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辽史-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二行歌。
酒三行歌,手伎入。
酒四行琵琶独弹。
饼、茶、致语。
食入,杂剧进。
酒五行阙。
酒六行笙独吹,合《法曲》。
酒七行筝独弹。
酒八行歌,击架乐。
酒九行歌,角。
散乐,以三音该三才之义,四声调四时之气,应十二管之数。截竹为四窍之
笛,以叶音声,而被之弦歌。三音:天音扬,地音抑,人音中,皆有声无文。四
时:春声曰平,夏声曰上,秋声曰去,冬声曰入。
散乐器:觱篥、箫、笛、笙、琵琶、五弦、箜篌、筝、方响、杖鼓、第二鼓、
第三鼓、腰鼓、大鼓、鞚、拍板。
杂戏:自齐景公用倡优侏儒,至汉武帝设鱼龙曼延之戏,后汉有绳舞、自刳
之伎,杜佑以为多幻术,皆出西域。哇俚不经,故不具述。
鼓吹乐
鼓吹乐,一曰短箫铙歌乐,自汉有之,谓之军乐。《辽杂礼》,朝会设熊罴
十二案,法驾有前后部鼓吹,百官卤簿皆有鼓吹乐。
前部:
鼓吹令二人
掆鼓十二
金钲十二
大鼓百二十
长鸣百二十
铙十二
鼓十二
歌二十四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后部:
鼓吹丞二人
大角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铙十二
鼓十二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右前后鼓吹,行则导驾奏之,朝会则列仗,设而不奏。
横吹乐
横吹亦军乐,与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属鼓吹令。
前部:
大横吹百二十
节鼓二
笛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笳二十四
桃皮觱篥二十四
掆鼓十二
金钲十二
小鼓百二十
中鸣百二十
羽葆十二
鼓十二
管二十四
箫二十四
笳二十四
后部:
小横吹百二十四
笛二十四
箫二十四
觱篥二十四
桃皮伞龆
百官鼓吹、横吹乐,自四品以上,各有增损,见《仪卫志》。自周衰,先王
之乐浸以亡缺,《周南》变为《秦风》。始皇有天下,郑、卫、秦、燕、赵、楚
之声迭进,而雅声亡矣。汉唐之盛,文事多西音,是为大乐、散乐;武事皆北音,
是为鼓吹、横吹乐。雅乐在者,其器雅,其音亦西云。
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仪卫志一
辽太祖奋自朔方,太宗继志述事,以成其业。于是举渤海,立敬瑭,破重贵,
尽致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馀而居有之。路车法物以隆等威,金符玉玺
以布号令。是以传至九主二百馀年,岂独以兵革之利,士马之强哉!文谓之仪,
武谓之卫,足以成一代之规模矣。考辽所有舆服、符玺、仪仗,作《仪卫志》。
○舆服
自黄帝而降,舆服之制,其来远矣。禹乘四载作小车,商人得桑根之瑞为大
辂,周人加金玉,象饰益备。秦取六国仪物,而分别其用,先王之制,置而弗御。
至汉中叶,锐意稽古,然礼文之事,名存实亡,盖得十一于千百焉。唐之车辂因
周、隋遗法,损益可知。而祭服皆青,朝服皆绛,常服用宇文制,以紫、绯、绿、
碧分品秩。五代颇以常服代朝服。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
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考之载籍之可徵者,著
《舆服篇》,冠诸《仪卫》之首。
国舆
契丹故俗,便于鞍马。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任载有大车,妇人乘马,亦
有小车,贵富者加之华饰。禁制疏阔,贵适用而已。帝后加隆,势固然也。辑其
可知著于篇。
大舆,《柴册再生仪》载神主见之。
舆,《腊仪》见皇帝、皇后升舆、降舆。
总纛车,驾以御驼。《祭山仪》见皇太后升总纛车。
车,《纳后仪》见皇后就车。
青幰车,螭头、盖部皆饰以银。驾用驼,公主下嫁以赐之。古者王姬下嫁,
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此其遗意欤?
送终车,车楼纯饰以锦,螭头以银,下县铎,后垂大毡,驾以牛。上载羊一,
谓之祭羊,以拟送终之用。亦赐公主。
椅,《册皇太后仪》,皇帝乘椅,自便殿瑽至西便门。
鞍马,《祭山仪》,皇帝乘马,侍皇太后行。《腊仪》,皇帝降舆,祭东毕,
乘马入腊围。《瑟瑟仪》,俱乘马东行,群臣在南,命妇在北。
汉舆
太宗皇帝会同元年,晋使冯道、刘煦等备车辂法物,上皇帝、皇太后尊号册
礼。自此天子车服昉见于辽。太平中行汉册礼,乘黄令陈车辂,尚辇奉御陈舆辇。
盛唐辇辂,尽在辽廷矣。
五辂:《周官》典辂有五辂。秦亡之后,汉创制。
玉辂,祀天、祭地、享宗庙、朝贺、纳后用之。青质,玉饰,黄屋,左纛。
十二鉴在衡,二铃在轼。龙辀左建旂,十二游,皆画升龙,长曳地。驾苍龙,金
摐,镂锡,鞶缨十二就。辽国《勘箭仪》,皇帝乘玉辂至内门。圣宗开泰十年,
上升玉辂自内三门入万寿殿,进七庙御容酒。
金辂,飨射、祀还、饮至用之。赤质,金饰,余如玉辂,色从其质。驾赤骝。
象辂,行道用之。黄质,象饰,余如金辂。驾黄骝。
革辂,巡狩、武事用之。白质,革鞔。驾白翰。
木辂,田猎用之。黑质,漆饰。驾黑骆。
车:制小于辂,小事乘之。
耕根车,耕籍用之。青质,盖三重,余如玉辂。
安车,一名进贤车,临幸用之。金饰重舆,曲壁,八鉴在衡,紫油纁,朱裹
幰,朱丝络网。驾赤骝,朱鞶缨。
四望车,一名明远车,拜陵、临吊则用之。金饰,青油纁,朱里通。驾牛,
余同安车。
凉车,省方、罢猎用之。赤质,金涂,银装。五彩龙风织,藤油壁,绯条,
莲座。驾以橐驼。
辇:用人挽,本宫中所乘。唐高宗始制七辇。《周官》巾车有辇,以人组挽
之。太平册礼,皇帝御辇。
大凤辇,赤质,顶有金凤,壁画云气金翅。前有轼,下有构栏。络带皆绣云
凤,银梯。主辇八十人。
大芳辇。
仙游辇。
小辇,《永寿节仪》,皇太后乘小辇。
芳亭辇,黑质,幕屋绯栏,皆绣云凤。朱绿夹窗,花板红网,两廉四竿,银
饰梯。主辇百二十人。
大玉辇。
小玉辇。
逍遥辇,常行用之。棕屋,赤质,金涂,银装,红条。辇官十二人,春夏绯
衫,秋冬素锦服。
平头辇,常行用之。制如逍遥,无屋。册承天皇太后仪,皇太后乘平头辇。
步辇,圣宗统和三年,驻跸土河,乘步辇听政。
羊车,古辇车。赤质,两壁龟文、凤翅,绯幰,络带、门帘皆绣瑞羊,画
轮。驾以牛,隋易果下马。童子十八人,服绣,瑞羊輓之。
舆:以人肩之,天子用韝络臂绾。
腰舆,前后长竿各二,金银螭头,绯绣凤遥В鲜┙跞欤鹕栊〈病7钣
十六人。
小舆,赤质,青顶,曲柄,绯绣络带。制如凤辇而小,上有御座。奉舆二十
四人。
皇太子车辂:
金辂,从祀享、正冬大朝、纳妃用之。《册皇太子仪》,乘黄令陈金辂,皇
太子升、降金辂。
轺车,五日常朝、享宫臣、出入行道用之。金饰,紫幰朱里。驾一马。
四望车,吊临用之。金饰,紫油纁通幰。驾一马。
卷五十六 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
○国服
上古之人,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后,谓之鞸。然后夏葛冬
裘之制兴焉。周公陈王业,《七月》之诗,至于一日于貉,三月条桑,八月载绩,
公私之用由是出矣。契丹转居荐草之间,去邃古之风犹未远也。太祖仲父述澜,
以遥辇氏于越之官,占居潢河沃壤,始置城邑,为树艺、桑麻、组织之教,有辽
王业之隆,其亦肇迹于此乎!太祖帝北方,太宗制中国,紫银之鼠,罗绮之篚,
麇载而至。纤丽耎毳,被土绸木。于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
其便焉。详国服以著厥始云。
祭服:辽国以祭山为大礼,服饰尤盛。
大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红带,悬鱼,三山红垂。饰犀玉刀错,络
缝乌靴。
小祀,皇帝硬帽,红克丝龟文袍。皇后戴红帕,服络缝红袍,悬玉佩,双同
心帕,络缝乌靴。
臣僚、命妇服饰,各从本部旗帜之色。
朝服:太祖丙寅岁即皇帝位,朝服衷甲,以备非常。其后行瑟瑟礼、大射柳,
即此服。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
之服。
皇帝服实里薛衰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太
宗更以锦袍、金带。
臣僚戴毡冠,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
总。或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擫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末缀珠。
服紫窄袍、系鞢带,以黄红色条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谓
之“盘紫”。太宗更以锦袍、金带。会同元年,群臣高年有爵秩者,皆赐之。
公服:谓之“展裹”,著紫。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诏八房族巾帻。道宗清宁
元年,诏非勋戚之后及夷离堇副使并承应有职事人,不带巾。
皇帝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带,或衣红袄;臣僚亦幅巾,紫衣。
常服:
《宰相中谢仪》,帝常服。《高丽使入见仪》,臣僚便衣,谓之“盘裹”。
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
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
田猎服:
皇帝幅巾,擐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扞腰。蕃汉诸司使以上并戎装,
衣皆左衽,黑绿色。
吊服:太祖叛弟剌哥等降,素服受之。
素服,乘赭白马。
汉服
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夏收、殷冔、周弁以朝,冠端以居,
所以别尊卑、辨仪物也。厥后唐以冕冠、青衣为祭服,通天、绛袍为朝服,平巾
帻、袍遥74笸暾滤罚诨实廴虢阜荩芪奈浒俟俸赜
汴京崇元殿,自是日以为常。是年北归,唐晋文物,辽则用之。左右采订,摭其
常用者存诸篇。
祭服:终辽之世,郊丘不建,大裘冕服不书。
衮冕,祭祀宗庙、遣上将出征、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
之。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纁
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华虫、火、山、宗彝;四章在裳,藻、
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文,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行
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黼革带、大带,剑佩绶,舄加金饰。
《元日朝会仪》,皇帝服衮冕。
朝服:乾亨五年,圣宗册承天太后,给三品以上法服。《杂礼》,册承天太
后仪,侍中席解剑脱履。重熙五年尊号册礼,皇帝服龙衮,北南臣僚并朝服,盖
辽制。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大礼虽
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常朝仍遵会同之制。
皇帝通天冠,诸祭还及冬至、朔日受朝、临轩拜王公、元会、冬会服之。冠
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緌缨翠緌,玉若犀簪导。绛纱袍,白
纱中单,褾领,朱襈裾,白裙襦,绛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佩剑绶,
袜舄。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元日上寿仪》,
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
皇太子远游冠,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服之。三梁冠,加金附蝉九,
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緌,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褾,襈裾,
白裾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其革带剑佩绶,袜舄与上同,后改用白袜、
黑舄。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册皇太子仪》,皇
太子冠远游,服绛纱袍。
亲王远游冠,陪祭朝飨、拜表、大事服之。冠三梁,加金附蝉。黑介帻,青
緌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襈裾,白裾襦。革带钩В俅旆叫模
绛纱蔽膝,袜舄,剑佩绶二品以上同。
诸王远游冠,三梁,黑介帻,青緌。
三品以上进贤冠,三梁,宝饰。
五品以上进贤冠,二梁,金饰。
九品以上进贤冠,一梁,无饰。
七品以上去剑佩绶。
八品以下同公服。
公服:《勘箭仪》,阁使公服,系履。辽国常用公服矣。
皇帝翼善冠,朔视朝用之。柘黄袍,九环带,白练裙襦,六合靴。
皇太子远游冠,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服。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
金钩В俅叫模醉Q囊,白В谄ぢ摹
一品以下、五品以上。冠帻缨,簪导,谒见东宫及馀公事服之。绛纱单衣,
白裙襦,带钩В俅叫模嗦模醉Q囊。
六品以下,冠帻缨,簪导,去纷般囊,余并同。
常服:辽国谓之“穿执”。起居礼臣僚穿执。言穿靴、执笏也。
皇帝柘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起自宇文氏。唐太宗贞观已后,
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皇太子进德冠,九琪,金饰,绛纱单衣,白裙襦,白袜,乌皮履。
五品以上,幞头,亦曰折上巾,紫袍,牙笏,金玉带。文官佩手巾、算袋、
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鞢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真、哕厥、
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
六品以下,幞头,绯衣,木笏,银带,银鱼袋佩,靴同。
八品九品,幞头,绿袍,鍮石带,靴同。
卷五十七 志第二十六
◎仪卫志三(符印)
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
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会同
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一、金印三,天子符瑞于是归辽。
传国宝,秦始皇作,用蓝玉,螭纽,六面,其正面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鱼鸟篆,子婴以上汉高祖。王莽篡汉,平皇后投玺殿阶,螭角微玷。献帝失之,
孙坚得于井中,传至孙权,以归于魏。魏文帝隶刻肩际曰“大魏受汉传国之宝”。
唐更名“受命宝”。晋亡归辽。自三国以来,僣伪诸国往往模拟私制,历代府库
所藏不一,莫辨真伪。圣宗开泰十年,驰驿取石晋所上玉玺于中京。兴宗重熙七
年,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试进士。天祚保大二年,遗传国玺于桑乾河。
玉印,太宗破晋北归,得于汴宫,藏随驾库。穆宗应历二年,诏用太宗旧宝。
御前宝,金铸,文曰“御前之宝”,以印臣僚宣命。
诏书宝,文曰“书诏之宝”,凡书诏批答用之。
契丹宝,受契丹册仪,符宝郎捧宝置御坐东。
金印三,晋帝所上,其文未详。
皇太后宝,制未详。天显二年,应天皇太后称制,群臣上玺绶。册承天皇太
后仪,符宝郎奉宝置皇太后坐右。
皇后印,文曰“皇后教印”。
皇太子宝,未详其制。重熙九年册皇太子仪,中书令授皇太子宝。
印
吏部印,文曰“吏部之印”,银铸,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