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必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我们大家都是军人,都是手中握有武器的人,这就注定了我们是要战斗的人。那我们青年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的问题?”王振宇说到这里停顿了,目光扫视了一下全场,他发现虽然今天很冷,但是军官们都热切的看着自己所在的位置,都在等着听自己接下来的发言。
“宣统三年的时候,我们在湖北,在汉口,同卖国的清政府浴血奋战,那个时候,我们是为了民族,国家而战。最终我们胜利了,我们推翻了腐朽反动的清王朝。那么就有同志要问我了,民国二年,我们在常德在广西,是为谁而战呢?有的人说是为了反袁,有的人说是为了王大帅也就是我王振宇而战。现在我告诉你们,没有什么虚的,就是为了明天或者说今天而战。在你们击败了常德军和桂军之后,你们可以看看,常德和广西的百姓生活的如何?你们还可以看看,我们的青年军今时今日发展的如何?我们拿起武器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戮,不是为了破坏,更不是为了毁灭,我们要的是发展,要的是强大。而只要坚持这一点不同样,那么在我们华夏的土地上,在这个时代,青年军就是最伟大的军队,而在座的诸位就是这个民族骄傲的存在。”
军官们顿时就感觉到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一份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他们努力鼓起了自己的手掌,为大帅的发言喝彩。
掌声渐息后,王振宇继续发言:“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青年军的性质,或者说青年军是怎样的一支光荣伟大的军队。而身为这样一支光荣伟大军队一员的你们又该为什么而战?”
“过去总有人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为什么?那是因为军队的性质,他们都是没有文化的一个暴力机构,他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捍卫权贵的利益,帮着权贵欺压百姓,最后了,所获得利益又被权贵侵蚀,而在他们衰老之后,他们又会被权贵极其无耻的抛弃掉。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逼着你们每一个青年军的官兵识字读书明理的缘故。我不怕你们变聪明,我不怕你们会失去控制,因为我王振宇会永远站在正义和公理这一边。而我们的青年军也要跟我王振宇一样永远为正义,为公理,为民族的利益而战,让我们青年军成为这个民族的骄傲,让过去那些看不起军队,看不起军人的人向我们表示发自内心的尊重,告诉我,你们愿意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光荣的青年军一员吗?”最后的这句疑问王恨与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在怒吼了。
“我们愿意,我们愿意”军官们全部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跟着怒吼道。
“大声点,我听不见”王振宇如同一个训斥新兵的教官一般回答道。
军官们更加奋力齐声呐喊道:“我们愿意,我们愿意。”
在黔阳广场背后的巡阅使府里,两个不同的房间里,两个女人抱着自己的孩子都听到了窗外震天的怒吼声。叶梓雯惊恐看了正蹲在地上玩积木的被吼声吓得嚎嚎大哭的敬业一眼,然后又看向抱着怀里的敬武,结果发现这个孩子没有半分畏惧和害怕的神色,只是鼓着大大的眼睛看和自己,叶梓雯神色复杂的对怀里的敬武道:“你爹爹又要去杀人了。”
而在另一个房间里,赵玉婷则抱着敬文道:“好孩子,不要怕,你爹爹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男人。。。”
第211章 战云密布(二)
“青年军是属于全体国民的子弟兵,我们枪口永远不会对准手无寸铁的国民,我们枪口永远对准危害国家安全,侵犯国民利益的一切敌人,无论他是国内的反动势力,还是西方的列强,我们都会紧握我们手中的武器,为国民而战。众所周知,就在昨天,在北京,北洋政府的大总统袁世凯出卖了国家,出卖了国民,他和他领导的北洋集团妄图剥夺我们全体国民的**和自由,把中国拉回到封建帝制的旧时代里去。那么这样的中央政府已经不是我们全体国民的中央政府了,这样的大总统也不再是可以带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人了,他已经称为了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全体公民最大的敌人了。从现在起,青年军将成为一支为了实现国社党振兴中华政治目标的武装力量,我们为党的政治目标而战,当然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国社党也背叛了这个政治目标,那么我们青年军也会毫不犹豫拿起武器对国社党而战。大家想一想,我们伟大的中华为什么会被西方列强欺凌?真的是西方列强贪得无厌那么简单吗?真的只是垂涎我们的财富那么简单吗?英国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列强们为什么不去瓜分他们?就因为英国人团结,就因为英国人强大!”
王振宇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就不团结,就不强大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合理,人本身就是自私的,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政治却一味的强调所谓的圣人,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官员的道德品质,这是放屁!他们要维护的就是属于政府和官员那没有任何限制的权力。因为他们不需要百姓的认可,因为他们垄断了做官的权力。那么现在我们的青年军要做的,就是用我们手中的武器去把这些原本就属于全体国民的权力,从这些无耻的,卑鄙的,自私到了极点的北洋官僚集团的手里夺回来还给人民。同时支持国社党完成制度建设,把这种无限制的权力变成接受国民监督,大家互相保障的有限权力。只有把权力还给国民,国家才是国民的国家,政府才是国民的政府,国民才会认同,才会团结,而有了向心力的国家也才会强大。否则国家和政府就会如北洋政府沦为一小撮利益集团欺骗和压榨全体国民的工具,而爱国主义也会成为这些政治流氓最大的遮羞布。你们说这样的国家我们要不要,你们告诉我,这样的政府我们要不要?”
军官们全部挥舞着紧捏的拳头道:“不要,不要,不要。。。”
王振宇点点头道:“好,那么我们青年军在这个社稷动荡的时候,是不是应该站出来?为了国家,民族,全体国民的利益和袁世凯领导的北洋反动战斗到底再建一个新中华呢?”
杨万贵带头,军官们大呼:“消灭北洋,消灭北洋,战斗到底,战斗到底。”
王振宇举起自己的右拳对着话筒高喊出了此后青年军最重要的一句战斗口号:“青年军万岁!”
军官们激动的回应道:“大帅万岁,青年军万岁!”。
12月20日深夜,一列列火车从安江火车站发车,一艘艘轮船从沅江大码头发船。四千多名被王振宇成功煽动起来,以拯救国家,建设新中华为己任的四千名青年军军官开始向各自的驻地进发。而在团一级军官统一配发的公文包里,由参谋部拟定的作战计划书就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到公文包被打开,命令被取出的时候,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就要开始了。
由于王振宇已经决定参加护国战争,所以蔡锷在整个云南护**的作战方向上做了重大的调整。刘显世的黔军主力王文华,袁祖铭部并没有按照历史上那样进入湘西和马继曾交手,而以一万五千人马是直扑重庆。而蔡锷的滇军共设立三个军,蔡锷,唐继尧,李烈钧任军长,其中蔡锷,李烈钧部合计一万八千多人直入四川。
在王振宇这头猛虎发威之前,蔡锷以三万三千人马号称十万直入四川的声势是十分吓人。袁世凯一边向以英国公使朱尔典为首的公使团表示:“云南一地兵力匮乏,物资短缺,政府大军往之,不过旬月即可平之。”
另一边则责任四川督军陈宦,整合川内诸军,全力剿灭蔡锷乱军。
同时袁世凯并没有忘记颁发恩旨,大封百官。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废民国年号,1916年起为“洪宪”元年。
1915年12月15日;策令:(政府公报第1296号)黎元洪著册封武义亲王;
1915年12月18日,申令:(政府公报第1299号)凡我旧侣及耆硕故人,均勿称臣。
(旧侣为黎元洪、奕劻、载沣、世续、那桐、锡良、周馥);
(耆硕为王辏г恕⒙硐嗖�
(故人为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
而对于远在湘西的王振宇,老袁也不忘加封湘桂巡阅使王振宇为一等侯,而其叔王隆中正在回乡祭祖的路上,也被老袁加封为一等公。
“大帅啊,恭喜大帅,贺喜大帅,老袁封了您一个一等侯,您叔则是一等公”即将出任湘桂护**副司令的张学济拿着北京的电报跑进参谋部开王振宇的玩笑。
关于护**的编制问题,赵恒惕曾代表王振宇和蔡锷达成了一个一致意见,并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即蔡锷所部称护**,而王振宇部沿用青年军的番号不变。在两军之间设立联络官,赵恒惕就是青年军的联络官。同时在两军之上设立讨袁大元帅一职,共推孙中山为正元帅,岑春煊为副元帅,梁启超为秘书长,滇军的联络官为顾品珍。
实际上无论是蔡锷还是王振宇心里都明白,大家不过是合作打老袁,谁也别想指挥谁,至于孙中山这个正帅和岑春煊这个副帅则一个在香港,上海游走,一个窝在家里足不出户。这也算是民国一大奇景了。
第212章 战云密布(三)
12月26日深夜,王振宇在拖延了几天后,正式回电北京方面,拒绝接受一等侯的爵位,顺带连叔父王隆中的那个一等公也敬谢不敏了。
接着12月27日,王振宇通电全国:“王某少不好学,读书甚少,却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而袁贼世凯世代官宦子弟,饱读圣贤之书,前夺权于妇孺之手,后窃国于今日。原本以为其居总统之高位,当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革新吏治,兴我中华。不成想此子狼子野心,一心复辟帝制,今时今日,王某既tian居中华民国湘桂巡阅使之职,自然当为民国奋战到底,不惜此身。王某不才,值此春秋板荡,民国倾覆之际,为天下苍生计,为**共和计。当起湘桂热血男儿十万,策马扬镳,直入京师,为国民铲除袁贼,再造共和!”
相对于蔡锷的讨袁电文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份由王振宇亲笔起草的电文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而且王振宇还拒绝了叶祖文要求另外找专人起草的建议,发了出去。
电文很快传遍全国,成为了读书不努力的一个正面教材,但是就是这样言语直白、狗屁不通的通电硬是把袁世凯气得差点吐血。
正在为黎元洪不肯接受亲王爵位而愤怒不已的袁世凯看到王振宇这封狗屁不通的电文直接被气得大怒道:“熊秉三呢?这就是他推荐的可用之人,早知道这小子今日之行为,老夫当然就不会答应秉三放此子归山,直接在北京弄死了算完。”
袁克定此时造假《顺天日报》的事情已经败露,为此挨了老袁一顿毒打,已经不在眼前听差了。副官只能轻声道:“大皇帝陛下,熊公数日前已经举家避往天津租界了。”
袁世凯听着话又是一顿窝火:“看样子都在算计我啊,好啊,你们当我老袁手里的军队都是纸糊的吗?”
老袁真的生气了,整个北洋的战争机器立刻被开动了起来,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老袁才发现自己手里的钱支持不了多久的战争。该死,这些年忙着对日交涉,忙着准备称帝,任何战争准备都没做啊!
老袁痛心疾首对群臣怒道:“尸位素餐啊,尸位素餐。人家云南和湘西把什么都准备好了,你们却什么都没做,这仗怎么打啊?你们告诉我,怎么打?”
老袁突然想起一个人来:“段芝泉(段祺瑞)呢?他为什么不来见我?”
副官连忙道:“段公请了病假,不肯来见大皇帝陛下。”
袁世凯一拍桌子怒道:“连他段芝泉也来看朕的热闹,你去告诉他,这局面,没了谁我袁某人都一样玩的转,去把他的陆军总长给免了。”
发火归发火,气生完了还是得面对眼前的问题。袁世凯不愧是个行伍出身的老手,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平复了一下心情后,和徐世昌等人道:“仗还是要打的,传我的命令,调曹锟的第三师和张敬尧的第七师去四川,协助陈宦把蔡锷剿灭掉,兵力不够就从第六师马继曾那里调一个旅,王振宇手里最多只有三万人,居然也敢跟蔡锷一样号称十万,我这里会给龙济光下手令,让他进攻广西。这个是执法处送来的消息,要是靠你们陆军部,这局面早就败坏了。”
说完老袁就看着地图不再说话,而身边的大臣们似乎也不着急,一来云南也好,湘西也罢,离这北京还远着呢?而且大家对老头子一向都有信心,二次革命那会声势大不大,二个月不到就让老头子给拾掇了,这次的事情估计也差不多。大家还是抓紧脱身,晚上八大胡同弄**去。。。
实际上不光是下面的人这么想,老袁也是一个想法。但是当他从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手里接过关于湘桂地方政权的情报看了看后惊诧的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就这么一点,连最基本的番号都没搞清,人数,火力配置呢?你们陆军部是怎么当差的,你们就是混日子也不是这么混的吧。饭桶,一帮子饭桶。”
徐树铮最近的日子也是难过,自从段祺瑞和老袁闹别扭后,自己这个陆军次长有事没事都会挨顿骂,这不又挨骂了。徐树铮此刻心里也是一个委屈,湘桂地方跟闹鬼一样,无论自己这边派多少人进去都是有去无回,这个样子情报怎么弄得回来。不过老头子发火,他自然不敢出声,老老实实挨骂就算了事了。
说来洪宪帝制确实是个闹剧,老袁连很多基本准备工作都没完成,就在奉天将军段芝贵的带头起哄中就称了帝。正式登基的黄道吉日定在1916年1月1日,在此之前,袁世凯决定先举行一次百官朝贺会,日子让袁克定来挑。袁克定急不可耐,说:“就明天,12月13日就是个好日子!”
次日上午,袁世凯在中南海举行百官朝贺会。由于时间仓促,事前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前来朝贺的官员只包括在京的官员,地方大员们都没有参加。滑稽的是,这次朝拜既没有统一服装,也没有规定程序,来贺的官员有的穿着长袍马褂,有的则身着西装礼服,武官更是戎装入贺,而有的闲职人员干脆穿着便服就来了。
仪式由袁皇上的“御干儿”段芝贵主持,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皇上竟然命朝贺时行三鞠躬礼,他想象中的三叩九拜竟然无从施展,令他懊恼不已。当天9点整,在四名武官的引导下,袁世凯来到居仁堂,但他并没有穿上大家所猜想的那身价值百万的龙衮服和皇冠,而是身着大元帅戎装,甚至连帽子都没有戴(因为他素来讨厌那顶插羽毛的元帅军帽)。不过,这反显得他那大脑袋更加油光锃亮,仿佛紫气东来,洪福齐天。
尽管文武百官已经分成班次,但段芝贵是个武人,也不懂得什么司仪的规矩,还没有等袁皇上就座,他自己抢先拜了下去,而旁人也因无人指挥,参拜时乱七八糟,有鞠躬的,有下拜的,也有喊“皇帝万岁”的,参差不齐,反弄得袁皇上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踌躇半天,只是左手扶着御座龙椅,右手还手掌向上,频频向鞠躬叩拜者点头示意。
朝贺仪式结束后,袁皇上便让大家散去,各自回去上班,就连筵席都没有请大家吃一顿。等大家走出居仁堂后,这才回过神来:这朝贺仪式也未免太简陋、太节约了吧!就跟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