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鬼谷四友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蛞蝗说露Γ胰肃ㄖ=裼ㄌ又呱踔冢蛹从梗渌 毙焐侨ィ映隽钣嗍Α6愉傅溃骸按笸跻匀模粲谔樱裼治醇ぐ埽岚嗍Γ氚鼙焙我欤俊敝罱嘟圆挥栈埂L由瓴荒茏跃觯煲敖痹旌肌!�

韩哀侯遣人告急于齐,求其出兵相救。齐宣王大集群臣,问以救韩与不救孰是孰非,相国邹忌道:“韩、魏并并,此邻国之幸也,不如勿救。”田忌、田婴同声道:“魏若胜韩,则祸必及于齐,救之为是。”孙膑独嘿然无语,宣王问道:“军师不发一言,岂救与不救二策皆非乎?”孙膑答道:“然也。夫魏国自恃其强,前年伐赵,今年代韩,其心亦岂须臾忘齐哉!若不救韩,是弃韩以肥魏,故不言救者非也。魏方伐韩,韩未敝而吾救之,是吾代韩受兵。韩享其安,而吾受其危,故言救者亦非也。”宣王又问道:“然则何如而可?”孙膑答道:“为大王计,宜许韩必救,以安其心。韩知有齐救,必悉力以拒魏,魏亦必悉力以攻韩。吾俟魏之弊,徐引乓而往攻弊。魏以存危,韩用力少而见功多,岂不胜于前二策耶?”宣王鼓掌称善。遂许韩使言齐救,旦暮且至。 

韩昭侯大喜,乃悉力拒魏。前后交锋五六次,皆韩不胜,复遣使往齐催趋救兵。齐复用田忌为大将,田婴副之,孙子为军师,率车五百乘救韩。田忌又欲望韩进发,孙膑道:“不可!不可!吾向者救赵,未尝至赵。今救韩,奈何往韩乎?”田忌道:“军师之意,将欲如何?”孙膑道:“夫解纷之术,不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计,惟有直走魏都耳。”田忌从之,乃命三军齐向魏邦进发。庞涓连败韩,师将逼韩都。忽接本国警报,言齐兵复寇魏境,望元帅作速班师。庞涓大惊,即时传令去韩归魏。韩兵亦不追赶。 

孙膑知庞涓将至,谓田忌道:“三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车半至。’吾军远入魏地,宜诈为弱形以诱之。”田忌道:“诱之,如何?”孙膑道:“今日当作十万灶,明后日以渐减去。彼见军灶顿减,必谓吾兵怯战,逃亡过半,将兼程逐利。其气必骄,其力必疲,吾因以计取之。”田忌从其计。 

且说庞涓兵望西南而行,心念韩兵屡败,正好征进,却被齐人侵扰,毁其成功,不胜之忿。及至魏境,知齐兵已前去了。遗下安营之迹,地甚宽广,使人数其灶,足有十万。惊道:“齐兵之众如此,不可轻敌也。”明日又至前营查其灶,仅五万有余,又明日灶,仅三万。庞涓以手加额道:“此魏王之洪福也。”太子申问道:“军师未见敌形,何喜形于色?”涓答道:“某固知齐人素怯,今入魏地才三日,士卒逃亡已过半了。尚敢操戈相角乎?”太子申道:“齐人多诈,军师须十分在意。”庞涓道:“田忌等今番自来送死。涓虽不才,愿生擒忌等以雪桂陵之耻。”当下传令选精锐二万人,与太子申分为二队,倍日并行。步军悉留在后,使庞葱率领徐进。孙膑时刻使人连络探听庞涓消息,回报魏兵已过沙鹿山,不分早夜兼程而进。 

孙膑屈指计程,日暮必至马陵。那马陵道在大名府城东南十里,两山中间溪谷深隘,堪以伏兵。道傍树木丛密,膑命检绝大一株留下,余树尽皆砍到,纵横道土以塞其行。却将那所留大株向东,树身砍白,用黑煤大书六字云: 

 

庞涓死此树下。 

上面横书四字道:“军师孙示。”令部将袁达、独狐陈各选弓弩手五千,左右埋伏,分付但看树下火光起时,一齐发弩。再令田婴引兵一万,离马陵三里埋伏。只待魏兵已过,便从后截杀。分拨已定,自与田忌引兵远远屯札,准备接应。 

再说庞涓一路打听,齐兵过去,恨不能一步赶着,只顾催来。到马陵道时,恰好日落西山。其时正是十月下旬,又无月色,前军回报,有断木塞路,难以前进。庞涓叱道:“此齐兵畏吾蹑其后,故设此计也。”正欲指麾军士,搬木开路,忽抬头看见树上砍白处隐隐有字迹。但昏黑难辨,命小军取火照之。众军士一齐点起火来,庞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惊道:“吾中别夫之计矣。”急教军士速退。说犹未绝,那袁达、独狐陈两支伏兵望见火光,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军士大乱,四散奔逃。庞涓身带重伤,料不能脱,乃叹道:“吾恨不杀此别夫,遂成竖子之名。”即引剑自刎其喉而绝。庞英亦中箭身亡。军士射死者,不计其数。史官有诗云: 

 

昔日伪书奸似鬼,今宵伏弩妙如神。 

相交须是怀忠信,莫学庞涓自陨身。 

昔庞涓下山时,鬼谷曾言:“汝必以欺人之事还被人欺。”庞涓用假书之事欺孙膑而别之,今日亦受孙膑之欺,堕其减灶之计,自言诓谬,当死万箭之中。鬼谷又言:“遇马而瘁。”果然死于马陵,万箭毫忽不爽。计庞涓仕魏至身死,刚十二年,应花开十二朵之兆。始信鬼谷之占,纤微必中,神妙莫测。 

时太子申在后队,闻前军有失,慌忙屯札住不行。不提防田婴一军反从后面杀到,魏兵心胆俱裂,无人敢战,各自四散逃生。太子申禁约不住,势孤力寡,被田婴突近生擒,缚置车中。田忌和孙膑统大军接应,杀得魏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辎重军器尽归于齐。田婴将太子申献功,袁达、独狐陈二人将庞涓父子尸首献功。孙膑手提庞涓之头,悬于车上。齐军大胜,奏凯而还。其夜太子申惧辱,亦自刎而死。孙膑叹息不已。 

大军行至沙鹿山,正遇着庞葱步军。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步军一见,不战自溃。庞葱下车叩头乞命,田忌欲并诛之。孙膑道:“为恶者止庞涓一人,其子且无罪,况其侄乎?”乃令将太子申及庞英二尸交付庞葱。教他回报魏王,速速上表朝贡、不然齐兵再至,宗社不保。庞葱喏喏连声而去。此周显王二十八年事也。 

田忌等班师回国。齐宣王大喜,设宴相劳,亲为田忌、田婴、孙膑把盏。相国邹忌自思昔日私受魏赂,欲陷田忌之事,未免于心有愧。遂称病笃,使人缴还相印。齐宣王遂拜田忌为相国,田婴为将军。孙膑军师无爵,秩可加乃加封大邑。孙膑固辞不受。手录其祖孙武兵书十三篇,献于宣王道:“臣以废人,过蒙擢用。今上报主恩,下酬私怨,于愿足矣。臣之所学尽在此书,留臣亦无用。愿得闲山一片,为终老之计。”宣王留之不得,乃封以石闾之山。山在今之泰安州。 

孙膑住山岁余,其衣食是有齐王周送。日间无事,每乘小车命童子推辇代步,遍游山林溪壑,访友寻师。是晚月色皎亮,来至石闾山顶观玩。忽见涧东树上龙蛇般飕动,命童子近谛何物,童子往观。不知怎生回报,且看下文分解。 



澹游子评

孙膑既至齐国,当受王爵。而又逊顺相辞,独思往谢墨翟,次访孙平、孙卓。处事不苟如此,复教田忌必胜之术,是其生知,非专倚师授,及有事拜为大将,又以刑余不居,反请田忌为将,其种种大过人处。语云:退后一步自然宽,早知进锐退速大原。 

庞涓一生,多是自作自受。于房及计害了孙膑,以操独贵之灌。然不思责成之事,亦在此乎?若容得孙膑同事,庞涓未必便死。倘遇难事亦可委任。如取邯郸已胜,闻齐袭襄陵,不能两手相顾,至有掣肘之急。知孙膑在彼,只办得连夜弃营而遁,为主将者诚如是耶? 

邹忌前说琴理,骤得擢耀。劝齐威王立法,朝周处置即墨、阿邑二大夫,恰像近正。乃因田忌宠任,密与门客公孙阅行此丑计。殊觉昔日之行,半文不值。语云:“损人终自损。”究竟不能挤排,及宣王即位,田忌、孙膑俱复召用,败魏救韩功为不小。自耻昔日愧悔,无颜称病还印,总是无光术士,不是圣贤体行。 

凡知几人为人谋画,须有实济。不然,只是浮游之言。曷足贵取如外黄之徐生,说太子申不可自将是矣。太子善其言而用之,又明知其必不能从,既曰众口难免,当别为驱谋,以脱其事夫。然后太子得不死于军中,恩莫大焉,而吾之先见神焉。从使庞涓胜齐于太子,亦何害哉!乃空说不宜自将,又说不能脱去,语虽近理,只是浮游无实之言,吾所不取。 

三人议救韩与不救,优劣井井。孙膑以弃韩肥魏,不救为非;代韩受兵,救亦为非。必救安韩待弊始救,于以二国悉力,然后攻弊魏,存危韩等论,实非邹忌、田忌、田婴等所能道。其前次出兵,今次出兵,一样机轴,以逸待劳。计其减灶、诱追,总在知己知彼上算定。凑趣有马陵道,伏兵射死庞涓,犹后汉诸葛武侯于木门道伏兵射死张郃。皆从轻敌上生机,布置之巧,各成妙算。 

韩复遣使催救,然后攻魏所必救,何等缓约!及知庞涓将至,若田忌等必整兵待战矣。而孙膑则不然,反诈弱形以诱其来,吾则徐徐而退,彼则颠蹶而逐。徐退养锋。蹶逐丧气于斯,时亦可对垒而战,已据胜着,复又不然。只屈指计程,计时日度地,伏兵倾树,横道书字,招邀为号以五千人。尽其倾国之兵,真是草上之风,何等轻松。所谓运用之妙,存乎其心。临事而慎,好谋而成者也。 

庞涓死已嫌迟,却无事害了太子申。又二次出兵,折了许多众军士,并许多车马辎重军器。多是涓狂悖贪鄙所至,连儿子庞英性命亦不保。涓侄庞葱险为田忌所杀,又亏孙膑仁厚处,释之。伤了魏国许多体面,正是晋国天下莫强,愿比死者一酒为证。如人向有妒忌,宜于此三思焉。 

十三篇兵秘,吴王阖庐不欲广传,未免器小。孙膑功就固辞封邑,又录献此书,公于天下退处邱樊。正是:知足不辱,量大当受厚福。 

吕不韦临死,能以自咎。商轶临刑,亦能自咎。至于庞涓临死,不知自咎,昔日行事之非。及怪他人害己而以不杀孙膑为恨,与周瑜临死“既生瑜何生亮”之言同一,不知自咎及怪他人口吻机局一如。 



卷之二下 苏秦困厄皆因运 肃侯始任合从计

却说孙膑令童子过涧看时,原来不是龙蛇,乃是草藤交响。因探与孙膑视之。那孙膑细将藤叶认识,忽悟着在鬼谷山中,先生曾言药中之品,无如何首乌。吾因问及其形,先生告以叶、茎、根、枝等样;又言其藤夜交,故为补阴上品。但其用在根,而不在枝叶,并述昔日居云梦山中,常取此物作食。今形形与先生言有合。因命童子用物发上石,操穷其根,得一小儿。长仅四五寸,眉目可别,手足阴阳其备。苗连儿顶上生出,大为惊异,因取以归。 

明日,正在将此物抚视,忽童子报,门外有一老人,呼问主人之名,不知何者?孙膑自思,岂西山之白眉翁乎?将欲接请,见老人手执方竹杖,已至庭中。原来不是别人,乃鬼谷先生也。 

这先生因苏秦、张仪去后,他便邀游山水,炼性采药。偶至齐国,闻孙膑不愿乐仕,辞居山水,故为一至。膑遂延入上坐,到身再拜。鬼谷子见孙膑屈膝不利,叹道:“大数难免。”茶罢,孙膑将所得灵根,呈与先生观看。先生看罢,大喜道:“汝之两足,可以复矣。”膑问:“恭骨已去,腿肉俱消,何能可复?”先生笑道:“汝识此物乎?其受日月精华石脑山液有年,虽凡谷老耄,服之可化为童。况汝年富、质清、眉目间黄纹隐隐,汝必为善事。故天地不惜灵丹,使汝得之,此真山情也。”因教以食法,便欲别去。孙膑道:“弟子感先生恩授,无日为报。今适至此,甚为多幸,何遽欲去乎?”先生附耳低言,又赠以药物,孙膑点头受领。遂送先生去后。他便将山精用竹为刀,细刮去外皮,安置石铛内,加泉水并先生所付药物,煮沸百度。但有其形浮于水内,取之不得而止。至晚食讫就宿。明日,童子取车来,见主人已键步矣。再至明日,忽不见主人,漫山到处寻觅不得。报奏宣王,如此这般,始知为鬼谷子度之出世矣。此是后话。武成王庙有孙子赞云: 

 

孙子知兵,翻为盗憎。刖足衔冤,坐筹运能。 

救韩攻魏,雪耻扬灵。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揆之祖武,何愧典型。 

再说齐宣王将庞涓之首,悬示国门,以张国威。使人告捷于诸侯,诸侯无不耸惧。韩、赵二君,尤感救兵之德,亲来朝贺。宣王欲与韩、赵合兵攻魏。魏惠王大恐,亦遣使通和,请朝于齐。 

齐宣王约会二晋之君,同会于传望城,在今之南阳府。东北韩、赵、魏,无敢违者。三君同时朝见,天下荣之。此皆得贤臣之力所至。 

再说苏秦、张仪,自从辞了鬼谷子下山。张仪自往魏国去了。苏秦回至洛阳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二弟乃苏代、苏厉也,一别数年。今日重会,举家欢喜,自不必说。 

过了数日,苏秦欲出游列国。乃请于父母,变卖家财,为资身之费。母、嫂及妻,俱力阻之道:“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转富贵。弃现成之业,图未获之利,他日生计无聊,岂可悔乎!”苏代、苏厉亦劝道:“兄如善于游说之术,何不就说周王?在本乡亦可成名。何必远出。”苏秦被一家阻当不过,乃求见周显王,说以自强之术。显王留之馆舍,左右皆素知苏秦出于农贾之家,疑其言空疏无用,不肯在显王前保举。 

苏秦在馆舍羁留岁余,不能讨个进身。于是发愤回家,尽破其产,得金百镒。制黑貂裘为衣,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尚,尽得天下利害之详。如此数年,未有所遇。闻卫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阳,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乃求见惠文王。惠文王宣苏秦至殿问道:“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敝邑,有何教诲?”苏秦奏道:“臣闻大王求诸侯割地,意者欲安坐而并天下乎?”惠文王答道:“然也。”苏秦道:“大王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此四塞之国也。沃野千里,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臣请献谋效力,并诸侯,吞周室,称帝而一天下,易如反掌。岂有安坐而能成事者乎?愿大王稍留意而熟思之。” 

时惠文王初杀商鞅,心恶游说之士,乃辞道:“孤闻毛羽不成,不能高飞。先生所言孤有志未逮,更俟数年,兵力稍足,然后议之。”苏秦乃退,复将古之三王五帝攻战而得天下之术,写成一书,凡十余万言。次日献上秦王,秦王虽然留质,绝无用苏秦之意。再谒秦相国公孙衍,衍忌其才,不为引进。 

苏秦留秦复岁余,黄金百镒俱已用尽,黑貂之裘亦敝坏,计无所出。乃货其车马、仆从,以为路资,提囊徒步而归。父母见其狼狈,骂辱之。妻方织布见秦来,不肯下机相见。苏秦时方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为炊。有诗为证: 

 

富贵途人成骨肉,贫穷骨肉亦送人。 

试看季子貂裘敝,举目虽亲尽不亲。 

苏秦见此光景,不觉坠泪。感叹道:“一时贫贱(上生+下心)知,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于是简书箧中,得太公阴符一篇,忽然醒悟道:“鬼谷先生曾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此书,自有进益。”乃闭户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自刺其股,血流遍足。既于阴符有悟,然后又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乃自慰道:“秦有学如此,用以说人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