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同人)[综]好男人-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还是不喜欢皇家啊,大家一起演戏什么的……慕容家的人就算再有自己的打算,但至少怎么都是团结的。家规在那放着,也不会有什么争权夺利的事出现。有本事自己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势力啊,都盯着这一亩三分地做什么!
这些人不知道,雅歌可是很清楚这个世界有多大!只要各种科技跟得上,那么多无主的土地足够李唐世家的子弟瓜分!

唐朝公主嫁到世界

第一百零六章

李世民与他的心腹商议着做最后准备,雅歌则是跟随长孙氏一同慰问三千将士。历史上只有长孙皇后一人做的事,现在却有他的陪同,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才是此次慰问的主角。
毕竟,作为李世民所承认的继承人,这些人也是他的未来属下。
玄武门事变对雅歌来说只是史书上的一段文字记载。当真正经历这一切的时候,他才发现,那寥寥数字的记载在现实中是多么的残酷。将对将兵对兵,皇者的宝座都是踏着血路才能坐上去。无论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李世民的猜忌和压制,还是李世民的不甘,都在此时全部爆发了出来。
太子和齐王终究棋差一招,没有想到李渊和他们的手下里会有人被李世民所收买,他们想要镇压秦王的计划都已经被李世民所熟知。李世民直接率领天策府上将们攻入玄武门,让他们措手不及。
李元吉三次搭箭射向李世民,由于紧张和心急弓未能拉满,箭没能射中,李世民却搭弓直接将李建成射死。尉迟恭带领的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其中一人用箭射中了李元吉,让他跌下马来。
偏偏此时李世民的坐骑受到惊吓,带着他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里,让他最终被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一时无法动弹。而李元吉却迅速赶到,夺过弓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却被跃马而来的尉迟恭所救。
李元吉知自己不是尉迟恭的对手,放开李世民就往李渊所在的武德殿跑去,可他双脚再快也比不过马,最终双眼大睁的死于尉迟恭的箭下。
雅歌在天策府下精兵重重保护下,远远的看到了太子和齐王死亡的一幕幕,突然没了见证历史的肃穆之感。无论是李世民和他的天策府上将,还是李渊名下的那些武将们,他们的武功在雅歌的眼里根本就不够看。
战场和江湖不一样,但有些东西却是殊途同归。武林人士的武功适合单打独斗,战场是混战。但如果武功够高的话,在哪儿都不是问题。以雅歌现在这具身体的修为,如果不是因为忌讳因果和系统,他绝对可以只要稍微费点劲就全灭这里的所有人。
当然,这是因为他有作弊器的原因。琼华心经配上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真是好东西,再加上系统提供的相对来说也算不上很贵的洗髓丹和培元丹的兑换礼包,雅歌的修为增长速度堪称坐火箭。
从在任务世界选择修真作为自己的底牌开始,雅歌在这个任务世界第一次选择使用兑换礼包。以前的世界对他来说都相对比较安全,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修为作自己的后盾,他心里没底。就算后来知道李世民会在浣纱女和昭阳公主出现后脑抽逐步加深,但在这两人没出现之前,他还真算得上是个心狠手辣的帝王。
成王败寇,雅歌不觉得李世民做错了什么,但却对他格外的提防。因为他不想自己不仅任务没完成更是被一个帝王弄到万劫不复的地步。说到底,也不过是雅歌在这个世界没有太强的安全感。
对手太强,虽说不能纯粹的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有武力做保障,总是让雅歌觉得放心一些。
李元吉死后,虽有李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带着两千属下赶来,却被张公谨关闭了玄武门,挡在了皇宫之外。待见得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级出现在城墙上,这些人终究溃散而逃。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李渊只得妥协,册封李世民为太子。之后政变的功臣都获得了封赏,而那些到最后都忠于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属下也获得了李世民的宽恕,其中的魏征更是后世有名的劝谏名臣。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渊颁布传位制书。八月初九,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同日,李世民下旨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可谓众望所归。
历史上,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并未从太极宫里迁出,而是直到贞观三年才迁居大安宫,将太极宫让出来给李世民。在这三年里,李世民一家都是住在东宫里,而没了之前在秦王府里的那些压抑,他对儿子们要和蔼很多。也是在这三年,李承乾享受到了浓厚的亲情。
三年之后父母走了,没成年的弟弟妹妹也都跟着走了,只留下了十一岁的太子李承乾跟一大堆仆役属官留在这东宫之中。即使再早熟,他也终究只是一个小男孩,三年前经历了玄武门之变,三年后又被父母家人“抛弃”在这偌大的宫殿里。
从此之后,李承乾正式成为太子,见父母需要预约,要见兄弟姐妹,除了等到宫中举行宴会,就得冒着结交诸王的罪名风险,派人专门“传”他们到东宫来。
李承乾是没有朋友的,他的世界从此简单而又泾渭分明。李渊、李世民和长孙氏是他的“君”,是他要叩头的对象,而其他人,则是他的“臣”,是要向他叩头的。
东宫所属的官员和师傅们,都是李世民和长孙氏为李承乾精心挑选的长者,每天正襟危坐满口的仁义道德。相比这下,那些侍从太监要有趣好玩得多。一个才十一岁的少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事。
雅歌却只是拥有李承乾的马甲,他的芯子是一个经历了许多的男人,这些对少年来说无法拒绝的诱惑对他来说却什么都不是。那些玩乐有什么意思?不如多学一点东西,让自己更加多一些保命的筹码。
谁知道哪天系统会不会抽风将他送到某些高危的世界去,他所掌握的知识越多,他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学无止尽,不过如此。
而在李世民看来,他的太子真正是个好的,不仅对他派去的大儒很是尊重,学业让人找不出一丝错处只能赞叹,更是抵抗了来自李元昌和那些仆从们的诱惑。李元昌那些人打着什么主意李世民自然是清楚的,想要带坏他的太子,让他父子离心?
看着站在殿下微笑,姿态从容眼中全是对他的濡慕和崇敬的嫡长子,李世民心里慰藉无比。一个帝王在乎的是什么?当然是后继有人。他的寿数毕竟是有限的,可在他手上开创的盛世,他希望能够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即使他很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不管以后会怎么样,至少他下一代的李唐江山不会有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对雅歌和李泰那私底下的频繁联系视而不见。雅歌很有分寸,从来都只和长孙氏所出的弟弟和妹妹有私下的联系,更何况他只是作为一个兄长去关心他们。
虽然自己兄弟之间的关系算不得多好,但李世民却希望自己的儿子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太子的能力好,性子也不错,不会在他有什么之后出现手足相残,李世民很满意。
而雅歌也是在察觉到了李世民和康熙的不同,才更改了某些行事。李世民贪权,但却不像康熙那样是个放不下的。这有两人性格的原因,也有两人经历的原因。
康熙幼年继位,备受辅政大臣的压迫,直到大婚后才逐渐慢慢收回了权利,所以他对皇权是极度看重的,甚至于到了后期胤礽成年之后,对这个他亲手培养出来的太子也不愿轻易放权,最终对他起了忌惮之心。
李世民却非如此,或许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父兄够狠辣,所以对自己的孩子倒满是慈父之心。先不说历史上李承乾倒底是因为什么谋反最后被废的,但李世民倒也是把他当作儿子的,要不就不是废为庶人而是直接砍头了。
大唐李家可没有爱新觉罗家不兴杀儿子的规矩。
雅歌也是后来才想通的这点,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李世民想要留着自己儿子的命,但一个成为前太子的庶人,也还是挡了某些人的道,再加上自己想不通,所以才在一年之后就那么一命呜呼了。
雅歌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可能政变的,毕竟李世民就是靠政变起家,他对这些,还是比较敏感和忌讳的。在此之前,他只要好好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太子就好,至于私底下的势力……
系统是说不得对主线任务对象使用幽冥大法催眠这一类手段,但却没有禁止他对其他人使用。在清朝就曾经这么做过一点点组建自己势力的雅歌这次仍然选择这么做了,不过他比在清朝的时候小心了许多。
嫡长子继位为众望所归,再加上这个嫡长子年纪轻轻就文武双全行事有度,政见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观念甚至让众官员也不得不叹服。面对这样的李承乾,李世民其他的儿子就算是有那种想法也都暂时压了下去,而这其中的翘楚就是隋炀帝帝姬所出的李世民三子李恪。
与雅歌同年的李恪,刚开始只是因为自己与太子母妃不同地位就完全不一样而心生嫉恨。而到了后来雅歌渐渐的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再到现在上下众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宫人都赞不绝口,李世民一提起这个太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李恪的心里就是复杂纠结多了。
在他还在为雅歌的待遇而眼红嫉妒的时候,雅歌已经将他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十二岁的雅歌已经被李世民批准上朝堂听政,更甚至李世民已经决定在雅歌十三岁的时候为他行冠礼。
冠礼象征着男子的成人,可以婚嫁,并且从此作为一个氏族的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
这是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可以真正的开始学习办差,并拥有属于太子的权利。

唐朝公主嫁到世界

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李承乾的冠礼于承乾宫在备受瞩目中圆满完成。
李渊在给这个孙子束冠的时候,心里是很复杂的。这个由他赐名为“承乾”的孩子,也到了成人的时候了。如果当时他不给这个孩子赐这么个名字,是否世民就不会以为他对他有所期待,他的建成和元吉就不会……
不,还是会这样的。
世民是个什么性子,他还不知道吗?
不过还好,世民的这个继承人和建成一样同为嫡长子,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角色,年纪轻轻就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承认并且友爱兄弟。想来,他的孙子辈不会再发生兄弟阋墙这样的惨事。
“皇祖父为你起字为雅歌。闻弦歌而知雅意,雅歌,祖父希望你能做一个通透之人。”李渊语气温柔。
如果他的建成也像雅歌这般文武双全又心思通透,世民的野心也不会滋长得那般可怕吧。
他,真的有点羡慕他的儿子了。
冠礼结束,雅歌来到长孙皇后的寝宫立政殿。李世民和她的孩子都在这里,雅歌是最后到来的。正准备给两人行礼问安的时候,李世民含笑扶起了他:“自家人在私底下就不用这么客气了。”
既然李世民这么说了,雅歌便从善如流的直起身,也笑着婉拒了弟妹的问安礼。对李泰颔首后,他摸了摸李丽质的头:“大妹妹最近怎么样,大哥最近有些忙,大妹妹可别和大哥疏远了才好。”
“大哥你说的什么话?”着一身火红色对襟襦裙的十一岁长乐公主直接给他兄长一个大大的白眼,“我们是兄妹,用得着说话这么文绉绉?再说了,你最近忙着准备冠礼,闲暇时间少了点也是正常,我就会那么不懂事的迁怒你吗?”
少女瞪着大大的眼睛,不满的嘟嘴看着雅歌,让他忍不住加深了嘴角的笑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不管是长孙氏所出的长乐公主、还是养在长孙氏名下的豫章公主,虽然仍是性格张扬爱打马球这样激烈的运动,但却也有着女子特有的温婉且并不骄横。
最起码,她们性格再鲜明也不会在以后一心只想压制自己的驸马,更甚是根本当驸马不存在,在外面和男人私会什么的。
就算这样的唐朝公主只是特例,但雅歌也不喜欢他的妹妹是这样的女人。女人确实不应该只是男人的附庸,但弄得驸马对她们就像是君臣之间一样,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就算是再强悍的女人,也是需要呵护和疼宠的。想要得到未来驸马的疼宠,只是一味的强悍并高高在上,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说来这也得怪李世民,对他喜爱的子女他是真正的上心,说是宠着爱着一辈子都不为过。那些公主有李世民这个大靠山,对待驸马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好到哪里去。可那些公主最后的下场好的也没能有几个,最作的高阳公主更是在李治登基后不久就被杀了。
雅歌不会去理会那些公主,但他任务对象长孙皇后名下的几个公主他是一定会让她们获得幸福的,最起码也要夫妻恩爱才是。不幸福的婚姻对男子来说算不得什么,可对相对天生就比较感性的女子来说,婚姻就算不是她们心中最重要的,却也是有一定地位的。
能够像长孙皇后如此理智聪慧的女子,实在是太少。
捏了捏长乐公主的鼻子,雅歌笑着和一旁的豫章公主点头打招呼后,走过去抱起一直渴望的看着他刚刚虚岁五岁的李治:“想大哥了吗,小治?”
点了点头,李治抬起胖乎乎的手揽上雅歌的脖子用他还有些糯糯的童音说道:“嗯,小治很想大哥哥,大哥哥最近都没来看小治。”
“抱歉啊,大哥最近有些忙,今后大哥会多找点时间来看小治的。”雅歌哄着这位历史上的唐高宗,眼尾扫到李世民和长孙氏满意的眼神,他唇角的笑意更加深了几分。
最后又抱起三岁的城阳公主,把她逗弄得咯咯直笑后,才最后走到长孙皇后身边:“母后,您要多注意自己的身子才是,平常让大妹妹、二妹妹多帮你一点。”
李世民跟着大笑起来,眉眼难得温柔的说:“雅歌说的不错,观音婢,你现在又有了身孕,是该多休息才是。如今雅歌的也行过冠礼了,咱们得早点让他迎娶太子妃,这样有太子妃帮你打理一些宫务,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他这话一出,长孙皇后先是一愣,随后笑容温婉的轻轻抚摸着她已经凸出的小腹:“听陛下这话,雅歌的太子妃人选陛下已经有主意了?”
宫务什么的虽然不能交给李世民的其他妃嫔,但交给自己的儿媳妇她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这也得是儿媳妇是个好的并与她儿子一条心才行!
长孙皇后很清楚,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李世民和他的后宫上,她名下的孩子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之所以能成长到现在这样进退得宜备受赞扬,都是因为她的长子雅歌。
他不仅坐稳了太子的位置,更是一个好兄长。如果不是他的上心,她的孩子们虽然也能过得很好,但能像现在这样兄弟姐妹在一起和睦相处,却也是她不敢想的。
她不是不知道后宫里有不少的宫人和仆从都有他们背后的势力,很有可能会撺掇还年幼的皇子皇女。只是她的精力实在是不济没办法来管这些,尤其成为皇后的这几年她虽然不像做秦王妃时那般频繁的怀孕,但她的岁数毕竟不小了。
城阳这才刚满三岁,她这肚子里的又要出来了,她这身体也三十多了,如果不是雅歌开出药膳单子让立政殿的小厨房专门做给她吃,她大概气色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说起来,她这个儿子真是文武全才,就算他不是太子,那也绝对是国之栋梁。而他厉害的不仅是这方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君子六艺也都掌握熟练。他们李唐家族有着鲜卑族血统,私底下备受某些自诩汉家大儒的人诟病。但面对雅歌,即使是那些大儒也不得不服,四书论语这些他不仅背诵自如,更是能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还能对这些做出新的无法随意反驳的解释。
而这些还不算什么,就是在医毒这方面,雅歌也颇有研究。不过他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