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龙夺嫡-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零一章拍卖风波(上)
远卓八年七月十五日,令天下人瞩目的八旗商号资产拍卖正式在各省省府拉开了序幕,参与者极众,所有拿到拍卖号的商家云集各拍卖会场,不过在入场时却有泰半商家被驱逐出场,原因很简单,这些被驱逐的商家全是权贵们的代理人或是合伙人,把守各拍卖场的官兵在“鸿鹄”子弟的指认之下,丝毫不讲任何情面,将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全都赶将出去。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被驱逐的商户们连声抗议都不敢出,只能匆忙赶回去向自家主子报信,一场轩然大波悄然在朝野中酝酿着。
远卓八年七月十八日,翰林院检讨孙嘉淦上万言策,文中直抒重农重商乃君子小人之分际,又云“鸿鹄”插手地方政务实乃特务政治之根本,是前明之锦衣卫、东西厂之余风,非圣人之道,又言及对外征战系劳民伤财之策,请求圣上罢刀兵,重农桑,止干戈,废“鸿鹄”,以民为重,以圣人之道为鉴。孙嘉淦此折明发,一时间朝野震动,原本就被胤祚整得灰头土脸的官僚权贵们立时像是吃了兴奋剂一般,蠢蠢欲动起来,各地督抚、朝中大员纷纷上书言事,对孙嘉淦的策子或赞或贬,不一而足,朝野哗然一片。
孙嘉淦,字懿斋,号静轩,兴县人,远卓三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出身,其弟孙扬淦、孙茗淦都是远卓六年二甲进士,一门三进士堪称稀罕,一时引为朝廷佳话,不过这兄弟三人自打入朝之后,始终无甚突出表现,除孙嘉淦在翰林院任职外,孙扬淦、孙茗淦皆已外放地方为官,兄弟三人的官声都是平平无奇,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从五品的小官儿竟然敢冒大不韪上书直言,霎那间如同导火线一般引爆了朝野中的不满之火药堆。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
***,真是个要名不要命的混球!胤祚看了眼龙桌上那厚厚的一大叠子奏章,心里头烦腻透了…………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将民间那些重农重商的争论转移开来,却没想到被这么一个小翰林又给折腾了起来,更可气的是竟然把“鸿鹄”比成了前明地锦衣卫,这令一心想要避免特务政治的胤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对于这个孙嘉淦。胤祚并没有多少的了解,只是印象中前世那部电视剧中曾有这么个“直臣”罢了,说实在的,胤祚身边智者谋士、敢于直谏的人已经不少了,再者朝中原本就有着不少的反对者存在,并不怎么稀罕所谓地“直臣”,因此并没有特殊提拔孙嘉淦的必要性,当然也就不会对此人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可没想到孙嘉淦会在这个要命的时刻来上一番“忠言直谏”。搞得胤祚恼火万分。“都说说看,朕该如何处置这个孙嘉淦?”胤祚将手中的奏章随意地扔在桌子上,面色铁青地扫视了一下站在下首的一帮子军机大臣。咬着唇,冷着声问道。
一干子军机大臣都是人精儿,对于胤祚想要实现以商立国的愿望都了若指掌,尽管不少出身儒家子弟的大臣们心中甚是不以为然,可也没胆子跟胤祚较劲,对于孙嘉淦敢于犯颜直谏都暗自欣赏不已,不过事涉天子,他们可没胆子也没必要在胤祚面前为孙嘉淦这么个小官儿缓颊,一时间大家伙全都噤若寒蝉。谁也不肯开口说话。
老家伙们都不吭声,新进军机大臣、户部侍郎兼中央银行行长扬名时却站了出来道:“启奏圣上,臣以为孙翰林所言虽是狂悖,但其中也不失有警世之言,至于因此而起的跟风之语并非其本意,实乃朝中权贵未能从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中渔利而起地,因此臣以为孙翰林并无大过失,臣肯请圣上明察。”
警世之言?狗屁!不就是所谓的前明特务政治之乱吗?***,真当老子是傻瓜啊。真要搞特务政治咱也用不着等到这会儿了。胤祚对杨名时地话并不怎么感冒,不过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啥话都没说。
白发苍苍的李光地看了看胤祚的脸色,出列附和道:“圣上,臣以为杨大人言之有理,此事实因朝野未能从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中渔利之权贵们的不满而起,若是全都怪罪到孙翰林身上似乎有失公允,臣以为给孙翰林一个训诫也就是了。至于平息事态倒也不难。鸿鹄所为原本就是为朝廷效力,只是名不正其言不顺罢了。不若将鸿鹄并入朝廷机制,以堵小人之口,如此则无忧矣。”李光地的话音一落,一起子军机大臣纷纷出列附和,人人开口称是。
将“鸿鹄”并入朝廷机制的事情胤祚不是没有考虑过,不过一向以来由于要防备着兄弟们的阴谋和对外征战的需要,这项事宜就这么拖了下来,始终没有具体化,再者,该如何并入现有之机制也是个大问题,毕竟“鸿鹄”的能量有多大胤祚心中是有数地,这可是把双刃剑,一个处理不好不是令“鸿鹄”成了锦衣卫一类的特务机构就是让“鸿鹄”成了阴谋家造乱的工具。此时见诸位大臣都认定该将“鸿鹄”并入朝廷机制,却始终没人说出该如何一个“并法”,心中更是火大,脸色立马黑了下来,寒得简直能结冰,吓得那群原本正说得高兴的军机大臣们立马全都缩了回去。
“怎么?都哑巴啦?”胤祚等了好一阵子,见没人再开口,有些子不满地皱了下眉头,冷声问道。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这会儿胤祚那脸色黑得跟锅底似地。大家伙哪还敢多说啥子。毕竟自个儿地身家性命还是要地是不?一起子军机大臣自然是个个装聋作哑。愣是没人敢再出头言事儿。
“该杀!臣以为这个孙嘉淦该杀!不但该杀。还得抄灭九族!”大家伙不说话了。可一直沉默不语地方灵皋却冒了出来。一副义愤填膺地样子高声说道。
该杀?嗯?老方是不是发高烧了?这说地是啥屁话!胤祚冷不丁听到方灵皋这话。登时愣住了。在胤祚看来孙嘉淦固然可恶。却也不致于到该杀地地步。更别说啥子抄灭九族了。再说胤祚最讨厌地就是搞株连了。当皇帝这么多年也抄过不少朝臣地家。可株连地事儿却从来没有干过。搞不明白方灵皋究竟玩啥把戏地胤祚一时间愣在当场。疑惑地看着方灵皋。啥话都没说。
胤祚不发话。张廷玉却是急了。紧赶着站了出来道:“方大人。你怎能出此下策。朝廷自有法度。岂可滥杀大臣。你这是陷圣上于不义!”
“嘿嘿。”方灵皋狡诘地一笑道:“圣上乃英明之主。那孙翰林竟敢拿前明那些昏君来比喻圣上。难道不该杀吗?该杀!嗯。该杀。也好成全孙翰林比干之谏嘛。”
靠!你个死老方。竟敢拿老子比桀纣。还真有你地!你个老小子这不是拐着弯在骂咱吗?胤祚被方灵皋这一手搞得又好气又好笑。可也拿方灵皋没办法。只好揉了揉额头道:“罢了。朕还没糊涂到桀纣地地步。这个孙嘉淦就先放一边好了。过上些日子。朕再见见罢。”
“皇上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起子军机大臣见胤祚没打算追究孙嘉淦之事,立马都松了口气,各自称颂不已,听得胤祚很有些子气不打一处来…………放过孙嘉淦只是小事,可如何平息朝议却是大事,这事情闹得如此之大,没个说法怕是不好过关的,若是朝野议论纷纷,胤祚这个皇帝也不会好受,若是因此而影响到正在推进地改革,那乐子可就大了,那等结果可不是胤祚所能承担得起地。
好你个方灵皋,既然敢跳出来拐弯子骂人,今儿个你要是拿不出个解决方案来,看咱如何收拾你!胤祚是皇帝,可不是圣人,无端被方灵皋来上这么一下,虽不致于因此而暴怒,可不甘心却是难免的,眼珠子转了几圈,突地挥了下手道:“朕乏了,方灵皋留下,诸位爱卿都跪安罢。”
待得众臣告退之后,胤祚眯缝着眼,饶有兴致地看着笑呵呵地方灵皋一阵子,才沉着声道:“灵皋先生有本事救别人,那就一定有本事就自己喽,嘿,朕现在是在火炉上烤着,灵皋先生总不能在一旁凉快着罢,今儿个灵皋先生要是拿不出个好主意来,朕也只好请灵皋先生一道上火炉了。”
胤祚这话可是重得很,若是个寻常臣子听了这等重话,一准吓得直哆嗦,可方灵皋却并不在意,脸上的笑容依旧,乐呵呵地说道:“谨遵圣命,圣上所虑不外乎二事耳:一是朝议,而是鸿鹄之归属罢了,依老臣看来,不过小事耳,圣上何不如此……”
嗯?这个老方还真***损!这等计策都想得出来!胤祚愣愣地看了方苞好一阵子,突地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五百零三章 拍卖风波(下)
远卓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持续了十天的八旗商号资产拍卖会顺利结束了,共计售出各种产业两千多项,除数十项产业事先便已划归刘长鄂所代表的刘氏家族之外,一共回收资金累计二亿八千万元,此等巨款相当于朝廷年岁入的三分之一还多,至此,除上海造船厂、天津枪炮局归入工部管辖之外,庞大的八旗商号国内部分全部分解完毕。
远卓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内廷传出旨意:成立大清科学院,隶属工部,由内阁总理大臣允祥挂帅督办,并着工部侍郎林启出任首任大清科学院院长一职,裁撤钦天监,将原有之钦天监机构、人员并入大清科学院,由内库拨出资金二亿五千万作为启动资金,另,每年所需之研究预算从朝廷财政中划拨,不少于当年朝廷岁入的百分之三;科学院所属之各级研究人员一律授予技术官员之职衔,未奉圣旨,朝廷各部、各地官府不得擅自插手科学院之事宜;八旗商号原有之技术学校、实验室一体划归科学院所有。
远卓八年七月三十日,《京师纪事报》全文刊登远卓帝之圣谕…………《论科技的重要性》一文,全文从三皇五帝以来每一项发明带给民众的便利说起,一直谈到科技对军事的推进作用,阐明了科技的重要性,对正甚嚣尘上的“奇淫巧技论”加以驳斥,文中论据充足,逻辑严密,一时间朝野震动,论争四起,各种观念之文稿如同雪片一般涌向《京师纪事报》之编辑部,原本正热议的重商重农之争立时烟消云散,所有人的注意力全被这场“科技是不是奇淫巧技”之争所吸引。
远卓八年八月初三,内廷传出旨意:圣躬初安,翌日早朝。一听说半个多月未曾早朝的远卓帝即将上朝理事,大小官吏们立时来了精神,彻夜揣摩圣意的有之。打算上本直言是非搏一个直臣之名的有之,私下串联打算别一别圣意的也有之,满京师的官场里乌烟瘴气的,一派慌乱,大有风雨欲来烟满楼的样子。
远卓八年八月初四辰时,随着第一缕阳光照到了紫禁城之巅。太监们“上朝”地喊声混合在静鞭的噼叭声中从宫中传了出来,朝臣们踏着小碎步,匆匆地向着乾清宫赶去,一路上除了脚步声之外,再也无一丝的杂音,人人脸上都是肃穆的神色,众臣们心里头都有数:今儿个的朝议怕是要有大事发生,该如何站队可是关系到自家前程的大事“皇上驾到!”随着高年英那尖锐地太监嗓音响起,胤祚带着一脸子自信的微笑步入了大殿。也没管那帮子大臣们的跪安,径直走上了前墀,在龙椅上落了座。笑容满面地抬了下手道:“众卿平身。”“启禀圣上,微臣有本上奏。”诸大臣才刚谢恩起身,江南道御史赵熊诏便冒了出来,一头跪倒在大殿前,高声说道:“圣人云:天子当亲君子远小人,今人君耳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刚;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小人进而君之退,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君子小人共之,而且小人胜焉……前明之乱即在于此,是故前有锦衣卫,后有东、西厂。皆因小人进而君子退之故,不可不慎,今有鸿鹄虽有功于君却有大弊于社稷,臣身为言官,不敢不冒死以闻,望圣上明察。”
啧啧,好家伙,这顶“前明之乱”的大帽子扣得好严嘛,呵呵。不愧是榜眼出身。这篇奏章写得倒是不错,三习一弊?有点意思。看样子弘历这个小子很是下了番苦功,打算讨好那帮子权贵,以结缡为援了,跟老子玩起当初老八玩的那一套来了,***,还真把老子当成老爷子处理了。胤祚一瞅见赵熊诏这么位大阿哥门下大将跳出来,立时明白了弘历的小算盘,瞥了一眼低头站在王公队列最前面的弘历一眼,却并没有马上表态,只是含笑高坐在龙椅上。
“圣上,臣以为赵大人所言极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圣上不可不察。”军机章京翟佳也站了出来,高声附和道。
“圣上,臣等以为赵大人所言极是,望圣上明察。”
“圣上,臣等附议。”
翟佳的话音刚落,呼啦啦站出了一大帮子朝臣,全都跪倒在地,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听得胤祚心中火一窜一窜地,不过脸色却没变,依旧是面带微笑地坐着,也没叫起,就任由那帮子朝臣跪满了大殿。
“圣上。臣以为赵大人所言虽有些过了。不过其意为真。望圣上明鉴。”正当此寂静时刻。宗人府宗正简老亲王站了出来。高声说道。简老亲王地话宛若是声信号一般。一帮子王公权贵们立时也都站了出来。人人口口声声要圣上明鉴。如此一来。够资格参与朝会地大臣可是泰半都表了态。大有硬逼着胤祚撤裁“鸿鹄”之架势。
靠!玩逼宫啊?奶奶地。一群不知死活地狗才!是泥人都有三分火性。更何况胤祚原本就是个强势皇帝。哪能容忍下头这起子官员地逼迫。脸色顿时黑了下来。扫了眼跪倒了一地地朝臣们。冷冷地哼了一声道:“如此说来。朕便是前明那些昏庸之君喽。尔等怎么不说朕是桀纣之帝?嗯?”胤祚这话可就寒得很了。诸大臣立刻吓得跪倒在地。人人噤若寒蝉。连声大气都不敢吭。毕竟胤祚手狠那是众所周知地事情。
“皇阿玛息怒。”弘历出列道:“皇阿玛。您时常教育儿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儿臣以为众臣都是为着我大清社稷之永续着想。并无私心杂念。此等忠心之言。还请皇阿玛明察。”
明察?嘿嘿。好一个明察。不过就是想让咱没了耳目。好掩盖你小子私底下那些勾当罢了。胤祚登时就被气笑了。神色复杂地看了看弘历。心中满是酸楚之意。以胤祚地政治阅历又如何看不出弘历这是在铤而走险。完全走上了当年老八地道路。不过说起来逼弘历走上这条路地人却是胤祚自个儿。这令胤祚气恼之余也伤怀不已。
“四哥。依你看来。朕该如何处理此事?”胤祚没理会弘历。反倒是笑着转向了始终一言不发地允缜。
“圣上乃睿智之君。臣不敢妄言。”允缜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允缜这话表面上听起来像是称颂胤祚圣明,无论胤祚如何决定他都没意见,不过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你要是不纳谏,那你就是不是睿智之君了,言下之意就是:不撤裁“鸿鹄”,那你胤祚就是个昏君罢了。这点小伎俩如何能瞒得过胤祚地法眼,不过胤祚也懒得点破,笑了笑道:“四哥谦虚了,也罢,既然诸位大臣都以为这个鸿鹄该撤裁,那就撤裁好了,不过该如何撤裁却得两说,不知诸位有何见教,朕听着呢。”
“鸿鹄”是胤祚的眼睛又是控制朝野最得力的工具之一,跪倒了一地的众人虽然打定了主意要别一别“鸿鹄”的苗头,可谁也没想到胤祚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撤裁,一时间全都没反应过来,谁也不敢接口,都傻愣愣地跪在地上发着呆;一起子军机大臣虽然对“鸿鹄”这个特务机构的存在有所不满,不过他们跟随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