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道:“午夜抢粮的事可不是女儿编造出来的。”
  看她眸色冷然,不像是玩笑,林如海方知错怪女儿了,赶紧赔笑道:“都是为父无能。连累了你和融儿。要不,为父安排下,连夜送你们姐弟俩人去安全的地方避避风头。”
  黛玉一听,心里顿时不高兴了,冷颜道:“爹爹这是一家人说两家话呢!我和融儿既是你生养的,当然要陪着你福祸与共了。哪有抛了老父,自个儿去享福的理。再说,这事爹爹当年就做过一回了。娘亲过世不久,你就把还在病中的我送去外祖家里养。好不容易,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可以团聚在一起了,你又要来这一出……”话犹未完,眼圈一红,泪珠子扑落落滚将下来。
  “大姐儿……”
  林如海慌了手脚,不知该如何说下去了。到今日,听黛玉一番肺腑之言,他方晓女儿对当年孤身一人去京中外祖家住是极其不满的。思及此,他忍不住长叹道:“大姐儿,当年的事俱是为父一念之差。但今儿的事不同当年,为父实在不想连累你和融儿……”
  黛玉眸色一闪,打断他欲出口的辩解:“爹爹什么也不用说了。女儿决定了,这回是要死,全家一块儿死;要生,全家一块儿生;要坐牢,我和弟弟陪着你坐。”接着,她语意坚定的宣布道:“我以用爹爹你的名义广发帖子,邀请本城有权有势的人士晚上来府衙里吃饭了。是非成败,全看今晚。”
  “大姐儿,难道你要……”林如海大概猜到女儿为何有恃无恐了,眉头一皱,愁上心来,凑到女儿耳畔担忧的低语道:“爹爹这官不当不要紧。但不能因此事害了你一生。再说,上头那位语意不详。爹爹到桐城来赴任时,曾私底下召唤过爹爹,问过你弟弟和你的情况。还说爹爹养了一双好儿女,将来必有后福等等。”
  当官这么久,他还猜不到那位的意思,那他真是被猪油蒙了心,火漆封了七窍了。按照林如海的真实念头,与皇家有关的人,最好是一个不沾。宁可女儿嫁到平常人家去,小夫妻俩和和美美,不闹脸红的过日子。也不愿她外表风光,肚子里全是苦水。可叹,如今的形势由不得他们家挑三拣四了。
  闻话,黛玉又惊又怒,当即怨道:“爹爹,这事你为何不早些跟女儿说?你可知,现今我们一家在这泥潭子里越陷越深,再想脱身,已无可能。”
  知道女儿说的是事实,林如海叹口气,讪然不语。他何尝不想知会女儿,但考虑再三后,他硬是按下了。女儿是什么性子?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假使获知此事,保不准她不会发狠心,拿剪刀绞了一头青丝,出家当姑子去。他年纪一大把才从观音娘娘跟前求来的女儿,如何舍得委屈她?
  黛玉面若冰霜,冷笑道:“看来,今晚不动用这块玉都不行了。”
  林如海揣摩她话中的意思,心下一凉,女儿满腔的决然尽透其间。此时,茅屋外的风大了起来,吹得稻草簌簌作响,林如海听着,一时间百感交集,无以为答,两行清泪倏然落下。父女俩人默然相对,各自想着晚上的事该怎样应对,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过了大约一刻钟,雪雁端着汤药进来,见到立在纸窗前的父女俩,笑着打趣道:“老爷和姑娘的感情真是好。倘使姑娘哪天出嫁了,老爷肯定心疼死的。”
  守在林融床头旁的紫鹃听到了,接口道:“不光老爷心疼死。小哥儿恐会哭哭滴滴拉着姑娘的衣裳,说什么也不放手。”说着,她接过雪雁递上的汤药,拿起汤羹舀了一汤勺试了温度,忽地,想起躲到隔壁头避嫌的潘季驯,转过脸问道:“潘先生那里送去没?”
  雪雁笑着回话:“早送过去了。还有新熬的粳米粥。”紫鹃点头:“那就好。我就怕你这丫头厚此薄彼。”雪雁爽气一笑道:“紫鹃姐姐说什么话呢?我便是再小气,也不敢小气到整个桐城县的大恩人头上那。”紫鹃笑而不语,专心致志地喂林融喝药。
  黛玉看看天色不早了,见弟弟的面色缓转,渐渐恢复常色,醒过来后,也能说笑几句话,她顿觉宽慰不少,吩咐紫鹃出去备好马车,好赶回府衙里去准备今晚的大戏。林融听说姐姐和老子要做大事,眼泪汪汪地哭着要一同在场,说什么全家生死在一块。见他遭难后可怜的模样儿,黛玉心肠一软,点头同意。叮嘱紫鹃回去后,将宴客厅的碧纱橱里面收拾下,待会她和弟弟要待在里面听事态的发展。
  收拾完东西,黛玉和弟弟先行乘马车回去,林如海陪着潘季驯坐在板车上,慢吞吞地跟在后头。一路上碰到不少感恩戴德的百姓,又停下来耽搁了不少时光。等林如海的板车回到府衙,宾客们陆陆续续到了不少,见到坐在板车上,满身泥浆水的知县大人,纷纷笑容满面地上前去道贺。林如海坦然拱手寒暄,一点也不为自个儿的狼狈感到半分为难。虚言了片刻,他跟前伺候的黄连跑过来说,水准备好了,请老爷回去沐浴更衣。众人方肯离去。
  与潘季驯告辞,林如海回到府衙后院,洗头洗澡,换好崭新的官服,戴上官帽,穿上官靴,精神抖擞地大步前去布置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宴客厅内。
  刚刚到门口,却见守护粮库的守备高仁带着几个师爷和本城的首富郭守义说笑着走过来。俩人见林如海款步过来,忙拱手恭喜道:“如海兄,恭喜恭喜啊!听闻溃决的堤岸已被堵上,洪水不日可退。兄弟你这回可是立下大功了。瞧瞧你,一段时间不见,都黑瘦的不成样子了。家里有什么缺的来跟我说一声嘛?大家同在一处为官,本该互相照应的。”
  “说的极是。听说林大人的家眷昨日也到府衙了。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务必请林大人开口说一声。”郭守义是个知情人,笑容满面地拍林如海的马屁。
  不等林如海说话,桂枝出来禀告说:“老爷,宾客差不多都到齐了。”
  “开席吧。”
  林如海拱手让高仁先进去,高仁笑眯眯地谦让了下,先行踏进门槛,坐到宴客厅中间东边的位置上。郭守义见状,很知趣地随在林如海身后,心道:这高仁真是个粗人。人家林如海不过是谦让下,他还真把自个儿当根葱了。也不想想,林如海虽说是遭到贬责的七品小官,但人家前科探花,几年盐道御史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也配坐在人家上位。心里边这样想,郭守义面子上却不露出来,依然笑得跟庙里的弥勒佛似的,憨态可掬。
  酒过几巡,面热心酣,林如海微微一笑,举起酒杯,站到厅中央,眸光淡淡扫过一室的宾客,停在正前方的碧纱橱透明的窗纱上,定定心神,朗声说道:“今日本县请诸位前来全是为了一件事。而这件事的重要性,相信诸位也晓得的。本县在这里恳请诸位慷慨解囊,暂时缓解城里断粮的危机。”说着,他的目光投向坐在上位的高仁,大声说道:“高大人,请你率先表个态吧。”
  高仁没提防林如海胆敢头一个逼他表态,咯咯一笑道:“粮食是有的。但不过,这粮食不属于我,是朝廷打击南边海上倭寇的军粮。容不得我私自开仓放粮。”他依仗着官职比林如海大,一点也不把他的话放在眼里,心道:你林如海后台再硬,也硬不过朝廷南边的匪祸。
  林如海在江南官场上混了多年,岂会被他的小伎俩唬到,依然笑得温文尔雅的回道:“高大人此话差矣,朝廷备粮食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天下的老百姓。如今洪水暴发,百姓流离,这桐城县里几日来接连着冻死了百来人,今儿更是听说,有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商议着,要到粮库来抢粮了。高大人你倒是说说,是千里之外的匪祸重要,还是在眼前的民变要紧?”
  他的话一出口,所有人的脸色大变,桐城县里聚集着十余万灾民,再加上本身城里的百姓,足足过了十五万人。倘使真的聚集起来造反了,这城里一无兵丁镇压,二无外援支应,他们这些人不都成瓮中的鳖,任由人宰割了。
  “不行。这粮食是朝廷打倭寇用的军饷。若是动用了,不但我的脑袋保不住,林大人你一家老小的命也就挂在这上头了。”高仁深知此事厉害,断不肯依允开仓放粮的事。宁可这回得罪林如海,也不轻易弄自个儿的身家性命玩笑。
  “就是啊。林大人你可要好好考虑下家人的安危那。”郭守义见局面僵持住,笑着打圆场。
  躲在碧纱橱内的黛玉和林融看到事情一触即发,不禁倏然起身,想要出去助爹爹一臂之力。紫鹃从旁见到了,惶惶不安地跑上去,伸臂拦住两位冲动的小主子,苦苦相劝俩人不要冲动行事,坏了老爷的大事。
  林如海将手一摆,高声说道:“那我问高大人借呢?我以五钱一石的价格向高大人暂借五千石糙米,这法子可行?”说罢,他命桂枝笔墨伺候,大笔一挥,写下某年某月林某某以五钱一石向朝廷买粮食多少,用来赈济灾民的借条,送到高仁桌上。
  高仁看也不看面前的借条,打起官腔,哼声道:“林大人是在说笑了。如今这年份,哪还有五钱一石的石米?今日你即便是当场拿出一万两银子来,我也不能把粮食借给你。”说罢,他兀自起身,准备离去。
  “那我把这个压给高大人。高大人你是借还是不借?”林如海淡然一笑,取出女儿交给他的代表东平郡王正妃的玉佩,往高仁面前一送。
  “你——”待看清面前代表东平郡王府身份的玉佩,高仁又急又怒,气得浑身发抖,脸孔涨成猪肝色吼道:“好你个林如海,居然敢摆我一道。”
  “高大人请签字放粮吧。”林如海根本不理会他咬牙切齿的吼声,一派儒雅风范的拿起雪狼毫湖笔递给认为他是有预谋的高仁。
  “很好。很好。林如海,你等着。我立即上奏朝廷,不整倒你,我就不姓高。”
  高仁磨牙狠笑,劈手夺过毛笔,刷刷签下自己的大名,“啪”的一声折断毛笔,掷到青石地上。其他人见强硬派的高仁也服气了,秉着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纷纷出言说愿意借粮帮助林大人度此难关。
  林如海见好就收,微微笑着说,为避免夜长梦多。他要先把粮食发给挨饿受冻的百姓们,才安得下心来。转过头,将借据交给早已跃跃欲试的潘季驯,令他先去办妥此事。高仁见此,冷笑不止。郭守义暗叫不妙。
  躲在碧纱橱内观看全部过程的黛玉和林融看到自家老子威风的模样儿,相对一笑,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俩人俱坦然受之。
  

  ☆、摘印罢官

  话说林如海拿出代表东平郡王府的玉佩问本城守备高仁以五钱一石的价格,强行借了糙米五千石。其他应邀赴会的乡绅见此光景,纷纷“慷慨”解囊,你一千,我几百石的弄出来,不到半个时辰,林如海便搞到了足足一万石的粮食。
  高仁坐在太师椅上,冷笑着看眼前一幕,心里边盘算如何才能越过东平郡王这尊大佛,搬倒林如海这只“小猢狲”。他定下心神来细细回想方才林如海拿出来晃了一眼的玉佩,心里边总觉着有些不大对头,那玉佩好像不是小郡王挂在腰间的那块,想着想着,他猛地想起,那玉佩应是一对。如果说林如海拿出的玉佩是真的,那只说明一件事,那玉佩并非是代表东平郡王的,而是代表郡王正妃的玉佩。
  想到这里,高仁嘴角的冷笑逐渐变成狞笑,这可是一个上好的把柄。能够轻易将林如海全家送到地狱里吃茶的好机会。一无媒妁之言,二无父母之命,三无朝廷旨意,代表东平郡王府正妃的玉佩如何会落到你林如海的手中呢?难不成是你家的小姐与小郡王私相授受,得来的?为了保住自个儿一家老小的性命,高仁不介意先下手为强,提前一步向朝廷弹劾此事。
  为防止夜长梦多,林如海安排潘季驯拿着借条,带了二三十个衙役推着车子去搬粮食,与此同时,他又派林修善领着几个小厮敲锣打鼓地沿着街道走一圈,通告本城守备大人高仁体恤城中灾民挨饿受冻,愿意以顶上人头为保证,向朝廷借粮五千石,开仓放粮赈济大家伙。而城里的乡绅们也在高大人义薄云天的号召下,纷纷捐粮捐物,誓与全城百姓共进退。
  “林大人开仓放粮了!”这消息在百姓中间不胫而走,马上通过酒肄、茶馆等地方热热闹闹地传扬开来,不到一刻钟,整个桐城县的百姓都晓得了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原本打算午夜时分去抢粮的百姓们,纷纷跪在地上感激涕零,感谢林大人的这场及时雨。要不然,他们一个个基本是有去无回了。虽说林如海是打着高仁和乡绅们的旗号放粮,但城里的老百姓又有哪个不知道,倘使没有他力挽狂澜,以命相搏,那些个吃人不眨眼的黑心肠岂会想到他们这些个快要饿死的贱民。
  这一夜,林家三口忙了一晚上,俱没合眼休息一会。黛玉盘点了下手头上剩余的银两,命雪雁召集府衙里各处伺候的奴才,当场升起炭盆,烧掉卖身契,一人给了二十两银子作为盘缠,遣散了。
  一家做事一家当,实在没必要拖着其他无辜的人陪他们一家三口受即将到来的牢狱之灾。
  只奈相思她们几个是郡王府里送过来的,黛玉手上并无她们的卖身契,而紫鹃原是贾府的丫头,黛玉同样无权决定她的去留。
  等人走得差不多时,黛玉仔细清点手上可以用的人,发现一个令她苦笑不已的事实。在剩下来十来个奴才中,郡王府里送过来的奴才居多。自个儿家里的除了老子跟前的桂枝黄连,弟弟近身的甘草半夏,雪雁和林修善小夫妻,再无其他。
  而更可悲的是,她身前竟无一人可用。面对这般人情凉薄的现实,黛玉不得不感叹,共富贵易,共患难——比天上落太阳雨的辰光,还要少见。
  在林家三口忙碌的同时,高仁回到仓库里奋笔疾书,慷慨陈词,将林如海弹劾得狗血喷头,一钱不值。他的奏折很快通过门路递到了上头,二十多天不到,上头的行文发回来,同时来一个摘印官孙礼,按规矩摘掉了林如海的官帽,罢了他的职。
  听闻林如海被卸任免官了,当地的乡民奔走相告,一时间群情激奋,郭守义看形势有利,出头煽动义愤填膺的书生们联名为林如海伸冤鸣屈。
  孙礼在府衙里住了几天,与林如海说了好些天的悄悄话,在第五天早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府衙,回京中复命去了。
  在他走后不久,林家三口也打包好行李,在全城百姓的啜泣声中,登上船只回姑苏老家去过平淡的日子。在登上船的瞬间,黛玉心里边一阵恍惚,仿佛她期盼已久安宁来到了。但她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林家三口走了不到三天,慕辰满面风尘地匆匆赶到,待下了马,得知林家早在三天前就乘着船回姑苏老家了,顿觉心里空荡荡的无所寄托,他抬起头,看着府衙门口墙上因好久没人鸣冤告状,落了厚厚一层灰的堂鼓,以及空空的官靴盒子,忍不住叹息一声,他筹划得再好,也比上局势变化得快。原以为林如海到了地方上会过得顺利点,谁料,一场洪水,一场粮荒,便把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全毁了。
  “爷,我们要不要赶去姑苏那?”牵着马跟在后头的二管家张益民看了看主子不大好看的脸色,试探着问道:“以我们速度,说不定会比林老爷他们一家早赶到姑苏也不定。”
  “不用了。”慕辰手一摆,翻身上马,扬起马鞭,正色说道:“我们先回京中去。把这件事的后续打理好。好一个高仁,仗着有那家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