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风不动[耽美]-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而将陈彩和陈锡都唤进了殿,金口玉言地擢升了官位。
  陈彩一脸凝重,像是还未从惶惑惊异中回过神来,茫然地看向一旁的顾相檀。
  顾相檀淡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仓促地补缺了闲职,宗政帝又道:“众爱卿也见到了,大邺如今虽国平民安,但朝中人才凋零青黄不接,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朕早已求贤若渴,故而决定重开科举!”
  说完这句话,也不看朝下众人反应,宗政帝大手一挥,直接退了朝!
  这头顾相檀还没来得及走出大殿,一下子就被大小官员全给围拢了个严实,左一句右一句说什么的都有,无外乎都是来探口风套虚实的。
  顾相檀却是一言未发,直到孙公公前来将这些人都排开了,又道宗政帝有请,顾相檀这才点了头,正好,他也有事要寻这皇帝。
  ********
  正是纷红骇绿香风万家的美妙时节,顾相檀却一身缟素,手捧祭礼,携着安隐和苏息坐上轿子向北行去,然而一出宫门就见外头站了一人,白衣翩翩负手而立,一头青丝在脑后束起,眉目如画。
  顾相檀掀开窗帷,瞧着那人渐渐走近,轻问:“你怎么来了?”
  赵鸢也不回答,径自撩了轿帘,一返身坐到了顾相檀身边,也不带侍从,然后吩咐道:“起轿。”
  外头轿夫许是见多了,竟也听赵鸢的话,就这么悠悠荡荡地把两人一起带到了城北。
  顾相檀一路无言,待轿子落了地,这才走了出去。
  外头是一条悠长小巷,巷口有一巍峨府门,门口两只大狮虽额头扑灰,却也目光如电,可见往日该是多么雄姿英发。
  顾相檀仰头看着高处匾额,其上超逸绝尘地提了四个大字:裕国公府。又俯首望着脚边地界,那里正堆了一摞摞的香果纸钱宝灯白烛。
  安隐道:“老爷平日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这些怕都是附近百姓听闻案子告破这才送来的……”
  顾相檀只望着那些东西一动未动,到头来还是身旁之人拉过他的手,又小心地推开那朱漆红门,直直往里走去。
  这里头的一砖一瓦一墙一阶对顾相檀来说都是这般熟悉却又说不出的陌生,两人默默从前院过抄手游廊,过花苑,又过佛堂,最后在一座偌大院子前停了下来。
  顾相檀这一次只稍作犹豫便上前推开了门,就见里头家居规整,井然有序,不过却显得过于寥落了些。
  顾相檀进得屋内,瞧瞧床铺,又瞧瞧桌案,摇了摇头。
  “都不对了……我娘亲最爱在这儿绣花,这里该是有一架绣架,而我爹则总是在窗边写字看书,可是他爱的那些典籍却也都没了……”
  赵鸢顿了下道:“被官府收走了。”
  顾相檀笑笑,明白赵鸢不过安抚自己,他又哪里会不晓得,这近一年余,不知道有多少人惦记此处,又被扫荡过多少次,能如眼下这般齐整,想必该是有人重新置办过了,而能这么做的也就是查办此案的薛仪阳了,至于会让他这般做的,除了眼前的人,顾相檀想不到其他。
  顾相檀的指尖拂过桌案边角,却在瞧见墙沿上几滴残留的飞溅状的褐黑液体时猛地一怔。
  觉察到顾相檀身形微晃,赵鸢忙上前将他扶住,顾相檀重重地抹了把脸,慢慢地自己站稳了脚步。
  赵鸢说:“走吧。”
  顾相檀却摇了摇头,甩开赵鸢搀扶又朝着另一头而去,走出这大院,拐了两个小弯一座小院又跃然于前。
  那小院花木扶疏,阶柳庭花,即便一年来荒芜了些,却依旧看得出细细用心,想来是有人一直打理之故。
  顾相檀上前,指着院前的一处荷塘道:“我小时候最爱在这儿玩闹,娘亲怕我跌下去,于是让人抽干了水,却不想一场大雨反倒积起了泥,我还是一脚踏了空,最后摔成了个泥猴。”
  说着,顾相檀低声笑了起来,笑完了又走到门前,敲了敲一棵半死不死的老槐树:“四岁那一年,我偷偷摸摸地爬上去想掏上头的鸟巢,却不想险些踩虚了掉下来,我太|祖母要让人把这树锯了,后来我爹不愿,说是……说是……”
  顾相檀想了一会,慢慢拧起了眉。
  赵鸢不禁道:“想不起便别想了。”
  顾相檀却不理,赵鸢上前要抓他的手,却被顾相檀猛地避开了。
  “我能想起的!我在这儿住了七年,我怎会轻易忘记!而若是连我都忘了……这天上地上,还有谁会记得?!”
  顾相檀这话喝得又沉又重,竟带着一种凄厉之情。
  赵鸢默然,半晌才放软了声音:“史官会记得,大邺子民会记得,历史也会记得……”
  顾相檀一怔,仿佛一下子失了气力,赵鸢上前张开手,顾相檀颤了颤,慢慢地倒入了他的怀里。
  顾相檀把脸埋入对方颈项,赵鸢渐渐感到一丝湿凉自领口边化开,但他却做未觉,只这么静静地抱着顾相檀。
  半晌,顾相檀终于抬起头来,已是一脸平静,只眼尾带着晕红:“时辰不早了,走吧。”
  赵鸢给他整了整衣襟,顾相檀踏出一步,最后再看一眼此处,然后返身再不回头。
  两人才出裕国公府,却见巷尾一熟悉人影正跪在远处,见他二人出现,忙匆匆站起,面露惊惶之意。
  顾相檀看了看赵鸢没有表情的脸,脚步一顿,走了上去。
  那人见他们靠近,有些紧张,退了两步才想到要福身见礼。
  “小、小女见过六世子,见过灵佛……”
  顾相檀看着莫名出现的梅渐幽,竟直接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别说梅渐幽没听过顾相檀这样说话,就是赵鸢也没听过,语意冷淡,还掺杂了一丝火气。
  梅渐幽显然被吓住了,脸皮白了又红,翻来覆去了几次才好不容易开口道:“小、小女听闻裕国公府案子结了,想到平日国公大人正名,心、心内感念……这才来烧、烧些纸钱……”
  顾相檀眉头微微抽了抽,似是用了些功夫才压住了心内情绪,正要说话,不远处竟是又来了人。
  一顶绿帷小轿被人缓缓抬来,轿旁四个清虚白面的太监手捧祭礼,又四个带刀侍卫威风八面,小轿一停稳,一人便匆匆而下,正是宗政帝跟前的红人——孙公公。
  孙公公携了一堆的供品,自是得了皇帝的旨意来的,给顾相檀行了礼后,说是明日这裕国公府便要封府,皇上知晓灵佛今日要来看最后一眼,故而才让他前来,左右一番呜呼哀哉痛心疾首,比这顾相檀瞧着还要伤心几分。
  顾相檀默默地听了,又向梅渐幽瞧去,淡淡道:“谢过皇上好意,也谢过梅姑娘有心。”
  孙公公侧了侧眼,就见梅渐幽半垂着头,目光却是悄悄地望向赵鸢,个中神色即便隐晦深暗,却又怎么瞒得过孙公公的毒眼。
  这老太监心下急转,面上却不动声色,又说了两句,便回宫复命了。
  孙公公一走,梅渐幽也忙随着告了辞。
  顾相檀默默瞧了一会儿她娉娉袅袅地背影远去,继而袖摆一甩,返身就走。
☆、传召
  顾相檀也不坐轿;沿着小巷一路往长街走去,京北虽比不得长平街那儿一带繁华;但也是商铺林立闾阎扑地的地界,小摊贩一溜儿地摆着;卖什么的都有;热闹得很。顾相檀的脚程自然快不到哪里去;这坊间人流如织,于是赵鸢始终在他身后不远处默默地随着;毕符和牟飞则一人一边,小心地隔开两旁的擦撞之人。
  顾相檀忽地脚步一转走进了一家食肆,安隐和苏息急急跟上;那食肆有些简陋,小厮迎上来时起先被顾相檀一身素服给吓了一跳;又见身后侍卫侍从的随着,还有赵鸢那样气度的人垫后,愣了下后忙露出殷勤地笑脸来招呼人上雅间。
  说是雅间,不过就是拿屏风随便隔出来的一方清净地,四面漏风,远远望出去,倒是能把底下的集市看个通透。
  顾相檀随意点了些素食和糕点,待上来后捻起一块黄豆酥咬了一口,那豆沙又腻又甜,外头糯米皮子奇厚还沾牙,顾相檀却愣是默默地把它全吃完了,吃了一个不算,还吃了第二个第三个,等要拿第四个时,手却被一把按住了。
  赵鸢用另一只手轻轻一推,那盘碗便滑到了桌角,被毕符稳稳一接,直接给端下了桌。
  “吃多了闹肚子。”赵鸢说。
  顾相檀蹙起眉:“我又吃不多!”
  赵鸢却是不理他了,只让毕符把桌上不好消化的全给收了,只留了一盘萝卜丝和一些鲜果小食让他打打牙祭。
  顾相檀瞧着赵鸢,赵鸢也抬眼瞧他,两人便这般无言对视,最后,竟是顾相檀先一步败下阵来,赵鸢这一招眼力功夫显然练得比他好多了,不动声色就能破皮入骨,像是再被他多看几眼,脑中心里的一切都要被全掏空翻出来,半点藏不得私。
  顾相檀垂眼拿起水喝了一口,渐渐平复了些不安分的心跳,再开口语气已是若常:“薛大人那儿,还得多加注意。”薛仪阳之前在朝堂上的直道而行,虽听着大快人心,但在官场中却未必人人想见,说不准就会有心里不甘走投无路的亡命之徒,宁可赔上自己性命也要拉他一起垫背,特别是在赵鸢和神武军离京之后……
  赵鸢道:“自是会安排妥当。”
  顾相檀又问:“那科举之事,你怎么看?”
  大邺每三年一次科举,原本十分规律,但自先帝驾崩之后,宗政帝登基,根基不稳,朝野动荡,边疆危乱,所以科举总是一延再延,前后时间不定,而三年前那次更是曝出通同作弊,买卖官职,篡改会试题卷等诸多恶行,主谋是三王一派,但宗政帝自也逃不掉干系,不过是在暗下博弈中输了对方一头而已,又无本事做个公断,于是索性借口南蛮战事,将科举选拔给停了。
  如今复又提起,可见其野心昭昭,只是这科举于宗政帝是一个好机会,于三王同样有可乘之机,正好将自己的人送进朝中,觅得一个重职,然后相互勾结结党营私。
  赵鸢道:“进廷会去。”
  顾相檀点头:“高公子才高八斗,在京中本就负有盛名,他若参试,金榜题名指日可待。”
  赵鸢明白顾相檀问起这个肯定不会是为了只夸奖几句高进廷的,所以也不多言,等他后话。
  果然,顾相檀眉眼一动,嘴角又勾起了笑容:“不过……良将用兵,多多益善。”
  赵鸢道:“是谁?”又想到顾相檀曾提过的人,“孟粟?”
  顾相檀笑着点了点头。
  赵鸢不明:“你怎知他有这不世之才?”顾相檀既未看过他的文章,又对他不熟,不过茶楼一面之缘何故对孟粟这样另眼相看?
  顾相檀一顿,垂下眼道:“我会看相啊,那孟先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目清正,一看就是做官的命,而且该是个好官。”
  赵鸢哪里会被他这样的敷衍之话骗到,但也没有追问,只盯着顾相檀瞧了一会儿,接着道:“可是他已无入仕之心。”
  “有或无不过皆凭本心,本心又易随境而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赵鸢蹙眉,听得顾相檀后一句意思,他这是要自己亲自去游说孟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不安,国难安。”
  顾相檀边说边凭栏而望,赵鸢随着他目光而动,就见眼前不到五六丈的街巷,竟伏卧了三四个叫花子,虽说淹没于茫茫人海不甚起眼,大邺人又信佛,大多愿做这功德,但那些乞丐仍是饿得皮包见骨,有老有小有残有疾。
  京城之中尚且如此,更难想边关远境又是何种样貌?这天下太需要可以以民为天的将相良才了。
  赵鸢想着顾相檀的话,不禁若有所思。
  *********
  自裕国公府回来后,一连几日顾相檀都只在殿中闭门念经,也没什么胃口,只把安隐和苏息都急出了一头汗。
  这边衍方又拿了午膳来,顾相檀却只看了一眼就没再动了。
  衍方想劝,但张了张嘴又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无所适从地站在一旁。
  顾相檀忽的停了吟诵,侧头问了他一句:“皇上近日可有传唤六世子入宫?”
  衍方竟然道:“有。”
  顾相檀眯起眼:“何时?”
  “便是刚才。”
  “所为何事?”
  衍方顿了下:“说是走前有些东西要赏。”
  顾相檀心里一跳:“除了他还有谁?”
  “该是无了。”
  神武军启程,自是有送行酒会喝,何故要把赵鸢给单独挑出来封赏?
  顾相檀思忖着,慢慢站起了身。
  ……
  赵鸢进得宫中,皇帝今日所传召他的地方不在紫微宫也不在乾坤殿,竟是在宫中的蓊郁苑内,此处琪花瑶草遍地,春分时节桃花纷飞,远远望去,一片纷红骇绿,正是赏景的绝佳之处。
  宗政帝坐在主位,身边还有这两位肱骨老臣,一位是敬国公,一位是慈国公,还有一位下手的,则是关永侯。
  赵鸢走近,宗政帝忙给他又是赐座又是赏酒,笑着道:“朕之前同慈国公正说起了往事,不由一番感叹,这才将你唤了过来,现在已是月末,不过没几天鸢儿你就要随大军拔营回陈州,这才回京一年都未满,怎么说朕都是有些不舍。”
  赵鸢瞧着赵攸惺惺作态也不拆穿,俯首道:“谢皇上挂怀。”
  “朕是挂怀,但再挂怀也没有你外公想得多,儿女都不在身边,不过两个外孙,一个又要走,如何能放心的下。”说罢,便朝慈国公看去。
  大王妃怀上赵鸢日晚,慈国公如今已是须发皆白,只一双眼睛却依旧灼灼,背如劲松,听着宗政帝言语,便向赵鸢望来,然后淡淡转开了视线。
  “子孙成|人不由管,他自有前程,老夫又哪里干涉得了。”这话说得冷淡,任是谁都能听得出里头的生分。
  宗政帝却是哈哈一笑:“大王妃温婉知礼,没想到鸢儿的脾气却仍是随了国公大人。”
  他不提这茬还好,提了这茬赵鸢和慈国公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特别是慈国公。朝中谁人不知,慈国公府伶舟家同大王爷赵谧势同水火,哪怕当年大王妃身死,慈国公都未回去看女儿最后一眼,对于赵鸢赵则两位外孙更是视如无物,且看赵鸢回京这么些年,之前更是历经生死,慈国公却从来不闻不问便可得见一二,偏偏宗政帝还故意提起,不是要两人难堪又是什么。
  慈国公冷哼一声:“只可惜,这分亲缘老夫可当不起。”
  宗政帝瞥了眼赵鸢无悲无喜的脸色,仿佛对慈国公所言不痛不痒一样,继续道:“国公大人切莫如此说,养儿养孙皆是防老,儿孙难免顽劣,长辈能容则容,看看敬国公和梅大人不都是教女有方,合家和乐么。”
  慈国公老脸一抽,指甲都陷进肉里。
  那头敬国公连连摇头:“不敢不敢,太子妃有今日还亏得皇后教导得好。”
  “小臣也不敢,小女不才,承蒙皇上夸赞。”关永侯忙跟着道。
  “两位大人这就是谦虚了,懿陵有多好,本宫可是看在眼里,不过今日得见梅二小姐,却不想也已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花容月貌,梅大人藏得可真好啊。”
  梅四胜这边话才落,那头皇后已是袅袅而来,而身旁则一左一右随了两个人,左边人一身紫衣,丰姿冶丽,便是才迎进宫的新妇,贡懿陵,而右边人一身浅蓝,虽也算得上眉眼清明,但在贡懿陵身边却实在是被衬得缺了些光彩,正是梅家庶女,梅渐幽。
  听得皇后这番夸赞,梅渐幽忙涨红了一张脸,急急摇手道:“小、小女不……不敢,娘娘过誉了……”
  “哪里过誉,梅小姐德言容功兰心蕙质,百里挑一的好姑娘。”皇后说罢,拉了贡懿陵在旁坐下,又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