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民国当大帅-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北洋的嫡系能突出去一个算一个,毕竟是自己把他们从北边带下来的,带不回去可就对不住人了。
  但是张自忠这个营上下八百多官兵今天却打出了整个第十一师的威名,在没有青年军标准的火力配置的情况下,就靠这几挺重机枪和大家手里的步枪还有临时补充的手榴弹。张自忠他们居然一口气顶住了第二师持续三个小时的连番攻击,北洋第二师师长王占元气得顾不上什么风度了,跳起脚就骂人:“咱们第二师是怎么呢?从铜陵到芜湖,怎么一块阵地都攻不下来,你们是干什么吃,饭桶。现在去,给我组织敢死队,一个小时后我要站到洪幕山上去。如果我上不去,我会用你们的脑袋来给我垫脚的,不信你们就试试看。。。”
  师座放了狠话,下头的官兵自然是要买把子力气的,一大票敢死队光着膀子,挥舞着鬼头大刀嗷嗷叫的就冲了上去,然后毫不客气的被张自忠他们打翻一片。
  大炮很快也上来了,对着张自忠他们所在的山头就是一顿乱轰,完了就又是一个波次的冲锋,这根本就没什么战术,完全就指望靠着兵力优势把张自忠他们耗光啊。
  到了下午二点左右,张自忠部阵亡超过了三百五十多人,但是四个山头依然牢牢的被他控制在手里。下午三时,何应钦带着111团的主力上来了,在一阵混战之后,他们成功的和张自忠部会师了,王占元一看这光景就知道这一次有大麻烦了。。。
  4月4日深夜上海租界,陈其美和几个卫士从一家海军俱乐部里走了出来,准备登上一辆小车离去。就在准备上车的时候陈其美停了一下,这家俱乐部外面一般很热闹的,今天是怎么回事啊?正想着呢?异变突然发生。
  从八个方向的黑夜中突然冲出八个枪手,他们全部手持双枪,而且是清一水的盒子炮,对着陈其美他们就是一顿猛射。陈其美的三个卫士当即被打翻在地,而陈其美后背连中数枪后也失去了抵抗能力,只能双手死死的扣住车门,膝盖却不受控制的着地了。
  而刺客们显然没打算就此罢手,他们靠近车子,对着陈其美连补了七八枪,然后其中一人还补了一脚,确认陈其美没气了才一哄而散。
  威震民国的陈其美就这么被干掉了,而无路是那一方面都把凶手的名头送给了远在北京的袁世凯。。。


 第267章 后袁时代

  4月8日深夜,负责驻防在武汉地区的安保支队机动大队突然接到紧急集合的命令,全副武装赶到了武昌码头,然后在带队军官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设置警戒。过了一会,十几辆福特汽车驶入码头,一大批达官贵人从车里钻了出来,目光投向江面,远处船灯闪烁,王振宇的专用客轮沅江号正在缓缓靠向武昌码头。
  中华民国副总统黎元洪的特使汤化龙以及代理湖北省省长叶祖文以下,包括武汉军事管理委员会主任卿衡全部在码头候立着。
  谁也想不到仅仅四个月的时光,当初还窝在湘桂山沟沟里的王振宇居然变成了可以决定整个中国走向的大人物了。方方面面的势力都在关注着他,毕竟今时今日的王振宇已经差不多控制了很大一块地盘了。
  王振宇这次来武汉的决定是一个月前就做出来的,青年军第五师也因此奉命在师长赵东生的带领下进驻汉口,侍从处也早早派出了一个先导小组,专门负责在武汉替大帅找房子打前站。
  胜利来的太快太顺了,以至于整个王振宇集团从青年军到国社党都没有做好迎接胜利的准备。以军备部为例,他们这段日子一路接受各种矿区,工厂,却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进行管理。最后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策,把大批非军事必须的工厂和矿区移交给了中华开发总公司,不过就是这样的情况下,马西成的弟弟马西仁依然十分高效的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内就主导了汉阳兵工厂的全面生产复工,为接下来的东南作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王振宇还专门对马西仁进行了通报嘉奖。而在国社党方面就表现为干部的严重不足,目前加入国社党的党员总人数只有四万多人,而且这本身还包含了军队的政工干部,如果是在湘桂地区,这个数字要维持地方政府的运作是绝对足够了。但是青年军的进军速度实在的太快了,湖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等省先后落入青年军之手。很多地方根本派不出足够的工作队,大批的前政府公职人员因此被允许留任。而王振宇对此也要求大批量发展青年团成员,以弥补党内同志在数量上的严重不足,至于为什么这样选择,王振宇的感觉是避免政党过于庞大,最终引发鱼龙混杂逆向淘汰的问题出现,国社党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大义名分的工具,他可不希望把这个党在未来变成该死宇宙第一大党。
  而在战场上幸运女神似乎也特别眷顾王振宇,就在张自忠他们如钉子一般死死的钉在洪幕山的时候,冯国璋指挥的四个师的大军逃脱的大门无异于被关上了。
  首先是在陶峙岳,曾继梧他们的猛攻下,江苏陆军第一师和第二师的部队根本不堪一击,以惊人的速度丢掉了芜湖。这个结果让冯国璋哭笑不得,二个江苏地方师的战斗力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而自己不但不能追责,还得自我安慰幸好这二个师没有临阵倒戈。
  足足九万北洋军被挡在洪幕山到芜湖之间的公路上,毫无生路可言。
  虽然对于段祺瑞他们在这次东南会战中扯后腿的行为十分不满,但是冯国璋还是出于公心做了一个十分果断的决定,并把这个决定以建议的形式发给北京,大致内容是命令张怀芝的第五师,李纯的第六师,卢永祥的第十师,以及张勋的定武军,倪嗣冲的安武军火速退往徐州。而卢永祥的第十师和何丰林的第六旅从海路退往山东,冯国璋对老袁的建议是把这些部队组成一个集群,交给坐拥北洋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兵马却一直待在徐州不肯南下的徐树铮指挥。冯国璋一系的军队基本上损失殆尽,接下来要想守住北洋的基业,只能靠他段芝泉的一系人马。而一旦南京,上海都落入王振宇之手,冯国璋就不信他段芝泉还敢继续玩消极策略。
  至于他冯华甫自己,目前摆在他面前的有二条路,一是丢下部队会北京向袁大总统请罪,二是和自己指挥的部队在一起寻找出路。至于自杀什么的,冯国璋到是从来没想过。
  袁世凯看到冯国璋的电报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晕倒在了怀仁堂,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到怀仁堂议事了。被送回铁狮子胡同后,缓缓苏醒过来的袁世凯才吩咐左右,就按冯华甫的意见发吧!
  精神上的打击导致了老袁身体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当晚他就中风偏瘫无法见客了。不到一周,4月11日,袁世凯因病去世,北洋群龙无首。
  不过对于袁世凯的去世,大家都归责于冯国璋。
  因为在4月9日,被围了五天之后,白崇禧指挥的左路军的二个师达到马鞍山。冯国璋见势彻底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意志,没有辎重,没有补给,没有援军,没有希望。
  最终的结果是在4月9日这一天的上午,冯国璋签署命令,命令麾下八万八千名官兵向青年军打白旗交械投降了,这也是历史上北洋军第一次大规模投降,冯国璋、王占元等北洋高级将领也没有逃走去当寓公,和历史上的北洋将领不同,他们选择了军人的荣誉。
  4月11日,根据王振宇的命令,在东南作战中立下大功的白崇禧的第七师被允许第一个进入南京,次日,也就是4月12日,陶峙岳指挥的第一师成功的抢在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军之前进入上海,同日,浙江杭州,朱瑞宣布反袁(此时袁世凯已死,朱瑞是打算鞭尸吗?),并帅所部军队加入青年军战斗序列(气得连续攻城四日的中华革命军气得牙痒痒),改编为猛虎青年军第十二师。
  袁世凯比历史上提前二个月嗝屁,这也使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进入“后袁世凯时代”。
  原本控制了大半个中国,得瑟的不行的北洋军,在短短四个月的护国战争中被护**,青年军,革命军为主导的反袁军打的一败涂地,势力范围直接缩回到了秦岭淮河一线。更重要的是,袁世凯死了,冯国璋降了,整个北洋陷入到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到了这个时候,战争差不多该结束了。
  4月15日,蔡锷方面的代表梁启超,蒋百里,王振宇方面的代表赵恒惕,杨永泰,孙中山方面的代表胡汉民、陈炯明以及黎元洪的私人代表汤化龙和北洋政府的代表徐世昌,曹汝霖一共九人在英法美日俄等列强强烈呼吁下终于坐到了南京的谈判桌上,开始了史上著名的九人会谈,又称五方会晤。。。
  而在会谈的前三天,双方的军事行动就已经实际停止了,北洋军是不敢打下去了,而青年军这边是要缓口气,蔡锷那边是主将身体出问题了,孙中山这边则是想打也没得打了,再打只能和王振宇过招了。
  护国战争打到这个地步,傻子都看出来王振宇是最大的赢家。虽然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军(又称三省联军)占据了包括宁波在内的浙江大部,但是王振宇的青年军成功的占领了南京和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加之他们在之前一系列军事行动夺取了湖北,广东这样极其富庶的地方,在各方看来只要经营得当,王振宇就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头号人物。这个观点至少在日本特高课内部是有一个共识的,而英法等国目前对王振宇的态度也是十分的好,随着王振宇的军队进入上海,中华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叶国轩终于在上海法租界和法国方面签署了一揽子采购计划合同,这个合同包括了钢铁,猪鬓,桐油,各种矿石在内一系列物资。
  让人十分惊讶的是,包括钢材在内,王振宇最后决定的价格都比国际市场目前的价格低百分之十。这到不是王振宇要讨好列强,而是一个交换,按照附属的秘密政治协定内容。
  第一、列强会承认一个由王振宇出面组织的南中国地区性政府,同时承认这个政府具有独立的关税权(仅限于英法承认);
  第二、由英法控制的广东,上海等南中国地区的海关以及其关税会在这个地区性政府成立之后移交给这个地区性政府;
  第三、所有涉及赔款的义务均与该地区性政府无关;
  第四、武汉和广州的租界收回问题的谈判可以开始进行,并在五年内完成该谈判;
  第五、英法希望南中国地方区域性政府成立后,可以以合作的形式向欧洲输出劳工甚至是参战军,所有的薪水和武器,费用皆有英法承担;
  第六、如果王振宇将军的军队最终出现在欧洲并帮助英法获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在战争结束后,允许中国方面以较优惠的价格获取战败国的军事物资的优先处理权。
  应该说英法两国为了欧战的最后胜利,在和王振宇的谈判中放弃了一些重大利益,特别是把南中国地区的海关交给王振宇主导的南中国政府,这如果是放在战前是绝对没有可能的。至于租界问题,英法两国也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对于王振宇提出的上海租界问题,英法的代表甚至谈都不肯谈,态度十分强硬,考虑到日本的因素,最终王振宇没有在这一点上继续坚持。既然王振宇这边和英法这两个列强谈得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中国的未来就要看和国内诸侯们会晤的结果。


 第268章 后袁时代(二)

  袁世凯死了,由于某只大蝴蝶的关系,袁世凯比历史要早二个月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和历史更加不同的是,此刻的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剧变时期,这个剧变并不是西方列强所希望看到的。
  北洋上下在袁世凯病故,冯国璋投降之后,终于在强大的护**面前认识到了自身所面临的巨大危险,二次革命时期从孙文手里夺取的南方省份在这一次的护国战争中丢失的干干净净。如果只是丢失地盘那还没什么,最要命的是还丢失了北洋七大野战师中的三个第二,第四以及第六师,此外还有第三师和第七师在四川让蔡锷打的溃不成军,勉强逃回陕西,张怀芝的第五师虽然保存了建制,也是损失不小,引用段祺瑞在六国饭店同北洋将领的讲话来说就是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时刻了。
  而在后袁世凯时代,由于冯国璋的垮台,段祺瑞成为了北洋当仁不让的核心。他的嫡系第一师,第五师,第七师,第十师,第十五师,第十六师均未在护国战争中受到什么太大打击。可以说历史上的皖系几乎都保存了下来,如此一来,老袁之后,北洋反而变得团结起来了。所以虽然在这次护国战争中,北洋势力输人,输地又输钱,但是考虑其依然控制着北方的地盘和重工业以及中央政府的名分,所以在列强眼中,北洋依然是中国头一号的势力集团,不容忽视。
  而在南方,一下子就冒出了三个老板。这排第一位的并不是这次战争获利最丰的王振宇,而是第一个发起护国战争的蔡锷。
  相对于王振宇,蔡锷的胜利才是实打实的。护国战争最先爆发于云南,战斗于四川,可以说是首义了。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袁把能调的军队,能征集的物资全部优先使用到了四川战场。老袁的算盘打的很公式化,就是枪打出头鸟,靠着四五倍于蔡锷的兵力优势,争取在最短的时期扑灭蔡锷的起义,然后杀鸡给猴子看。可惜蔡锷不是孙中山,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才生,是日本天皇亲授军刀的的专业军事人才。这以寡击众的烂账硬是让蔡锷打的风生水起,如果不是北洋军中有吴佩孚这员猛将,曹锟本人都差点折在蔡锷手里了。所以尽管袁世凯下了血本,但是很遗憾,他亏本了。
  而蔡锷的战果虽然只是四川一省,但是他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已经引起了西方列强的高度关注,至少他比整个护国战争期间窝在安江一动不动的王振宇要优秀的多。
  有蔡锷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盖世英雄在,在战场上毫无出彩表现可言的王振宇也就只好屈居第二了,但是王振宇不在乎这点,因为这一次护国战争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收益最大的那个都是他。
  首先从地盘来上来讲,原本只拥有广西一个省外加湖南湘西一地的王振宇成功利用了袁世凯注意力投向四川的机会,一口气拿下了湖南,广东,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以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地区的地盘。用日本特高课的说法,这简直就是蛇吞象的经典案例。
  这种胜利其实是建立在王振宇过去四年一直致力于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其二十万装备精良训练严格的青年军基础上的。但是仔细想想,这并不足于成为他打败大清帝国举全国之力编练出来的北洋军的理由。王振宇的胜利严格来说是有有心算无心外加捡便宜的嫌疑,最实在的例子就是他在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的军事胜利是利用北洋军抽调这四省的军队去四川进攻蔡锷从而防备空虚的机会。而东南会战尽管对外宣称是以少胜多,但是实际上冯国璋从始自终都因为军费和物资的匮乏以及北洋内部政治斗争的原因,没能实现兵力的集中,第五师张怀芝出工不出力,第十师卢永祥行动迟缓,而徐树铮指挥的第十五师和第十六师更是干脆压在徐州就是不挪窝。这个情况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冯国璋做了一份完美的作战计划,却因为执行力变成了护国战争最大的笑话。按计划行动的部队最终被各个击破,加上例如赵勇夜袭,英法干涉,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