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英烈传-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金三百两,大海白金一百两。大海不受,但曰:“主帅何曾有说,得首功者为正先锋。今日诛了德崖,望主帅不食前言。”太祖沉吟不语。徐达曰:“君虽诛了德崖,尚未为克敌之大,若常将军今日去,亦能成功。”众人都曰:“徐元帅说得极是。”大海方受了赏。
话分两头。却说巢湖水军头领俞廷玉有三个儿子:长名通海,次名通源、第三的名通渊。他三个俱膂力异常。在水中能伏得八九个昼夜。未生他们时,他父亲似梦非梦看见一个老儿:
银髯鹤发,炯眼童颜,身穿着绛色五爪龙袍,脚踹着绿绣无忧珠履带,顶道扇诸葛巾,绾一个拂尘龙须帚,虚飘飘忽到庭前瑞霭霭香盈院内。指向廷玉说:“我是滁州城隍,奉玉帝圣旨将轸水蚓壁水獝箕水豹二个水星,五年之内,节运降生你家,辅佐真龙出世。”便向袖中取出三个弹子大一般丸放在掌中,红光烛天的物件,递与廷玉的妈妈,叫将水一就吞下去,拱手而别。那妈妈果然不出五年,连生他三个儿子。大的通海惯耍一个流星锤,索长三丈,转转折折,当着他粉身碎骨。人便有四句口号:
一个金锤忒煞精,飞来飞去耀星明。
忽朝水底轰雷振,搅得蛟龙梦不成。那次子通源使一条铁锏,铮铮有声。小时忽下江中洗澡。陡然云雨四合,水中祇见癫头鼋开了个大口,竟来吞他。他手中并无别物,竟打两个没头拱,直至水底,摸着四五尺长一块条石,他便担在肩背上,一步步踏上水来。那癫头鼋正横开四爪,抢到面前,通源叱咤一声,将那石竟砍过去,谁知那鼋的头颈,仰得壁直,凑着石上顽锋,竟做两段,满江中都是血水。岸上人不知通源在水中与鼋交战,祇见满江通红,惊得没做理会。歇了半个时辰,通源慢慢地将鼋从水中拖到沙边,便把身跳上了岸,拿条索子缚了鼋脚,叫岸上人拽鼋上去。那岸上张三、李四、王二、沈六等十来个,那里拽得动。通源曰:“你们可自在货儿,祇好吃安忱饭,这些儿便拽不起。”从新自来,把那鼋如拾芥一般,提上岸去。那些闲汉曰:“俞二官人,活的都砍了,我们死的都拽不动,却也好笑。”便有人歌道:
江中忽起一条鼋,闪烁风云雷雨翻。却遇通源水底石。魂在天边血在源,鼋也鼋、冤也冤,我们十来个扛勿动,被他一人一手便来牵,真个是壁水偷星来出世,天移地转气轩轩。还有那第三个通渊,越发了得,每手用一把折迭非边刀,那刀角开来,二丈之内,令人伫身不得。曾到江边金龙四大王庙中赛神,那庙前路台上,原铸有铁炉一鼎,有等闲不过的,曰:“这等东西,又无关组,又无把柄,有人捧得动,输与银子十两。”那通渊时祇一十四岁,心里想道:“这些儿担不动,恰像终日舞灯草过日子。”走到庙中,虔诚完了神愿,正好来到台上烧纸,祇见十五六个好汉,来抬那炉,都抬不动。通渊竟要来拿,看了他们行径,又恐怕掇不动时,反被耻笑。仔细思量,必竟有觔两数目,铸在上面,近前看得分明。又走过去想道:“祇是一千觔,该托也托得起。”便走到后殿,先把别样试试看。抬头一望,却有两个大石狮子,在后边甬道上石栏杆边。悄悄的脱下长袍,趁人不见,把左边狮子一托便托在左手里,颠上几颠,说道:“约有千觔还多些。”轻轻的便安在地下。再将右边狮子也托一托,正托在右手上估觔估两,未及放手,祇见一个人大叫道:“前上殿二三十人弄不得一个香炉,这俞三官十四五岁一个儿,把石狮子颠来颠去,你们好不羞杀。”道犹未了,这些闲汉都赶来看。通渊祇不做声,把那狮子连忙放在地下,穿上长袍,望山门外走去。这些人曰:“我们有眼不识泰山,俞三官你何故不做个把势我们看看。”那些人拦了又阻,阻了又拦,恰好父亲俞廷玉走来,看见说道:“三儿,你何故被这些人阻拦?”通渊说道:“我自在后殿把石狮子托托耍了,不知他们何意拦阻。”那些人便向他父亲备说了原故。廷玉便开口说道:“既如此,你便掇掇把他们看看,何妨?”通渊被父亲劝不过,祇得走向殿前,把只手托了铁香炉便下路台,那些人喝采如雷似震。通渊又托上路台,如此三遍,轻轻的放在台下便走。却说管庙的长老,埋恐众人曰:“俞三官又去了,这炉又不放在台上,如之奈何?”那些人曰:“不打紧,我们几十人包抬齐整还你。”吶喊一声,齐将手来抬,谁知是糊泥,这炉越抬越陷下去了,几十个人曰:“求求张良,拜拜韩信,还须到俞宅劳小官人走一遭。”这些众人说说笑笑,走到俞宅,见了俞妈妈,说了原故。妈妈笑道:“这个小官倒会耍人,劳你们远远的走来接他。方纔他到后园舞刀去了,你等可到后面见他,他决然肯去。”众人来到后园恳求。通渊祇是个笑,也不应他们,大步到庙,仍将手托起香炉依旧
放正了。惊动得合州县人那个不敬他。人也编个歌儿与他说:
俞家又生个小熊罴呀,忒也希奇,呀,忒也希奇。手托千觔,奇打希,希打奇;甚差迟呀,忒也希奇,呀,忒也希奇。显灵说是个箕水豹呀,忒也希奇,呀,忒也希奇。佛前狮子,希打奇,奇打希,任施为奇,忒也希奇,呀,忒也希奇。他父亲做个头领,并三个儿子率副将廖永安、廖永忠、张德兴、桑世杰、华高、赵庸、赵馘等,初投个师巫彭祖。后来彭祖被元兵所杀。庐州左君弼,便以书招降廷玉等一班水军。廷玉等谅君弼不是远大之器不肯投纳。君弼因统兵来攻,廷玉等累战不利,受困在湖中,因集众将图个保全之计。俞通海说道:“今江淮豪杰甚多,不如择有德者附他,庶或来救,不为奸邪所害。”廖永忠便曰:“徐寿辉、张士诚、刘福通、陈友定、方国珍、明玉珍、周伯颜、田丰、李武、霍武皆是比肩分据的。”赵庸曰:“此辈俱贪欲嗜杀,鼠窃狗盗之徒,怎得成事!我说一人,你们肯从么?”不知此人是谁。正是,知君多意气,仗剑且相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十三回 牛渚渡元兵大败 太祖困天降大两
谁言水火煞无情,也去当场翌圣明。
援危初振巢湖旅,德意还看宁海行。
水涨巍桥舟忽过,火腾烈焰艘须倾。
应知天上真龙出,足处纵横神鬼惊。
却说俞廷玉问诸将:“谁处可投?”廖永安数出多人,俱是贪财好色的,那里是英雄出世之主。赵庸曰:“我闻和阳朱公仁德无双英雄盖世,且将勇兵强。若是投他他必来救应,可解此危,诸公以为何如?”众人齐声道:“好!”因作书,遣人求救,不题。
且说太祖一日与诸将会议,曰:“此处虽得暂驻,然居群雄肘腋,非用武之场,必择胜地方可攻守。”冯国用曰:“我看金陵乃龙盘虎踞真圣王之都,愿先取金陵,以固根本。”太祖曰:“我意亦欲如此,但渡大江必需舟楫,且钱粮不济,奈何?”正商议间,忽报巢湖俞廷玉等遣人来见。太祖拆开书看,时书中说道:
巢湖首将俞廷玉,并男通海、通源、通渊;裨将廖永忠、永安、张德兴、桑世杰、华高、赵庸、赵馘等书呈朱主帅台下;玉等向集湖滨,久闻仁德,冀居麾下,不意左君弼累以书招,恨玉不从,率兵围困廷玉等,敢奉尺书,上于天威,倘振一旅以全万人,所有战舰千余、水兵万数、资储器械毕献辕门,以凭挥令。誓当捐躯报答,伏惟台亮。
太祖得书与诸将会议,李善长曰:“向闻他们为水军骁骑,今危急来归,若以兵去援必效死力。且藉之以取金陵,此天所以助主帅也。”太祖因召使者到帐下,问他名姓。使者答:“名韩成。”太祖曰:“即日发兵,汝可回报。”遂留李善长、李文忠等守和阳,总理军务。自率徐达、胡大海、赵德胜等,领兵四万直抵桐城,进巢湖口。君弼因太祖兵到逃去,俞廷玉迎太祖入寨曰:“备陈归顺无繇,蒙提师远救,恩实再生。”太祖慰恤倍至,驻兵三日。忽报左君弼勾引池州城赵普胜,一支兵截住桐城闸;一支兵截住黄墩闸。又引元将蛮子海牙,领兵十万扎住江口,势不可挡。太祖大惊,因上水寨登敌楼观看。果见兵寨数里,旌旗蔽天,金鼓雷振。太祖顾徐达道:“此君弼调虎离山之计。引我入湖,顿兵围绕,奈何,奈何?”胡大海答道:“主帅勿忧。主帅可领众将压阵,臣愿当先,祇此斧可破贼围。”太祖曰:“不然,贼兵势重,你我纵可冲阵而出,部下兵卒安能还,宜再思良策。”徐达曰:“必须一人密从水中上和阳,调取救兵内外夹攻,方能出去。”祇见韩成说道:“裨将愿往。”太祖即修书付与,吩咐速来,毋得误事。韩成出了水寨,抄巢湖口入江,从牛渚渡河,在水中行三日夜方得上岸,直抵和阳。见了和阳王,递了太祖的书。李善长曰:“即须发兵去救!”传令邓愈为正元帅,汤和为副帅,郭英为参谋,常遇春为先锋,耿炳文为掠阵使。吴良、吴祯、花云、华云龙、耿再成、陆仲亨皆随军听用,率兵五万前进,其余将佐与朱文刚、朱文逊、朱文英率兵保守和阳。众将领兵至江口,恰与蛮子海牙对阵。邓愈列阵向前,蛮子海牙急令番将二十员迎敌。尚未及前,先锋常遇春挺鎗奋击,元兵阵上就如摧枯拉朽,那个敢挡。邓愈等催兵并杀,蛮子海牙大败,遂过了牛渚渡。各部将士都去收拾元兵所弃马匹、器械、粮草、辎重。止有汤和使帐下兵卒祇砍沿岸一带芦苇、莽草,用绳索一一缚成捆束,共约有千余担。常遇春问曰:“要他何用?”汤和对曰:“夜间亦可备明。”那时拘集船只共计一千有余。邓愈便令分为五队:邓愈居中,汤和居左,郭英居右,耿炳文压后,常遇春当先,齐往巢湖进发。探子哨知信息,报与赵普胜,普胜遂与左君弼曰:“你可领兵挡俞廷玉辈内冲,我当领兵拒常遇春等外患。”君弼自己整齐船只,截住桐城闸,不题。普胜领了大船五百只,排开阵势,遇春便挺鎗来杀,两下交兵。正是:
浪迭千层龙喷海,风生万壑虎吟山。
却恨那普胜的战船高大又从上流,乱把石炮打来,苗叶鎗替那箭,如雨点的飞去飞来。朱兵船小又无遮蔽,不能前进。常遇春正在烦恼,祇见汤和领了十数只中样大的船,船上皆把牛皮张定,那些箭石虽然来得猛密,粘着软皮都下水去了。每船上用水手五十人,齐把那芦苇、莽草点着,恰遇西北风吹得十分紧急,汤和便叫众军放火。那赵普胜的船都是蔑箪竹篷引火之物,朱兵火箭火炮,飞星放去,便烧起来。风又大,火又紧,咶咶喇喇把那二百余只船,不过两个时辰,焚毁殆尽。这边众将乘火奋击,贼兵大乱。那普胜祇得驾小船向西北上逃走。常遇春恰从上流赶来,大喝一声,把他的兄弟赵全胜,一刀砍落水内。普胜拚命的摇船,径投蕲州徐寿辉去了。邓愈叫鸣金收军,共获战船七百余只,刀杖器械不计其数。邓愈曰:“今日之捷是汤和居首。”汤和拱手说道:“此是朱元帅天威,众将虎力,与和何干?”常遇春曰:“我早来见汤公,命军束草,祇说备明,岂知有此大用。公何不早言之?”汤和说道:“机谋少泄,恐反不成。”众将都称善。邓愈曰:“兵贵神速,乘此长驱,左君弼无备,一鼓可擒也。”便都即刻解舟,顺流而下。
此时太祖被困日久,苦无出围之计,祇见哨子来报,汤和等连破海牙普胜等寨,已将至桐城闸了。太祖大喜,即同众将登敌楼观望,果然,西北角上,大队人马杀来。太祖吩咐:“我们便可从里面冲杀出去。”当下徐达、赵德胜、胡大海共领兵五万,大小船约二千零四百余只,列成队伍竟冲出来。喜得左君弼船大,不利进退,赵德胜便以小船对战,操纵如飞。廖永安又绕出其后,两下夹击君弼大败。永安直迫至雍家城下,奈贼党萧罗率众舍舍而来,箭石如飞蝗雪片,那永安鼻中中了冷箭,便叫道:“大小三军,更宜努力!”遂将身跳出船头死力督战。便活捉了萧罗过船,敌人不战而逃。
却说邓愈所统大兵,未得入江,太祖船只尚拥溪内,彼此都无策可施。恰好大雨连落十日,看那水势滔天,廖永安喜曰:“乘势越山可渡。”中间有一条大涧断开山岭,山脊上有浔阳桥,这些小船尽皆过涧。太祖所坐战舰正忧难过,便欲弃舟另坐别船,永安吶喊一声曰:“圣天子百神护卫,桥神自有灵效。”祇见那船倏忽间乌云绕转如飞从洞里穿过,一毫不差些须,遂入大江与汤和等相会。太祖备说了被困的事,且慰劳诸将远征,吩咐筵宴称庆,就与新来诸将相叙。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十四回 常遇春采石擒王 陶安紫炁星降生
凭凌秋色石崔嵬,独上雄呼猛似雷。
水阔鱼龙应交化,江空星月任徘徊。
任将杀气随潮滚,还喜赓歌倾五垒。
目兹江海朝宗后,何处桑田复草莱。
却说太祖出得湖口与水陆众将聚毕。自此大将、步将、骑将、先锋将、水将都已云集。便留步军一万。战船五百与俞通海、廖永安二将,在牛渚渡扎营操演,其余将士尽随至和阳。正是:“鞭敲金镫响,齐唱凯歌还。”不一日来至和阳,即欲提兵过江取金陵为建都之计。和阳王依议,乃留朱文正、朱文逊、朱文刚、朱文英、赵继祖、顾时、金朝兴、吴复等,统兵一万,保守和阳,其余人马俱随太祖即日引舟东下,向江口进发。恰喜江风大顺征帆饱拽,顷刻到牛渚渡。俞、廖二将迎接说道:“蛮子海牙扎兵南岸采石矶阻截要路,势甚猖独,如之奈何?”徐达说道:“兵贵神速,乘此顺风明月驰行,猝然而至,彼必措乎不及。”遂分兵船为三路:太祖居中队,领战船七百只,郭英为先锋;徐达居左队,也领战船七百只,胡大海为先锋;李善长居右队,也领战船七百只,常遇春为先锋。掩旗息鼓。那时月明风顺,水溜江深,这战船如飞驰驶,此至五更,竟到采石矶。元兵哨马报知蛮子海牙,他便挚兵而待,那矶土刀鎗麻列,旌旗云屯,水上战船如织,两军相去不及三丈,便摆开阵势。郭英领长鎗手,奋勇争先,将及上矶,谁想上面矢石星飞雨洒将来,士卒多伤,不能前进。太祖传令胡大海、常遇春曰:“二公先锋定在今日,有先登采石矶者,即为正先锋。”大海大喜,意在必克,率众向前。谁想岸上炮弯较先更急,大海力不能支。遇春乘快船后至,领防牌、神鎗手奋力冲至矶下。元兵见朱兵近岸,炮箭如飞蝗的放来,防牌也不能遮,神鎗也无可用,众兵亦欲退后。遇春大叫道:“取不得采石矶,誓不旋师!”便舍舟提牌挺鎗先登。那矶在水面上约高有二丈。矶上元将老星卜喇先用长矛截下,遇春便用右手拿住防牌,护了矢石,把左手便捏住矛杆,就势大叫一声,从空直跳而上,就撇了防牌,将鎗刺了老星卜喇。三队军士看见遇春登岸,各催兵鼓噪而登,元兵扳靡奔走,死者不可胜数。蛮子海牙收些残兵退驻西南方山。太祖就于采石矶安营,众将各各献功。太祖便曰:“常将军奋勇争先,万将莫敌,攻克采石矶,特拜为正先锋。”遇春叩谢,惟大海有不平之色。太祖又曰:“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将。”大海气方平妥。
是夕,屯兵矶上。正值新秋,月色如画,众将各归木帐,惟徐达李善长冯国用孙炎在麾下金玩明月。太祖对众官说曰:“清风明月真好,良宵恨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