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史稿-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饬品行为第一要义,监督、监学及教员随时稽察,详定分数,与科学分数合算。
学堂考试分五种:曰临时考试,曰学期考试,曰年终考试,曰毕业考试,曰升学考试。临时试无定期,学期、年终、毕业考试分数与平日分数平均计算。年考及格者升一级,不及格者留原级补习,下届再试,仍不及格者退学。评定分数,以百分为满格,八十分以上为最优等,六十分以上为优等,四十分以上为中等,二十分以上为下等,谓之及格,二十分以下为最下等,应出学。
毕业考试最重,视学堂程度,由所在地方官长会同监督、教员亲莅之,照乡会试例。高等学毕业,简放主考,会同督、抚、学政考试。大学分科毕业,简放总裁,会同学务大臣考试。分内、外二场:外场试,就学堂举行。择各科讲义精要一二条摘问,令诸生答述。内场试,择地扃试。分两场:首场以中学发题,经、史各一,经用论,史用策。二场以西学发题,政、艺各一,西政用考,西艺用说。通儒院毕业,不派员考试,以平日研究所得各种著述,评定等第,进呈,候钦定。其奖励章程,比照奖励出洋游学日本学生例,通儒院毕业,予以翰林升阶,或分用较优京、外官。大学分科毕业,最优等作为进士出身,用翰林院编修、检讨。优等、中等均作为进士出身,分别用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大学选科,比照分科大学降等给奖。大学豫备科及各省高等学毕业,最优等作为举人,以内阁中书、知州用。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以中书科中书、部司务、知县、通判用。中学毕业,分别奖以拔贡、优贡、岁贡。高等小学毕业,分别奖以廪、增、附生。初等小学属义务教育,不给奖。优级师范毕业,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国子监博士、助教、学正用。初级师范毕业,分别奖以拔贡、优贡、岁贡,以教授、教谕、训导用。高等实业学堂毕业,最优等、优等、中等均作为举人,分别以知州、知县、州同用。中等实业学堂毕业,奖励视中学。奏定章程规定之概要如此。
三十一年,诏以各省学堂次第兴办,必须有总汇之区,以资董率而专责成。特设学部,命荣庆为尚书,熙瑛、严修为侍郎。裁国子监,归并学部。明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略言:“今中国振兴学务,宜注重普通教育,令全国之民无人不学。尤以明定宗旨,宣示天下,为握要之图。中国政教所固有,亟宜发明以距异说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中国民质所最缺,亟宜箴砭以图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实。”上谕照所陈各节通饬遵行。寻奏定学部官制,于本部各司、科分掌教育行政事务外,设编译图书局、调查学制局、京师督学局。又拟设高等教育会议所,属学部长官监督。其议员选派部员,及直辖学堂、各省中等以上学堂监督,暨京、外官绅,学识宏通,于教育素有经验者充任。又拟设教育研究所,延聘精通教育之员,定期讲演,以训练本部员司焉。先是直督袁世凯奏陈学务未尽事宜,以裁撤学政为言。云南学政吴鲁奏请裁撤学政。至是学部会同政务处复议,言:“各省教育行政及扩张兴学之经费,督饬办学之考成,与地方行政在在皆有关系。学政位分较尊,事权不属,于督、抚为敌体,诸事不便于禀承,于地方为客官,一切不灵于呼应。且地方寥阔,官立、公立、私立学堂日新月盛,势不能如岁、科试分棚调考之例。而循例按临,更日不暇给。劳费供张,无裨实事。拟请裁撤学政,各省改设提学使司提学使一员,统辖全省学务,归督、抚节制。于省会置学务公所,分曹隶事。选派官绅有学行者,别设学务议绅四人,延访本省学望较崇之绅士充选。议长一人,学部慎选奏派。”从之。嗣是各省学务始有确定之执行机关矣。
劝学所之设,创始于直隶学务处。时严修任学务处督办,提倡小学教育,设劝学所,为、州、县行政机关。仿警察分区办法,采日本地方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法,订定章程,颇著成效。三十二年,学部奏定劝学所章程,通行全国,即修呈订原章也。劝学所由地方官监督,设总董一员,以县视学兼充,综核各学区事务。区设劝学员一人,任一学区内劝学之责,以劝募学生多寡,定劝学员成绩之优劣。其章程内推广学务一条,规定办法凡五:曰劝学,曰兴学,曰筹款,曰开风气,曰去阻力。又奏定各省教育会章程,省会设立者为总会,府、州、县设立者为分会,以补助教育行政,与学务公所、劝学所相辅而行。皆普及教育切要之图也。
学部设立后,于各项学堂章程多所更正。其要者,如改订考试办法,详定师范奖励义务,变通中、小学课程,中学分文科、实科之类,然大致不外修正科目,确定限制,其宏纲细目,不能出奏定章程之范围。所增定者,则女学堂章程也。先是学部官制已将女学列入职掌。三十三年,奏定女子师范、女子小学章程,以裨补家计,有益家庭教育为要旨。师范科目: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四年毕业。音乐得随意学习。小学分两等,高等科目:修身、国文、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女红、体操,得酌加音乐,为随意科。初等科目:修身、国文、算术、女红、体操,得酌加音乐、图画二随意科。均四年毕业。其授业钟点,较男子小学减少,与男子小学分别设立,不得混合。宣统三年。奏设中央教育会议,以讨论教育应行改进事宜及推行方法。则根据学部原奏,拟设高等教育会议所之规定行之。此为第二期有系统之教育制度也。
至考验游学毕业生,光绪二十九年,鄂督张之洞奏准鼓励游学章程。三十一年,学务大臣考验北洋学生金邦平等,援照乡、会试覆试例,奏请在保和殿考试,给予出身,分别录用。迨三十二年,学部奏定,自本年始,每年八月举行一次。并为综覈名实起见,妥议考验章程。将学成试验与入官试验分为两事,酌照分科大学及高等学毕业章程,会同钦派大臣,按所习学科分门考试。酌拟等第,候钦定分别奖给进士、举人等出身。仍将某科字样加于进士等名目之上,以为表识。考试分两场:第一场就所习学科择要命题;第二场试中国文、外国文,罢廷试。明年,学部宪政编查馆会奏游学毕业廷试录用章程,仍暂照三十一年成案。于钦派大臣会同学部考试请予出身后,廷试一次,分别授职。廷试用经义、科学、论、说各一,其医、工、格致、农等科大学及各项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者,免试经义。时游学日本、欧、美毕业回国者,络绎不绝,岁举行考验以为常,终清世不废。
://
志八十三 选举三
○选举三
△文科武科
有清科目取士,承明制用八股文。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谓之制义。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乡试第一曰解元,会试第一曰会元,二甲第一曰传胪。悉仍明旧称也。世祖统一区夏,顺治元年,定以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均初九日首场,十二日二场,十五日三场。殿试以三月。
二年,颁科场条例。礼部议覆,给事中龚鼎孳疏言:“故明旧制,首场试时文七篇,二场论、表各一篇,判五条,三场策五道。应如各科臣请,减时文二篇,于论、表、判外增诗,去策改奏疏。”帝不允。命仍旧例。首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四书主硃子集裕В字鞒檀⒊p子本义,书主蔡传,诗主硃子集传,春秋主胡安国传,礼记主陈澔集说。其后春秋不用胡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羊、穀梁。二场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三场经史时务策五道。乡、会试同。乾隆间,改会试三月,殿试四月,遂为永制。
乡试,先期提学考试精通三场生儒录送,禁冒滥。在监肄业贡、监生,本监官考送。倡优、隶、皁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不得与试。卷首书姓名、籍贯、年貌、出身、三代、所习本经。试卷题字错落,真草不全,越幅、曳白,涂抹、污染太甚,及首场七艺起讫虚字相同,二场表失年号,三场策题讹写,暨行文不避庙讳、御名、至圣讳,以违式论,贴出。士子用墨,曰墨卷。帧加贸p,曰硃卷。主考墨笔,同考蓝笔。乾隆间,同考改用紫笔。未几,仍用蓝。试士之所曰贡院,士子席舍曰号房,拨军守之曰号军。试官入闱封钥,内外门隔以帘。在外提调、监试等曰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曰内帘官。亦有内监试,司纠察,不与衡文事。以大员总摄场务,乡试曰监临。顺天以府尹,各省初以巡按御史,巡按裁,巡抚为之。会试曰知贡举,礼部侍郎为之。顺天提调以府丞,监试以御史。初,各省提调以布政使,监试以按察使,各副以道员。雍正间,以籓、臬两司为一省钱穀、刑名之总汇,入闱月馀,恐致旷滞,提调监试,专责二道员。会试监试以御史。殿试临轩发策,以朝臣进士出身者为读卷官,拟名第进呈,或如所拟,或有更定。一甲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进士授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官有差。
有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虽初制多沿明旧,而慎重科名,严防弊窦,立法之周,得人之盛,远轶前代。其间条例之损益,风会之变迁,系乎人才之盛衰,朝政之得失。述其大者,不可阙也。
乡、会试首场试八股文,康熙二年,废制义,以三场策五道移第一场,二场增论一篇,表、判如故。行止两科而罢。四年,礼部侍郎黄机言:“制科向系三场,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次用策论,使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猷。今止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易。且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三场旧制。”报可。七年,复初制,仍用八股文。二十四年,用给事中杨尔淑请,礼闱及顺天试四书题俱钦命。时诏、诰题士子例不作,文、论、表、判、策率多雷同剿袭,名为三场并试,实则首场为重。首场又四书艺为重。二十六年废诏、诰,既而令五经卷兼作。论题旧出孝经,康熙二十九年,兼用性理、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五十七年,论题专用性理。世宗初元,诏孝经与五经并重,为化民成俗之本。宋儒书虽足羽翼经传,未若圣言之广大,论题仍用孝经。
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言:“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职事也。时文徒空言,不適于用,墨卷房行,展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士子各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百馀,少者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馀。表、判可预拟而得,答策随题敷衍,无所发明。实不足以得人。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章下礼部,覆奏:“取士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后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科举之法不同,自明至今,皆出于时艺。科举之弊,诗、赋祗尚浮华,而全无实用。明经徒事记诵,而文义不通。唐赵匡所谓‘习非所用,用非所习’是也。时艺之弊,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因时而补救之。苏轼有言:‘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责实。’能责实,虽由今之道,而振作鼓舞,人才自可奋兴。若惟务徇名,虽高言复古,法立弊生,于造士终无所益。今谓时文、经义及表、判、策论皆空言剿袭而无用者,此正不责实之过。凡宣之于口,笔之于书,皆空言也,何独今之时艺为然?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言,精微之奥旨。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虽曰小技,而文武幹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转咎作法之凉,不已过乎?即经义、表、判、论、策,苟求其实,亦岂易副?经文虽与四书并重,积习相沿,士子不专心学习。若著为令甲,非工不录。表、判、论、策,皆加覆覈。必淹洽词章、通晓律令,而后可为表、判。有论古之识,断制之才,通达古今,明习时务,而后可为论、策。何一不可见之施为,切于实用?必变今之法,行古之制,将治宫室、养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讼狱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将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终身不齿。毋乃纷扰而不可行?况人心不古,上以实求,下以名应。兴孝则有割股、庐墓以邀名者矣,兴廉则有恶衣菲食、敝车羸马以饰节者矣。相率为伪,借虚名以干进取。及莅官后,尽反所为,至庸人之不若。此尤近日所举孝廉方正中所可指数,又何益乎?司文衡职课士者,诚能仰体谕旨,循名责实,力除积习,杜绝侥幸,文风日盛,真才自出,无事更张定制为也。”遂寝其议。时大学士鄂尔泰当国,力持议驳,科举制义得以不废。
二十二年,诏剔旧习、求实效,移经文于二场,罢论、表、判,增五言八韵律诗。明年,首场复增性理论。御史杨方立疏请乡、会试增周礼、仪礼二经命题。帝以二礼义蕴已具于戴记,不从。四十七年,移置律诗于首场试艺后,性理论于二场经文后。五十二年,高宗以分经阅卷,易滋弊窦。且士子专治一经,于他经不旁通博涉,非敦崇实学之道。命自明岁戊申乡试始,乡、会五科内,分年轮试一经。毕,再于乡、会二场废论题,以五经出题并试。永著为令。
科场拟题最重。康熙五十二年,以主司拟题,多取四书、五经冠冕吉祥语,致多宿构幸获。诏此后不拘忌讳。向例禁考官拟出本身中式题,至是弛其禁。历科试官,多有以出题错误获谴者。先是康熙五十六年,从詹事王奕清言,场中七艺,破、承、开讲,虚字概不帧矗苑拦亟凇G∷氖吣辏羁脊僭つ馄啤⒊小⒖残樽郑嫣庵椒⒏孔幼裼谩<吻焖哪辏晕薰乇遵迹现埂V埔掌┯么蠼幔忻髦幸叮恳源宋亟凇?滴跄┠辏睢G∈辏嘈扪钍鲈懈从么蠼嶂耄笱空磐⒂竦纫晕抟娑遵加穑嗖抵3醭∥脑科尬灏傥迨郑滴醵暝霭僮帧N迨哪辏嵩芯右滓允滓兆钟馇Ф伲砀铩G∷氖辏级ㄏ纭⒒崾悦科云甙僮治剩フ卟宦肌W允亲裥胁灰住H〔咛猓ú坏糜馊僮帧G≡辏孔涌站倜浚萋嗜稹F浜罂脊倌馓猓课驶蚨嘀廖辶僮郑帐枵唛吞庖埔祝愦艹善H辏蠖加氛湃魷囊晕裕昝鞫ɡN迨荒辏ù鸩卟宦僮郑甄㈢牙M?啤H豢脊偈孔又厥壮。崛。嘌鼗澳岩啤V埔逄宀茫源蚀锢泶嘉小K持尉拍耆沙剑崾缘谝怀炭稍蛞糟l寰汲?脊傺亢秤莸炔⒅巫铩
世宗屡以清真雅正诰诫试官。乾隆元年,高宗诏曰:“国家以经义取士,将以觇士子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