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弃妃倾城:一手遮天-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啊,本宫担心你们因此中了暑气儿,便吩咐下人给你们三人分别送去一盘酸梅果子。不过你们三人也是忒不知分寸了些,这日头那么大,有什么话不能回住处说?”
良嫔心里有事儿想要求我,自然不会与我对着干。于是对此,她只能点头道“是……皇后娘娘说的对,这件事儿是嫔妾欠缺考虑。不仅连累了姐妹们陪嫔妾晒日头,还连累皇后娘娘担心。”
见此,我点了点头,便道“好了好了,瞧瞧你,才晒了日头,这满脸通红的,赶紧回去歇着吧。”
良嫔见我左扯右扯,最后干脆下了逐客令。于是咬了咬唇,便噗通一声儿跪在了地上“皇后娘娘……”
我见她话带哭腔,便稍稍挺直了腰杆“良嫔,你这是做什么?还不快起来!”
☆、1394。第1394章 忍气吞声求恩典(二)
“皇后娘娘,您素来聪慧过人,想必早已经知晓嫔妾此番过来的目的。”良嫔抹了一把眼泪,可怜兮兮道“嫔妾除了来谢恩,更想求皇后娘娘给个恩典。”
说罢,她又挣扎了许久,才继续道“嫔妾知道,此番猎场遇刺,祸及了皇上,家父有疏忽职守之罪。可是家父一介文官,虽然掌管兵部,却不是善武之人。
下头的人有心瞒着家父捣鬼,家父就算是有十双眼睛,怕也是不够用啊!皇后娘娘,家父从云南摸爬滚打的来到京城,做了皇上的内臣,一路走来着实不易。
虽然此番,家父有罪。可嫔妾还是希望皇后娘娘能发发慈悲,顾念家父曾为皇上立过大功,能对家父从宽处置!”
我听言,微微一愣。
是啊,从云南一路爬到京城,做了兵部尚书,的确不易。
虽然云南总督与兵部尚书,不过是正二品与从一品之距。
可一个是天高皇帝远,难得见君颜的臣子。自个儿前途如何,全凭着云南黎明百姓给的名声儿,以及朝中重臣的口中好坏。
另一个,则是每每上朝都能入内殿拜见君主的内臣。莫说是否得到重用,光是兵部尚书这一职位,只要不出差错,前途一片光明。
更何况,当初沈大人从云南总督的位置下来,被提拔前往京城。可还不是从一品的兵部尚书呢……
嗯……
容我想想,那时候儿他是几品来着?正四品,还是从三品?
呵……我竟是记不清了……
不过,从云南到京城。从一个无关紧要的京官到从一品的尚书。沈大人好不容易,与自个儿女儿一前一后的得到殊荣,得以伺候皇上。一个安了家,一个成了嫔。
可如今,还未风光几日,却……
是啊,沈大人先是仗着自己有些头脑,敢于进言,得到了擎苍的赏识。后又因揭发同僚贪污,而拿到了悬空的兵部尚书之位,一跃成为了京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原还想着,揽下更多的差事儿,得到皇上的器重。可没想到,如今竟因猎场遇刺一事儿被迫停职。
说冤,他身为猎场安危的责任人。没能早早的发现安危漏洞,指使擎苍受伤,有这结果实是不冤的。
可说不冤,这一次猎场的刺杀,在我与擎苍的心里,早便是预料之中的事儿。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闻人浩轩的本事儿已经厉害到了这种程度。能悄无声息的便潜入猎场,对擎苍下手。
所以说,沈大人揽了这个差事儿,着实也是个冤大头。
可那又如何?错了便是错了!且不说我是否因擎苍受伤一事儿而迁怒了良嫔的父亲,就光说我要通过这番处罚,让度无与金铭顺利回京,良嫔的求情,再如何动容都无作用。
更何况……人都已经走了,不是吗?
我重重的叹了口气儿,冲着良嫔道“良嫔啊,你这又是何必呢?你明明知道,后宫女子不得干政,哪怕本宫是皇后,也没有权利给你恩典!”
☆、1395。第1395章 忍气吞声求恩典(三)
良嫔听言,连忙道“娘娘,如今太子殿下奉皇上旨意监国,东陵国上上下下所有的事儿他说了皆可作数!太子殿下素来孝顺,只要娘娘您肯大发慈悲,与太子殿下说上一二,太子殿下必定能听得进去。”
说罢,她又想了想“这般,不过是母子之间的闲谈,算不得干政啊。”
良嫔话音方落,我只觉得心中一寒“良嫔,你这不仅仅是要陷太子于两难之地,还要一箭双雕,把本宫也牵扯其中啊。”
良嫔身子一震,连忙解释“皇后娘娘……嫔妾没有……”
我半眯着眼,死死的盯着良嫔道“没有?若本宫当真一时心软依了你,跑去游说太子。太子因此对沈大人法外开恩,那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可若太子坚持己见,依旧维持原惩。那传出去,便是对本宫不孝。你说,这般作为不是陷太子于两难之地,是什么?而本宫身为深宫妇人,企图利用自己是太子母后的身份,干扰朝政,这般不守妇道的作为,难道不是牵扯其中吗?”
良嫔摇了摇头,梨花带雨道“皇后娘娘,嫔妾只是一时心急,当真没有他意。更何况,您是太子殿下的亲生母亲。母子之间闲聊一二,又如何算得上干涉朝政呢?”
“无论身份是何,只要谈到了朝堂上的事儿,便是干涉朝政!这是闻人皇室,历代以来定下的规矩!”我语气儿极为强硬“加之,太子如今年纪尚小,监国本便压力重重。莫说此事儿干涉朝政,就算只是母子之间的闲谈,只要是陷太子于不利的事儿,本宫都不会做。还望良嫔,莫要再为难本宫。”
良嫔听言,顿时急了起来“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乃一国储君,嫔妾怎么会还他呢?嫔妾并不奢求太子殿下能赦免家父的罪名。嫔妾只是……只是想求娘娘与殿下恩典,换一个法子处置。譬如……扣俸禄,半年,一年都行,甚至两年都行!
届时,朝中的诸位大人便会说太子殿下体恤官员,年纪虽小却心地善良,未来定是一个明君!”
“明君?呵……”我见良嫔说的话越发离谱,便冷冷笑道“本宫从来不知,一个储君以后是否是一个明君,竟要靠更改你父亲的罪名来定夺!”
呵……
什么体恤官员,心地善良?怕只怕届时,人人都以为云鹤是一个纸老虎,是因怕了沈大人这个兵部尚书才如此懦弱的更改罪名。若是如此,以后云鹤岂不是任人拿捏?
良嫔见我语气儿如此强硬,更是泪如雨下“皇后娘娘,嫔妾不会说话,还请皇后娘娘恕罪。只是,望娘娘能明察秋毫,嫔妾的话里绝对没有半点贬低太子殿下的意思啊。”
“唉”我见她如此,叹了口气儿微微摇头,道“本宫知晓你心里着急,所以才会如此失魂落魄,口无遮拦。只是,你也莫要说太子没体恤官员。今日这个恩典,你没来求之前,太子便已经早早给了你们沈家了。”
☆、1396。第1396章 忍气吞声求恩典(四)
说罢,我又道“沈大人犯的罪,虽说只是疏忽职守。可这个疏忽,与以往的都不大一样。皇上险些为了你父亲的疏忽葬送性命,无数的御林军,因你父亲的疏忽与亲人阴阳两隔。
你父亲这般的罪名,按律当斩。太子正是因为念在沈大人是长辈,又是你这个良母妃的父亲,所以才停职了事儿。加之,猎场断了水源,早早把沈大人送走,于沈大人来说也是好事儿。”
良嫔自然是无法接受这般结果的,只见她泪眼朦胧的摇头“停职……停职……这跟革职有何区别?父亲一生都为朝廷效力,战战兢兢。如今停了职,可让他怎么活?
不用去上朝,不用处理公务,整日关在府里等候朝廷的再度召见。这跟咱们后宫女子,失了宠爱被打入冷宫,是一样的啊!”
“停职与革职,自然是有区别的。”我见良嫔如此,淡淡道“停职,沈大人依旧是兵部尚书,每个月照常拿着俸禄,只是丢了实权。革职,是从此远离朝堂,做一介布衣。”
说罢,我看了一眼良嫔“沈大人能由此下场,算是好的,你也莫要过多担忧。”
“人人都以为后宫才是你争我夺的密集地,可在这朝堂之中,谁又不想争口气儿?父亲先前如此风光,眼下却丢了实权。只怕朝中的人都会瞧不起他……”
良嫔跪着爬到我的跟前儿,道“娘娘,嫔妾求您了,给个恩典。您杖责家父吧,二十大板,三十大板都可以!或者,罚俸禄!两年,三年!只要把权还给他……”
“还权?”我听言,猛然起身,凌厉道“良嫔,你好大的胆子!竟要求本宫还权于你父亲?你可知,你父亲作为兵部尚书,手中的权利是皇上给的。这些权,皆是皇上的权,是闻人皇室的权!
太子停了你父亲的职,不过是理所应当的收回了皇家的权。怎么?难道在你心里,这权应当是你父亲的不成?”
说罢,我又冷笑道“你说的对,谁都想争气儿!被人瞧得起瞧不起,且都看自个儿有没有出息!沈大人落得今日这般地步,他自己不是全无责任。
因为他的疏忽,丢失了那么多条性命。因为他的疏忽,让皇上受此重伤。怎么?如此大的罪过,就只是罚几年的俸禄,打几个板子能了事儿的吗?”
良嫔被我突如其来的冷言惊吓,带着哭腔道“可是……可是父亲有立功啊……”
“立功!”我听言,更是嗤笑不已“这么多年来,为朝廷立过功的大臣还少吗?可一旦有了差错,谁又能落得到一个好下场?良嫔,沈大人身为兵部尚书,手握实权的时候儿,多少人对他阿谀奉承,巴结拜访,你以为本宫不知?
本宫告诉你,沈大人当初经得起多大的赞扬,受过了多少的奉承。那么今日,他就得为他所犯下的错,负起责任!没有人能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儿享受荣华富贵,在策马失蹄的时候儿,安然无恙!”
☆、1397。第1397章 忍气吞声求恩典(五)
“那是因为那些人为朝廷立过的功不够大!”沈家,便是良嫔的软肋。在良嫔的心里,沈大人高于一切,是所有人都无法比拟的存在“家父入京时日不长,却为皇上鞠躬尽瘁!光是揭发了贪官污吏一事儿,便为国库追回了多少的银两,为朝廷除掉了多大的隐患?这些功劳,岂是旁人能比的?”
我听着良嫔的话,不禁想起了父亲来,顿时心中一片荒芜。
功劳……
若论起功劳,这东陵国上下谁的功劳有我慕容家的大?
且不说慕容家的祖祖辈辈……光就看父亲,就知晓我慕容家当初为何能在扬名天下!
父亲戎马一生,平定四乱,为东陵国在战场和马背上流血流汗!最后,又是个什么下场?
当我在知晓真相后,虽没有责怪擎苍之意。可我却知道,一旦罪名被旁人扣上,那曾经就算祖祖辈辈都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也一样不能法外开恩!
对了,还有罗家。
难道罗家就没有为朝廷立过功劳么?
罗大人身为朝中重臣,儿子入朝做了太医,女儿入朝做了妃嫔,立下的功劳何止是除掉贪官污吏那么简单?可知画姐姐惨遭陷害……罗家不也一样……
呵……仔细想想。
当初安家,罗家,慕容家,三大家族共同辅佐擎苍登基。一个,教导皇上贤德处事儿,帝王之术。一个,看守住朝廷中心存野心,不够安分的内臣。一个,则随时听令,领兵平定战乱。
三大家族鼎立而存,那是何等的风光?可到头来,也就只有安家,能走到今日。
想到此,我终是淡淡道“良嫔你心疼沈大人,本宫自然能够理解。如若不然,本宫也不会费这番心思与你多言。只是你方才的那一番话,倒是让本宫着实惊讶,一时之间竟分不清,这天下,究竟是谁的了。”
良嫔想不到我会说这这番话来,心中觉得有诈,于是小心翼翼道“这天下,自然是皇上的。”
“是啊,这天下是皇上的。”我听言,顺着良嫔的话道“无论是在云南,还是入京为官,沈大人都是在为皇上效力。他为皇上办事儿,皇上每月给他俸禄。他揭发贪官污吏,为朝廷除掉毒瘤,是他分内的事儿。莫说是奖赏,皇上就算是对此视而不见,也让天下人挑不出错处。
奈何,皇上英明,不仅提拔沈大人为兵部尚书,还晋升你为正四品嫔,这是赏!到了最后,沈大人无法胜任自己的职位,在办公的时候儿出了差错,太子便代替皇上停了沈大人的职,这叫罚。
赏罚分明,赏罚分明,赏与罚,从根本上来说便是两回事儿。还望良嫔你,莫要混为一谈。也希望,良嫔你能谨记你父亲犯下的错,莫要步了他的后尘。身处什么位置,便该有什么德行。否则,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嫔位,指不定哪天儿便没了。”
我相信,言语如此明了,再愚昧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1398。第1398章 忍气吞声求恩典(六)
我相信,言语如此明了,再愚昧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果然,此言一出,良嫔的脸刷的便白了起来。
只见她咬牙忍了许久,终是再忍不住,从一个外表温顺的乖乖兔,瞬间变成一个言语刻薄的大灰狼“是嫔妾愚昧,竟会犯傻跑来跟皇后娘娘求情!嫔妾忘了,当年家父方到京城为官的时候儿,曾在言语上得罪过皇后娘娘。
想必,皇后娘娘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对家父这番的处罚,更是拍手叫好吧?所以,这才能眼睁睁的看着嫔妾,如此狼狈的跪在地上求情,而无动于衷!”
呵……
软的不行,便来硬的?
“良嫔你这又是何苦?就算你用再烈的激将法,本宫的话也还是那句。后宫不得干政,本宫帮不了你。”说罢,我摇了摇头“本宫不过是看你对沈大人孝顺,所以才多劝了你几句。没想到,你竟翻出一些陈年旧事儿来嚼舌。沈大人曾言语得罪过本宫……有这事儿吗?本宫怎么记不得了?”
“皇后娘娘莫要说这些好听的话了”良嫔从地上爬了起来,自顾自的一边儿理衣,一边儿嘲讽道“皇上虽然下旨让太子殿下监国,可明眼人谁不知道,太子殿下最听您的话?家父之所以被停职,指不定便是您在背后捣鬼。”
说罢,她上前一步,直视我道“方才在外头,舞贤妃如此羞辱嫔妾,皇后娘娘在这帐篷里,想必是看得一清二楚,听得高高兴兴吧?”
言毕,不等我开口,她又冷笑一声儿“还假惺惺的送来酸梅果子,说是赏赐。呵,其实,这也不过就是旁敲侧击的一些小手段罢了,谁还不知呢?”
有时候儿,把自己心里知道的事儿一五一十的抖露出来,可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就好比如今的良嫔,因求不到我的恩典,所以恼羞成怒的与我撕破脸皮。以为,揭穿了我的心思,便是揭穿了一副丑陋的面具,能让我丢人现眼一般。
可她却不知……
从一开始,我给她们送去酸梅果子,本便是让众人知晓我的态度。我从来就没有,想在外人面前戴上一张圣母的面具啊。
“你说得没错,本宫不过就是想利用酸梅果子,来敲醒你们罢了。只是方才你前来请安,说是要谢恩。本宫以为你当真不知本宫的用意,所以不忍让你难堪,这才说话含蓄了些。如今,既然你都把话挑明了,本宫也不想与你装模作样儿。说实话,挺累的。”
说罢,我笑了笑,又道“不过倒是你的作为,让本宫挺惊讶的。你因为沈大人的事儿,早已经恨毒了本宫。心里认定,沈大人能有今日,都是本宫在背后捣鬼。可纵使如此,你还是戴上一副虚伪的面具,来本宫面前儿示弱求情……啧啧……何必呢?把自己最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