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幽冥总鉴-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渊西天之行,赛宝大会只不过是消遣,与释教接触才是关乎三界的第一大事。得知沈平渊与观自在菩萨一同来到自然是喜出望外,马上开始准备。沈平渊先让天将传信,自己在大雷音寺受到异常隆重的接待,佛祖以下三大士,十八位尊者一个不少。玉帝马上安排,让自己的七个女儿以及十余名天府女仙一起到南天门迎接。随即让仙吏敲响金钟玉磬,惊动各府仙神,齐集灵霄宝殿,排班接待释教高士。这时候释教即将大行其道的消息已经广为流传,各府仙神得知此事完全理解玉帝的想法,初次会见释教高人不能失礼,大家精心修饰一番,纷纷来到灵霄宝殿。玉帝还不放心,叮嘱一番才算放心。沈平渊与观自在菩萨来到灵霄殿外,早有太白金星与四位天师迎候,菩萨合十道:“玉帝太客气了。”太白金星上前施礼,虽然言语和气却要保持分寸,天庭的尊严一样需要维护,不能低三下四。众星捧月一般将菩萨接入宝殿,两边仙神一起施礼,菩萨还礼不迭:“各位不要如此,折杀贫僧了。”玉帝请菩萨落座,菩萨坚持不肯,灵霄宝殿上只有玉帝一个人的座位,所谓天无二主就是这个意思。沈平渊自然一起上殿,天府仙神对他都很熟悉,由他作为天庭的代表与释教接触再合适不过。
沈平渊首先讲述自己在大雷音寺的经历,对佛祖的神通大加赞扬,将极乐世界描绘一番,并将释教入世的宗旨讲明。众仙神纷纷赞叹,释教的慈悲心确实值得尊重。菩萨自然要谦逊一番,同时夸奖沈平渊在大雷音寺施展的玄门道法。大家面面相觑,聚财的本事只有赵公明一脉才能掌握,而聚光神术乃是教祖单传,除了沈平渊怕是太上老君也没有这个机缘。很显然,释教的神通高深莫测,如果不是形势所迫沈平渊不会舍弃紫电青霜大法转而施展这两门法术。沈平渊又将阴阳界初会菩萨的经历当众讲出来,众仙神鼓掌赞颂,这位菩萨舍己渡人的慈悲心太难得了。菩萨深知,释教要想广为传播需要天庭的大力协助,此番接触就是为将来打基础,当时提出请求,自己要在人间落足,需要一个道场。玉帝马上察看册籍,当时选定,将南海普陀山送与菩萨。自此后这位菩萨就被人称为南海观世音,神通广大,救苦救难,在人间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大唐开国之时,因为与唐王李世民名字重叠,文章典籍都省略一字,呼为观音菩萨,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千百年,至今仍然盛传天下。
办完这件事,沈平渊仍回圣灵宫,让金刚童子陪伴阿修罗到人间仔细巡游一番,自己要准备面对新的麻烦了。原来光武帝刘秀寿终正寝,太子刘庄登基,成为东汉政权的新君主,号为汉明帝。这位皇帝乃是沈三姐的亲骨肉,也就是沈平渊的亲外甥,对沈平渊却十分排斥,归根结底,这位叱咤风云的圣灵真君不过是一条通灵的蟒蛇而已,人为万物之灵,岂能与蟒蛇为伍?沈三姐已经是太后了,养尊处优自不必说,却不了解自己儿子的真实想法,也极少过问。汉明帝登基之后一切都很平稳,刘秀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朝野清明,四海升平。这时候观音菩萨的影响逐渐扩大,释教逐渐深入人心,汉明帝很感兴趣,派人详细了解一番。这一晚偶然做梦,见到一个遍体金光,高大威严又充满慈祥的圣像,上朝的时候向群臣谈起此事,有了解释教的大臣回禀,这尊圣像一定是西天佛祖,此梦乃是最大的祥瑞征兆。汉明帝大喜,马上派人访求高僧,搜集释教经典。没过多久,有两位高僧进入洛阳准备朝见,随行白马驮着释教经典,这些佛经都写在一种贝多罗树的树叶上,简称贝叶经。汉明帝得报大喜,召集大臣举行隆重的仪式,盛情款待两位高僧。经过一番盘桓,了解到一些释教的宗旨,做出了重大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释教,挽留两位高僧住在洛阳。两位高僧不想住在皇宫,提出一个新想法,在洛阳修建一所寺院,供养佛像以及贝叶经。汉明帝满口应允,马上派人筹划。经过多年经营,洛阳已经十分繁华,很难找出一块地方修建佛寺,有大臣提议,将四圣宫改为寺院。汉明帝本来就对沈平渊有看法,当时准奏,将四圣宫里的神像移走,修整一番改成寺院,因为是白马驮经,就定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华大地上第一所寺院。
这一番举动自然惊动了在四圣宫接受人间香火的神祗,推行释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贬低玄门就不应该了,大家为了东汉政权劳心费力,出生入死,竟然得到这样的结果自然不甘心。因为汉明帝是沈平渊的至亲,大家都到圣灵宫征求沈平渊的意见。四圣乃是执掌春夏秋冬的大神,随便哪一位施展法力人间都无力承受。其他神祗也都具备一定神通,如果与汉明帝作对天下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沈平渊首先确定,汉明帝的做法确实不妥,却没必要施展神通与之为敌,修道者要顺应天意,经过多年征战,百姓总算迎来了太平日子,再起争端乃是逆天之举。释教以慈悲大行天下,如果玄门掀起争端将会失去百姓的支持。当然,对于汉明帝的鲁莽还是要惩戒一番,否则玄门将被天下人看轻。对这个观点大家都表示认同,就委托沈平渊一人处理。商定之后沈平渊施展神通,将东汉政权的财气转向民间,生财之道全部断绝。这个举措立竿见影,很快洛阳国库里多年积累的财富流向民间,朝廷用度日趋紧张。从前东汉政权根本不用为钱财发愁,汉明帝认为这些财富两百年也花不完,没想到一下子陷入了窘境。本来已经运转不灵,偏偏这时候匈奴犯境,边关征战不断,催讨钱粮的本章一道接着一道,汉明帝一筹莫展。有大臣提议,增加赋税以解燃眉之急,汉明帝不准,如今的税赋标准是自己登基之初刚刚制订的,这么快就更改皇帝的威严何在?只好想办法筹措,没有了财神的支持难免处处阻碍。有了财神的帮忙短短时日沈平渊就成为天下首富,一旦没有了财运东汉朝廷立刻捉襟见肘,汉明帝忙得焦头烂额却没有任何起色,茶饭不思,长吁短叹。
沈三姐并不过问朝廷的事,只在后宫享福,感觉到每日的花销逐步减少,心里有些奇怪,等汉明帝请安的时候特意询问。汉明帝将自己的苦处讲述一番,沈三姐表示理解,只是裁减后宫用度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当时提出疑问,家里来信,生意好得不得了,家产一翻再翻,在很多地方开设了善堂,义学,义庄,济贫院帮助穷苦百姓。怎么朝廷会捉襟见肘?当时出主意,让汉明帝到四圣宫上香,请财神护佑,按理说登基之初就应该去,想必是财神怪罪。原来沈三姐居住在深宫,不知道四圣宫已经被改成寺院了。汉明帝怕母亲责怪,百般推托,沈三姐不悦,断然决定,自己亲自去四圣宫上香。汉明帝无奈,只好实话实说。沈三姐得知真相以后勃然大怒,自己的兄弟为了东汉政权出生入死,如今竟然被亲外甥断绝了香火。当时严辞斥责一番,提出要求,后宫用度非但不能减少还要加倍,否则就回金陵老家去,堂堂皇家还不如平民百姓有钱,这个脸实在丢不起。汉明帝自然知道金陵沈家富甲天下,从前根本没放在心上,如今遇到难处才意识到钱财的重要。皇亲国戚是不用纳税的,虽然眼馋也没办法。无论如何不能让母亲离开皇宫,只好咬牙答应下来,上朝之时难免愁眉苦脸。这些日子群臣为了筹措钱粮忙得不可开交,可惜收效甚微,总是入不敷出,上朝就向皇帝诉苦,汉明帝是愁上加愁,君臣相对束手无策。有大臣提议,金陵沈家金银成山,珠宝盈库,反正都是一家人,可以挪借一些暂解燃眉之急。汉明帝断然不肯,堂堂天子岂能向一条蟒蛇低头?想法虽然固执,可是眼下的困境如何解决,很显然,朝廷已经失去了财神的支持。
一百四十六为财省亲
既然大力推广释教,遇到难处可以向佛祖祷告,或许会有解决的办法。有大臣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汉明帝马上有了新想法,我就不信,西天佛祖比不过一条蟒蛇。当时下旨,在白马寺举办隆重的法事,由皇帝亲自前往,希望佛祖护佑朝廷渡过这个难关。因为皇帝的支持,白马寺已经有百余名僧侣,皇帝亲来做法事当然不能草率,因此所有僧侣都忙碌起来。法事颇为隆重,汉明帝率领文武大臣礼拜佛像,诚心祷告,希望早日渡过难关。释教重视因果,白马寺的两位高僧都明白,汉明帝眼前的困难是从前的轻慢心种下的因,当时指出明路,解决眼前的麻烦要在根源上想办法,首先要改变心态。本来汉明帝是听不进这些话的,因为在寺院里,被庄严肃穆的气氛影响,再加上一连串的打击,总算接受了这个建议。错已铸成,想改可就不容易了,四圣宫已经变成了白马寺,就算认错也没地方可去。好在还有一层亲缘的关系,这时候只好请太后出面了。直接认错脸上下不来,汉明帝拐了一个弯,说是要陪母亲一起到金陵省亲。沈三姐自然明白儿子的心思,也不好点破,一个是自己嫡亲的兄弟,一个是亲生的儿子,如果仅仅是甥舅两个闹起别扭还好办,可是这两人身份特殊,还没有闹僵已经导致朝廷大乱,如果真的翻脸不定会出什么事。权衡之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认真准备起回家的事。皇帝和太后出行当然不能草率,执事仪仗就多达数百人,还有三千御林军,排开队伍浩浩荡荡向金陵进发,沈三姐颇为感慨,这是与刘秀成亲以后第一次回家,不知道家里变成什么样子了。沈老爹夫妇已经去世了,如今执掌家业的是沈大姐,也是花甲之人了。
因为国库空虚,一切从简,路上也没有耽搁,很快进入了金陵。这里的百姓都出来看热闹,这样的场面十分难得,或许一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沈家自然得到了消息,沈大姐早早将二妹一家人叫来,姐妹三个已经多年未见了。至于家里的布置就不用动了,金陵人老少皆知,沈家大宅中布置十分奢华,比皇宫还要阔绰,金银珠宝都是随意摆放,从不认真收藏,如果有人起了贪心尽可拿走。只是出门后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方式的的惩罚,比王法还要快当,所以无人动歪脑筋。沈平渊掌管着人间财富,做这些事自然轻松。皇帝车驾来到,沈大姐率领亲人迎接,汉明帝有求于人,不敢端架子,态度十分平和。三姐妹会面之时都很伤感,童年的回忆再也找不回来了。进入沈宅,就连贵为天子的汉明帝也感到吃惊,这里的摆设比皇宫还要奢华。沈大姐介绍,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像样的都在四海楼。汉明帝更加震惊,早听说沈家富甲天下,今日才知名下无虚,随便收拢一下就能解决眼下的危机。这件事不能着急,先沉住气。同来的侍从也觉得大开眼界,从来不曾想到天下还有比皇宫富庶的所在。三姐妹话起家常,哭一阵笑一阵,汉明帝安心等候,有求于人自然不能着急。
沈三姐自然不能忘记此行的真正目的,提出想见兄弟一面,三姐妹只有一个兄弟,姐弟间的感情十分深厚,难免牵肠挂肚。沈大姐不大懂经营,每到四海楼开楼的时候沈平渊都会出现,当然是分出的化身。沈三姐安下心来,只要能见面,一切都好说。汉明帝得知此事决定安心等候,也想见识一下四海楼的奇珍异宝。四日后就是开楼的日子,沈平渊果然出现了,城里百姓见到财神爷纷纷顶礼膜拜,比见到皇帝还要隆重。汉明帝无心争执,此时此刻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财的作用。一家人会面的机会十分难得,自然不能错过,沈平渊径直回家,对汉明帝的心思完全明了,假作不知,先与三个姐姐会面。汉明帝心里十分清楚,能解决朝廷危机者仅此一人,不管如何不甘心也只有等待。与三个姐姐会面后沈平渊有意避开汉明帝,直接到四海楼主持。汉明帝不敢挑理,沈三姐自然要照应儿子,提出要到四海楼观赏一下。两个姐姐自然奉陪,三姐妹一起前往,汉明帝便装跟随。来到四海楼,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汉明帝眼界大开,很多珍宝自己听都不曾听过。交易正常进行,数目之庞大让汉明帝心痒难耐,这些日子一直为钱粮发愁,只消得到今日交易数目的三成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交易结束,一家人终于坐到了一起。沈三姐首先代儿子致歉,将四圣宫改成寺院之举太不应该了。沈平渊微笑道:“尊崇释教也没什么不好。”沈三姐知道兄弟心里有气,轻叹一声:“不管推行什么教也不能忘本,四圣宫供奉的都是百战沙场的功臣,挪走神像总有过河拆桥之嫌。”
经过西天之行沈平渊对释教的了解逐步加深,并不反对修建寺院,改建四圣宫却无法接受,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举动。当时向姐姐和盘托出:“姐姐有所不知,光武帝泰山祭天的表章得到玉帝认可之后兄弟与三圣已经成为执掌四季的大神,其他人也由肉身步入神界,具备了三界认可的神通,与从前的的情况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从前这些人具备的神通仅限于自身,如今却可以得到诸神的响应,随便哪一位与朝廷为难都有可能酿成巨变。”汉明帝并不十分相信,认为是沈平渊为了自抬身价夸大其词。沈平渊自然明白,并不理会,继续解释道:“因为我和姐姐的关系,诸神委托我全权处理,财富的转移只是薄加惩戒,如果一意孤行祸事必然接踵而来。”汉明帝颇为不然,心道:岂有此理,堂堂天子自然有神圣护佑。沈三姐虽然代替儿子认错,沈平渊却感觉到汉明帝的想法没有什么转变,只想借一笔钱渡过难关。当时表态:“家里的金银任姐姐取用,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朝廷的财运已经被我转到民间,没有了生发之气,民间的金银不可能留在朝廷手中,很快就会消耗掉。”汉明帝对沈平渊聚财的本事倒是深信不疑,连忙朝母亲使眼色,沈三姐自然明白,当时提出请求,希望沈平渊改变初衷。沈平渊摇头:“姐姐不知,神界是开不得玩笑的,更不可能徇私情,如果我重新激发朝廷的财运,这就意味着放弃了追究四圣宫改建一事。其他神祗就会各自前来追究,那时候情况就很复杂了。”沈三姐颇感为难,儿子非但不肯认错,还对神界产生了怀疑,这个麻烦太大了。汉明帝有自己的想法,就算四圣宫的神祗真的具备各种各样的神通也不应该与朝廷为难,他们的封号是自己的父皇所封,应该感恩戴德,不大可能恩将仇报。
沈平渊修为高深莫测,很快了解到汉明帝的真实想法,看在三姐的面上决定将事情挑明。当时坦言:“十八位神祗的封号确实是光武帝所封,出处却不是人间,而是碧游宫教主很早以前拟定弥封的,只是借光武帝诏告三界而已。大家为了东汉政权出生入死,与赤眉军连番苦战,功成之后既不要官爵俸禄,也不求封妻荫子,只想得到这个封号。光武帝轻而易举酬此大功,心下时时不安,常感愧对功臣。”汉明帝暗暗吃惊,沈平渊竟然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果然神通广大。沈三姐不止一次听到光武帝提起这件事,只是不明白兄弟为何在这个时候提起,皱眉询问:“先帝在日多次提起此事,兄弟这时候讲出来有何用意?”沈平渊一笑:“新皇并不认同先帝的想法。”沈三姐脸色登时沉下来。汉明帝对沈平渊有想法,心里却很在意母亲,连忙认错。沈平渊感觉到,汉明帝内心里皇权至上的想法并没有改变,受封十八位神祗与朝廷上的文武大臣没什么区别,自己这个亲舅舅也不例外。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谈下去了,当时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