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最终德军依靠着更胜一筹的战术素养和更强的火力重挫了铁托的部队,先后消灭了40余万敌军,但是德军也为此付出了超过5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而更令德国人吐血的是,依靠着超高的动员效率(巴尔干联邦的动员体制很接近于苏联)和整个巴尔干半岛上的众多人口,铁托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弥补了之前的巨大损失,虽然战斗力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但比起伤筋动骨了的南下德军,情况反而还要好上一些。
此外,进攻罗马尼亚虽然没有成功,但是铁托的巴尔干党组织却藉此进一步加强了对罗马尼亚乡村的渗透,结果德军虽然获胜,却被局限于那些大中城市和交通线附近的狭长地带,后勤补给非常吃力,很难抵挡住铁托大军如潮水般连续不断的进攻。想要走出这一困境,德国政府就必须多派至少40万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加强“治安”,但是兵力早已捉衿见肘的德军实在是抽不出这么多的部队了。
而新建部队也不可能,德国参战至今的死亡、失踪、被俘和严重伤残人数合计已经超过了400万,却还维持着500万以上的庞大正规军,这已经达到了它的极限,因为德国甚至连15…18岁年龄段的少年和妇女都大量征召入伍,如果还要更进一步,那德国的未来可就全完了,何况妇孺组成的部队也根本不可能有多强的战斗力,让他们上战场与送人头无异。
就在小胡子头大如斗的时候,盟军又在西线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他们不惜付出数十艘舰船沉没、上千架飞机被击落和超过18万人阵亡或失踪的巨大代价,强行拿下了有德军驻守的西班牙海外领土拉斯帕尔马斯群岛。由于拉斯帕尔马斯群岛距离摩洛哥南端的海岸极近,占领此地后,盟军在摩洛哥南端登陆便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强大空中支援,就算克里姆和隆美尔的军事才能再怎么出色,也难以阻止盟国将登陆部队的规模增加到他们完全无法对抗的程度。
必须说明的是,在外交努力了大半年后克里姆仍然不肯接受盟国提出的条件,令罗斯福与丘吉尔都失去了单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阿联的信心,而中国的异动更是让他们再也没有了继续努力说服的耐心,因此只能“以打促谈”。。。。。。
由于此前几次战败的惨痛教训,这次盟军相当沉得住气,艾森豪威尔等到登陆部队数目超过百万之后再允许其以步步为营的方式向北推进,而且一直不肯远离海岸线以防补给线受到威胁,这给擅长机动作战的隆美尔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克里姆却还是在盟军必须要通过的几个战略要地给予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当盟军艰难地推进到卡萨布兰卡郊外的时候,他们的伤亡总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但在敌人的火力优势下,阿拉伯联邦付出的代价更大,而一次又一次被卷入战火的摩洛哥人民则更是深受其害,此时该省的人口与当初克里姆起兵时相比,已经减少了超过22%,青壮年的男子更是死掉了将近一半,以致于摩洛哥现在到处都是寡妇。。。。。。(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六章 无奈退让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_^
克里姆虽然是阿拉伯联邦的领袖,但他更是一个摩洛哥人,虽然性格强硬,也并非完全不懂变通,眼看再打下去摩洛哥人难免要将血流干之后,克里姆终于无奈地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而盟国的领袖们也意识到,虽然光靠武力也未必就不能灭掉阿拉伯联邦,但是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足以令盟国再没有足够的力量最终战胜德日两国,于是经过罗斯福反复劝说,立场强硬的丘吉尔终于同意对原定的谈判条件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这就为双方的谈判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阿拉伯联邦同意退出轴心国阵营,不再与盟国为敌,并且允许盟军的飞机和舰艇利用摩洛哥(只限于摩洛哥)的机场和港口,但只是保持中立、不会加入盟国一方对德作战,这样也算对得起这些年来德国对阿拉伯联邦的帮助,不至于被人指责忘恩负义。
此外,由于石油出口是阿拉伯联邦最大的外汇来源,因此克里姆坚决不同意停止对德石油出口,也不同意停止从德国进口工业品,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而且还不断赊给、甚至是送给盟友大量的石油,如果不卖给轴心国的话,阿联的石油就只能卖出白菜价、甚至根本卖不出去了。而阿联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很多工业品、特别是机器设备还是需要大量进口,如果将从德国进口的路子完全卡断了。克里姆很担心美英到时候拿这个来卡阿联的脖子。。。。。。
对此,罗斯福解决的办法十分简单,那就是不计成本地高价购买利比亚的原油,逼德国也跟着提高进价,以抬高德国进口利比亚石油的外汇成本,同时以白菜价向阿拉伯联邦出口其需要的各种工业产品,让德国出口的商品在阿拉伯联邦根本卖不出去,逼其只能用硬通货来买油。
以德国政府本就不多的外汇和贵金属储备,要花几倍价钱购买那么多的原油,最多只能够坚持一年。而如今财政日益紧张的美国政府虽然日子也不好过。但至少比德国要好得多,因此这一招伤人又伤己的伎俩着实让德国人吃了大亏。
现在北欧已经被盟军解放,罗马尼亚也受到了巴尔干联邦军队的巨大威胁,如果北非的石油来源也断掉的话。德国就仅剩下本土、奥地利和法国等地总计不到1000万吨的年产量。即使让煤制油的产能完全释放。成品油的年产量也很难超过1500万吨,这跟光是一个美国就有2亿多吨石油年产量的盟国相比,差距委实太大了。
更要命的是。由于之前德国的石油供应一直远比历史上充裕得多,过惯了富日子的德国政府因此大力建设机械化部队,而海军即使已经元气大伤、规模依然远比历史上大得多,再加上发展更早的石化工业,导致这个时空德军对油料的需要量远非历史上可以相比,在这种情况下,1500万吨石油完全是不够的,而且这还没有考虑盟军战略轰炸的影响。。。。。。
当然,花好几倍价格收购自己并不怎么需要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对美国政府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财政负担,在罗斯福已经不敢继续紧逼金融寡头的情况下(否则罗斯福就要步林肯的后尘了),这个负担只能转嫁到相对来说比较好欺负的美国中产阶级和工薪家庭身上,结果罗斯福的国内支持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幅下滑,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也愈演愈烈。。。。。。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美国政府自然也要给阿拉伯联邦上点眼药,于是谈判中美方代表要求克里姆接收一些犹太移民,克里姆虽然知道犹太人投机和卖国的恶名,但自信可以控制得住,又慑于盟军的巨大压力,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要求。
然而,从此开始,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如潮水一般涌入阿拉伯联邦,特别是向“圣城”耶路撒冷附近集中,给阿拉伯联邦埋下了一个不小的隐患,克里姆活着的时候确实能够控制得住,甚至还让那些妄图复国的犹太人一次次地复出了血的代价,但他后来终究还是死于极端分子的刺杀,而这颗炸弹也就不可避免地很快引爆了。。。。。。
进驻了摩洛哥北部的机场和卡萨布兰卡的港口设施之后,盟军很快就夺取了葡萄牙与西班牙南部的制空权,并在不久之后便于葡萄牙西海岸登陆,实力有限的葡军在盟军强大的海陆空三军协同攻势下迅速崩溃,不到十天工夫,葡萄牙就换了新政府加入盟国。
而西班牙的实力虽然相对要强很多,但是当初内战和北非及直布罗陀等历次战事所造成的的巨大损失至今都没完全弥补过来,因此佛朗哥的军队虽然在北撤的隆美尔军团帮助下竭力抵抗,却还是不可避免地丢失了大片土地。虽然后来小胡子又增派了30多万援军和数千架飞机将盟军给推回了西班牙南部的狭窄地带,但这个时候已经被盟军占领的直布罗陀却因为有坚固的要塞在,已经几乎不可能再抢回来了,这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是西班牙的南端多了一根拔不掉的钉子。。。。。。
占领直布罗陀之后,直布罗陀海峡这个地中海的入口就彻底落入了盟军的掌控之中,盟军的舰队由此可以深入地中海,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沿海择地登陆,德国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而这个时候,见势不妙的土耳其政府不愧是骨灰级的墙头草,果断地宣布倒戈加入盟国对德宣战,由于土耳其之前打的都是苏联,与美英并没有结下大仇,而且罗斯福与丘吉尔也有心在战后利用土耳其来牵制苏联,于是没有提出诸如惩办战犯之类的任何要求就同意了土耳其的加盟,将一直想着干掉德国就回头解决土耳其的斯大林气得够呛。(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七章 中国出手了
不管如何,土耳其的倒戈无疑令德军本就捉衿见肘的兵力愈发不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小胡子被迫主动放弃苏德战争占领后的全部土地和傀儡国罗马尼亚,退守到苏德战争之前就已经修建的坚固防线阻止苏军的继续西进,而南边则在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山区利用地形阻遏巴尔干联邦的北上,由此在东线完全转入了守势。
能够不战就收复大片“失地”的苏联与轻松拿到罗马尼亚的巴尔干联邦自然是捡了便宜,但因为德军是主动撤退,所以对当地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破坏,而且还卷走了所有价值较高的人才并再次大造杀孽,令斯大林与铁托都恨得咬牙切齿。
而且小胡子还顺便留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由于巴尔干联邦并非是“打下”的罗马尼亚,而纯粹只是“沾了苏联红军的光”(至少苏联人如此认为),因此苏联政府不肯按照当初的秘密协议让罗马尼亚并入巴尔干联邦,而是利用罗马尼亚的民意帮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政权,这自然令铁托极为不满,虽然为了反法西斯的大局、以及对苏联强大国力和老大哥身份的忌惮,铁托最终还是承认了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这根刺却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底难以拔出。。。。。。
放弃大片占领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派出那么多部队到下面“维持治安”了,同时防线更加紧凑坚固也大大减少了兵力的占用。使得德国因此腾出了近百万的机动兵力。因此德国不但轻易镇压了意大利反法西斯人士发起的暴动,更将乘机在意大利登陆的盟军给赶下了地中海,而伊比利亚半岛的盟军也很快就全部退缩到了直布罗陀一隅之地,葡萄牙也再次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并在国内进行了残酷的清洗。在此期间,盟军共有三十余万人被击毙或者俘获,这个噩耗令罗斯福和丘吉尔充分意识到德国虽然已经大不如昔,但依然不是可以轻易击败的。
由于战局的不断恶化,小胡子对于英国退出战争已经不再抱持幻想,因此终于下了决心给其更大的打击。于是一枚装有2万吨当量核弹头的v…3导弹飞向了英国首都伦敦。最终导致接近15万人罹难,其中超过10万人是当场死亡或者死于爆炸后的一个月内,所幸由于之前的“利物浦灾难”已经敲过了警钟,英国在各个主要城市都开始大量修建坚固而且成体系的地下工事。否则伤亡人数只会更加惊人。丘吉尔与英国王室等重要人物也很有可能无法逃过这次大难。。。。。。
为了避免英国政府屈服于德国的淫威。罗斯福立即下令对德国城市进行报复,由于之前德国核鱼雷攻击的刺激,美国政府在工业化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形成之前。继续不惜代价地以实验室方法制取核材料来生产原子弹,到这个时候已经又攒下了2颗,正好可以用上。
但是德国收缩兵力后防空力量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结果美国即使增大了常规战略轰炸的力度来暗渡陈仓,还是被德国人中途打了一架下来,好在总算有一架成功地飞到德国的重要工业城市杜伊斯堡上空丢下了原子弹。。。。。。
虽然德国本土的城市早就开始大建人防工程,但是这枚原子弹依然令杜伊斯堡超过10万名平民先后死于非命,城内的工业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破坏,即使很多重要工厂已经提前分散到别的城市、或者转移到了地下,但是杜伊斯堡这座德国钢铁工业的中心遭此重创,依然令德国1948年的钢铁产量较前一年下降了超过20%,这对本来日子就很不好过的德国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
美国对德国的原子弹报复不但给英国人壮了胆,苏联人也大受鼓舞(同时也更加急于展现实力和争抢功劳),但是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苏军主力还没完成再次全面进攻的准备,斯大林就接到了一个令他脸色苍白的坏消息,“不计其数的中**队开进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由于中国的崛起和苏联当初处境的艰难,斯大林一度甚至想过主动让外蒙古回归中国,甚至即使是现在,如果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提出这个要求,斯大林也有很大可能为了战后抗衡西方而同意。然而,中国政府采取这种“不告而取”的做法,却让斯大林意识到对方这几年里对苏联表示出的善意完全都是伪装出来的,他们心底里对于苏联显然怀有深刻的警惕和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外蒙古若给中国收回,就将严重威胁苏联远东乃至于整个西伯利亚的安全。
但是即使如此,斯大林也还是立即下令要求驻扎在外蒙古的苏联军队不得对中**队开火,因为此时苏军几乎全都调到了西线,从中亚到远东这么广阔的土地上,总共也只驻扎了不到20万的正规军,而且除了那些航空学校,几乎没有任何正规的空军部队,以如此虚弱的力量,若是与中**队交火,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且如果苏军先开火,反而还会给对方扩大战争的借口,因此斯大林的想法是暂时退让来给苏军主力东调争取时间。
然而,因为苏德战争初期的教训,如今苏联边防部队的权限已经大为扩大,加之随着这几年里苏军不可思议的大幅扩充,人员素质、特别是组织纪律性较之当初已经明显下降,结果中**队进入外蒙古并开始驱逐驻蒙苏军后,很快就有某些冲动的苏军士兵擅自开火,结果很自然地立刻就被强大的中国解放军轻松消灭。而得了借口的中国政府立即就义正词严地警告道,“我国政府对于苏军在我国领土上悍然对我军开火的侵略行径表示强烈抗议和愤慨,希望苏共的领导人能够想起列宁同志的教诲,不要在‘社会帝国主义’的邪路上越走越远!”(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八章 背 叛
听到中国政府的表态后,斯大林的心中一时间百味杂陈,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领导人确有见地。由于历史上原因,外蒙古如今的状况非常奇特,一方面全世界都知道这是苏联控制下的附庸国,另一方面全世界又都认为其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政府说苏军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对中**队开火,这一点都没有错,可是防御的一方居然成了侵略者,这在世界的历史上还真难找到第二个例子。。。。。。
而中国政府指责苏共、准确地说是斯大林本人在国家和民族问题(社会帝国主义指的主要就是这方面)上背叛了列宁的路线,确实也称得上是一针见血。可能因为列宁是犹太人的关系,国家民族的观念并不是很强,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国际主义者,所以他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当初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无论是在十月革命之前还是在十月革命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