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废名文集-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不顾这些,——连她们刚刚是由花红山回来他也不记得了。

“你们,才穿了那衣,忽然又是这衣,神秘得很。”

“我走得很热。”

她说着坐下了,同时低下头一看,——一个不自觉的习惯而已,人家说衣裳,她就

看衣裳。她晓得小林是说她换了衣裳,并没有细听他的话。实在这算得什么呢,换了一

换衣?

就说“神秘”,这东西本身亦是不能理会的了,所谓自有仙才自不知。小林,他是

站着,当她低头,他也稍为一低眼——

观止矣!少女之胸襟。

细竹或者觉察了,因为,一时间,抬起头来,不期然而然的专以眼睛来相看,——

她何致于是怒目?但好像问:“你看什么?”

放开眼睛,他道:

“山上有什么好玩的?”

“不告诉你。”

连忙又觉得无礼,笑了。

“老儿铺,是不是有一个老儿路上开茶铺?”

“那里看见?我们在一家茶铺里喝茶,只看见一个女人。

她有一个女儿,十五六岁,我们刚到的时候她不在家,她把她喊回来,睄我们。这

姑娘长得一个大扁脸,难看极了。”

她这么的说,小林则是那么的看了,此时平心静气的,微笑着。“回来的时候,怎

的那个急迫的样子?——琴子就不相同。汗珠儿,真是荷瓣上的露,——只叫人起凉意。”

这恐怕是他时间的错误了,因为当着这清凉之面而想那汗珠儿。于是已经不是看她,是

她对镜了,中间心猿意马了一会,再照——又不道“自己”暗中偷换!自己在镜子里头

凉快了。他实到了这样的忘我之境。

他要写一首诗,没有成功,或者是他的心太醉了。但他归究于这一国的文字,因为

他想象——写出来应该是一个“乳”字,这么一个字他说不称意。所以想到题目就窘:

“好贫乏呵。”立刻记起了《杨妃出浴》的故事,——于是而目涌莲花了!那里还做诗?

慢慢又叹息着:“中国人卑鄙,fresh总不会写。”不知怎的又记起那“小儿”偷桃,于

是已幻了一桃林,绿当然肥些,又恰恰是站在树底下——那么人是绿意?但照眼的是桃

上的红。那里看见这样的红桃?一定是拿桃花的颜色移作桃颊了。其树又若非世间的高

——虽是实感,盖亦知其为天上事矣,故把月中桂树高五百丈也移到这里来了。

一天外出,偶尔看见一匹马在青草地上打滚,他的诗到这时才俨然做成功了,大喜,

“这个东西真快活!”并没有止步。“我好比——”当然是好比这个东西,但观念是那

么的走得快,就以这三个字完了。这个“我”,是埋头于女人的胸中呵一个潜意识。

以后时常想到这匹马。其实当时马是什么色他也未曾细看,他觉得一匹白马,好天

气,仰天打滚,草色青青。

桥 天井

是睡觉的时分。小林他是一个客榻,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史家奶奶伴他谈一会儿

话,看他快要睡了,然后自己也去睡,临走时还替他把灯移到床前几上,说道:

“灯不要吹好了。”

小林也很知道感激,而且正心诚意的,虽然此刻他的心事不是那样的单纯,可以向

老人家的慈爱那里面去用功。史家奶奶一走开,实际上四壁是更现得明亮一点,因为没

有人遮了他的灯,他却一时间好像暗淡了好些,眼珠子一轮。随即就还了原,没有什么。

这恐怕是这么的一个损失:史家奶奶的头发太白了,刚才灯底下站了那么久。

灯他吹熄了。或者他不喜欢灯照着睡,或者是,这样那边的灯光透在他的窗纸上亮。

他晓得琴子同细竹都还没有睡。

中间隔了一长方天井。白的窗纸,一个一个的方格子,仿佛他从来没有看见光线,

小心翼翼。其实他看得画多,那些光线都填了生命。一点响动也没有,他听。刚才还听

见她们唧唧咕咕的。这个静,真是静。那个天井的暗黑的一角里长着苔藓,大概正在生

长着。“你们干什么?”忽然若不平,答不出她们在那里干什么,明明的点着亮儿。不,

简直没有答。说得更切当些,简直也不是问。

当然,他问了自己那么一句。譬如一个人海边行走,昂头而问:“天何言哉?”只

是表现其不知罢了。不过这人,还可以说,问天是听海的言语。

“细竹,你做什么?”

琴子的声音,好像是睡了觉才醒来,而又决不同乎清晨的睡醒,来得十分的松散,

疲倦。

又没有响动。

“细竹,你做什么?”这个于是乎成了音乐,余音袅袅。或者是琴子姑娘这个疲倦

的调子异样的有着精神,叫人要好好的休息,莫心猿意马;或者他的心弦真个弹得悲伤

起来!“细竹,你做什么?”因为是夜里,万事都模糊些。

“你一定是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对,她们今天上了山,走得累了。他当然是同琴子打招呼。立刻绘了一幅画。既然

是可爱的姑娘和衣而寐,不晓得他的睡意从哪里表现出来?好好的一个白日的琴子。大

概他没有看见她闭过眼睛,所以也就无从着手,不用心。画图之外又似乎完全是个睡的

意思,一个灯光的宇宙。把那一件衣服记得那样的分明,今天早晨首先照在他的眼里的

那个颜色。

目下简直成了一匹老虎,愈现愈生动。然而一点也得不着边际,把不住。他也就真

渗透了“夜”的美。居然记不起那领子的深浅,——一定是高领,高得是个万里长城!

结果懵懵懂懂的浮上一句诗:“鬓云欲度香腮雪”。究竟琴子搽粉了没有呢?

这时琴子已经坐了起来,细竹在那里折衣服,“我的同她自己的,”今天再也不要,

她都平叠着,然后打开橱柜,放在最上的一格。琴子慢慢的抬举她的一双手,还在床上

坐着,不要镜子的料理头发,行其所无事,纤纤十指头上动得飞快,睡觉的时候应该拆

下来的东西都拆下来。细竹送一颗糖她的嘴里,她一摆头——

“什么?”

既在两唇之间——尝得甜了。

细竹,她此刻是个白衣女郎,忽然晓得她要打喷嚏,眼睛闭得很好看。岂能单提这

一项?口也开得好玩。随便说一项都行,反正只一个好看。果然,打一个喷嚏,惹得琴

子道:

“吓我一跳!”

不一会儿姊妹二人就真正的就寝。

小林在这边打到地狱里去了。在先算不得十分光明,现在也不能说十分漆黑,地球

上所谓黑夜,本是同白昼比来一种相对的说法,他却是存乎意象间的一种,胡思乱想一

半天,一旦觉得怀抱不凡,思索黑夜。依着他这个,则吾人所见之天地乃同讲故事的人

的月亮差不多,不过嫦娥忽然不耐烦,一口气吹了她的灯。

别的都不在当中。

然而到底是他的夜之美还是这个女人美?一落言诠,便失真谛。

渐渐放了两点红霞——可怜的孩子眼睛一闭:

“我将永远是一个瞎子。”

顷刻之间无思无虑。

“地球是有引力的。”

莫明其妙的又一句,仿佛这一说苹果就要掉了下来,他就在奈端的树下。

今天下雨今天下雨。小林想借一把雨伞出去玩。他刚打开园门树林里望了一会回来,

听得细竹说道:

“下雨我不喜欢,不好出去玩。”

“你的话太说错了。”

细竹掉转头来一声道:

“吓得我一跳!”

说着拿手轻轻的拍一拍胸。这是小孩子受了吓的一个习惯。她背着小林进来的方向

立住,门槛外,走廊里,他来得出乎她的不意了。琴子站在门槛以内,手上拿着昨天街

上买回来的东西瞧。

“下雨你到园里去干什么?我说什么话说错了?”

她说了一句“小林这个人很奇怪”,但小林未听见。

“你说下雨的天你不喜欢——”

一眼之下两人的颜色他都看了,笑道:

“你们这样很对,雨天还是好好的打扮。”

于是他的天暂且晴了,同一面镜子差不多。

另外一个雨天——

“有一回,那时我还在北方,一条巷子里走路,遇见一位姑娘,打扮得很好,打着

雨伞,——令我时常记起。”

忽然觉得她们并不留意了,轻轻的收束了。有点悲哀。

“那么一个动人的景致!”其实女人是最爱学样的。记忆里的样子又当然是各个人

的。慢慢又道:

“那个巷子很深,我很喜欢走,一棵柏树高墙里露出枝叶来。”

这一句倒引得琴子心响往之。但明明是离史家庄不远的驿路上一棵柏树。

又这样说:

“我最爱春草。”

说着这东西就动了绿意,而且仿佛让这一阵之雨下完,雨滴绿,不一定是那一块儿,

——普天之下一定都在那里下雨才行!又真是一个Silence。

低头到天井里的水泡,道:

“你们看滴得好玩。”

这时的雨点大了。

细竹道:

“我以为你还有好多话说!”

因为她用心往下听,看他那么一个认真的神气说着“我最爱春草”。她也就看水泡。

“你不晓得,我这才注意到声音。”

注意声音,声音的意思又太重了。又听瓦上雨声。

“我以前的想象里实在缺少了一件东西,雨声。——声音,到了想象,恐怕也成了

颜色。这话很对,你看,我们做梦,梦里可以见雨——无声。”

“好在你说出了你是想象。你往常从北方来信,说那里总不下雨,现在你说你爱草……”

琴子说着笑。

“你为什么笑?”

“笑你是一个江南的游子。”

细竹很相信的说出来了,毫不踌躇。琴子也是要这么说。

两个人都觉得这人实在可爱了,表现之不同各如其面,又恰恰是两位姑娘。

“这个当然有关系。但我不晓得你们这话的意思怎么样。

我其实只是一个观者,倾心于颜色,——或者有点古怪罢了。”

琴子道:

“你的草色恐怕很好看。”

又道:

“草上的雨也实在同水上的雨不同,或者没有声音,因为鼓动不起来。”

“雨中的山那真是一点响动也没有,那怕它那么一大座山,四方八面都是雨。”细

竹说。

“你这真是小孩子的话!你看见那一个山上没有树,或者简直是大树林,下起雨来

你说响不响?”

“我是说我们对面的远山。”

小林看她们说得好玩,笑了。三个人都笑。刚才各有所见,目下一齐是大门外远远

的一座青山。这个山名叫甘棠岭,离史家庄一十五里,做了这故事的确实的证据。

小林又道:

“海边我没有玩,海上坐了两趟船,可惜都是晴天,没有下雨,下雨一定好玩——

望不见岸看雨点。”

最后几个字吞吐着说,说得很轻,仿佛天井里的雨也下在那个晴天的海上。这当然

错了,且不说那里面不平静,下起雨来真能望见几远呢?他两次坐船都未遇风浪,看日

出日没。两位姑娘连帆船也没有坐过。

“有一个地方尽是沙,所以叫做沙河县,我在那里走过路,遇着雨,真是浩浩乎平

沙无垠,雨下得好看极了。”

“你打伞没有?”细竹连忙说。

“不要紧,——你这一提,我倒记得我实在是一个科头,孤独得很。他们那里出门

轻易不带伞,——下了一阵就完了,后来碰见一个女人骑驴子跑,一个乡下汉子,赶驴

子的,跟在后面跑。北方女人同你们打扮不一样。”

这一说,她们两人仿佛又站在镜子面前了,——想到照一照。说了这一半天的话,

不如这个忽然之间好看不好看的意思来得振兴。

“我要到外面去玩,你们借把雨伞我。”

“我的伞上面画了花,画得不好。”

细竹这么的思索了一下。

“我告诉你们,我常常喜欢想象雨,想象雨中女人美——

雨是一件袈裟。”

这样想的时候,实在不知他设身在那里。分明的,是雨的境界十分广。

记起楼上有一把没有打过的伞,是三哑到九华山朝山买回来的,细竹就跑上楼去,

拿了下来。

她撑开看一看,不很高的打起来试一试,——琴子也在伞以内。她不知不觉的凑在

姐姐一块儿。

“你们两个人——”

再也没有一个东西更形得“你们两个人”。

桥 桥

东城外二里路有庙名八丈亭,由史家庄去约三里。八丈亭有一座亭子,很高,向来

又以牡丹著名,此时牡丹盛开。

他们三个人今天一齐游八丈亭。小林做小孩子的时候,时常同着他的小朋友上八丈

亭玩,琴子细竹是第一次了。从史家庄这一条路来,小林也未曾走过,沿河坝走,快到

八丈亭,要过一架木桥。这个东西,在他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

起它来,也记起他自己的畏缩的影子,永远站在桥的这一边。因为既是木架的桥,又长,

又狭,又颇高,没有攀手的地方,小孩子喜欢跑来看,跑到了又站住,站在桥头,四顾

而返。实际上这十年以内发了几次山洪,桥冲坍了重新修造了两回。依然是当初的形式。

今天动身出来,他却没有想到这个桥,坝上都是树,看见了这个桥,桥已经在他的面前。

他立刻也就认识了。很容易的过得去,他相信。当然,只要再一开步。他逡巡着,望着

对岸。细竹请他走,因为他走在先。他笑道:

“你们两人先走,我站在这里看你们过桥。”

推让起来反而不好,琴子笑着首先走上去了。走到中间,细竹掉转头来,看他还站

在那里,嚷道:

“你这个人真奇怪,还站在那里看什么呢?”

说着她站住了。

实在他自己也不知道站在那里看什么。过去的灵魂愈望愈渺茫,当前的两幅后影也

随着带远了。很像一个梦境。颜色还是桥上的颜色。细竹一回头,非常之惊异于这一面

了,“桥下水流呜咽,”仿佛立刻听见水响,望她而一笑。从此这个桥就以中间为彼岸,

细竹在那里站住了,永瞻风采,一空倚傍。

这一下的印象真是深。

过了桥,站在一棵树底下,回头看一看,这一下子又非同小可,望见对岸一棵树,

树顶上也还有一个鸟窠,简直是二十年前的样子,“程小林”站在这边望它想攀上去!

于是他开口道:

“这个桥我并没有过。”

说得有一点伤感。

“那一棵树还是同我隔了这一个桥。”

接着把儿时这段事实告诉她们听。

“我的灵魂还永远是站在这一个地方,——看你们过桥。”

是忽然超度到那一岸去了。

细竹道:

“我乍看见的时候,也觉得很新鲜,这么一个桥,但一点也不怕。”

“那我实在惭愧得很。”

“你那时是小孩。”她连忙答应。

小林笑了。琴子心里很有点儿嫉妒,当细竹忽然站在桥上说话的时候,她已经一脚

过来了,望着“丫头”背面骂一下。

“你这丫头!”

八丈亭立于庙中央,一共四层,最下层为“罗汉殿”,供着“大肚子罗汉”,殿的

右角由石梯上楼。老和尚拿了钥匙给他们开了殿门,琴子嘱耳细竹,叫她掏出二百钱来,

和尚接去又去干活去了。他们自己权且就着佛前“拜席”坐下去,彼此都好像是倾耳无

声音,不觉相视而笑了。细竹问:

“笑什么?”

她自己的笑就不算数了。由低声而至于高谈,说话以休息。小林一看,琴子微微的

低了头坐在那里照镜子,拿手抹着眉毛稍上一点的地方,——大概是从荷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