喜其至,是一转也。而苦其今夜醉,又是一转。入罗帏是一转矣,而不肯脱罗衣,又是一转。后二句自家开释,只是一转。直是赋尽醉公子也。
皇甫松梦江南
兰烬①落,屏上暗红蕉②。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③。人语驿④边桥。
【作者简介】
皇甫松一名嵩,字子奇,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唐工部郎中皇甫湜之子。工诗词,尤擅竹枝小令。能自制新声。
【注释】
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评解】
烛光暗淡,画屏模糊,词人于梦中又回到了梅熟时的江南;仿佛又于静谧的雨夜中,听到船中笛声和驿边人语,亲切无比,情味深长。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调寄《梦江南》,皆其本体。江头暮雨,画船闻歌,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情味深长,在乐天(白居易)、梦得(刘禹锡)上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评》:梦境化境,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
徐士俊《古今词统》:末二句是中晚唐警句。
采莲子
船动湖光滟滟①秋,贪看年少信舡流②。无端③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注释】
①滟滟:水光摇曳晃动。
②信舡流:任船随波逐流。
③无端:无故。
【评解】
一、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真,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集评】
万氏《词律》:“竹枝”之音,起于巴蜀。唐人之作,皆言蜀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非古也。皇甫子奇亦有四句体。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犹《采莲子》之有“举棹”、“年少”等元遗山《遗山集附录》:皇甫松以《竹枝》、《采莲》排调擅长,而才名逊于诸人。《花间集》所载,亦止短歌小令耳。
况周颐《餐樱庑词话》: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笔妙乃尔。
李存勖如梦令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①。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作者简介】
后唐庄宗李存勖,本姓朱耶,其先沙陀部人,赐姓李氏。武帝李克用之长子。天祐五年嗣晋王位。后即皇帝位,继唐正统。灭梁,都洛阳。在位四年,兵乱,中流矢亡。
《五代史补》:庄宗为公子时,雅好音律,又能自撰曲子词。其后,凡用兵皆以所撰词授之,使扬声而唱,谓之御制。
【注释】
①一曲舞鸾歌凤:一本作“一曲清歌舞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美丽的鸟。
【评解】
那次宴会中“舞鸾歌凤”的欢乐和别“伊”时“和泪相送”的情景,依然如在眼前。回忆起来,真是“如梦”一般。
眼前的“残月落花”,更引起了别后的相思;如烟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朦孤寂的气氛。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之以为词名。
《词林纪事》卷二引查初白云:叠二字最难,唯此词恰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五代词嗣响唐贤,悉可被之乐意,重在音节谐美,不在雕饰字句。而能手作之,声文并茂。此词“残月落花”句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遂启后代词家之秘钥。
《五代诗话》卷一引《坚瓠集》褚人获云:李存勖搽画粉墨与敬新磨等日闹优场,粗犷之极,岂有清思者?乃其作《如梦令》词“曾宴桃源深洞”云云,抑何婉丽如此?
一叶落
一叶落,褰①珠箔,此时景物正萧索②。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注释】
①褰(qián):揭起。珠箔:即珠帘。
②萧索:萧条、冷落。
【评解】
秋风落叶,景物萧索。触景怀人,能不勾起往事的回忆!
“思量着”,余味无限,耐人寻思。这首小词借景抒情,睹物思人。
“画楼月影”,“落叶西风”,意境优美,情韵绵长。
【集评】
《词谱》:后唐庄宗能自度曲,此其一也。此调他无作者。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庄宗《一叶落》词,其佳处在结句,与《如梦令》同一机局、“残月落花”句,寓情于景,用兴体也。“往事思量”句,直抒其意,用赋体也。因悲愁而怀旧,情耶怨耶?在“思量”两字中索之。
阳台梦
薄罗衫子金泥凤①,困纤腰怯铢衣②重。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③。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④捻弄。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⑤梦。
【注释】
①金泥凤:这里指罗衫的花色点缀。
②铢衣:衣之至轻者。多指舞衫。
③亸:下垂。金翘、玉凤:皆古代妇女的首饰。
④同心:即古代男女表示爱情的“同心结”。
⑤阳台: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来会,自云巫山之女,在“高台之下”。旧时因称男女欢会之所为“阳台”。
【评解】
诗人着意描写了女子的服饰、体态,抒发内心的思慕之情。这首小词轻柔婉丽,对后世词风不无影响。
【集评】
《唐五代词钞小笺》按:《阳台梦》亦庄宗自度曲也。取末三字为名。
《北梦琐言》:庄宗《阳台梦》云:“薄罗衫子金泥凤。”旧本有改“凤”字为“缝”字者。
李璟浣溪沙
手卷真珠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②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③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④,接天流。
【作者简介】
李璟字伯玉,史称南唐中主。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注释】
①真珠:即珠帘。
②青鸟:传说曾为西王母传递消息给武帝。这里指带信的人。云外,指遥远的地方。
③丁香结·丁香的花蕾。此外诗人用以象征愁心。
④三楚:指南楚、东楚、西楚。三楚地域,说法不一。这里用《汉书·高帝纪》注: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为南楚。吴(今江苏吴县一带)为东楚。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一带)为西楚。“三楚暮”,一作“三峡暮”。
【评解】
这首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愁恨与感慨。上片写重楼春恨,落花无主。下片进一层写愁肠百结,固不可解。有人认为这首词非一般的对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璟借小词寄托其彷徨无措的心情。
李璟的词,已摆脱雕饰的习气,没有晦涩之病。辞语雅洁,感慨深沉。
【集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全词情景融为一体,气象雄伟,意境深沉委婉,留有余韵,可称词中之神品,不为过誉。
《漫叟诗话》:李璟有曲云“手卷真珠上玉钩”,或改为“珠帘”,非所谓遇知音者。
《诗话总龟》:《翰苑名谈》云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思清句雅可爱。
黄蓼园《蓼园词选》:清和宛转,词旨秀颖。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引《翰苑名谈》云:清雅可诵。
浣溪沙
菡萏①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②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④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注释】
①菡萏:荷花的别名。
②韶光:美好的时光。
③梦回:梦醒。鸡塞: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故址在今内蒙古。这里泛指边塞。
④吹彻:吹到最后一曲。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
【评解】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夫妻远离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写悲秋,后写念远。构思新颖,自然贴切。体现了南唐词坛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
【集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不仅十分贴切地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也含蓄地表达出人物的心情,具有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荆公尝问山谷曰:“江南词何者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荆公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为妙。冯延已对中主语,极推重“小楼”七字,谓胜于己作。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南唐中宗《出花子》云:“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后主虽善言情,辛不能出其右之。
王辏г恕断骁猜ゴ恃 罚貉∩渖∈谴视铩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细雨梦回”二句,意兴清幽,自系名句。
结尾“倚阑干”三字,亦有说不尽之意。
冯延巳谒金门
风乍①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②鸳鸯香径里,手挼③红杏蕊。斗鸭④阑干独倚,碧玉搔头⑤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作者简介】
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多才艺,工诗词。仕南唐,李璟时为宰相。他的词虽也写妇女、相思之类的题材,但不象花间派那样雕章琢句。他能用清新的语言,着力刻画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哀愁,他运用“托儿女之辞,写君臣之事”的传统手法,隐约流露出对南唐王朝国势的关心与忧伤,对温庭筠以来的婉约词风有所发展。
【注释】
①乍:忽然。
②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③挼:揉搓。
④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
⑤碧玉搔头:即碧玉簪。
【评解】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集评】
四印斋刻《阳春集序》:冯词类多劳人、思妇之作,“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
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载,当时中主李璟曾戏问冯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道:“夫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中主悦。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柴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
“喜闻鹊报”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
《蓼园词选》引沈际飞云: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
贺裳《皱水轩词筌》:南唐主(李璟)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
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