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入墓三分--又名盗墓高手 作者:柯草根-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匠人就是偃师,他创立的“木枢术”可以算的上是修建墓葬陵墓的鼻祖,“木枢术”以木枢杠杆原理为动力,以枢机来控制,讲究的是能举重若轻,灵活机巧。是他开创了掘穴开棺不能用五行之金的手法,因为据他所言,五行金之锐,可摧前殇魄,伤阴德,木有灵气,可多采用。但是随着“木枢术”的失传。后世多没有遵守,他除了精通木艺之外,一生所从事的就是借手之工巧,,专为帝皇修建天下龙穴凤池。               
  



第二章 第十六节 随人按迹

  陈全兴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居然是当年建墓修陵老祖宗所在的部族,心里觉得激动万分。
  因为他知道,要是能够从中哪怕学的一知半解陵墓知识,出去以后也足可以傲啸众陵不觉大,一览群墓不觉多了。
  部族祖先派出去的人有十几组,当中只有偃路子这一组是独自一路的,这一向是他的习惯,一般孤独的鸵鸟总是喜欢一个人奔跑,结果跑着跑着就跑出事了。
  在出外寻访的途中,遇到冶国的国君冶鲣(通宣)王,冶鲣王知道偃路子善于勘墓筑陵,就把他囚禁了,让他为自己修建陵墓。
  冶鲣王为人残暴不仁,自己唯一的儿子又懦弱荒淫,所以他很担心自己死后国家保不住,因此要求偃路子寻访陵墓的时候一定要极其隐秘。
  偃路子前辈这一去就是四年多,当时族人并不知道他在帮冶鲣王勘墓寻穴,以为他在外面出了事,于是四处派人寻找,直到四年后,一个土人(当时称生活在山上的人)送来偃路子的竹简,大家才知道他的下落,当时竹简上写的很简单,只有四个字,竹简上写着:“随人按迹 ”。字迹很潦草,看的出当时情况很危急。因为当时族中有自己识别自己人行踪的暗记,所以书中所说的“按迹 ”大家都明白,是按照留下的暗记。只是“随人”这句话大家只能理解是跟随前来送信的土人,于是有族中的长老想询问土人,一开口,才知道是个哑巴,后来大家费了很大工夫才搞明白这个土人是修建冶鲣王陵墓的奴人,当时为了怕泄密,把这些奴人都割了舌头。
  后来在修建陵墓的时候发生了异事,工地上一片混乱,因此有些奴人就趁机逃跑,这个奴人因为以前受过偃路子的恩惠,所以想带着他一起逃跑,但是由于偃路子是主领(相当于现在的总建筑师),看管的比较严,无法逃脱,所以就让他捎书一封带给族人。
  部族里的人知道真相后当下不敢怠慢,选了几名勇士在族长的带领下,连夜起程赶赴工地,想救出偃路子(史上最早的拯救大兵是从偃路子开始的),因为这时的偃路子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不救的早点的话,估计蹦达不了几天了。
  临近冶国边境,正值楚国率兵攻打冶国,一时之间兵荒马乱,众人趁机跟着土人混了进去,来到工地,才发现工地上狼籍满目,一片废墟,原来由于冶鲣王荒淫残暴,早已引起百官和民众的不满,因此面对强大的楚军,竟然无人抵抗,很快就被攻破了都城象华,冶鲣王城破自尽,原本看守修建陵墓的官兵也一哄而散,奴人也都跑散了。(估计是史上最大的拖欠民工薪资范例)。
  众人四下寻找,终于有人发现了偃路子留下的印记,于是按记索引,后来在一处坑穴的拐角处找到两腿已废、奄奄一息的可怜老头。
  这时的偃路子离替他自己勘察风水已经不远了,他见到众人来了,才松了一口气,残喘着说道: 我……我………干了一辈……子木……枢的手艺,最…大的遗憾是………是没有为……自己族人找到一块………块世……外之地,但是现……现在现在可……可以欣……欣慰了。我…我是木枢史上最伟大的人”说完用力捶了几下身下的地面,含笑而去。
  众人扶尸大哀,想想偃路子生前为族人所立下的贡献,如今在这个工地上受尽凌辱而死,闻者无不悲痛万分。
  最早清醒过来的是族长,他知道在这种战乱之地,多呆一刻,都会有危险降临,于是他率领众人抬着偃路子的尸首返回族中。
  这一路上,族长回想起偃路子生前所说的话,觉得病句连篇,疑点重重。
  偃路子生前所说的话,刨除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话以外,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推敲:
  一、他说自己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为族人找到世外之地,可是为什么临死之前又说很欣慰呢?
  二、偃路子生前的为人他很了解,是个谦虚谨慎的人,可是为什么临死前说自己是史上最伟大的人?如此夸大不符合他生前的性格。
  难道说偃路子生前找到了为族人可以避祸的世外之地吗?
  可是他为什么一开始就不告诉大家呢?
  难道他隐藏了什么?
  但是当时在场的都是族人,按说没有理由隐瞒呀?
  突然族长灵机一现,想到一个问题,他转身去看那个当时带路的奴人,见他一脸焦躁不耐,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族长暗暗吩咐随身几名勇士,擒住他,几名勇士刚要上前,这奴人也算机灵,一看众人有所行动,以为事情败露,慌忙转身要跑。
  很快他就被抓住了,族长让人把奴人抓来,翻开他的嘴巴,才发现他的舌头未断,(当时因为医药水平不发达,惩罚奴隶,多采用切除舌头的方式,称为“钆刑”,灌哑药多发生在宫廷和君王与大臣之间)
  显而易见这个奴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土人,而是另有目的。
  众人一审,才明白原来他是楚军的探子,楚军之所以攻占冶国,明地里是说军事上的需要,为了打通通往中原的要道,实际就是为了冶鲣王尚未建成的陵墓。
  史书上曾经有过楚王梦游三湘,邂逅巫山神女一说,实际上确有此事,当日楚王醒来,急招臣下,要为他寻找梦中所遇佳人,群臣无策,因为梦中的事谁说的准,当时宫中的天相师知道有偃路子这么个善于木枢之艺的人,因为在当时通晓木枢之艺的人往往除了给人建陵筑墓之外,还要懂藏风得水之术,(就是现在所说的风水),因为那时侯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十分匮乏,多以神巫释之,所以对于当时修建宫陵的总建筑师来说,一定要通晓这些,因此木枢水平越高的人,懂的就越多。因此天相师想借助偃路子对算数之术的了解,为楚王卜龟石算之(那时侯算卜多用石头、龟壳)。
  于是楚王听了天相师之言,就派人寻找,足足找了几年,才知道他在冶鲣王统下的冶国,仅仅是为了找一个梦中女神,去捞偃路子,楚王还不至于费这么大精神,荡平冶国,只需要派遣几名虎贲(勇士)去把人救出来就行,但是问题就发生在营救偃路子的当天。
  



第二章 第十七节 天地弥纶

  当这几名虎贲日行夜潜,来到修筑陵墓的工地时,刚接近偃路子,还没来得及寒暄,突然天地异变,流火绕日,众人惊恐万分,也顾不上管偃路子了,落荒而逃,回到楚国,当即向楚王禀报。楚王还未做出反应,天相师当即震惊。跪倒在地,祈求楚国发兵攻打冶国。
  当时群臣一片恐慌,因为能够做到一国之天相师这个位置,其身份在古时重视神道鬼说的社会里,是相当尊贵的,是和一国之君平起平坐的,在宫廷絮礼中从不下跪,因为他所代表的就是天。如今天相师当廷跪拜,这在以往甚至列国都是从来没有的,而且原因只是为了攻打一个小小的冶国。
  楚王大惊,急忙把他扶起,问其原因,天相师让楚王屏退左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稳定一下情绪,然后开口说出一个惊天的秘密。
  作为一国的天相师,是一个仰以善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人,在当时各诸侯国资历差不多的天相师之间,都知道一个近似于神话的传说。
  传说中执掌天上地下的鬼神,并非居于九霄之上,地府之下。
  而是生存在另外一个世界中,这个世界被天相师称为天地弥纶之道。
  所谓的天地弥纶指的就是三元知幽明,三元指的就是先天、后地、环宇。
  而作为天相师,想要突破的,就是天地弥纶之道。(这种思想后来被道家所接受,成了日后炼丹修元的思想基础)
  要想突破天地弥纶之道,有两种方式,一是自身修为的升华,另外一种,就是寻找“灵山”。
  所谓的“灵天”指的是天地经历浑浊清明以来的一块圣地,据天相师历代相传,天生灵山,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故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说的就是“灵山”出现在世上前的征兆。(后来秦始皇让许福携五百童男童女到海外寻找仙地,祈求不死神药,其实就是为了寻找世间传闻的“灵山”)
  “灵山”并不是一块固定的地方,它隐藏于九冥之下,也就是地下,并且会随着日月星辰的轮浮发生转移,但是它每移动一次,就会像历代相传的那样“天垂象见吉凶”,出现天体征兆。(其实这种观点用现在科学解释比较类似于地质学说的“大陆漂移”之说,地质学家经过勘测得知,地球上现有的大陆版块事实上在最早是一体的,后来经过地质变化产生分离,导致现在的格局。据现在的地质学家通过精密度仪器探测,得知在地层深处,也探明有未知明的固状地层物质发生移动现象。
  在中国甚至西方,都会在地表发现一些固定的远古遗物,如雕像或者其他物事,如果这些东西位置发生变动,就会有天象征兆。
  比如在希腊有一座公牛雕像,建在塔米拉的一个小村子里,这座公牛雕像是1300年前由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上面镌刻着:“移动先知的脚印,洪水与我一样无情”,村里都信奉如果移动公牛的位置,就会天降暴雨,导致水灾,所以千百年来无人移动,后来希腊政府为了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于1958年不顾村民阻拦,决定将公牛雕像移往国家博物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公牛雕像刚移到国家博物馆里,暴雨扑天而下,仅第一天的降水量就超出了47年来最高日降水量,全国陷入汪洋之中,只有塔米拉村里的人因为提前修筑堤坝,才得以幸免。只是这些远古遗留的物事多处在地上,不像“灵山”那样处在地层深处。)
  现在在冶国冶鲣王尚未建成的陵墓上出现的天地异变,流火绕日,就是历代相传的发现“灵山”征兆。
  楚王听到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寡人要成仙了。
  当即下达命令,攻占冶国。
  这天相师颇有心计,他知道不论谁发现这个秘密,都会欲探之而后快,所以马上派人先把偃路子暗中监视起来,后来通过对在工地上探知的奴人得知,原来这偃路子是被冶鲣王囚禁起来修建陵墓的,并不是冶鲣王发现了“灵山”,而偃路子最初周游列国的本意是为了给族人寻找一块世外之地,于是天相师和楚王一合计,觉得现在这个秘密只有偃路子一个人知道,但是要想从他嘴里撬出这个秘密不容易,毕竟这关系到恒古以来的一个最大的秘密,不如以亲情相诱,派出一名机灵可靠的人,充当卧底,派人先通知偃路子的族人,待这些族人与偃路子汇合后,定会开掘“灵山”,到时候他们再坐想渔人之利。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由于这个探子的疏忽,露出了马脚。
  族长听完这一切后,当即下令格杀这个探子。
  然后让勇士搜遍偃路子全身,可是始终没有找到任何发现。
  于是族长慢慢的回想偃路子生前留下的话语,可事实上偃路子留下的只有一句话,就是奴人在传书的时候上面写的“随人按迹 ”,这句话当时大家已经推测过了,难道说偃路子在陵墓附近留下了新的印记,想到这儿,族长下令让几个人押运偃路子的尸首回去,到了族中之后安排众人分散潜入冶国,到陵墓前汇合。
  其余的跟着族长,又回到最初的陵墓前,寻找偃路子生前有可能留下的印记。
  这是一座小土丘,陵墓是从土丘的上方斜开了一个洞,直通往下面,有几十米深,洞口是两个龟趺座,里面是石砌的通道,两侧雕满了记载冶鲣王生平事迹的浮雕,众人往里面仔细搜索了一遍。里面设置和一般的诸侯陵墓一样,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发现。
  众人搜索了一天,觉得十分疲倦,于是族长带着众为勇士来到最后发现偃路子的坑穴前,捏土为香,拜了几拜,族长仰天祈祷,说道:偃路子,你为了族人呕心沥血,拼进一生的时光,可是到了最后,为什么就……,你若是再天有灵,就告诉我,怎么才能找到让族人安居乐业的世外之地,让族人世世代代永享平和幸福。”说完双手作揖,叩拜了几下。那个时代,最讲究礼法有序,他是族长,虽然偃路子是族中的功臣,但是也不用磕头,只须躬身作揖就行,但是其余的勇士必须跪下磕头,以示尊敬。
  这几个人都是族中较力的佼佼者,所以这些人头一磕下,用力过猛,直捶的地面“咚咚”作响。
  看着眼前的残坑荒丘,族长不由得想起了往日和偃路子及其族人在一起把酒言欢的情景,禁不住黯然泪下。
  族长了解偃路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不然也不会孤身一人寻找世外之地,而最终沦入冶鲣王的魔掌,受尽凌辱而死。
  突然他想起有点不对。
  就是偃路子最后的表情。
  他是含笑而去的。
  依照偃路子平生做事的态度,没有做完的事情,心事绝对不会放下。
  他并没有告诉族人“灵山”最终的下落。也就是说就算他找到了“灵山”,可是没有告诉族人,这件事就没有完成。
  可是他为什么临终前笑的那么开心呢。
  



第二章 第十八节 伏兵四起

  
  族长前思后想,始终觉得搞不明白偃路子最终为什么笑的那么释怀,那么满足。
  于是他直起身,回顾四周的荒丘,试图从中找到一点头绪,这时其他的族人也纷纷站起,由于刚才大家心里都满怀激愤,所以头上有很多人都磕的青紫,族长想再次进到陵墓里,去看个究竟,在坑下的族人也纷纷跃上来。
  “喀哒”一声轻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是有一名勇士在往上跃的时候不甚把佩刀掉在坑底,他急忙转身跳下,弯下腰,想把配刀拾起来,他用手抓住刀鞘,正待提起,却发现配刀纹丝不动,像是被一股极大的吸力牢牢拽住,他费了好大劲,才把配刀抓到手中,这时众人已经走入地陵口了,他急忙跟上上去,他是族中有名的勇士,头脑也比较简单,他想如果被人知道他拾起一把配刀都需要很大的力气,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这份尴尬。
  古时对荣誉看的极重,不然也不会有管仲“二桃杀三士”的典故。
  可是往往当虚荣心也成为维护自己荣誉的手段的时候,这时的荣誉反而会给人留下遗憾。
  眼前的事情就是这样,眼看着谜底即将揭开的时候却有人因为一时的虚名而擦肩而过。
  如果这位勇士以后知道因为当时自己一时的糊涂而给族人带来灭顶之灾的话,相信他会为自己目前的举动而抱憾众生的。
  族长在陵墓里仔细的搜索,随行来的人也有通晓木枢之术的,大家重新仔细检查了一下陵墓,可是整个陵墓里除了一些尚未修建好的建筑外,其余的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线索。
  族长不由的有些失望,眼见天色已晚,于是安排众人休息,等待其余的族人到来时和大家一起商议对策。
  众人在丘陵旁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安下营帐,起灶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