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英烈传-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入都将一袋装。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些宽了又何妨。

太祖立定了脚,念了几遍,曰:“此诗是讥诮我的。”便命校尉从内亟索其人。毫无所得。太祖怅怅而归。走到城隍庙边,祇见墙上又画一个和尚顶着一个禅冠;一个道士,头发蓬松,顶着十个道冠;一条断桥,士民各左右分立,巴巴的望着渡船。太祖又立定了身,看了半晌,更参不透中间意思,因教敕坊司参究回报。次日坊司奏曰:“僧顶一冠,有冠无法也;道士顶十冠,冠多法乱也;军民立断桥望渡船,过不得也。”太祖于是稍宽法网。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六十一回 顺天心位登大宝 马娘娘立为正宫

两间淑气遍林扉,处处苍生愿不违。

一座云山无豹隐,百年天地有龙飞。

鸡声带月鏖舆动,春色迎风天仗晖。

最是五湖饶钓叟,从今都许时彤闱。

话说太祖微行看了两处画壁,分明晓得是隐讽的,心中忽然儆醒。因谕中书省御史台臣及刑部官定为律令颁行四方。次日视朝,李善长等复表劝进登皇帝大位。太祖又曰:“中原未平,军旅未息。且当初朱升来见,我问天下大计,朱升复我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三语,我时时念及;尔等何为急急如此。且此事关系极大,尔等须一一酌礼而行,不可草草。”李善长等得蒙允奏不胜之喜,便传军令着郭英领民兵三万,于南郊筑坛受禅。禅礼官议定择来年戊申岁正月四日乙亥即皇帝位。三日之前坛已告成,一应礼仪俱备。礼官备将行仪申奏。太祖传旨着群臣共斋戒沐浴,至期同赴南郊。銮舆所过远近观看的填街塞巷。

不移时,驾至南郊。怎见这坛的制度?但见:

仪遵风后,习礼轩辕。高卑上下,按着山峙川流;长短方圆,合着干开坤辟。三才八卦排列得整整齐齐;五行四时摆定得端端正正。三百六十步为君坛,四百九十步为祖坛,八百二十步为将坛。一层高一层,包罗万象:上层圆象天,中层正象人,下层方象地;一级升一级,妙合干支。八方界上立着八面盘龙宝镜,正是春前修风,春后明风,夏前清风,夏后景风,秋前凉风,秋后闾阖风,冬前不周风,冬后广汉风;周遭台内列着廿四面绛色黄旗,总验孟春始盈,孟秋始缩,仲夏始出,仲秋始入,季春太出,季秋太入,孟夏始缓,孟冬始急,季夏德毕,季冬刑毕。中有十二盘,以应十二月;下有四个坎,以分南、北、东、西。七十二座或大或小,上契宇宙神祇;二十八位或近或疏,印证天边星宿。

当时公侯将相诸臣,扶拥太祖高皇帝登坛。坛上列着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云雨雷,五岳四滨,名山大川之神,及伏羲三皇,少吴五帝,禹、汤三代圣君之位。坛下鼓乐齐作,作了三通。太祖行八拜礼。太史官弘文馆学士刘基读祭文道:

维大明洪武元年,岁次戊申,正月壬申朔,越四日丁亥,天下大元帅皇帝臣朱,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天地神祗,历代圣君之灵。曰:天地之威,加于四海。日月之明,照于八方。云雷之势,万物咸生。雨露之恩,万民咸仰。伏以上天生民,俾以司牧,是以圣贤相承,继天立极,抚临亿兆。尧舜相禅,汤武吊伐;行虽不同,受物则一。今胡元乱世,宇宙洪荒,四海有蜂虿之忧,及八方有蛇蝎之祸。群雄并起,使山河瓜分;寇盗齐生,致乾坤鼎沸。臣生于淮甸,起自濠梁。提三尺以聚英雄,统一派而救困苦。托天之德,驱一队以破肆毒之东吴;仗天地之威,连千艘以诛枭雄之北汉。因苍生无主,为群臣所推,臣承天之基,即帝之位,恭为天吏,以治万民。今改元洪武,国号大明。仰仗明威,挥静中原,肃清华夏;使乾坤一统,万姓咸宁。沐浴虔诚,赍心仰告,专祈协赞,永充不承。尚飨。

刘基读了祭文,坛下音乐交奏。太祖合群臣设三十六拜。祭告之时但见天宇澄清,风和景霁,氤氲香雾,上凝下霭,中星辉露。顿与连朝雨雪阴霾的气色迥异。人人说是景运休征。祀毕下坛,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及都城父老,扬尘舞蹈,山呼万岁,五拜三叩头毕。太祖引世子及诸王子、文武群臣,奉世代神主回城,送入太庙。追尊:

高祖考德祖玄皇帝,高祖妣玄圣太皇后;曾祖考懿祖桓皇帝,曾祖妣懿圣皇太后;祖考熙祖裕皇帝,祖妣裕圣皇太后;考仁祖淳孝皇帝,批淳圣睿慈皇太后。

上玉玺宝册,行追荐之礼,因对群臣曰:“朕何蒙先德,庆及于躬,今遵行令典,尊崇先代,对越之间,若或见之者。”言讫,登辇升殿,受群臣称贺。命刘基奉宝册立妃马氏为皇后;且曰:“朕念皇后偕起布衣,同甘共苦。常从朕在军,自忍饥饿,怀粮以饲朕。又朕素为郭氏所疑,皇后从中百般调停,百计庇护,得免于患。家之良妇,犹国之良相,未忍忘之。”退朝回宫,因以语皇后。后回报曰:“尝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望陛下今日正位以后,时当兢惕,以保久安长治之业,是所愿耳。”次日设朝,文武朝见毕,命立世子朱标为皇太子。赠李善长为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中书左丞相、太子太师宜国公。赠刘基右丞相、太子太傅安国公。刘基再四恳辞不受,曰:“臣赋命浅薄,若受大爵必折寿命。”太祖见他恳切,乃授以弘文馆大学士太史令。赠徐达上柱国中书右丞相、太子太保信国公。赠常遇春中书平章鄂国公。其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郭英、冯胜、廖永忠、吴祯、吴良、朱亮祖、傅友德、耿炳文、华云龙等,封爵赐禄。群臣叩首拜谢。命改建康金陵府为南京应天府。布告天下改元洪武。便宣大元帅徐达曰:“朕思胡元未克,中原未收,又闽、广、浙东、两广等处,尚未归附,四海黎民未安,此心殊是歉然。卿宜与常遇春、冯胜、郭英、耿炳文、吴良、傅友德、华高、曹良臣、孙兴祖、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龙、赵庸、康茂才、杨璟、胡美、江信、张兴祖、张龙等,率兵十万,北伐大元,以定天下。以汤和为元帅,领吴祯、费聚、郑遇春、蔡迁、韩政、黄彬、陆聚、梅思祖等,率兵十万伐陈友定,取闽广之地。李文忠为元帅,领沐英、朱亮祖、廖永忠、阮德、王志、吴复、金朝兴等,率兵十万伐方国珍,取浙东之地。邓愈为元帅,领王弼、叶升、李新、陈恒、胡深海、张赫、谭成、张温、曹兴、周武、朱寿、吴德济等,率兵五万取东西两广未附州郡。”四将领命出朝,专候择日起兵前去。

次早,徐达等率领众将入朝请旨。太祖命礼官将兴兵四讨救民伐暴的情由做了祭文,上告天地山川之神祗。复命众将一一向前。吩咐:“决不容许妄行杀害,荼毒生灵。”众将拜命,陆续分兵往各路进发。

先说李文忠统了诸将军马离却金陵,望浙东而行。不一日,到温州城南七里外安营。那方国珍得知兵到,便与儿子方明善欲计谋厮杀。那明善细思了半晌对父国珍曰:“朱兵雄勇难挡,且李文忠所统将校个个是足智多谋之士,若待围城必难取胜。不若乘其远来疲困之时先出兵冲杀,或可取胜。”国珍曰:“我意亦欲如此。”即日便领兵一万前至太平寨排开拒截。哨马报入营来,文忠便率兵将对阵,却见明善出马。文忠在旗门之下曰:“今主上混一天下指日可成,你们父子不思纳款,而区区守一隅之地以抗天兵,将复为陈、张二姓乎?”明善大怒,骂道:“你们贪心无厌,自来寻死耳,何用多言。”便纵马杀来。恰有左哨上廖永忠抡刀向前迎敌,两下喊杀,约有四十余合。右哨朱亮祖恐难取胜,因提鎗从傍直向明善刺来;明善力怯而走。明兵乘势赶杀破了太平寨,追到城边。那明善领着残兵,急急进城,坚闭了城门不出。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六十二回 方国珍遁入西洋 白塔寺龙衔大树

上方楼阁海关开,万里沉香破浪来。

空中色相二千约,个个禅机百日材。

慢说昙花天上坠,还看梅枝赤城颓。

老僧诵法金龙见,日夜潮生长翠苔。

却说明善领了残兵奔回城中,紧闭着城门不出。李文忠召诸将商议,曰:“今日大败,贼众心胆俱寒,即宜四下攻打,决可拔城。”众将得令。亮祖就遣指挥张浚、汤克明攻打西门,徐秀攻东门,柴虎率游兵接应。城下喊声雷动。亮祖自统精锐,不避矢石,驾着云梯径从西门而上,捉了员外郎刘本善及部将百余人。国珍看见城破,便带领家属出北门冲阵,径往小路直走海口,落了大洋,遂向黄岩上台州与弟方国瑛合兵一处再图恢复,不题。

那朱亮祖奉了元帅李文忠入城抚辑。即日把军情申奏金陵,太祖看了表章大喜,便令承差到殿前,曰:“那国珍遁入海洋,必向台州与弟国瑛合兵据守。事不宜迟,即着中书省写敕专付朱亮祖,仍带浙江行省参政职衔,率马步舟师向台州进发。”差官星夜火速谕知。亮祖拜命,遂进天台。那天台县官汤盘闻知兵到,出二十八长亭迎降。亮祖在马上安慰了黎庶,着汤盘仍领旧职抚理本县地方。自己兼程直到台州城下,那台城将近二十里,土色如朱,古来因曰赤城。城外二十五里有沿江岭,一人一马单骑过得,上边逼峻的高山,下边绝深的江水。这城是唐时尉迟敬德筑成的,极其竖固。城中有个紫巾山,紫气氤氲,浑如巾帻。东门一湖,碧水流通海脉。过东二十里田地就是海边。海边有个白塔寺,这塔也是尉迟公发心盖造,砖上至今俱有敬德名字。寺中沉香大士甚是灵显。原来说有本寺老僧,每东方日出,诵经念佛,见海内一条金龙,听得木鱼向声便来听法。这老僧因将佛前供养饭食,日日撒泼海中,口道:“金龙来吃。”一夜之间,忽梦观音说曰:“明日庵前当有金龙衔来一株沉香到岸,你可打捞上岸,供在佛前,关了庵门,不许一人来往。约定百日方可开门。”老僧梦中领命。次早起来,果见金龙衔着一株大树,远远地搭到岸边。老僧见了金龙,依先施食。那龙儿把香放下,餐些饭食自去。老僧从海边拖起木头,果是一株沉香,便同大众扛进庵中,闭了庵门,看说果是何如光景。每日为见白燕飞去飞来,在窗棂内出入。约将九十余日,忽见管门道人报说:“檀越王员外,拣定某日合家来寺烧香,特着管家者先来通信。”老僧回说:“晓得了。”庵中不免打点些香烛、果饼、点心、菜蔬。至期王檀越男男女女果是合家来到。老僧依着梦中言语,嘱咐道人:“檀越来时,俱从东边方丈内迎接,不得开大殿正门。”道人得了法旨,依令而行。谁想从中女眷,定要上大殿烧香还愿,老僧十分不肯。王檀越那晓的事,竟叫从人开着殿门而入。此时恰是到九十九日,大士宝像一一都完。正开门时,祇闻得一阵异样的清香,人人喷鼻。殿上毫光万道,云间仙乐齐鸣,百千个花花禽凤,拥着一个白色鹦哥,从香风中飘渺而来。人人观看。老僧心中祇因不曾满得百日之数,便不快怀。周回在大士像边细看动静,恰有右手一个小拇指尚是顽香一辔,未曾雕琢,老僧因而赞叹。那王檀越就里对老僧说:“我家中恰好请有塑像巧手一人,可唤来雕完,以成胜事。”一边唤得来时,那匠人方纔动手,谁知这香指儿应刀而折。从今随你装塑,此指祇不完,

果是奇异。话不絮烦。恰说朱亮祖带了人马,径至台州城边搦战;一边把令牌一面,邀廖永忠入帐,说如此而行。永忠得令去讫。再令阮德、王志、吴复、金朝兴四将,领兵二千前至白塔寺侧,埋伏左古,来夜行事,不题。

那方国珍与弟国瑛及子明善三人商议,曰:“这赤城形势最是险阻,今我们合兵一处迎敌,必然取胜。”便放了吊桥出城对敌。未及十合,明善力不能支,转马而走。朱亮祖乘势剿杀,力气百倍。国珍父子三人连忙驱众入城。亮祖因吩咐四下围住,祇留东门听其逃走。约莫初更,亮祖令军中砍木伐薪缚成三丈有余的燔燎一般,立于城外。布起云梯,纵铁甲军五千从西右而上。城中见四下火光烛天,军民没做理会,惊得国珍兄弟父子胆怯心寒,开了东门,径寻小路往海边进发。此时已是三更有余,谁想家眷带了细软什物,正好奔到白塔寺边,计到海口仅离二里,祇听一声炮响,左边阮德、金朝兴,右边王志、吴复,两下伏兵尽起追杀而来。国珍等拚命登得海船,吩咐水手用力撑开,未及三五里之地,早有一带兵船齐齐拦住去路。马上鸟嘴喷筒如雨围将过来。火光之下却有廖永忠绯袍、金甲,高叫道:“方将军,你父子兄弟何不知时势。我主上圣明英武,又是宽大仁慈,胡不归命来降,以图富贵,何苦甘为海岛之贼。况此去如将军逞有雄威,占得一城一邑,亦不过外中国而别亲蛮夷耳。且将军纵能杀出此岛,前面汤将军见受王令,遵海往讨陈友定,舟师十万把守大洋,亦无去路。怕一朝势败;将军悔无及矣。请自三思。”方国珍听了说话,便对国瑛、明善曰:“吾巢已失。今朱兵莫挡,便出投降以保身家,亦是胜筭。”因回复道:“廖将军言之有理。”即于船内奉表乞降。次早仍回城见了朱亮祖;亮祖慰劳了一番,吩咐拔寨来会李文忠。此时浙东地面处处平服。文忠便差官申奏金陵,一面与朱亮祖等计议,道:“今汤元帅进征福建未闻报捷,我们不如乘便长驱延平,合攻陈友定,令渠彼此受敌,那怕友定不亡乎。”亮祖曰:“主帅所见极妙。”便发兵即日起身。

且说汤和统了吴祯、费聚等八员虎将,雄兵十万前取闽广,直到延平地面。拒守元将正是陈友定。那元顺帝以友定败了朱将胡深,便命为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自行之后,友定益肆跋扈,遂有雄据福建之心,兴兵取了诸郡,声势甚是张大。且命儿子陈海据守将乐,以树犄角。元帅汤和屡次以书招谕,友定曰:“我这八闽,凭山负海,为八州的上游;控番引夷,为东南的岭表。进足以攻,退足可守,你朱兵奈何我不得。”因与参政文殊、海牙等商议拒敌。汤和四次搦战,友定祇是坚壁固守,以老其师。恰好报说,李文忠同沐英、朱亮祖等率陆兵七万前来接应。且有廖永忠统领水师三万人,依水列营,以分友定之势。汤和得报,喜不自胜。便令哨兵传令沐英、阮德、吴复领所部径攻南门;朱亮祖、王志、金朝兴统所部径攻东门;李文忠统大队为游兵,接应东南二处。原在将校郑遇春、黄彬、陆聚统所部径攻北门;原在吴祯、费聚协助同新到彦永忠,统领水军径攻水西门;自领蔡迁、韩政、梅思租率水陆游兵,接应西北二处,昼夜攻击。那友定在敌楼上看见明兵勇壮,不敢争锋。祇见骁将萧院慌慌张张向前禀曰:“朱兵日夜攻打,精力必疲,倘驱兵奋勇出战,必可得胜,何苦坐视其危。”友定沉思不语者久之。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六十三回 征福建友定受戮 不花全家死报国

南北兵连势若何,双鵰落日拨应多。

此日四郊惭积垒,未几一辅羡投戈。

出塞卫青尤荷戟,从戎魏绛谩论和。

汉家会奏平胡绩,自有廷年横吹歌。

自古道:疑人莫用;用人莫疑。又说道: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谁想这友定听了骁将萧院的言语,存省了半晌方纔说道:“彼兵正锐,何谓疲竭,汝等那得乱惑军心。”便叫阶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